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慧眼识骗 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慧眼识骗 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素材

资源简介

慧眼识骗 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教学分析
网络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也存在很多风险。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很多社交、游戏平台的用户未经过实名认证,这给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而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网络信息与网络用户鱼龙混杂,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极有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作为未成年人,既要约束自己行为,又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典型诈骗,并能够辨别其特征。2.行为目标:掌握常见诈骗手段,学会分析和预防诈骗行为。3.情感目标:培养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学会如何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掌握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及其特点,熟悉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那么聪明,不可能被骗。那么这节课,让我们深入的认识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案例警示一:骗子在游戏公屏上喊话:低价代练、低价出售装备请加QQ,于是当你主动添加QQ联系时,对方往往会发送一个交易链接或收款二维码,让你点击或扫描付款,待得到钱款后便立即食言(拉黑),不予交易。
案例警示二:骗子在游戏中联系需要卖装备账号的玩家,称高价收购,再推荐假的第三方交易网站,然后通过假的资金入账,让你以为交易成功,但当你提现时,假的网站客服就会以各种理由(交押金、银行账号输错被冻结等)让你充值才能提现,当你充好后,却发现永远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警示三:为增加游戏的体验感,网游经常会设置一些抽奖获得幸运礼包活动。有些骗子设置钓鱼网站,称点击链接即可免费领取礼包、奖品、装备等,实则是在试图盗取资金。
案例警示四:如今很多游戏都增加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有些青少年玩家为了不受在线时间限制,听信了骗子打着“破解防沉迷系统噱头的谎言,结果只能是被骗。
(二)电信网络诈骗
1. 让同学们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通信技术进行的欺诈活动,通常是通过伪装、欺骗等手段获取个人财产或隐私信息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非常大,一旦被骗,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隐私,甚至导致身心受到伤害。
2.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让同学们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
案例一:电话诈骗
小明收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是警察,说小明的银行卡被盗了,需要小明把钱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上。小明非常着急,就按照对方的要求把钱转了过去。结果,小明的钱被骗走了,电话中自称的警察也是骗子。
问:这个案例中,小明为什么会被骗?
答:小明被骗是因为对方伪装成警察,利用了他的紧张和着急心理,让他按照要求把钱转走了。
案例二:短信诈骗
小红收到了一条短信,称自己中了大奖,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才能领奖。小红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结果她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问:这个案例中,小红为什么会被骗?
答:小红被骗是因为对方利用了她的贪心心理,让她填写了个人信息,结果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
案例三:网络诈骗
小刚在网上购物,看到了一款价格非常便宜的手机,就下单购买了。结果,他收到的手机是假货,质量很差。
问:这个案例中,小刚为什么会被骗?
答:小刚被骗是因为他没有仔细阅读商品信息和评价,只关注了价格,结果买到了假货。
(三)针对未成年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有四种:
免费皮肤“大陷阱”
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红包返利“杀鱼盘”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防沉迷”骗钱财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假明星发“假福利”
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
(四)反诈小贴士
电子游戏快乐多,网上交友便利多,互联网络套路深。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不应被诈骗分子伤害利用,希望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动态,常态化正向沟通、交流、引导,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类骗局中。
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黑手,需要做到“四不轻信”和“二保护”:
1.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2.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3.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4.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5.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
6.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反诈意识。引导孩子适度上网,加强对孩子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