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中国近代史总复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争史)(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脉络梳理(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2 中国近代史总复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争史)(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脉络梳理(部编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历史
部编版
中国近代史总复习
旧民主主义革命——抗争史
复习目录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1.屈辱史
2.抗争史
3.探索史
北洋政府(1912——1916)军阀混战时期(1916——192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五四建党时期(1919—1924)
2.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4.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840
鸦片战争
1919
1949
新中国成立前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110年)
一个主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两大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
新旧区别:
指导思想新:马克思主义
领导阶级新:无产阶级
奋斗目标新: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纵向梳理: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第一次农民自发抵抗外侵的反帝爱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反帝反封建运动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6)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反帝爱国运动
农民阶级
维新派:维新变法(1898)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1912)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五四建党时期(1919—1924)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共党成立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打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农村包围城市、万里长征
抗日战争(1931—1945)日本侵华、中共七大、重庆谈判
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土地改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1840—1919)
(1919—1949)
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洋务运动(19C60-90S)地主阶级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
北洋政府(1912——1916)和军阀混战时期(1916——1928)
1894-1895
1856-1860
1883-1885
1840-1842
1931-1945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1900
左宗棠收复新疆(19C80S)
黄海战役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19C末)
全民族抗战
列强侵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统治—屈辱史
中国军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抗争史
仁人志士不懈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道路—探索史
四条线索
发展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近代化史
交织并行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
五四运动(1919)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戊戌变法(1898)
洋务运动(19C60-90S)
辛亥革命(1911)
新文化运动(1919)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抗争史:
影响
抗争史
左中棠收复新(19C80S)
——军队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
黄海海战(邓世昌)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世纪八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
屈辱史:
影响
抗争史
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运动)
——农民阶级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一次农民自发抵抗外侵的斗争)反帝爱国运动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反帝爱国运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
影响
抗争史
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学生 知识分子






时间:1851——1864
原因:
过程: 广西金田起义 永安封王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东征)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天京陷落(失败)
纲领:
失败原因:
影响:沉重打击清政府和帝国主义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启示: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根本:清政府腐败统治
直接:自然灾害
外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核心: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洪仁玕(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脱离社会现实,没法实施。
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人物:洪秀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国际:(1)一战日本加紧侵华,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国内: (1)袁世凯为 称帝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2)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加深。
背景:
时间:1919.5.4
代表: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时间 中 心 先锋、主力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经过:
1919年5月4日-6月初
6月初-6月底
北 京
上海
学生(先锋)
工人(主力)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口号:
意义: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作了思想准备
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评价:
成功: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
失败:反帝反封建任务未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改变;
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
特点: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进步性);各界积极参与(广泛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