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期中期末复习串讲课件】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期中期末复习串讲课件】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人教八下历史
期中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2024春统编八下历史期中期末复习串讲课件
期中期末复习串讲0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现代历史
脉络
1840年
1966年
1978年
鸦片战争
文革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
1976年
文革结束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年建设)
“文化大革命”时期
徘徊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现代史的分期
社会性质的变化
复习导入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探索的历程看具有曲折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前,革命和建设进程或者被冒进脱离现实地超越,或者为左倾错误不时地中断,使工作重心不正确的转移,以致于经济建设从冒进至中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正轨,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现代历史概述
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趋势
复习导入
(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3年)→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底)→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至今)。
(3)对外关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复习目录
02
时空线索
04
素养目标
01
单元概述
03
单元架构
06
08
实战演练
05
考点梳理
07
素养提升
知识整合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政权得到巩固。
1 .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经济: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军事: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949年9月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1950年
1950年10月
1952年底
1953年7月
1949年10月1日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重大事件
意义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时空线索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架构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对内
对外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赢得和平环境,提高国际地位。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农民获得土地,为工业化建设做准备。
准备
政权巩固
开国大典
标志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史料实证探究,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史料实证)。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唯物史观)。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认识抗美援朝的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素养目标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地点
议题
内容
意义
北平
①通过《共同纲领》 地位: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核心考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点拨
1949年9月
为开国大典做了准备工作。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①规定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英雄纪念碑
考点梳理
核心考点0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师点拨
标志 开国大典 时间 地点
意义
意义 国内
国际
巩固 统一 大业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0月1日国庆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天安门开始:五四运动
天安门结束:开国大典
班禅确吉坚赞、阿沛 阿旺晋美
开国大典
考点梳理
核心考点03-抗美援朝
教师点拨
时间 目的
概况 司令 军队
战役 人物
性质
意义
精神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朝军民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彭德怀VS麦克阿瑟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上甘岭战役
黄继光、邱少云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②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原因: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侵犯东北边境,阻挠解放台湾);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胜利。
邱少云
黄继光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原因①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
③朝鲜军民的密切配合 ④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⑤国内人民的支持和国际主义力量的支持
考点梳理
核心考点04-土地改革
教师点拨
原因 根本
直接
地区 法律依据
时间
内容
意义
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1952年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土地制度未变,仍是私有制,不过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考点梳理
素养提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的标志事件。材料中的“新纪元”新在哪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来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素养提升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材料 牟敦康,山东日照籍的革命战士。1951年4月,他在沈阳接到了父亲牟宜之的来信,鼓励他大胆出国征战:“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不必考虑任何问题……我鼓励你全力以赴,作为我的好儿子,作为人民的好儿子,你可努力为之!”
1951年8.9月间,牟敦康在紧张的训练之余,给父亲写信:“最近将接受新任务,有可能较长期间不能通信。父亲可不要挂念。多少年来我很渴望着这种改变,决心在那新的环境中、战斗中作出好的成绩来,以回答党多年来的培养与自己的努力,我希望父亲听到我的好消息。尽管存在很多的困难,我将用自己所有的智慧与主观的努力去克服它,父亲当不用.对我担心。”
——据张丁《最可爱的人:抗美授朝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提问:(1)指出材料二中家书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中的家书体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说明革命家书的收藏价值。
(1)背景:新中国建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2)情怀: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自强不息、视死如归;拥护中国共产党;忠于革命事业等;
价值:革命家书记录了革命先辈的真情实感和使命担当,彰显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蕴绵长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素养提升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材料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据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历程:
知识整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重要地点
西柏坡
北京天安门
上海
南昌
井冈山
瑞金
遵义
延安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长征
遵义会议
敌后战场战略总后方
七届二中全会
开国大典
知识整合
三次历史巨变:
巨变 巨变 人物 指导思想 概况
第一次 辛亥革命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
第三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使中国开始富强起来
知识整合
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
鸦片战争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
五四运动
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端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49
新中国成立
2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9C60S-90S
洋务运动
知识整合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粮
太平天国运动
平均分配土地
孙中山
平均地权
国共十年内战
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
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三大改造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1978
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公有制
知识整合
中国现代土地政策的演变
知识整合
1.(2023年四川巴中)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2.(2023年辽宁营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 (2023年贵州贵阳)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开起。参加庆典的王金风激动地说道:“你说多少年了吧?109年!就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啊,是不是啊?我想这个红旗真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A.重庆谈判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D
D
实战演练
C
4.(2023年贵族毕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5.(2023年江苏镇江)在党和政府号召下,青年踊跃参军,1950年底,牡丹江市和海林县共有2278名朝鲜族青年参军,吉林市乌拉街参军人员中满族青年占80%。人民还踊跃捐款,1951年8月底,藏区的康定、甘孜等地捐献50401万元,内蒙捐献460余亿元。少数民族的这些表现,说明( )
A.解放战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空前支持 B.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抗美援朝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家国情怀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7.(2023年天津)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
A. 邓世昌 B. 张自忠
C. 黄继光 D. 雷锋
C
C
实战演练
C
7.(2023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 9%。”这说明土地改革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8.(2023年四川成都)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2023年江苏宿迁)“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A
C
实战演练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