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 教案

资源简介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我们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依法办事的好习惯,尊法学法用法;
3.责任意识:学会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明确自身的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教学难点:理解宪法怎样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教学准备
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
《【典型案例】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视频资源;《【典型案例】互联网+政务服务》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十九大党章知识精粹》视频资源;以及其他一系列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宪法宣誓仪式》
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思考: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教师:总结过渡导入课题《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探究活动一: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出示两则资料:
1.文字资料:宪法序言(节选)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图片资料: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一百年
思考: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展示关于二十大的文字资料
思考: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立奋斗成果的?
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教师总结: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教师过渡: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宪法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
探究活动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出示两则资料
1.文字资料: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教师小结:党的领导地位、宗旨、性质。
教师总结: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成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宪法角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③性质、宗旨、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领导与宪法法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如何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哪些国家机关或场所悬挂国徽?
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教师总结: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你还知道哪些部门和机构带有“人民”二字?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过渡:政府机关、军队、银行等场所带有 “人民”二字充分说明了在我国 “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设计意图:本活动让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懂得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热点透视】
2018年1月四川一群众到成都永宁镇人民政府内反映饮用水相关问题,然而当天接待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旭并没有主动来解决问题,却跟办事民众进行“普法”,并且怼话办事民众,打发说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公民服务,你不是人民”“我不是你的社区书记”。事件被报道出来后,“你不是人民”这句雷语分分钟就火遍了互联网。
讨论: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出示图片材料:
教师总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设计意图:本活动让学生回想自己在集体建设做过的事情,思考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对比,检视自己为集体所做的事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应如何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探究活动四: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阅读教材P3-5)
⑴宪法确认( ),明确( );
⑵宪法规定(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
⑶宪法规定(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
⑷宪法规定了广泛的( ),并规定实现( )的保障措施;
⑸宪法还规定( )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 )。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出示图片材料:
上图是《【教学图片】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图片资源
此处是《【教学图片】年满18周岁的学生投票选举 《【教学图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图片资源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出示图片材料: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教师归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概念明晰】国家权力≠公民权利
教师总结: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
设计意图:本活动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活动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阅读教材思考:
思考: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 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我国人权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出示视频材料:
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十分广泛
3.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出示视频材料:
①【立法角度】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角度】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角度】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角度】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守法角度】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我国人权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设计意图:介绍国务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引发学生思考这一工作的目的就是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意义的基础上,积极为国家开展的脱贫攻坚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尊重和保障人权。
六、课堂小结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我们要认同宪法价值,理解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