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人类的栖息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人类的栖息地 教案

资源简介

《人类的栖息地》教案
第一部分:课前系统的设计
教授课题:《人类的栖息地》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社会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空间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及人文特征的基础。课文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陆地及海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对地球、大洲、大洋、大陆、海岛、海峡的认识没有明显的轮廓,在脑海中只有初步的概念印象,认识很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地图,使学生对海陆分布有一个更直观形象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和海峡。
(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七大洲的分布、轮廓特征,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查找资料,搜寻信息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2) 通过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学习,激发学生了解世界的愿望。
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其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结构:
面积比例
一、地球上海陆面积比较:
分布特点
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形状
大洲分界线和大洲内部分区
板书设计:
人类的栖息地 地球?水球? 面积比例: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海洋和陆地 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 洋 海 海 大 半 岛 峡 陆 岛 屿 七大洲:亚非北南北 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部分 课堂系统设计
板块一:地球上海陆面积比较教学
(1)阅读书本P24,图2-1,图2-1和图图2-3 ,回答以下问题:
①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比例为多少?
② 有人说地球应该叫做“水球”,你怎么认为?
③ 海洋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
(目的:让学生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这个特点)
(2)阅读书本P25,图2-4,回答以下问题:
① 根据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海、洋等概念
② 在书本附录中找出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的位置,回答其分别沟通的是哪两个水域。
③ 在书本附录中找出四大洋,描述其地理位置。
(目的:让学生明确海、洋、海峡、大陆、半岛、岛屿等概念)
板块二: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形状教学
(1)阅读书本P25,图2-3,回答以下问题:
① 七大洲按照面积大小如何排序?
② 大陆主体在赤道以南的大洲有哪些?
③ 大陆主体在赤道以北的大洲有哪些?
④ 大陆主体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⑤ 大陆主体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⑥ 请描述其他六大洲相对于亚洲而言的地理位置。
(目的:让学生对于七大洲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有个初步的了解)
游戏:谁能“一笔画世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印象,在白纸上用一笔把世界轮廓图画出来,第一个画出来的同
学可以上黑板演示。如果没有同学可以完成,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何“一笔
画世界”,并请同学们按照课件上的方法在自己的纸上画一次。
(目的:使学生对于世界轮廓图、七大洲的分布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讨论:七大洲的轮廓形状分别像什么?
将学生分成七个组,每一个抽选一个大洲,讨论所抽到的大洲的轮廓形状像什么,一
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陈述答案,答案最多的小组获胜。
(目的:让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发挥想象,准确掌握七大洲的形状。)
板块三:大洲分界线与大洲内部分区教学
(1)阅读书本附录,请学生一起找出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北美
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并且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大洲之间多数以什么为分界线。
(目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了解七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
(2)阅读书本P27,图2-7,回答以下问题:
①亚洲一共有几个分区?
②这些分区的名称和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③以东亚为例,说明它在亚洲的方位,包括的主要国家。
(目的:使学生了解亚洲各分区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读图概括的能力)
第三部分 课后系统设计
作业:根据课上的亚洲分区情况教学,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其他各大洲的分区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