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组号 学生姓名
课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1课时 总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了解不同物质的声速快慢;
重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
课前独学:(1)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唱歌,当发出声音时,声带在___________;停止说话、唱歌,声带会_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振动。
(2)拨动压紧的直尺,产生声音时,直尺在________,停止发声,直尺会__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振动。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
对子间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尽可能多的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声源,并指明发声体是什么?
2、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声,但音叉的振动不以观察,如何操作能让现象容易观察?
注:一种“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转换为易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方法---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为探索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铃声明显减小
B. 使正在发声的物体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 说话时,手放喉结上能感受到振动
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的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岀一条弯曲的线
2、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木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音。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引: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立刻消失。1、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什么物质承载?就像家里的自来水,需要水管的承载才能从水站传送到各家各户。
独学完成:(1)上课铃声响时,我们都能听见,铃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耳朵的。
(2).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这个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耳朵的。
(3)实验:玻璃缸内盛有水,一个发声体放置于水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入耳朵的。
结论: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能够传播声的物质叫做_______。即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演示实验)
观看真空罩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_______传声。
对子交流:月球上没有空气,一个宇航员的说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另外一个宇航员耳的。
补充: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
知识点3:声速
思考: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的原因是?
声音传播的快慢
需要记住的: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_
影响声速的因素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例外,如 .强调一般情况下,不是绝对。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气温的升高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回声
站在山谷里对着大山大喊:“你好!”我们会听到两个“你好,你好!”你能否解释一下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_______,形成________.
①人耳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_______(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②若回声和原声相隔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就使原声加强。比如在屋里讲话听起来比较响亮。
③人耳要区分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至少是_______m。
当堂检测
有一段装满水的足够长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可以听到 次声音.
有一段装满水的10m长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可以听到 次声音.
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500m/s)
本堂知识梳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