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讲解人:XXX时间:2023.全国疟疾日目录01全国疟疾日02疟疾的概念03疟疾的预防与治疗04出国防“疟”小贴士第一部分全国疟疾日-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全国疟疾日的起源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疟疾病死率也很高。01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约200万人。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0203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04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尤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05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2023年全国疟疾日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推动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4月6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通知要点为: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做好宣传组织活动加强协作,做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加强培训,提升疟疾防控能力和水平第二部分疟疾的概念-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是疟原虫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的寄生虫病,夏秋季节常见,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WHO优先关注的全球危害最重的传染病之一。疟疾,俗称“打摆子”,疟疾是经带疟原虫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的皮肤而感染的一种虫媒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疟疾流行,约32亿人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每年有3.5-5亿疟疾病例,直接导致100多万人死亡。100多个国家或地区32亿人受到疟疾传播的威胁3.5-5亿疟疾病例100多万人死亡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疟疾的传播1、蚊叮咬皮肤2、少数为输血3、偶有经胎盘途径传播(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带疟原虫者。(二)传播媒介:雌性按蚊(带子孢子者);(四)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各型疟疾间无交叉免疫,且免疫力短。(三)传播途径:在全球,疟疾广泛流行于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疟疾的分布区域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当前,非洲、南美洲以及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地区疟疾流行严重,且主要为恶性疟。疟疾的发作突发,持续20~60分钟。全身颤抖、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面色绯红、皮肤灼热;可伴全身酸痛乏力,头痛,但神智清楚。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持续2 6小时。典型发作 周期性发作 冷(1-2h)—热(4-6h)—汗 “三步曲”冷(寒战期)热(高热期)高热后期大汗,体温骤降,自觉明显缓解,仍感乏力,持续30分钟——1小时。汗(大汗期)间日疟和卵形疟:1天三日疟:2天;恶性疟:不定间歇期疟疾的并发症严重并发症以脑型疟多见。脑型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绝大部分由恶性疟发展而成,以儿童,特别是幼儿及无免疫力的患者为多见。预后凶险,治疗不当常致死亡。常见的症状有昏迷、惊厥、去皮层僵直和呼吸加深、过度换气、换气降低常伴有眼球震颤和流涎、间歇性呼吸常伴有瞳孔对光的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以及视网膜出血、水肿、动脉搏动、静脉扩张和外周血管萎陷、乳头水肿等;大部分患者的体温达39℃~40℃,但亦有体温正常甚至偏低者,往往伴重度贫血和高原虫血症。疟疾的诊断① 血液中查检疟原虫;② 临床症状典型: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③ 抗疟药物治疗有效。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即为疟疾:第三部分疟疾的预防与治疗-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疟疾的治疗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另外患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治愈后,第二年3-4月份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彻底杀灭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防止复发。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足量服药最关键!疟疾是—种可治愈的传染病,在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只要病人积极配合,做到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早康复。疟疾的预防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防蚊虫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要做好个人防护,可穿适当的衣物,如长袖、长裤。特别是在户外,暴露皮肤可涂抹驱蚊剂。0102做好家庭防护,可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搞好周围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做好灭蚊工作。0304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外出到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国家返回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就医,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一旦感染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0506第四部分-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出国防 小贴士“疟”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告知旅行史。回国后,要申报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避免到疾病暴发流行地区旅行。如必须出行,可提前向海关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目的地该病流行情况及注意事项,做好个人防护准备。要外出,先查询12赴疟疾高度流行区工作、学习和生活,请携带蚊帐、驱蚊剂等防护品及相关药品。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包括睡觉时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抹驱蚊剂等。防蚊虫,强预防3预防疟疾口诀疟疾通过蚊子传,热带地区最常见。发冷发热又出汗,延误就诊有危险。及早治疗保平安,防蚊叮咬是关键。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讲解人:XXX时间:2023.全国疟疾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