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舟山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突破之氧化还原反应1.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仅作氧化剂C.生成1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实验室不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备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60gCH3COOH中数目为NAB.72 g C60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9 NAC.50mL18mol/L浓硫酸与足量铁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9 NAD.由2H和18O组成的水22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1 NA3.二氧化氯泡腾片是常用的鱼缸消毒剂,也可用于除居室甲醛,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具有还原性B.二氧化氯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反应生成,则转移4mol电子D.若将二氧化氯改为次氯酸钠,消耗等量甲醛所需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以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含铅废料和硫酸为原料,可以制备高纯PbO,从而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在此过程中涉及如下两个反应:反应I: 反应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PbO2是氧化剂,Pb是还原剂B.PbS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Fe3+作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反应1mol Pb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5.汽车尾气中的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生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B.催化剂降低与反应的活化能C.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6.已知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净化 B.在该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1mol还原等物质的量的 D.每生成1mol,该反应转移4mol电子7.火箭推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C、N元素的化合价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氧化剂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2C.被氧化 D.完全反应,有个电子转移8.硼氢化钾制备纳米铜粉的反应方程式为:Cu2++2+6H2O=Cu+2HBO3+7H2↑,已知反应前后B元素价态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剂是KBH4 B.还原产物是H2C.生成3.2g铜时共转移0.4mol电子 D.若用Ag+替换Cu2+参加反应,可能制得纳米银粉9.过硫化氢的化学式为,可以看成是过氧化氢中的过氧键被过硫键替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加酸可得到稳定的B.若有参与反应全部生成,则得到电子C.若分解为和,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过硫化氢有氧化性,能将氧化至10.黄铁矿与焦炭充分混合(与C的质量比为),在有限量的空气中缓慢燃烧,结果可得到硫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之一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当有参加反应时,共转移电子C.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当有生成时,有被焦炭还原11.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氧化产物 B.每生成时,转移4mol电子C.发生氧化反应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2.砒霜(As2O3)有毒,由于古代技术落后,制成的砒霜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银针验毒”的原理是,从而使银针表面变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Ag2S B.纯净的砒霜也能使银针表面变黑C.反应中Ag是还原剂 D.每生成1molX,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13.膦()可用白磷()与过量碱液反应制备,反应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含键数目为 B.为酸式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生成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14.三草酸合铁酸钾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该配合物在光照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元素只体现氧化性,元素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若有被还原,则被还原的为6molD.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15.化学烫发巧妙利用了头发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头发的“定型”,其变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药剂A具有还原性B.①→②过程若有键断裂,则转移电子C.②→③过程若药剂B是,其还原产物为D.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16.(赤血盐)、(黄血盐)是常用于、的实验室检验试剂。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①,固态混合,释放;②,溶液混合,消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蓝色)B.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C.氧化性强于D.两个反应方向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溶液中与的配位能力强于17.2023年9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再人大气层。天舟五号飞船的天线用钛镍记忆合金制造,工业上用钛酸亚铁 冶炼钛的原理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高温下:②在氩气氛围高温中:A.①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 B.①中每生成标况下 ,转移的电子数为C.②中可以得出 得电子的能力强于 D.②中氩气的作用是防止 被氧化18.已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C.3mol反应时转移5mol电子 D.可能会与反应19.FeSO4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钠,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产物只有Na2FeO4 B.生成1molO2,转移8mol电子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当6molNa2O2参加反应时,被FeSO4还原的Na2O2有4mol20.足量的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3.36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 L-1H2SO4溶液250mL,则继续溶解一定量的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后溶液是CuSO4、Cu(NO3)2混合液 B.最多溶解铜的质量是57.6gC.放电或高温下N2与O2反应是现代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D.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仅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21.叠氮化铅[Pb(N3)2]用作水下引爆剂,可由以下方法制得I:3N2O+4Na+NH3=3NaOH+NaN3+2N2; II:2NaN3+Pb(NO3)2=2NaNO3+Pb(N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O为非极性分子B.反应I每消耗23gNa,共转移1mol电子C.NO和N两者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且NO的键角大于N的键角D.反应I需在非水条件下进行22.法医常采用马氏试砷法鉴定砒霜中毒。检验时将盐酸、锌粉、试样混合,发生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导入热的石英管中,若管壁上有亮黑色砷镜产生,则证明试样中含有砒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锌粉、试样混合生成的反应中,是还原剂B.产生气体,反应转移电子C.若盐酸、锌粉、试样反应温度过高,可能会降低石英管中检测的效果D.石英管中通入样品产生的气体之前无需排出内部空气,但需要预热23.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生成33.6L CO,转移3电子C.是氧化产物 D.6g C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一定为24.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5Na2O+K2O+16N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能在瞬间完成,并产生大量气体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A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25.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发生还原反应C.若有加反应,被还原的为D.反应若生成,转移电子26.高铜酸钾KCuO2(Cu为+3价)可由反应2CuO+2KO2=O2↑+2KCuO2制备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O2只发生还原反应 B.0.2molCuO被氧化时,反应共转移了0.3mol电子C.Cu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KCuO227.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与硝酸钾等物质,受到猛烈撞击时迅速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元素被氧化 B.参加反应,生成还原产物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D.生成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数为28.超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将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O和Cu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时,有被氧化D.标准状况下,生成时,被还原的超氧化钾()为29.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 B.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C.生成3mol时,转移10mol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730.反应可用于去除氮氧化物。催化该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降低了反应的焓变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的平衡转化率下降D.步骤Ⅲ中每消耗,转移电子数目为31.高效率和高选择性地将 转化为 是 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发了一种空腔串联反应器,为电催化还原 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转化方案,其原理如图所示,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足量 溶液得到的溶液中含有 子数为0.5 NAB.1mol中所含中子数为10 NAC.途径2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 NAD.若途径1所得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形成共价键数目为 6 NA32.某种含二价铜微粒[CuII(OH)(NH3)]+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uII(OH)(NH3)]+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状态②到状态③的过程中N元素被氧化C.状态③到状态④的过程中有O-H键的形成D.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3.Operando光谱和DFT计算明确了在负载的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还原氧化半循环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3、4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步骤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每生成理论上消耗D.上述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34.工业上常用碱性废液吸收,反应原理为,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1”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过程2”可表示为D.吸收过程中存在反应:35.工业生产中除去电石渣浆(含CaO)中的S2-并制取硫酸盐的一种常用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性条件下,氧化性:O2>>B.过程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过程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2S2-+9H2O=+4Mn(OH)2↓+10OH-D.仅用氧气做氧化剂,将1 mol S2-转化为理论上需要O2的体积为44.8 L36.甲酸(HCOOH)可在纳米级Pd表面分解为活性H2和CO2,经下列历程实现NO的催化还原。已知Fe(Ⅱ)、Fe(Ⅲ)表示Fe3O4中二价铁和三价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中将催化剂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可增大甲酸分解的速率B.在整个历程中,每1molH2可还原2molNOC.HCOOH分解时,只有极性共价键发生了断裂D.反应历程中生成的H+可调节体系pH,有增强NO氧化性的作用37.甲酸在表面分解为和,经下列历程实现的转化,从而减少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B.1可完全还原2.5C.在整个历程中,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剂D.反应历程中生成的可调节体系,有增强氧化性的作用38.一种用氢气制备双氧水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在化合物中钯(Pd)均以+2价形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①中HCl为还原产物C.反应②中每产生,转移2mol电子D.和HCl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39.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揭示催化剂(Co3O4)上催化水氧化产氧历程如图所示(注明: s、ms、μs表示秒、毫秒、微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1)步反应为总反应的控速反应B.Co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C.从总反应看,每生成标况22.4LO2必转移3mol 电子D.该反应过程中三步都断裂了极性键40.研究发现,某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锂离子未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为价B.反应(1)为C.生成等量氧气转移电子数:反应(2)大于反应(3)D.若上述反应在充电过程中完成,则反应(4)在阴极上发生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C D D B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B C C C D D D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C A B C B D C B D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D C D D B B C 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