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9张PPT)--2024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9张PPT)--2024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8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024届高三统编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新的农作物引入中国,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提高粮食总产量。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材料二 明朝中期常熟一带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农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
材料一
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什么现象?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嘉定县(今嘉定区)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
①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②促进人口增长;
③改变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④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①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②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④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高产作物(玉米、土豆、红薯等)引进的影响:
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意义
(1)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新航路的开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生产力水平提高,精耕细作农业的继续发展
(3)政府调整政策,鼓励垦荒,赋税征银。
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2)明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3)明朝后期:推行一条鞭法。
①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通增加。
②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③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4)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5)雍正帝:实行“摊丁人亩”,彻底废除人头税。
作用: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暂时缓解了封建统治危机;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知识链接】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知识拓展】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特点或规律)
①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以初税亩为标志。
②收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来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在征役上,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赋税种类由繁到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赋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两者已无人身依附关系。
①丝织、榨油、制瓷行业发达。
②明朝中后期在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一
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 sūn)计。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①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的开设(手工;规模较小;工业革命前)
②新的生产关系:自由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③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④区域性分工加强,集镇出现专业分工
资本主义萌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时间、地区、部门:明朝中后期(15世纪),南方部分民营手工业领域
(3)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雇佣关系
(4)发展状况: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后夭折。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经营形态 出现时间、产品用途、地位
家庭手工业 春秋战国,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是农耕经济的补充
民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产品用于出售,明中叶之后占据主导地位,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官营手工业 西周,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极少出售。直到明代前期一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占主导地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宋应星《天工开物》
区域性分工加强,集镇出现专业分工
选必2
P63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①起源较早,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
②手工业种类增多;
③从经营方式上看,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日益细密。
④从经营形态上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长期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⑤从手工业布局来看,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⑥从地位上来看,是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货币:白银货币化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②贸易: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③商帮: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④市镇:工商业市镇繁荣,呈现专业分工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丝银对流”
新航路开辟
对中国影响
新作物传入和推广
粮产提升;人口增长;改变饮食结构;开垦荒地;人地矛盾;环境恶化
大量财富(白银)流入中国
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和工商业市镇兴起;税制改革,白银货币化
徽商经商路线图
“无徽不成镇”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苏州) 乌泥泾镇(上海) 合溪镇(湖州)
主要 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3)商业
从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的深刻社会变化
①社会经济角度:向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如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关系进一步普及;货币地租,赋役征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
②社会阶级结构角度:工商市民阶层壮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弃农经商、士商角色转化屡见不鲜(儒士的商业化和商人的儒学化);传统的四民社会发生变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快;商帮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基层发挥重要作用。
③社会价值观与社会风尚角度:重本抑末思想松动(农本观念受冲击;抑商思想淡化);追求发财致富、崇尚金钱观;重商崇奢(如服饰、住宅、消费等)现象等
④思想文化教育角度:市民文化的发展(世俗化、平民化;如小说文学作品歌颂商人、书法个性化、绘画民间风情);心学集大成与明清进步思潮(主体意识觉醒);冲破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念等。
⑤国家政策角度:一方面较为开明的政策如赋税制度的变革及户口制度改革等;另一方面继续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具有两面性。
①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时间:明朝中后期。
③地点:江南丝织业。
④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⑤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4)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主,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中后期:纺织业部门出现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新的农作物引入中国;
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南方行业中出现开设工场的新经营手段。
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变在农业品种,变在经营方式。
变在手工业经营方式。
变在货币、商人、商路、市场。
出现近代化因素
小结: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之变
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
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设立重重关卡征收重税;重农抑商。
②农民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
③闭关锁国政策主动放弃海外市场。
④资金流向:赚钱后的商人大多把资金用于买田置地,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本。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②发展缓慢。
2、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局限: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重农抑商政策、生产方式未有根本突破)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材料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
时势:西方逐步走向近代化。
对外:由开放转向锁国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2)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民间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官府垄断海外贸易(如郑和下西洋)。
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即广州十三行)中进行,对外国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概念阐释】海禁政策与闭关政策
概念
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
评价
①积极: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一定程度上阻止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封建统治。
②消极: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的心理;
阻碍了中外交流,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2020·北京高考·19)(9分)“十三行”
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材料二 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9分)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
【答案】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685年清政府放开海禁,次年广州开始设立十三行。一口通商后,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依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 十三行因此走向兴盛。十三行是中西沟通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兼有对外贸易、监管外国商人、负责缴纳关税等职能。然而,此时清政府对西方人仍抱有疑惧心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其在华进行自由贸易。
由于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起它们的不满。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范围扩大,外商可以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十三行由此丧失了贸易垄断权,因此开始衰落。近代中国面临着如何与世界接轨的难题,十三行的兴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因为不能适时应变,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徽商“贾而好儒”……却成为徽商发展的障碍,如儒家“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狭隘思想使得徽商发迹后不愿投人大量资金扩大再生产,而是“广营宅、置田园”,或 “求功名、重享乐”,封建小农意识劣根性在其身上充分体现。明清以后,专制政府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徽商也表现出一致性的行为。……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人文主义和人性论得到极大地弘扬,人的需求和创造性得到尊重,对于人的重视和尊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开放的思想和对无知探索的无比热情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先进文化起促进作用的实例。
——《试析徽商文化衰落的原因》
【思考】对比中西文化发展,从徽商的没落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程朱理学日益僵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西方重视人文主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与转型。
中国 西方
政治 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 资本主义代议制
经济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
思想 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资本主义启蒙思想
外交 “闭关锁国” 对外开放,殖民扩张
东西方比较
固守农业文明
迈入工业文明
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社会
一方面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工商业阶层力量壮大,要求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追求个性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仍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专制统治走向腐朽,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变化是当时社会时空下的产物。
1、原因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世界观 心即理(纲常伦理)也。属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1.陆王心学的形成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阳明格竹
主要内容: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天理”,就是本心,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方法论 “致良知”(知行合一)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评价: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内心为准则,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比较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世界观
哲学范畴
方法论
道德观
相同点 本质 内容 影响 哲学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发明本心”,“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2.李贽——离经叛道、异端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思想主张 ①蔑视权威和教条,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否定儒学权威。
②肯定人正当的私欲,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③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强调个性发展。
李贽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三大思想家
时间:明清更替之际
经历:见证明朝灭亡,屡拒清廷征召,归隐著书立说
(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
(3)王夫之:主张“公天下”,反对“以天下私一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共同点: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但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
政治: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是一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从内容看,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
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
积极:
消极:
实质: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影响: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史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史料二 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1)据史料一归纳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学校是议政场所。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特点:推崇以数学为基础的数理逻辑方法;注重实验和实践;主张科技为国计民生服务。原因: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危机严重;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1)反传统、反教条。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特点:
史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依据史料提出观点,论证说明作者对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的看法和认识。
观点: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是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论证:明清时期,传统经济占据主导,早期启蒙思想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带有不足和缺陷。明清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但主要是揭露君主暴政,主张限制君权等,没有提出推翻现行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构想。没能突破古代统治模式(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而欧洲启蒙思想则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两者有本质区别。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的原因
代表 主要思想 作用 局限
黄宗羲 (浙江)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 (4)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内容:没有提出新的社
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
理论体系。
地位:无法撼动程朱理
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
时成为主流思想。
影响:影响有限,未能
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性质: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顾炎武 (江苏) (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湖南) (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清进步思想未能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①缺乏政治基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②缺乏经济基础: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缺乏思想基础: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缺乏群众基础: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⑤自身缺陷明显:未能形成完整思想体系,本质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的范畴。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孔子创立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董仲舒改造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佛道儒三教融合(三教合一)
陆王心学
李黄顾王四大思想家
成为正统
哲学化
批判继承发展
儒学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而不断改造自身、发展完善。
【专题梳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宋明时期
明末清初
属于民间学说;不受重视,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佛道儒三教并立。
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挑战
程朱理学
时期 人物 贡献 地位(意义)
明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传教士)
永乐朝
清朝 康熙朝
乾隆朝
特征:
①总结性著作多
②多集中于实用科技
③西方近代科技传播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西学东渐)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三、承古萌新——明清时期的科技
(1)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西方重实验)
2)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重分析)
(3)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重理论)
(4)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重工业)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组织力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的广泛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这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思想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与越来越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4)教育上: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科学知识。
5)外交: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
⑴背景:
商品经济繁荣;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普及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①明清时期的小说看重描述了商人、工匠等原来受歧视人物,这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表现,也反映了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世俗化倾向。
②明清时期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传统的轻商观念逐渐淡化有关,这种风气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
③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直藏着重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渐加深,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便借用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现实小人物来批判现实的黑暗。
文学创作是现实的镜子
四、小说与戏曲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小说 元末 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明中期 吴承恩
清中期 曹雪芹
吴敬梓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代表作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明清小说的发展趋势和新内容
①发展趋势: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
②新内容:注重对商人的描绘(第一次歌颂商人);
反封建、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解放。
四、小说与戏曲
(2)成就:
时间 作者 代表 地位
戏曲 传奇 明·汤显祖
清·孔尚任 昆曲 京剧 《牡丹亭》
传奇(明朝戏曲的专称)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桃花扇》
江苏昆山一带发源,长期流行,被誉为“百戏之祖”
清朝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种,形成京剧
(清)沈容圃:《同光十三绝》
四、小说与戏曲
(2)成就:
①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②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利玛窦
引人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开国了中国人的眼界,使当时的国人见了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一些明智之土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2)影响
五、西学东渐:
(1)过程: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领域 中国新变化 中国旧传统 世界发生巨变
经济
思想
文化
对外
政治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萌发
文学艺术大众化世俗化
西学东渐
明清时期世界与中国之变化对比
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理学占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
危局?
变局?
推动社会进步、转型发展
压制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清政府如何应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文学艺术繁荣,自然科学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中国形象演变
时间 形象
13-15世纪 大汗统治下繁荣富有的大帝国,财富、王权的象征
15-17世纪 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们的财富精神之国
18-18世纪中叶 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代表着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
18世纪中后期 精神愚昧、道德堕落、政治专制、历史停滞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者两条信息,围绕“西方中国形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从中外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
【答案】示例一
论题:15-17世纪西方对中国的形象高度赞美。
论证:15-17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西方对东方黄金的追求以及对基督教传播的热情刺激了新航路开辟时代的到来,因此中国在西欧人眼中成为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们的财富精神之国。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小农经济高度发达,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在中西贸易往来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欧洲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由此可见,15-17世纪,出于新航路开辟的需要以及中国自身的优势影响了西方中国形象。
【答案】示例二
论题:15-18世纪中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从赞美肯定转向批判。
论证:15-17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西方对东方黄金的追求以及对基督教传播的热情刺激了新航路开辟时代的到来,因此中国在西欧人眼中成为商人、冒险家、传教士们的财富精神之国。18世纪由于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反对专制权威的需要,西方中国形象主要是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代表着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18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西方的中国形象变成了精神愚昧、道德堕落、政治专制、历史停滞。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小农经济高度发达,中西贸易往来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欧洲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注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和政府政策严重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中国逐渐走向落后。
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后中西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中西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了西方中国形象的演变。
【答案】示例三
论题:认为18-18世纪中叶西方对中国形象认知不符合历史事实。
论证: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出于宣扬理性和借助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反对专制权威的需要,把中国形象描绘成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代表着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小农经济和政府政策严重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逐渐走向落后。清政府实行严格的思想文化控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虽然产生进步思想,但理学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此时的中国并非如西方中国形象般的理性世界。
由此可见,18-18世纪中叶西方中国形象出于自身的政治文化需要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过度地肯定赞美中国。
经济活动的商品化趋势
三大趋势:
思想观念的“异端化”趋势
文学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一大转型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转型
1368年
明朝中期
1644年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大进步思想家
两大矛盾:
自然经济与新经济因素的矛盾
传统社会价值与新思想文化倾向的矛盾
1840年
京剧《儒林外史》《红楼梦》
清朝前中期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明清之际
明朝后期
元末明初
昆曲
《西游记》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美洲白银流入,商帮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