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温故知新
1._______年,_____________建立明朝,定都________
2.在地方上废除_______,设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负责。_______高度集中,_________大大增强。
3.为监视官民,_______设立_______,________设立______,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明朝______空前强化的表现。
4.明朝的科举制发展为____________,考试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_______自己随意发挥。_______
禁锢______,严重_____了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5.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________和_______是当时商业大都市。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等有名的商帮。
1368
明太祖朱元璋
应天府
行省
三司
丞相
皇帝
皇权
君主专制
明太祖
锦衣卫
明成祖
东厂
君权
八股取士
四书五经
朱熹《四书集注》
不准
八股文
思想
阻碍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
苏州
景德镇
北京
南京
晋商 徽商
导入新课
回顾所学,历史上对外交往有哪些重要的事件?
张骞出使西域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目录: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朱元璋像
明朝形势图(1433年)
锦衣卫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依据教材注释,在地图上圈画出“西洋”的范围。
西洋是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西洋

郑和下西洋
观看视频,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郑和下西洋
背景:
支持者: 出使者:
·有勇有谋,屡建战功,深得明成祖信任;
·懂兵法,有谋略,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具有出色的航海才能,是杰出的航海人才;
·见识丰富,熟悉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明成祖(朱棣)
郑和(三宝太监)
郑和像
人物扫描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太监。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珍奇异兽等。
结合材料,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①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
②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奇珍
政治目的:

郑和下西洋
经济目的:

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规模:
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时期/永乐皇帝)
郑和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上前所未见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首次下西洋就有27000多人。
①时间长
②次数多、规模大
特点
郑和的宝船
郑和浩大的船队

郑和下西洋
所带物品:
物品用途: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
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③友好交往、平等贸易
特点
材料: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哥伦布到达美洲
异兽
引进来
侵略者

郑和下西洋
路线:
特点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④航程远,范围广,到达国家多
南京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郑和的船队访问过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
郑和宝船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比较 航海家 时间(年) 次数 首航人数 船数 到达范围
郑和 1405-1433 7 27000多人 200多艘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伦布 1492-1504 4 90 17艘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1498 3 160 4艘 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
比较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影响。
时间早
历时长
规模大
范围广
次数多
①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影响。
材料: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英)李约瑟: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与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
影响/意义
①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与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
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启示
国家之间应和平交往,致力于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郑和精神
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勇于开拓、奋勇拼搏、睦邻友好。
④消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明政府和明朝人民的负担。
特点
①时间长;②次数多,规模大;③友好交往、平等贸易;④航程远,范围广,到达国家多

郑和下西洋
根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材料四: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①明朝的国力强盛
②明成祖的大力支持
③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地理知识的进步
②郑和的个人能力出众

郑和下西洋
印度尼西亚 三宝垄
泰国 三宝塔寺
马来西亚 三宝庙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有“三宝山”,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
这说明了我国历史上哪一创举?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1)倭寇: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倭患:倭寇所到之处,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 各地遭到重大破坏,这一现象时称 “倭患”。
倭患
严重原因
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②明朝国力衰弱,海防松懈;
③严厉的海禁政策。
避难的平民

戚继光抗倭
抗倭准备:
战役和结果:
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000多人,进行严格的训练,操练新阵法。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创造“鸳鸯阵”。
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家军所向披靡
鸳鸯阵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性质: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抗击外来侵略
思考: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①抗倭斗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广大军民的英勇奋战;
③戚继光的卓越领导才能;
④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⑤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重义轻利的崇高精神
戚继光的精神?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1573年,葡萄牙从明朝手中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主权仍属于中国。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说明: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堂小结
郑和下西洋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戚继光抗倭
明朝的
对外关系
①时间长,规模大,世界航海史的空前壮举;
②中国与亚非友好往来,开创亚非海上交通线
1405—1433年,明成祖时期
倭寇:
战况:
性质:
评价:
日本海盗武装集团在东南沿海地区骚扰居民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时间:
目的:
路线:
意义: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倭患平定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澳门主权仍属于中国,
说明: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堂练习
1.“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 实现“海波平”的英雄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3.《广东通志》中记载一个故事:1553年,有一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得到允许后就此上岸。这个故事结局是 (   )
A.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歼灭倭寇 B.岳家军在郾城大败敌军主力
C.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D.寇准力主抗敌说服皇帝亲征
C
C
C

课堂练习
4. 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七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的根源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宣扬国威
C. 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业绩
B
B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