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1张PPT含内嵌视频)--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1张PPT含内嵌视频)--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何谓户籍制度?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探究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如何演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课程标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和基层管理组织。
难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今的启示。
▲ 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二、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三、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本 课 目 录
时期 户籍制度演变(史实)
战国

西汉
东汉末年
两晋至南朝






编排户口,制定户籍(户籍制度开始)
分类登记制度(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
“编户齐民”
户籍散乱
黄籍(南方土著)、白籍(北方移民)、土断(白籍土著)
“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管理更严、三年一造
主户(有地税户)、客户(无地佃户)分籍
“诸色户计”(按职定籍)、户籍世袭
沿袭明制,管理松弛,作用削弱,永停编审
继承元制按职定籍、造“黄册”
编户齐民制度
以户为单位来管理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皇帝的臣民,是谓“齐民”,总称“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
“黄册”(户籍)和“鱼鳞图册”(土地)互为补充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重在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土地登记簿,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清理隐匿,重在征收田赋;
【自主学习】
“黄册” “鱼鳞图册”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史料探究一:探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思考:(1)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制定户籍制度的目的)?
主要功能/目的:①经济: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征发赋税徭役。
②政治:控制人民,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史料探究一:探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思考:
(2)据材料概括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③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特点: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②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③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影响因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政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政府的赋役制度改革。
经济: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
思想文化: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结合所学分析户籍制度演变的影响因素?
巩固练习
1.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 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口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
2.(2023·浙江高考·4)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
C
3.(2016·全国Ⅱ卷·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B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北宋


特点
区别与联系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
里甲制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王安石)
十家牌法(王守仁)
里甲制→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行政区划、户籍管理为主
维护社会治安为主
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清代合二为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子目(P101),完成表格。
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什伍组织



百家
五家
十家
互相监督
(2023·广东)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链接高考
B
史料探究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与原因
史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转变;
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经济: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政治:②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思想: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史料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 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史料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秦晖《传统十论》
根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史料探究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②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作用:政治:①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②有利于教化民众、规范行为。
思想:③有利于传播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
经济:④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②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巩固练习
B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我国古代实行社会救济与优抚的原因:
材料1:隋唐在318年中,较大自然灾害有515次。其中旱灾134次,水灾120次,风灾65次......平均每年受灾1.6次。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材料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P102)
材料3: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司徒》
①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
③政治: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
②思想:儒家民本思想(仁政)的影响。
④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我国古代实行社会救济与优抚的原因?
原因: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二)措施和特点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民间
(辅助)
宗族
慈善
组织
①建立仓储制度:
②尊老养老:
秦汉皇帝赐老人鸠杖;明优抚高年平民。
③抚恤鳏寡孤独群体:
唐朝开始专设机构,如唐设养病坊、宋设福田院、元设众济院、明清设养济院。明朝《大明律》有专门规定。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义田,义学,义宅,义冢)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
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自主学习,概括救济与优抚的措施,指出政府与民间各自的侧重点)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
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②国家设专门机构;
①国家救济和社会救济相结合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③立法保障;
④涵盖面较广、扶贫方式手段多样化。
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⑤宋以后宗族及慈善组织作用渐大。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分主户
与客户
诸色户计
编制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乡里坊村
里甲制
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
置官仓和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救助活动
慈善组织兴起
优抚老人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赐鸠杖
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宗族和慈善组织作用增大
课堂小结
1.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以下①②③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编户齐民、大索貌阅、黄册
B.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
C.大索貌阅、编户齐民、主户客户
D.大索貌阅、编户齐民、户贴制度
B
巩固练习
2.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C
(2016年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共同目的:
①救济弱势群体;②维护社会稳定;③促进政权认同。(6分)
①救济弱势群体;
②维护社会稳定;
③促进政权认同(所学)。
(2016年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相同:①政府主导;②立法保障;③设置救济机构;④因类而异。(8分)
不同:
①政府主导;
②立法保障(颁行法律);
③设置救济机构;
因类而异;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尊老爱幼、慈善、救助)。(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