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有人问,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各种黑暗、腐朽、没落、愚昧的事物大加抨击和揭露,甚至讽刺和嘲笑,对于那个时代封闭的社会结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是否应当不止于破坏,而也要注重建设呢?换句话说,他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对于建设的国策,有什么贡献吗?
②确实,这是一个很切中要害的问题。首先必须说,正如赛义德指出的那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首先在于体现社会的良心,作为监督者、评判者、约束者,知识分子对社会指出不足,使当政者、管理者有所警觉、有所修正,而并不在于知识分子亲自参加直接的建设,那样会有损知识分子的作用。
③但是,社会当然有权要求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更多地给予建设性的支持,指出出路,开出药方,而不仅仅是“揭出病苦”或者在一旁指手画脚。因此社会会把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建设性贡献——也即是否提出有效的强国之策——作为评判知识分子作用的标杆。
④那么鲁迅到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出了什么药方呢?
⑤第一味药,就是“立人”。这是鲁迅从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大声疾呼的救国之方。这在今天,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育立国”主张。是的,这很相似,但是,“立人”的概念远比“教育”来得宽广。教育主要指对于青少年、对于后起新人的培养,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而“立人”的概念,就不仅有上述含义,更具有针对全民族、全方位的范畴,内涵上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更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与民族性格的建立,包括国民性改造。鲁迅的主张是“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使民族振兴,先要使民族性格挺立;要使国家独立,先要使国格站立。“立人”不仅针对青少年,而且针对整个民族。不仅针对被教育者,而且包含教育者本身。先做革命人,再做革命事。
⑥第二味药,就是“拿来主义”。对于“拿来主义”,鲁迅已经解释了其含义,人们也早已耳熟能详,不需要做更多解释。需要强调的是“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的重要性。“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在改革开放的现在,说句“拿来主义”很容易,但是在没开放的时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拿来主义”曾经还被诬为“崇洋媚外”“奴颜婢膝”。其实就是在现在也不是没有问题:现在是另一个极端的问题——“送来主义”盛行。就像鲁迅告诫的,不但连祖上的大宅子照单全收,而且连鸦片烟具、姨太太也照收不误了。所以,“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要真正掌握,还须火候。
⑦第三味药,就是“韧战”。有了好的制度设计、方针政策,还得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做成事。看准的目标,唯有用坚韧不拔的勇毅精神才能实现。尤其是中国作为弱者、后起者,要想战胜列强,舍此更无出路。
⑧第四味药,就是“壕堑战”。反对许褚式的赤膊上阵。有了勇毅的精神,还要懂得在进攻中保护自己。这也适用于做任何事情,尤其是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如果只想着同归于尽,那就真只能玉石俱焚,甚至敌人还没杀尽,自己先做了烈士。
⑨第五味药,就是“拿货色来看”,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看实际。不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反对“来了主义”,反对光挂牌子。在鲁迅看来,空喊口号几近诈骗。这种思路,对于任何方针政策都是极好的催化剂,也将有效抵制形式主义。这对医治现在盛行的形式主义和重名不重实、光说不练的花拳绣腿,可说是一帖良药。
⑩第六味药,就是比较。鲁迅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比较虽然只是方法论,而非实操的国策,却是十分有效的治国良方。要摆脱落后,就要摆脱愚昧;要摆脱愚昧,就要比较。比较会使我们聪明起来。
第七味药,是倡导诚和爱,反对“瞒”和“骗”。有人说鲁迅只会骂人,这其实是天大的误会。鲁迅有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前一句虽是憎的大蠢,但其本质却是后半句爱的丰碑。冷对的是“千夫所指”,是当自己被围剿的时候,不怕事。他“揭出病苦”的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旨归还是爱。只不过他用的是诚实的爱,而非虚伪矫饰的爱,是爱之深而引起的恨之切。鲁迅深恶痛绝的是“瞒”和“骗”,认为那是没有希望的没落心态。
说到这里,大家已不难看到,这里说的鲁迅的强国之策,虽然不是制度设计或政策设计本身,但却是极其重要的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方法论。我们不要请鲁迅来设计今天以至未来的制度,那是不现实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唯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方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才能治疗各种“适应症”。其实鲁迅的思想丰富深刻,他提出的众多思维方法的价值,远远不是提出几条发展经济、富国强民政策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所能比的。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进步的思维方法,就制订不出治国良方,有了治国良方不知践行,等同暴殄天物;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或者干脆毁坏它,更是有不如无;倘若和尚的嘴是歪的,那么即使是真经也可以被念歪。如何避免无才造良方、无知弃良方、无行废良方、无德毁良方,才是最重要的国策。
鲁迅之方,即今日所以造良方、识良方、行良方、护良方者,亦即真能使民富国强者。识之、爱之、用之、宝之,则中国强盛有望;蔑之、弃之、毁之、诬之,则民族之祸。
(摘编自王锡荣《鲁迅的药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人”的概念远比“教育”来得宽广,其内涵不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而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民族性格的建立和国民性的改造。
B.“拿来主义”对今日中国建设有重要意义,“拿来主义”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我们要警惕“送来主义”的盛行,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
C.在鲁迅看来,空喊口号儿近诈骗。他主张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看实际。这对医治现在盛行的形式主义和重名不重实、光说不练的花拳绣腿,可谓是一帖良药。
D.鲁迅深恶痛绝的是“瞒”和“骗”,认为那是没有希望的没落心态;与之相对应的是“爱”,“俯首甘为孺子牛”“引起疗救的注意”就是这种爱的真实写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出了药方,但他的抨击、揭露和讽刺,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的破坏作用大于他对社会的建设作用。
B.社会把是否提出有效的强国之策作为评判知识分子作用的标杆,要求知识分子更多地给予建设性的支持,指出出路,开出药方。
C.中国的发展唯有靠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唯有用坚韧不拔的勇毅精神,才能实现目标,舍此更无出路。
D.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健康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论,只要拥有了它们,我们就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就能治疗各种“适应症”。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立人”观点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C.一个人若识得进退,懂得回归,以平常心对待生活,那么生活无处不是坦途;以平常心看待人生,那么人生无处不是胜境。
D.明代思想家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了一副为人所称颂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材料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又闻槐花香
高国才
①轻轻推开阳台的玻璃窗,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花香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楼下的槐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真是繁花簇锦呢。映入眼帘的槐花让我的思绪飘远,不由得想起童年的许多趣事儿来。
②记得童年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我就会和小伙伴相约背着小筐儿到村子东面的树林里去采槐花。在采之前我和小伙伴们都会根据各自的经验占据有利地形——挑一棵老槐树爬上去采摘。并不是老槐树上的槐花就好,而是它上面的刺针要比小树上少许多。我们爬到树上,骑在枝杈上面,就近扯过一根贴近自己的枝丫,撸下一大把芳香四溢的槐花直接塞到嘴里大快朵颐。香甜的花汁溢出了嘴巴,挂满了嘴角,那叫一个美啊!
③吃够了,玩够了,闹够了,便开始大量地采摘,一直到小筐装得满满的。小伙伴们在嬉笑打闹中满载而归。
④那时候刚承包责任田,每家的粮食还有些紧张。我们家弟兄四个都是半大小伙了,粮食总是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中告罄。母亲虽是个农家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却是个过日子的能匠巧手。为了丰富我们的饭碗菜盘子,母亲总是找恰当的时间把家里的孩子们动员起来去村子旁边的树林子里撸槐花。
⑤那时候,每家灶屋里都有一口大锅,大锅足有一米见方。听父母说这叫七印锅、我至今也不知道这种计量单位是啥意思。等我们把槐花采回来,母亲会把槐花洗干净,沥去大部分水分,再拿到簸箕里滚上玉米面,然后放到平铺了篦子屉布的灶锅里,点燃从打麦场抱回来的麦秸秆,烧开水,开始放到七印锅上蒸了。在老家冀中一带这种食品叫——苦累,也有叫麦饭的。至于为什么叫苦累,我是无从得知的。依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只有受苦受累的穷人家才会食用吧。
⑥这时候,妈妈会招呼我去墙角摘几头蒜剥好,再捣成蒜末,用井水调成糊状的小料儿,点几滴香油。从田里耕作回来的父亲顺便拔点地头上种的绿油油的春葱择洗干净。蒸好嘞!出锅咯!阵阵香味儿弥漫在农家小院里,谁从家门口经过都会驻足招呼一声:你家又做槐花苦累啦?!眼巴巴看着主人家。每当这时,母亲就会热情地招呼,他们也就坡下驴进屋吃上一大碗。
⑦母亲给我们每个人拿蓝边大碗盛上半碗“苦累”,调上蒜泥拌的小料、撒上一把小葱花儿,经典美食“苦累”就在眼前了!金黄的玉米面、洁白清香的槐花、碧绿的小春葱伴着蒜泥的辛辣刺激着你的味蕾,保准让你食欲大开。坐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听着收音机里传来河北梆子高亢有力的唱腔,那叫一个美!
⑧据说虽然槐花很好却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引起下肢浮肿。我们这年龄是没有见过的,估计是更艰苦的年代爷父辈们肚里没有粮食,全是吃的这些槐花造成的吧。
⑨长大后,习字读书,尤喜诗词。历史文人墨客对槐颇多偏爱,魏文帝曹植、王粲均有槐赋。唐代王维、韩愈、杜甫、白居易,宋代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陆游,明代吴宽、李东阳等均有咏槐的诗章。每每读到“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那关于槐花的诗句,总是情漾心头。
⑩后各地出差或旅行,去山西得知,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内有棵大槐树成了当地标志,并流传“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许多漂泊在外的中华儿女,不远千里来洪洞找这棵大槐树,寻根问祖。可惜寺与槐早已不见踪影,为了满足思乡之情,在原处立一碑,刻“古大槐树处”。槐与“怀”谐音,吴澄曾说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所谓找槐树寻根问祖,其故皆源于此。
在古代,槐树通常是宫廷官府里吉祥、富贵、尊优的象征。在《周礼》中曾有“面三槐三公焉”,即栽三棵槐树象征司马、司空、司徒的品位。周朝廷还在左右各栽九棵槐树,称九棘,以分别大臣的品位,左九棘则象征孤卿大夫品位,群士在后;右九棘象征公侯伯子男的品位,群臣在后。
《太清草木方》中认为,在二十八星宿中,槐为“虚星之精”,若于每年十月上巳日采此服食,能去百病,长生通神。
槐花槐树已嵌进我热爱的心灵。
今年再回家乡,村东的那片树林已被人们垦荒种上经济作物,一棵槐树也不见了。院子里的槐树也因为家里翻盖楼房遮挡采光被伐去了。母亲年至耄耋,步履蹒跚,再也不能为我们盖做“苦累”那么好的美味了。但槐花儿的那种浓浓香味儿时常飘荡在我记忆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扯过”“撸下”“塞到”等词形象地表现了“我们”采食的急切和槐花的香甜。
B.第⑨段列举了大量对槐颇多偏爱的历史文人墨客,表现出作者对槐花、槐树的深厚情感。
C.第⑩段写槐与“怀”谐音,漂泊的游子找槐树寻根问祖,槐树成为人们思乡怀人的情感载体。
D.第 段详写槐为“虚星之精”、有去病通神的功用等内容,突出了槐的功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来描写母亲做槐花苦累的过程,有序展开,创设了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B.第⑥段中写“谁从家门口经过都会驻足招呼一声”的内容,通过侧面描写主要表现那个年代人们物质匮乏的贫穷现状。
C.第⑦段从视觉、嗅觉、味觉几个方面来描写槐花苦累,形象地表现了槐花苦累的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开。
D.第⑨段引用有关槐花的诗词,不仅写出了槐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和赞美,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
8.文章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标题“又闻槐花香”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公孙戌趋A去B未至C中闺D孟尝君E召F而反之G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遗弃的意思,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遗”字的意思相同。
B.疾,迅速、赶快的意思,与“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中“疾”字的意思不同。
C.诗,指《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D.数,列举的意思,与“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并序》)中“数”字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但登徒直不愿意去。
B.公孙戌劝说孟尝君不要接受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孟尝君听罢,觉得公孙戌说得有理,就采纳了公孙戌的意见。
C.司马光认为,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提意见的人别有用心,孟尝君也会予以采纳。
D.唐太宗有一匹特别喜欢的骏马,有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地突然死了。唐太宗一怒之下杀了那位养马的宫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
②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14.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对君王或上级进行劝谏的方式有哪些。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注],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敧(qī):倾斜,斜靠。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来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秋夜景象,自然地引出了秋思。
B.“天淡银河垂地”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银河”与“月华”都易引起相思之情。
C.“残灯明灭枕头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愁人独对残灯、百无聊赖、倚枕昏睡的情状。
D.末尾三句把愁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峰。虽然全词没有一个“思”字,但句句含“思”情。
16.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17.(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似的。
(2)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和今昔对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   ,   ”。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乡土中国,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①____。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②____,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与“秋风吹来,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一个①____的城镇化进程。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6.1%,2010年上升到了49.68%,到2020年已达到了63.89%,城镇化率共提高了约28个百分点。二十年内,农村人口净减少2.98亿人,城镇人口净增加4.46亿人。二十年内,中国由一个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国家转变成了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国家。显然,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化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最剧烈的人类有史以来城镇化进程。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一个最独特的点是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下文简称“七普”)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11694万人,流动人口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可见,“七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②____的流动人口图景。
总体来看,过去二十年,中国形成了世界历史上③____的城乡人口流动浪潮。更独特的是这一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长期“漂泊”于城乡之间,逐渐形成“候鸟式”流动状态,而未逐步在城市扎根下来。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文字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四、写作
23.(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刘禹锡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北宋)程颐
上述材料让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C
4.①比喻论证。如材料将鲁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提出的强国之策比喻为药方。②引用论证。如材料引用赛义德的观点,阐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③对比论证。如材料将鲁迅与政治家、经济学家做对比,强调鲁迅的思想之丰富深刻。④假设论证。如“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等。
5.①“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良药。②“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对待外来事物,我们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③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奉行“拿来主义”,还要警惕当下的“送来主义”,其实质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审准修饰语,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其次,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最后,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比照分析,看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然后准确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最后要细心比照,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题干,看清楚题目要求。如:不符合,不属于,不适合,不能,最适合。然后找观点,在材料中找到题干所指定的观点内容,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最后分析四个选项,不管题目形式怎么变,找到与观点对应的最佳论据,这一考查点实质不会变。注意如果是选取“最”能支持观点的,就要在对比分析中找到最合适的一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先整体把握文章,就是把文章看做一个整体。从立意、结构、思想等方面宏观把握。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微观调控,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论述类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所以还要厘清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明确各论据证明的论点,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然后根据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最后在筛选相关信息后,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要注意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其内涵不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而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民族性格的建立和国民性的改造”逻辑关系错误。由原文“内涵上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更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与民族性格的建立,包括国民性改造”可知,原文是递进关系,而选项是转折关系。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的破坏作用大于他对社会的建设作用’错误。由原文“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各种黑暗、腐朽、没落、愚昧的事物大加抨击和揭露,甚至讽刺和嘲笑,对于那个时代封闭的社会结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是否应当不止于破坏,而也要注重建设呢 ”可知,本文并没有将鲁迅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的破坏作用和建设作用进行比较。
C.“唯....拥.....才能实现目标”错误。由原文“有了好的制度设计、方针政策,还得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做成事”可知,选项忽略了前提条件“好的制度设计、方针政策"。
D.“只.......错误。由原文“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唯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方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才能治疗各种适应症”可知,“清醒健康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论”只是“我们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就能治疗各种适应症"”的一个前提条件,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强调立德树人。
B.强调人格培养。
C.谈的不是“立人”,而是强调以平常心看待生活和人生。
D.强调要关注学习,更要关注国家发展。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那么鲁迅到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出了什么药方呢 ”可知,材料将鲁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提出的强国之策比喻为药方,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
由原文“正如赛义德指出的那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首先在于体现社会的良心,作为监督者、评判者、约束者,知识分子对社会指出不足,使当政者、管理者有所警觉、有所修正,而并不在于知识分子亲自参加直接的建设,那样会有损知识分子的作用”可知,材料引用赛义德的观点,阐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由原文“其实鲁迅的思想丰富深刻,他提出的众多思维方法的价值,远远不是提出几条发展经济、富国强民政策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所能比的”可知,材料将鲁迅与政治家、经济学家做对比,强调鲁迅的思想之丰富深刻,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由原文“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进步的思维方法,就制订不出治国良方,有了治国良方不知践行,等同暴殄天物;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或者干脆毁坏它,更是有不如无;倘若和尚的嘴是歪的,那么即使是真经也可以被念歪”可知,材料从反面进行假设,如“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等,运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需要强调的是‘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可知,“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良药。
由原文“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在改革开放的现在,说句拿来主义’很容易,但是在没开放的时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拿来主义’曾经还被诬为崇洋媚外”奴颜婢膝""“所以,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要真正掌握,还须火候”可知,“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对待外来事物,我们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
由原文“其实就是在现在也不是没有问题:现在是另一个极端的问题——‘送来主义’盛行”可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奉行“拿来主义”,还要警惕当下的“送来主义”,其实质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
故答案为:①“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良药。②“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对待外来事物,我们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③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奉行“拿来主义”,还要警惕当下的“送来主义”,其实质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
【答案】6.D
7.B
8.①结构上,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又引出下文对童年时有关槐花的许多趣事的回忆。②内容上,由眼前的槐花写到童年的趣事,由实写到虚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9.①童年时,“我”和小伙伴爬槐树、撸槐花等趣事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②母亲做的槐花苦累色香味美,既让“我”享受了美食,又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③槐树寄托着人们对故乡、故人的热爱与思念,也寄托着“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④文中有关槐花、槐树的诗词和故事等,散发着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芳香。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圈画出重点信息,然后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的选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判断,最后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确定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文本整体进行通读,圈画选项信息点,圈画出重点信息,如评价赏析选项中有关语言、人物、环境、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名称术语,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评价赏析类的选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信息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排除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分析句子的作用和意义。如果位于文章的开头,则有点明主旨,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等作用。如果位于文章的中间,则有承上启下的过渡;衬托;渲染,烘托气氛;点明主旨等作用。如果位于文章末尾,则有总结上文;呼应上文;卒章显志等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首先要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其次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然后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答案。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D.“第②段详写槐’错误。第②段应是略写槐。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主要表现那个年代人们物质匮乏的贫穷现状"错误。第⑥段内容主要表现了“我'对槐花饭之香的美好回忆和母亲勤劳巧慧、热情善良的品质。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
上文写到推开阳台的玻璃窗,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所以“入眼帘的槐花让我的思绪飘远’'承接上文“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后文是回忆的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采槐花、母亲做槐花苦累等有关槐花的童年趣事,所以“不由得想起童年的许多趣事儿来”引出后文的回忆。所以,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第一段写到推开养他的玻璃窗,闻到一阵浓郁的芳香,看到楼下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的槐花,这是作者闻到的看到的,是实写。而后文是回忆的和槐花有关的童年趣事,是虚写,所以本文由眼前的槐花写到童年的趣事,由实写到虚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故答案为:①结构上,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又引出下文对童年时有关槐花的许多趣事的回忆。②内容上,由眼前的槐花写到童年的趣事,由实写到虚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9.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
本文由眼前的槐花首先回忆了童年时期和小伙伴相约背着小筐儿到村子东面的树林里去采槐花的往事,在采之前,“我”和小伙伴们爬到槐树上,然后占据有利地形开始撸槐花,所以本文的标题首先是指童年时,“我"和小伙伴爬槐树、撸槐花等趣事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
本文又写到“我”和小伙伴们采摘回槐花后,因为每家的粮食有些紧张,也为了丰富我们的菜盘子,母亲会给我们蒸槐花苦累,金黄的玉米面、洁白清香的槐花、碧绿的小春葱伴着蒜泥的辛辣刺激着味蕾,让人食欲大开,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本文写到作者因为闻到一阵浓郁的芳香,看到楼下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的槐花,从而回忆了童年时期有关槐花的故乡的人和事,重点回忆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爬槐树、撸槐花以及母亲做槐花苦累的童年趣事,所以槐树寄托着人们对故乡、故人的热爱与思念,也寄托着“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文章从第九段开始,写到和槐花、槐树相关的诗词.以及有关槐花、槐树的故事,这些内容散发着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芳香。
故答案为:①童年时,“我”和小伙伴爬槐树、撸槐花等趣事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②母亲做的槐花苦累色香味美,既让“我”享受了美食,又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③槐树寄托着人们对故乡、故人的热爱与思念,也寄托着“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④文中有关槐花、槐树的诗词和故事等,散发着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芳香。
【答案】10.BDG
11.A
12.D
13.①您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
②让国君因为你养死了马而杀人,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一定怨恨我们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14.①直陈利弊,表明自己的看法。②借古人的故事委婉劝谏。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课文理解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文,弄懂大意。语感+答题策略。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最后借助“标志”,寻找方法。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以后,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2)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古代文化常识题,可以结合文本,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可以结合教材,调动平时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然后还可以结合生活,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设置成应选答案,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默认为正确选项。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并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积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学会猜读(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扣人物,落实事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人物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的分析评价。其次抓住题干,落实要求,要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要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最后仔细比对,落实细节,这类题最简捷的做法就是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落实细节,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一般来说,发现差异就是找到了问题。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古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在初读原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做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审设问,明方向。即审清题干,明确范围、指向、要求;第二,读文本,定范围。即再读文本,带着“指向”筛选重要信息;第三,用技巧,组答案。即整合归纳,用自己的语言精准表达。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人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啊!你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戌答应了。他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家之所以都延请您担任国相,是因为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钦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那么趾高气昂、神采飞扬呢?”公孙戌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于是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宏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臣司马光说: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提意见的人别有用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尽忠之言呢!《诗经》写道:“采集蔓菁,采集土瓜,根好根坏不要管它。”孟尝君做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雅度。
材料二: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地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劝谏我,确实对我是很有益的。”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趋”是修饰动词“去”,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去”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未至”的宾语为“中闺”,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闺”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召而反”的主语为“孟尝君”,宾语为“之”,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综上,应在BDG三处断开。句意: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
故答案为:BDG
11.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遗弃的意思”“意思相同”错误。遗:赠送;遗弃。句意: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D.“唐太宗一怒之下杀了那位养马的宫人”错误。原文是“将杀之”,是即将要杀了那位养马的宫人。但后来唐太宗听了皇后的劝告,怒气就消了,没有杀养马的宫人。
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①“仆”,我;“无行”,躲过这趟差使;“献”,敬献,送。译文:您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
②“以”,因;“怨”,怨恨;“尔罪二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让国君因为你养死了马而杀人,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一定怨恨我们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故答案为:①您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
②让国君因为你养死了马而杀人,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一定怨恨我们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由原文“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可知,公孙戌直接陈述孟尝君这样做的利弊,表明自己的看法。
由原文“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可知,皇后借古人齐景公的故事对唐太宗进行委婉劝谏。
故答案为:①直陈利弊,表明自己的看法。②借古人的故事委婉劝谏。
【答案】15.C
16.①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无穷;本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②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借“雁”“黄花”等意象抒发愁情;本词借“坠叶”“月华”等意象抒发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③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雁过、梧桐、细雨既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极写内心愁苦;本词“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寒声碎”是耳之所闻,突出了孤寂。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声声慢(寻寻觅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首先标注题目敏感点,选项中的敏感点就是与思想情感、内容和艺术手法相关的核心词语。其次,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诗寻找对应点,注意是否有曲解文意的问题,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依据。最后,根据“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理解(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表达技巧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共同点。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表现了愁人独对残灯、百无聊赖、倚枕昏睡的情状”错误。应该是表现了词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的神态。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表达技巧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本诗“纷纷坠叶飘香砌”“年年今夜”中“纷纷“年年”为叠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了七组叠词,写出了环境和内心的凄凉,并且运用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无穷。所以,两首词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
本诗“纷纷坠叶飘香砌“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中运用了“坠叶”*月华”这两个意象,借景抒情,抒发了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声声慢(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运用了“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借景抒情,抒发了愁情。所以,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本诗“纷纷坠叶飘香砌"“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中“坠叶”“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是视觉描写;“寒声碎”是耳之所闻,是听觉描写,视听结合,突出了孤寂。《声声慢(寻寻觅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雁过”“梧桐”“细雨”既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视听结合,极写内心愁苦。所以,两首词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故答案为:①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无穷;本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②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借“雁”“黄花”等意象抒发愁情;本词借“坠叶”“月华”等意象抒发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③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雁过、梧桐、细雨既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极写内心愁苦;本词“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寒声碎”是耳之所闻,突出了孤寂。
17.【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知识点】登高;劝学;虞美人;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易错点:贤;雕;砌;猿;啸;渚;暮;啼;鸣
故答案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答案】18.①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②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19.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①文中将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比喻为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农与庄稼不流动的特点。②而“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将被秋风吹落的桂花比喻为纷纷飘落的繁星,突出了桂花与繁星纷纷飘下的相似状态。
【知识点】语句连贯;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读懂语段的话题内容,根据关联词和位置,弄清补写句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明确补写句子的类型。再要根据补写处的前后句意,准确推断,尤其注意有关关联词。补写的内容要求语境三保持:一是保持陈述对象一致,二是保持话题内容一致,三是做到表述句式的合理性。最后进行检查验证,疏通文意,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符合语境,是否连贯符合逻辑等。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答此类题应先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再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最后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的分析。注意句不离段,对某一句话修辞手法的理解,得把这句话代入原文语境。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句“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可知,乡下人的谋生方式是种地,再结合上句“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可知,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是因为他们靠种地谋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第二空,根据_上句“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可知,讲的是做工业的人迁移无碍,那么分号后面应该是与“做工业的人”相对应,再根据下句“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此处应该是“种地的人”,“庄稼行动不得”是因为“搬不动地”,此处内容与上句是转折关系,应用表转折关系的词语“而”“却”,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故答案为:①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②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文中将“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比喻为“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再结合上句“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和下句“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农与庄稼不流动的特点。
“秋风吹来,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被秋风吹落的桂花’比喻为“纷纷飘落的繁星”,突出了桂花与繁星纷纷飘下的相似状态。
故答案为: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①文中将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比喻为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农与庄稼不流动的特点。②而“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将被秋风吹落的桂花比喻为纷纷飘落的繁星,突出了桂花与繁星纷纷飘下的相似状态。
【答案】20.①史无前例;②气势恢宏;③蔚为壮观
21.显然,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
22.①文字列举了大量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证明观点,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可信度和科学性。②文字将二十年内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作比较,用来阐释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的观点。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根据语境快速准确选用成语,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积累的成语多不多。成语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需要下功夫的长久活。考生在读书、交谈时会见到或听到不少成语,要能够明晓其义,正确使用。若不懂,则一定要查成语词典,随时学习。一天记几个,日积月累,必有收获。在积累和运用成语时,考生要避免出现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敬谦不当、不合惯用句式、搭配不当、词义轻重失当、范围错用等情况。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判断说明方法,然后用上对应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词,最后结合具体说明对象和特征,进行表达。
2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指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应用“史无前例”。史无前例:形容某件事情在历史上是从未发生过的,也就是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
第二空,语境是指“七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伟气势的流动人口图景,应用成语“气势恢宏”。气势恢宏:主要指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雄伟气势。
第三空,语境是指中国形成了世界历史上盛大壮观的城乡人口流动浪潮,应用“蔚为壮观”。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故答案为:①史无前例;②气势恢宏;③蔚为壮观
2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搭配不当,“转化成了城乡中国”搭配不当,应改为“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二是语序不当,“最剧烈的人类有史以来”语序不当,应改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
故答案为:显然,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方法的能力。
文字列举了大量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证明观点,“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6.1%,2010年上升到了49.68%,到2020年已达到了63.89%,城镇化率共提高了约28个百分点。二十年内,农村人口净减少2.98亿人,城镇人口净增加4.46亿人”“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11694万人,流动人口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这些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可信度和科学性。
“二十年内,农村人口净减少2.98亿人,城镇人口净增加4.46亿人。二十年内,中国由一个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国家转变成了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国家”,文字将二十年内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作比较,再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可知,用来阐释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的观点。
故答案为:①文字列举了大量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证明观点,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可信度和科学性。②文字将二十年内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作比较,用来阐释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的观点。
23.【答案】范文: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在追求中进步,在进步中超越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刘禹锡和程颐的言论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学问的精髓。他们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我们对进步和创新的渴望。他们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在于不息的追求,学问的精髓在于日新的进步。
“以不息为体”,刘禹锡的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活力。不息,就是永不停止,永不满足。它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进步的渴望。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种不息的精神。只有不息,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才能在追求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而“以日新为道”,则是对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指导。日新,就是每天都要有所更新,有所进步。程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问的真谛在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应该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热爱和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才能在学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在日新的进步中实现自我超越。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这两句话不仅是对我们生活的指导,也是对我们学习的启示。它们告诉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保持不息的精神,追求日新的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在学问的海洋中畅游,才能在追求和进步中实现自我超越。
然而,追求不息,日新为道,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追求新奇和变化。相反,它要求我们在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理解。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我们的进步都是在传统和创新的相互交融中实现的。传统是我们的根基,创新是我们的动力。只有在尊重和理解传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和进步。
同时,不息为体,日新为道,也提醒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因为,追求进步和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久的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在追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总的来说,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是我们生活的信念和学问的精髓。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在于不息的追求,学问的精髓在于日新的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不息的精神追求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以日新的进步实现自我超越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引语类材料作文写作的能力。
材料引用了两句名言,首先理解名言蕴含的哲理。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以永不停息为准则,以日日创新为法则。这句话强调做人就应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一定要日日求新,能做到日日求新,就能日日进步。这句话强调如果每日有所创新,就会累积新的进步和成就,就能不断进取新的目标。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既要坚持学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积极进取,又要不落窠臼,不固守前人的路径,勇对考验,改进方法,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成长,让每一天都成为生命中崭新的起点,让坚持与创新使自己和周围世界日新月异,焕发出绚烂的光彩。从社会角度出发,社会飞速发展,迭代更新,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断出现的挑战使我们既要坚持民族自信,不懈努力,保持敢于变革和持续创新的勇气与决心,又要斩断荆棘,开拓创新,与时代同频,与世界融合,中华民族才会恒久闪耀于世界舞台。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把“新”稍加限定,转化为“创新”,“创新"本身也是一个不小的话题, 可以遍布各个领域,比如文化、科学技术等,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怎么样创新;对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我们又应该如何创新等等。如果只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写也可以。如果想要从辩证的角度写,也可以写新与旧”,什么地方需要新,什么地方需要旧,新与旧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写出深度且不落俗套。
【立意提取】
1.创新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2.坚持创新,不断积累,成就自我。
3.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哲理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过程。注意先需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探究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再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从这三步骤入手,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探讨人生、生命、自然、社会。
1 / 1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有人问,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各种黑暗、腐朽、没落、愚昧的事物大加抨击和揭露,甚至讽刺和嘲笑,对于那个时代封闭的社会结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是否应当不止于破坏,而也要注重建设呢?换句话说,他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对于建设的国策,有什么贡献吗?
②确实,这是一个很切中要害的问题。首先必须说,正如赛义德指出的那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首先在于体现社会的良心,作为监督者、评判者、约束者,知识分子对社会指出不足,使当政者、管理者有所警觉、有所修正,而并不在于知识分子亲自参加直接的建设,那样会有损知识分子的作用。
③但是,社会当然有权要求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更多地给予建设性的支持,指出出路,开出药方,而不仅仅是“揭出病苦”或者在一旁指手画脚。因此社会会把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建设性贡献——也即是否提出有效的强国之策——作为评判知识分子作用的标杆。
④那么鲁迅到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出了什么药方呢?
⑤第一味药,就是“立人”。这是鲁迅从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大声疾呼的救国之方。这在今天,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育立国”主张。是的,这很相似,但是,“立人”的概念远比“教育”来得宽广。教育主要指对于青少年、对于后起新人的培养,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而“立人”的概念,就不仅有上述含义,更具有针对全民族、全方位的范畴,内涵上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更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与民族性格的建立,包括国民性改造。鲁迅的主张是“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使民族振兴,先要使民族性格挺立;要使国家独立,先要使国格站立。“立人”不仅针对青少年,而且针对整个民族。不仅针对被教育者,而且包含教育者本身。先做革命人,再做革命事。
⑥第二味药,就是“拿来主义”。对于“拿来主义”,鲁迅已经解释了其含义,人们也早已耳熟能详,不需要做更多解释。需要强调的是“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的重要性。“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在改革开放的现在,说句“拿来主义”很容易,但是在没开放的时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拿来主义”曾经还被诬为“崇洋媚外”“奴颜婢膝”。其实就是在现在也不是没有问题:现在是另一个极端的问题——“送来主义”盛行。就像鲁迅告诫的,不但连祖上的大宅子照单全收,而且连鸦片烟具、姨太太也照收不误了。所以,“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要真正掌握,还须火候。
⑦第三味药,就是“韧战”。有了好的制度设计、方针政策,还得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做成事。看准的目标,唯有用坚韧不拔的勇毅精神才能实现。尤其是中国作为弱者、后起者,要想战胜列强,舍此更无出路。
⑧第四味药,就是“壕堑战”。反对许褚式的赤膊上阵。有了勇毅的精神,还要懂得在进攻中保护自己。这也适用于做任何事情,尤其是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如果只想着同归于尽,那就真只能玉石俱焚,甚至敌人还没杀尽,自己先做了烈士。
⑨第五味药,就是“拿货色来看”,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看实际。不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反对“来了主义”,反对光挂牌子。在鲁迅看来,空喊口号几近诈骗。这种思路,对于任何方针政策都是极好的催化剂,也将有效抵制形式主义。这对医治现在盛行的形式主义和重名不重实、光说不练的花拳绣腿,可说是一帖良药。
⑩第六味药,就是比较。鲁迅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比较虽然只是方法论,而非实操的国策,却是十分有效的治国良方。要摆脱落后,就要摆脱愚昧;要摆脱愚昧,就要比较。比较会使我们聪明起来。
第七味药,是倡导诚和爱,反对“瞒”和“骗”。有人说鲁迅只会骂人,这其实是天大的误会。鲁迅有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前一句虽是憎的大蠢,但其本质却是后半句爱的丰碑。冷对的是“千夫所指”,是当自己被围剿的时候,不怕事。他“揭出病苦”的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旨归还是爱。只不过他用的是诚实的爱,而非虚伪矫饰的爱,是爱之深而引起的恨之切。鲁迅深恶痛绝的是“瞒”和“骗”,认为那是没有希望的没落心态。
说到这里,大家已不难看到,这里说的鲁迅的强国之策,虽然不是制度设计或政策设计本身,但却是极其重要的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方法论。我们不要请鲁迅来设计今天以至未来的制度,那是不现实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唯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方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才能治疗各种“适应症”。其实鲁迅的思想丰富深刻,他提出的众多思维方法的价值,远远不是提出几条发展经济、富国强民政策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所能比的。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进步的思维方法,就制订不出治国良方,有了治国良方不知践行,等同暴殄天物;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或者干脆毁坏它,更是有不如无;倘若和尚的嘴是歪的,那么即使是真经也可以被念歪。如何避免无才造良方、无知弃良方、无行废良方、无德毁良方,才是最重要的国策。
鲁迅之方,即今日所以造良方、识良方、行良方、护良方者,亦即真能使民富国强者。识之、爱之、用之、宝之,则中国强盛有望;蔑之、弃之、毁之、诬之,则民族之祸。
(摘编自王锡荣《鲁迅的药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人”的概念远比“教育”来得宽广,其内涵不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而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民族性格的建立和国民性的改造。
B.“拿来主义”对今日中国建设有重要意义,“拿来主义”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我们要警惕“送来主义”的盛行,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
C.在鲁迅看来,空喊口号儿近诈骗。他主张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看实际。这对医治现在盛行的形式主义和重名不重实、光说不练的花拳绣腿,可谓是一帖良药。
D.鲁迅深恶痛绝的是“瞒”和“骗”,认为那是没有希望的没落心态;与之相对应的是“爱”,“俯首甘为孺子牛”“引起疗救的注意”就是这种爱的真实写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出了药方,但他的抨击、揭露和讽刺,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的破坏作用大于他对社会的建设作用。
B.社会把是否提出有效的强国之策作为评判知识分子作用的标杆,要求知识分子更多地给予建设性的支持,指出出路,开出药方。
C.中国的发展唯有靠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唯有用坚韧不拔的勇毅精神,才能实现目标,舍此更无出路。
D.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健康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论,只要拥有了它们,我们就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就能治疗各种“适应症”。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立人”观点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C.一个人若识得进退,懂得回归,以平常心对待生活,那么生活无处不是坦途;以平常心看待人生,那么人生无处不是胜境。
D.明代思想家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了一副为人所称颂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材料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1.A
2.B
3.C
4.①比喻论证。如材料将鲁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提出的强国之策比喻为药方。②引用论证。如材料引用赛义德的观点,阐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③对比论证。如材料将鲁迅与政治家、经济学家做对比,强调鲁迅的思想之丰富深刻。④假设论证。如“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等。
5.①“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良药。②“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对待外来事物,我们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③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奉行“拿来主义”,还要警惕当下的“送来主义”,其实质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审准修饰语,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其次,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最后,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比照分析,看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然后准确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最后要细心比照,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题干,看清楚题目要求。如:不符合,不属于,不适合,不能,最适合。然后找观点,在材料中找到题干所指定的观点内容,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最后分析四个选项,不管题目形式怎么变,找到与观点对应的最佳论据,这一考查点实质不会变。注意如果是选取“最”能支持观点的,就要在对比分析中找到最合适的一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先整体把握文章,就是把文章看做一个整体。从立意、结构、思想等方面宏观把握。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微观调控,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论述类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所以还要厘清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明确各论据证明的论点,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然后根据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最后在筛选相关信息后,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要注意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其内涵不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而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民族性格的建立和国民性的改造”逻辑关系错误。由原文“内涵上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格培养,更包括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塑造与民族性格的建立,包括国民性改造”可知,原文是递进关系,而选项是转折关系。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的破坏作用大于他对社会的建设作用’错误。由原文“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各种黑暗、腐朽、没落、愚昧的事物大加抨击和揭露,甚至讽刺和嘲笑,对于那个时代封闭的社会结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是否应当不止于破坏,而也要注重建设呢 ”可知,本文并没有将鲁迅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的破坏作用和建设作用进行比较。
C.“唯....拥.....才能实现目标”错误。由原文“有了好的制度设计、方针政策,还得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做成事”可知,选项忽略了前提条件“好的制度设计、方针政策"。
D.“只.......错误。由原文“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唯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的方法论方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才能治疗各种适应症”可知,“清醒健康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论”只是“我们能适应各种情况,不怕时空变迁,就能治疗各种适应症"”的一个前提条件,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强调立德树人。
B.强调人格培养。
C.谈的不是“立人”,而是强调以平常心看待生活和人生。
D.强调要关注学习,更要关注国家发展。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那么鲁迅到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出了什么药方呢 ”可知,材料将鲁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提出的强国之策比喻为药方,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
由原文“正如赛义德指出的那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首先在于体现社会的良心,作为监督者、评判者、约束者,知识分子对社会指出不足,使当政者、管理者有所警觉、有所修正,而并不在于知识分子亲自参加直接的建设,那样会有损知识分子的作用”可知,材料引用赛义德的观点,阐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由原文“其实鲁迅的思想丰富深刻,他提出的众多思维方法的价值,远远不是提出几条发展经济、富国强民政策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所能比的”可知,材料将鲁迅与政治家、经济学家做对比,强调鲁迅的思想之丰富深刻,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由原文“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科学进步的思维方法,就制订不出治国良方,有了治国良方不知践行,等同暴殄天物;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或者干脆毁坏它,更是有不如无;倘若和尚的嘴是歪的,那么即使是真经也可以被念歪”可知,材料从反面进行假设,如“假如没有清醒健康的头脑”“倘若把良方视若粪土”等,运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需要强调的是‘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可知,“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良药。
由原文“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在改革开放的现在,说句拿来主义’很容易,但是在没开放的时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拿来主义’曾经还被诬为崇洋媚外”奴颜婢膝""“所以,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要真正掌握,还须火候”可知,“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对待外来事物,我们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
由原文“其实就是在现在也不是没有问题:现在是另一个极端的问题——‘送来主义’盛行”可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奉行“拿来主义”,还要警惕当下的“送来主义”,其实质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
故答案为:①“拿来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尤其是对于今日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味良药。②“拿来主义”是独立的、自主的,是主动的。对待外来事物,我们要真正掌握“拿来主义”的神髓和精义。③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要奉行“拿来主义”,还要警惕当下的“送来主义”,其实质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又闻槐花香
高国才
①轻轻推开阳台的玻璃窗,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花香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楼下的槐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真是繁花簇锦呢。映入眼帘的槐花让我的思绪飘远,不由得想起童年的许多趣事儿来。
②记得童年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我就会和小伙伴相约背着小筐儿到村子东面的树林里去采槐花。在采之前我和小伙伴们都会根据各自的经验占据有利地形——挑一棵老槐树爬上去采摘。并不是老槐树上的槐花就好,而是它上面的刺针要比小树上少许多。我们爬到树上,骑在枝杈上面,就近扯过一根贴近自己的枝丫,撸下一大把芳香四溢的槐花直接塞到嘴里大快朵颐。香甜的花汁溢出了嘴巴,挂满了嘴角,那叫一个美啊!
③吃够了,玩够了,闹够了,便开始大量地采摘,一直到小筐装得满满的。小伙伴们在嬉笑打闹中满载而归。
④那时候刚承包责任田,每家的粮食还有些紧张。我们家弟兄四个都是半大小伙了,粮食总是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中告罄。母亲虽是个农家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却是个过日子的能匠巧手。为了丰富我们的饭碗菜盘子,母亲总是找恰当的时间把家里的孩子们动员起来去村子旁边的树林子里撸槐花。
⑤那时候,每家灶屋里都有一口大锅,大锅足有一米见方。听父母说这叫七印锅、我至今也不知道这种计量单位是啥意思。等我们把槐花采回来,母亲会把槐花洗干净,沥去大部分水分,再拿到簸箕里滚上玉米面,然后放到平铺了篦子屉布的灶锅里,点燃从打麦场抱回来的麦秸秆,烧开水,开始放到七印锅上蒸了。在老家冀中一带这种食品叫——苦累,也有叫麦饭的。至于为什么叫苦累,我是无从得知的。依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只有受苦受累的穷人家才会食用吧。
⑥这时候,妈妈会招呼我去墙角摘几头蒜剥好,再捣成蒜末,用井水调成糊状的小料儿,点几滴香油。从田里耕作回来的父亲顺便拔点地头上种的绿油油的春葱择洗干净。蒸好嘞!出锅咯!阵阵香味儿弥漫在农家小院里,谁从家门口经过都会驻足招呼一声:你家又做槐花苦累啦?!眼巴巴看着主人家。每当这时,母亲就会热情地招呼,他们也就坡下驴进屋吃上一大碗。
⑦母亲给我们每个人拿蓝边大碗盛上半碗“苦累”,调上蒜泥拌的小料、撒上一把小葱花儿,经典美食“苦累”就在眼前了!金黄的玉米面、洁白清香的槐花、碧绿的小春葱伴着蒜泥的辛辣刺激着你的味蕾,保准让你食欲大开。坐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听着收音机里传来河北梆子高亢有力的唱腔,那叫一个美!
⑧据说虽然槐花很好却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引起下肢浮肿。我们这年龄是没有见过的,估计是更艰苦的年代爷父辈们肚里没有粮食,全是吃的这些槐花造成的吧。
⑨长大后,习字读书,尤喜诗词。历史文人墨客对槐颇多偏爱,魏文帝曹植、王粲均有槐赋。唐代王维、韩愈、杜甫、白居易,宋代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陆游,明代吴宽、李东阳等均有咏槐的诗章。每每读到“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那关于槐花的诗句,总是情漾心头。
⑩后各地出差或旅行,去山西得知,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内有棵大槐树成了当地标志,并流传“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许多漂泊在外的中华儿女,不远千里来洪洞找这棵大槐树,寻根问祖。可惜寺与槐早已不见踪影,为了满足思乡之情,在原处立一碑,刻“古大槐树处”。槐与“怀”谐音,吴澄曾说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所谓找槐树寻根问祖,其故皆源于此。
在古代,槐树通常是宫廷官府里吉祥、富贵、尊优的象征。在《周礼》中曾有“面三槐三公焉”,即栽三棵槐树象征司马、司空、司徒的品位。周朝廷还在左右各栽九棵槐树,称九棘,以分别大臣的品位,左九棘则象征孤卿大夫品位,群士在后;右九棘象征公侯伯子男的品位,群臣在后。
《太清草木方》中认为,在二十八星宿中,槐为“虚星之精”,若于每年十月上巳日采此服食,能去百病,长生通神。
槐花槐树已嵌进我热爱的心灵。
今年再回家乡,村东的那片树林已被人们垦荒种上经济作物,一棵槐树也不见了。院子里的槐树也因为家里翻盖楼房遮挡采光被伐去了。母亲年至耄耋,步履蹒跚,再也不能为我们盖做“苦累”那么好的美味了。但槐花儿的那种浓浓香味儿时常飘荡在我记忆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扯过”“撸下”“塞到”等词形象地表现了“我们”采食的急切和槐花的香甜。
B.第⑨段列举了大量对槐颇多偏爱的历史文人墨客,表现出作者对槐花、槐树的深厚情感。
C.第⑩段写槐与“怀”谐音,漂泊的游子找槐树寻根问祖,槐树成为人们思乡怀人的情感载体。
D.第 段详写槐为“虚星之精”、有去病通神的功用等内容,突出了槐的功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来描写母亲做槐花苦累的过程,有序展开,创设了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B.第⑥段中写“谁从家门口经过都会驻足招呼一声”的内容,通过侧面描写主要表现那个年代人们物质匮乏的贫穷现状。
C.第⑦段从视觉、嗅觉、味觉几个方面来描写槐花苦累,形象地表现了槐花苦累的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开。
D.第⑨段引用有关槐花的诗词,不仅写出了槐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和赞美,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
8.文章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标题“又闻槐花香”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6.D
7.B
8.①结构上,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又引出下文对童年时有关槐花的许多趣事的回忆。②内容上,由眼前的槐花写到童年的趣事,由实写到虚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9.①童年时,“我”和小伙伴爬槐树、撸槐花等趣事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②母亲做的槐花苦累色香味美,既让“我”享受了美食,又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③槐树寄托着人们对故乡、故人的热爱与思念,也寄托着“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④文中有关槐花、槐树的诗词和故事等,散发着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芳香。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圈画出重点信息,然后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的选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判断,最后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确定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文本整体进行通读,圈画选项信息点,圈画出重点信息,如评价赏析选项中有关语言、人物、环境、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名称术语,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评价赏析类的选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信息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排除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分析句子的作用和意义。如果位于文章的开头,则有点明主旨,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等作用。如果位于文章的中间,则有承上启下的过渡;衬托;渲染,烘托气氛;点明主旨等作用。如果位于文章末尾,则有总结上文;呼应上文;卒章显志等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首先要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其次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然后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答案。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D.“第②段详写槐’错误。第②段应是略写槐。
故答案为: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主要表现那个年代人们物质匮乏的贫穷现状"错误。第⑥段内容主要表现了“我'对槐花饭之香的美好回忆和母亲勤劳巧慧、热情善良的品质。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
上文写到推开阳台的玻璃窗,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所以“入眼帘的槐花让我的思绪飘远’'承接上文“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后文是回忆的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采槐花、母亲做槐花苦累等有关槐花的童年趣事,所以“不由得想起童年的许多趣事儿来”引出后文的回忆。所以,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第一段写到推开养他的玻璃窗,闻到一阵浓郁的芳香,看到楼下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的槐花,这是作者闻到的看到的,是实写。而后文是回忆的和槐花有关的童年趣事,是虚写,所以本文由眼前的槐花写到童年的趣事,由实写到虚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故答案为:①结构上,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一阵浓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楼下的槐花开了”,又引出下文对童年时有关槐花的许多趣事的回忆。②内容上,由眼前的槐花写到童年的趣事,由实写到虚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9.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
本文由眼前的槐花首先回忆了童年时期和小伙伴相约背着小筐儿到村子东面的树林里去采槐花的往事,在采之前,“我”和小伙伴们爬到槐树上,然后占据有利地形开始撸槐花,所以本文的标题首先是指童年时,“我"和小伙伴爬槐树、撸槐花等趣事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
本文又写到“我”和小伙伴们采摘回槐花后,因为每家的粮食有些紧张,也为了丰富我们的菜盘子,母亲会给我们蒸槐花苦累,金黄的玉米面、洁白清香的槐花、碧绿的小春葱伴着蒜泥的辛辣刺激着味蕾,让人食欲大开,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本文写到作者因为闻到一阵浓郁的芳香,看到楼下一团团一簇簇挂在枝头的槐花,从而回忆了童年时期有关槐花的故乡的人和事,重点回忆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爬槐树、撸槐花以及母亲做槐花苦累的童年趣事,所以槐树寄托着人们对故乡、故人的热爱与思念,也寄托着“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文章从第九段开始,写到和槐花、槐树相关的诗词.以及有关槐花、槐树的故事,这些内容散发着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芳香。
故答案为:①童年时,“我”和小伙伴爬槐树、撸槐花等趣事充满了“我”美好的回忆。②母亲做的槐花苦累色香味美,既让“我”享受了美食,又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③槐树寄托着人们对故乡、故人的热爱与思念,也寄托着“我”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④文中有关槐花、槐树的诗词和故事等,散发着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芳香。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公孙戌趋A去B未至C中闺D孟尝君E召F而反之G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遗弃的意思,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遗”字的意思相同。
B.疾,迅速、赶快的意思,与“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中“疾”字的意思不同。
C.诗,指《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D.数,列举的意思,与“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并序》)中“数”字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但登徒直不愿意去。
B.公孙戌劝说孟尝君不要接受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孟尝君听罢,觉得公孙戌说得有理,就采纳了公孙戌的意见。
C.司马光认为,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提意见的人别有用心,孟尝君也会予以采纳。
D.唐太宗有一匹特别喜欢的骏马,有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地突然死了。唐太宗一怒之下杀了那位养马的宫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
②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14.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对君王或上级进行劝谏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10.BDG
11.A
12.D
13.①您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
②让国君因为你养死了马而杀人,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一定怨恨我们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14.①直陈利弊,表明自己的看法。②借古人的故事委婉劝谏。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课文理解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文,弄懂大意。语感+答题策略。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最后借助“标志”,寻找方法。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以后,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2)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古代文化常识题,可以结合文本,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可以结合教材,调动平时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然后还可以结合生活,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设置成应选答案,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默认为正确选项。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并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积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学会猜读(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扣人物,落实事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人物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的分析评价。其次抓住题干,落实要求,要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要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最后仔细比对,落实细节,这类题最简捷的做法就是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落实细节,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一般来说,发现差异就是找到了问题。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古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在初读原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做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审设问,明方向。即审清题干,明确范围、指向、要求;第二,读文本,定范围。即再读文本,带着“指向”筛选重要信息;第三,用技巧,组答案。即整合归纳,用自己的语言精准表达。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人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啊!你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戌答应了。他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家之所以都延请您担任国相,是因为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钦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那么趾高气昂、神采飞扬呢?”公孙戌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于是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宏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臣司马光说:孟尝君可以算是能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提意见的人别有用心,他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尽忠之言呢!《诗经》写道:“采集蔓菁,采集土瓜,根好根坏不要管它。”孟尝君做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雅度。
材料二: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地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劝谏我,确实对我是很有益的。”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趋”是修饰动词“去”,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去”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未至”的宾语为“中闺”,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闺”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召而反”的主语为“孟尝君”,宾语为“之”,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综上,应在BDG三处断开。句意: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小宫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
故答案为:BDG
11.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遗弃的意思”“意思相同”错误。遗:赠送;遗弃。句意: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D.“唐太宗一怒之下杀了那位养马的宫人”错误。原文是“将杀之”,是即将要杀了那位养马的宫人。但后来唐太宗听了皇后的劝告,怒气就消了,没有杀养马的宫人。
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①“仆”,我;“无行”,躲过这趟差使;“献”,敬献,送。译文:您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
②“以”,因;“怨”,怨恨;“尔罪二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让国君因为你养死了马而杀人,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一定怨恨我们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故答案为:①您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
②让国君因为你养死了马而杀人,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一定怨恨我们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由原文“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可知,公孙戌直接陈述孟尝君这样做的利弊,表明自己的看法。
由原文“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可知,皇后借古人齐景公的故事对唐太宗进行委婉劝谏。
故答案为:①直陈利弊,表明自己的看法。②借古人的故事委婉劝谏。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注],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敧(qī):倾斜,斜靠。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来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秋夜景象,自然地引出了秋思。
B.“天淡银河垂地”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银河”与“月华”都易引起相思之情。
C.“残灯明灭枕头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愁人独对残灯、百无聊赖、倚枕昏睡的情状。
D.末尾三句把愁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峰。虽然全词没有一个“思”字,但句句含“思”情。
16.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
16.①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无穷;本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②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借“雁”“黄花”等意象抒发愁情;本词借“坠叶”“月华”等意象抒发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③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雁过、梧桐、细雨既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极写内心愁苦;本词“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寒声碎”是耳之所闻,突出了孤寂。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声声慢(寻寻觅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首先标注题目敏感点,选项中的敏感点就是与思想情感、内容和艺术手法相关的核心词语。其次,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诗寻找对应点,注意是否有曲解文意的问题,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依据。最后,根据“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理解(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表达技巧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共同点。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表现了愁人独对残灯、百无聊赖、倚枕昏睡的情状”错误。应该是表现了词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的神态。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表达技巧以及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本诗“纷纷坠叶飘香砌”“年年今夜”中“纷纷“年年”为叠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了七组叠词,写出了环境和内心的凄凉,并且运用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无穷。所以,两首词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
本诗“纷纷坠叶飘香砌“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中运用了“坠叶”*月华”这两个意象,借景抒情,抒发了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声声慢(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运用了“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借景抒情,抒发了愁情。所以,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本诗“纷纷坠叶飘香砌"“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中“坠叶”“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是视觉描写;“寒声碎”是耳之所闻,是听觉描写,视听结合,突出了孤寂。《声声慢(寻寻觅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雁过”“梧桐”“细雨”既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视听结合,极写内心愁苦。所以,两首词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故答案为:①都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婉转凄楚,余味无穷;本词“纷纷”写枯叶的乱且多,“年年”强调时间之久、情感之深。②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借“雁”“黄花”等意象抒发愁情;本词借“坠叶”“月华”等意象抒发孤独、离愁和思念之情。③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雁过、梧桐、细雨既有听觉描写,又有视觉描写,极写内心愁苦;本词“银河”“月华”是目之所见,“寒声碎”是耳之所闻,突出了孤寂。
17.(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似的。
(2)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和今昔对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   ,   ”。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   ,(?)   ”。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知识点】登高;劝学;虞美人;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易错点:贤;雕;砌;猿;啸;渚;暮;啼;鸣
故答案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乡土中国,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①____。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②____,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与“秋风吹来,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8.①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②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19.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①文中将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比喻为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农与庄稼不流动的特点。②而“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将被秋风吹落的桂花比喻为纷纷飘落的繁星,突出了桂花与繁星纷纷飘下的相似状态。
【知识点】语句连贯;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读懂语段的话题内容,根据关联词和位置,弄清补写句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明确补写句子的类型。再要根据补写处的前后句意,准确推断,尤其注意有关关联词。补写的内容要求语境三保持:一是保持陈述对象一致,二是保持话题内容一致,三是做到表述句式的合理性。最后进行检查验证,疏通文意,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符合语境,是否连贯符合逻辑等。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答此类题应先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再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最后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的分析。注意句不离段,对某一句话修辞手法的理解,得把这句话代入原文语境。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句“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可知,乡下人的谋生方式是种地,再结合上句“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可知,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是因为他们靠种地谋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第二空,根据_上句“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可知,讲的是做工业的人迁移无碍,那么分号后面应该是与“做工业的人”相对应,再根据下句“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此处应该是“种地的人”,“庄稼行动不得”是因为“搬不动地”,此处内容与上句是转折关系,应用表转折关系的词语“而”“却”,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故答案为:①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②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文中将“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比喻为“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再结合上句“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和下句“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农与庄稼不流动的特点。
“秋风吹来,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被秋风吹落的桂花’比喻为“纷纷飘落的繁星”,突出了桂花与繁星纷纷飘下的相似状态。
故答案为: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①文中将终身伺候庄稼的老农比喻为半身插入了土里的庄稼,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农与庄稼不流动的特点。②而“桂花像夜空的繁星纷纷飘落”将被秋风吹落的桂花比喻为纷纷飘落的繁星,突出了桂花与繁星纷纷飘下的相似状态。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一个①____的城镇化进程。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6.1%,2010年上升到了49.68%,到2020年已达到了63.89%,城镇化率共提高了约28个百分点。二十年内,农村人口净减少2.98亿人,城镇人口净增加4.46亿人。二十年内,中国由一个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国家转变成了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国家。显然,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化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最剧烈的人类有史以来城镇化进程。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一个最独特的点是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存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下文简称“七普”)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11694万人,流动人口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可见,“七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②____的流动人口图景。
总体来看,过去二十年,中国形成了世界历史上③____的城乡人口流动浪潮。更独特的是这一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长期“漂泊”于城乡之间,逐渐形成“候鸟式”流动状态,而未逐步在城市扎根下来。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文字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20.①史无前例;②气势恢宏;③蔚为壮观
21.显然,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
22.①文字列举了大量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证明观点,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可信度和科学性。②文字将二十年内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作比较,用来阐释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的观点。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根据语境快速准确选用成语,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积累的成语多不多。成语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需要下功夫的长久活。考生在读书、交谈时会见到或听到不少成语,要能够明晓其义,正确使用。若不懂,则一定要查成语词典,随时学习。一天记几个,日积月累,必有收获。在积累和运用成语时,考生要避免出现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敬谦不当、不合惯用句式、搭配不当、词义轻重失当、范围错用等情况。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判断说明方法,然后用上对应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词,最后结合具体说明对象和特征,进行表达。
2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是指中国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应用“史无前例”。史无前例:形容某件事情在历史上是从未发生过的,也就是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
第二空,语境是指“七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伟气势的流动人口图景,应用成语“气势恢宏”。气势恢宏:主要指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雄伟气势。
第三空,语境是指中国形成了世界历史上盛大壮观的城乡人口流动浪潮,应用“蔚为壮观”。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
故答案为:①史无前例;②气势恢宏;③蔚为壮观
2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搭配不当,“转化成了城乡中国”搭配不当,应改为“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二是语序不当,“最剧烈的人类有史以来”语序不当,应改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
故答案为:显然,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方法的能力。
文字列举了大量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证明观点,“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6.1%,2010年上升到了49.68%,到2020年已达到了63.89%,城镇化率共提高了约28个百分点。二十年内,农村人口净减少2.98亿人,城镇人口净增加4.46亿人”“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11694万人,流动人口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这些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可信度和科学性。
“二十年内,农村人口净减少2.98亿人,城镇人口净增加4.46亿人。二十年内,中国由一个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国家转变成了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国家”,文字将二十年内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作比较,再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而当下的中国则已经转变成了城乡中国,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可知,用来阐释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的观点。
故答案为:①文字列举了大量准确、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证明观点,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可信度和科学性。②文字将二十年内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作比较,用来阐释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的观点。
四、写作
23.(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刘禹锡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北宋)程颐
上述材料让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在追求中进步,在进步中超越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刘禹锡和程颐的言论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学问的精髓。他们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我们对进步和创新的渴望。他们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在于不息的追求,学问的精髓在于日新的进步。
“以不息为体”,刘禹锡的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活力。不息,就是永不停止,永不满足。它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进步的渴望。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种不息的精神。只有不息,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才能在追求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而“以日新为道”,则是对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指导。日新,就是每天都要有所更新,有所进步。程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问的真谛在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应该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热爱和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才能在学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在日新的进步中实现自我超越。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这两句话不仅是对我们生活的指导,也是对我们学习的启示。它们告诉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保持不息的精神,追求日新的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在学问的海洋中畅游,才能在追求和进步中实现自我超越。
然而,追求不息,日新为道,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追求新奇和变化。相反,它要求我们在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理解。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我们的进步都是在传统和创新的相互交融中实现的。传统是我们的根基,创新是我们的动力。只有在尊重和理解传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和进步。
同时,不息为体,日新为道,也提醒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因为,追求进步和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久的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在追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总的来说,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是我们生活的信念和学问的精髓。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在于不息的追求,学问的精髓在于日新的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不息的精神追求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以日新的进步实现自我超越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引语类材料作文写作的能力。
材料引用了两句名言,首先理解名言蕴含的哲理。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以永不停息为准则,以日日创新为法则。这句话强调做人就应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一定要日日求新,能做到日日求新,就能日日进步。这句话强调如果每日有所创新,就会累积新的进步和成就,就能不断进取新的目标。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既要坚持学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积极进取,又要不落窠臼,不固守前人的路径,勇对考验,改进方法,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成长,让每一天都成为生命中崭新的起点,让坚持与创新使自己和周围世界日新月异,焕发出绚烂的光彩。从社会角度出发,社会飞速发展,迭代更新,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断出现的挑战使我们既要坚持民族自信,不懈努力,保持敢于变革和持续创新的勇气与决心,又要斩断荆棘,开拓创新,与时代同频,与世界融合,中华民族才会恒久闪耀于世界舞台。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把“新”稍加限定,转化为“创新”,“创新"本身也是一个不小的话题, 可以遍布各个领域,比如文化、科学技术等,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怎么样创新;对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我们又应该如何创新等等。如果只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写也可以。如果想要从辩证的角度写,也可以写新与旧”,什么地方需要新,什么地方需要旧,新与旧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写出深度且不落俗套。
【立意提取】
1.创新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2.坚持创新,不断积累,成就自我。
3.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哲理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过程。注意先需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探究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再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从这三步骤入手,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探讨人生、生命、自然、社会。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