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夏主题班会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十四节气】立夏主题班会 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来
立夏
CONTENTS 目录
01
节气起源
Add a title
03
节气习俗
Add a title
05
节气养生
Add a title
02
典籍记载
Add a title
04
节气饮食
Add a title
06
节气文化
Add a title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气起源
01
PEPORT ON WORK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定气法”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旧时人们在立夏时举行“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Part 01
节气起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Part 01
节气起源
2022年5月5日立夏
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Part 01
节气起源
节 气 气 温
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第一候:蝼蝈鸣
Part 01
节气起源
立 夏 三 候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第二侯:蚯蚓出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第三侯:王瓜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典籍记载
02
PEPORT ON WORK
《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
Part 02
典籍记载
《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
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Part 02
典籍记载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Part 02
典籍记载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气习俗
03
PEPORT ON WORK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Part 03
节气习俗
迎 夏 仪 式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
Part 03
节气习俗
尝 新 活 动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立夏五彩的蛋 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
Part 03
节气习俗
斗 蛋 游 戏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 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
Part 03
节气习俗
忌 坐 门 槛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立夏五彩的蛋 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
Part 03
节气习俗
立 夏 秤 人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气饮食
04
PEPORT ON WORK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Part 04
节气饮食
五 色 饭
自行插入相关图片
自行插入相关图片
闽南地区立夏这日,把虾掺入面条中煮食,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
Part 04
节气饮食
吃 虾 面
浙东立夏吃“七家粥”,“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相传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Part 04
节气起源
吃“七家粥”
自行插入相关图片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气养生
05
PEPORT ON WORK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Part 05
节气养生
宜晚睡早起
坚持睡午觉
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立夏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
Part 05
节气养生
起 居 养 生
常食葱姜以养阳
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
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立夏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
Part 05
节气养生
饮 食 养 生
多做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常练养心功
在农历弦朔日(初七、初八、廿二、廿三日为弦日,初一为朔日)的清晨,朝南方端坐,去除心中杂念,叩齿9次,然后将口中津液鼓漱3次。
应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Part 05
节气养生
运 动 养 生
将掌心向上握拳,手腕上抬,手臂上可见两条突起的筋,内关穴在两筋之间,腕横纹上2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列的宽度)的地方。
Part 05
节气养生
运 动 养 生
自行插入相关图片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气文化
06
PEPORT ON WORK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不下,旱到麦罢。
立夏麦挑旗,小满麦秀齐。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Part 06
节气文化
民 间 谚 语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Part 06
节气文化
节 气 诗 词
《初夏》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晚夕重轻烟。
弄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槕侧,无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首夏呈诸邻》
宋·司马光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珠丝。
莎径热未剧,晨昏来往宜。
Part 06
节气文化
节 气 诗 词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来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