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现代文阅读I
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辞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处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
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
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
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
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茗,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
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
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
(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十分悠久。
B.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
C.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
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要适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芷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喜长于幽野环境,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意涵丰富。
B.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
C.小刚想了解白芷与兰花的区别及很多文人墨客将两者混为一谈的原因,查阅许慎《说文解字》可了解相关信息。
D.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发了人们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阐释了“芷”的文化属性,接着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
B.第六段列举沈从文《桃源与沅州》的例子,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
C.第九段介绍白芷的外形,与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介绍斑蝥一样注意用词准确性。
D.第十二段以现代词语“神器”突出白芷的调味功效,加深现代读者对白芷的“神秘”之感。
4.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
5.小刚的家乡盛产白芷,他想为家乡的白芷拍摄宣传片。请你结合本文相关内容,给他一些在镜头画面与内容解说上的建议。
【答案】1.D
2.B
3.D
4.①苏轼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②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①拍摄白芷长于幽野的生长环境:引用“兰芷幽而有芳”等彰显其神秘高雅的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诗词名句,②拍摄白芷与各种食物烹调的画面;介绍白芷气味芳香,可除腥去膻等实用价值。③拍摄白芷的花形花色等局部细节:介绍白芷解热镇痛等药用价值。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证的分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可知,“白芷在水边生长”属于白芷的生活环境,“其味微苦”是白芷本身的植物属性,并未说明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错误。原文是“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这才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原因,且没有说是“主要”原因。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加深现代读者对白芷的‘神秘’之感”错误。现代生活的词语“神器”拉近与现代读者的距离,使论述语言更通俗易懂,但不能加深白芷“神秘”的印象。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首先,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可以说人人都知道苏轼,他的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属于用名人事例做论据,因典型而增强了说服力。故事为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回家后,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送来一包草药治好了苏轼的病。苏轼得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白芷治好过历史名人的病,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故事本身使文章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故答案为: ①苏轼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②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注意是拍摄关于白芷的宣传片,从外形到生长环境以及白芷的功效,最好设计全面一些。还要注意“画面感”,设计一些解说词等。①拍摄白芷长于幽野的生长环境:材料说“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据此可以拍摄白芷生长环境的画面;材料中介绍了关于白芷的诗句,如“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白芷竞新茗,绿苹齐初叶”等,解说词可以引用这些彰显其神秘高雅的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诗词名句。②拍摄白芷与各种食物烹调的画面:材料中介绍说“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由此可以介绍白芷气味芳香,可除腥去膻等实用价值。③材料中介绍说“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据此可以拍摄白芷的花形花色等局部细节;材料中还有“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据此介绍白芷解热镇痛等药用价值。故答案为:①拍摄白芷长于幽野的生长环境:引用“兰芷幽而有芳”等彰显其神秘高雅的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诗词名句,②拍摄白芷与各种食物烹调的画面;介绍白芷气味芳香,可除腥去膻等实用价值。③拍摄白芷的花形花色等局部细节:介绍白芷解热镇痛等药用价值。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回乡记
江 子
①我的伯父曾水保在赣江以西是个颇有些名声的农民。他是我的故乡下陇洲村老曾家庆字辈的老大,是村里管着电力的师傅,是掌握了多种生活技能的能人……反正,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离不开的一个人。
②可伯父还隐藏了另一个身份。他家的箱底,还压着属于他的一张中专学校的文凭。他是怎么从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变成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的?
③五十多年前,高中毕业、心智过人的伯父,考入了一所地区主办的四年制中专学校。在四年的时间里,伯父担任了学生会文体部长之职,并且品学兼优。对这样优秀的学生,人人都认为会有一个好前途在等着他。据说已有消息传出,学校有让他留校的打算。即使留校不成,他成为县农业局技术干部也是毫无悬念的事。那时正当少年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伯父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正是国家基层最需要的人才。
④可是伯父做了一个让无数人无比遗憾的选择,回家当了农民。究其原因,乃是伯父有一个极其迂腐固执的过继父亲。我应该称为大祖父的伯父的过继父亲理由可笑至极——延续香火、儿孙满堂。伯父稍有不从他就以死相逼。摊上了这样的父亲,伯父还能怎么样呢?
⑤有着忠孝传统观念的伯父只有回乡。这个学习优秀的中专生,也是一个干农活的好手,
抄犁打耙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他像个真正的农民那样,在田地里肩挑手提,挥汗如雨。
⑥可只有伯父知道,他没有一分钟忘记自己是一名读书人。他发现他依然是那个执着向往着远方、愿意到更大的世界建功立业的人。那种老死山乡的活法,他以前没有,以后也不想有。伯父经常在月光下走出排灌站,看着不远处那条进出村庄的唯一的路。它如此简陋,坑坑洼洼。它两旁的草丛污秽而蓬勃。可是在伯父眼里,它是可以将他射向远方的一支响箭,是可以渡他到理想彼岸的一根苇草。它的不远处就是繁华的小镇西沙埠,也是千里赣江的一个古老码头。那里岔道众多,可以通往县城、市府、省城,乃至无数有名和无名的远方。
⑦之后的日子,在人们的印象里,伯父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在家乡当一名农民的命运。他全力投入对一大家子人生活的照料之中。伯父还全力介入村庄的大小事务之中。他是个读书人,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村子里,他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人们的眼里,他多像古老部落里的酋长:个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目光坚定,具有强大的道德自律力与场面驾驭力。他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比他辈分大的和与他同辈的人都称他为“老大”。
⑧岁月无情,转眼就到了二十一世纪。伯父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伯父以为依他这样的年龄,此生应该再也不会与远方有何瓜葛,却不料,远方正式向他发出了邀请,命运再次给了他出走的机会。
⑨这样的机会乃是拜与伯父年轻时不一样的新的时代所赐。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渐次深入,
人们纷纷走出村子,奔向异乡的城市。原本人声鼎沸的村子,顿时变得寂寥起来。伯父的兄弟和儿女们纷纷劝说他到县城生活。伯父思索了一番决定成行。通往城市的那条路本就该是他的路。那座村里无数人抵达的城本就该是他的城。他想,晚年的出行机会,不过是命运给他的一次迟到的补偿。
⑩伯父挑了个黄道吉日,租了一辆面包车,和伯母一起踏上了通往县城的路。车开动,他打量着车窗外的世界。那是他憎恨又感恩的乡土,是曾经贫困潦倒却又人声鼎沸、生机勃勃的生命场,是他心怀不甘却又无怨无悔为之服役的灵魂居所。如今,它已衰老。
伯父与县城有了一段蜜月期。几个在城里居住的女儿女婿,会隔三岔五地来探望他们。
过去曾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现在经常以做寿、孙辈生日等理由聚会,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伯父还有了与他中专的同学往来的机会。他们有的当了县长,有的当了局长,也有的做了技术专家。现在他们都已退休,时光消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们似乎重新回到了当年的课堂。
可是蜜月期并不长久。伯父慢慢感觉到哪里不正常。他越来越没有精气神。起先他埋
怨的是堂哥的家在五楼,每天上下楼让膝盖吃不消,自己在村子里住平房就不存在这种问题。然后他感到他的内心被一种叫空的东西占满了。那是一种类似于被虫子噬咬的难受感觉。那是一种无所事事、一无是处的空,一种寄居他乡、形单影只的空。虽然有那么多熟悉的人,可是伯父依然感到空虚和孤独。他发现在城里的自己对每一个新的一天都不抱期待。
伯父决定离开县城,回到赣江以西的家乡。他的兄弟、儿女都无法说服他。回家的消息传出去,他们家就重新恢复了热闹。那些家里老鼠咬断了电线的人来寻他,婚丧嫁娶挑选吉日吉时的人来寻他,打工挣了钱在家里盖房要选个好风水的人来寻他。大年初一,他坐在曾家祠堂的首席位置,面前是摊开的族谱。烛光摇曳,香烟袅袅,鞭炮声不断,他在人们恭敬的目光里,郑重地手执毛笔,把去年曾姓新出生的男娃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书写在族谱相应的空白处。这几乎是村庄最为庄严的时刻。
伯父走在村庄的屋头巷尾。他已经老了,走路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他的背驼了不少,
可他的脚步是有劲儿的,那是走在自家地里的感觉。他的表情也不再是城里居住时的恼惶虚
弱,而是有着老酋长巡视自己领地时的坚定与慈悲。
他知道,不管那些离开村庄的人走得有多远,离开时怀着怎样的决绝,只要村庄还在,他们最终都会回来。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埋下祖宗、存放族谱、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他留守在这里,就是要看着他们一个个回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父拥有中专文凭,品学兼优,却出于过继父亲的逼迫,选择回家当了农民,表明伯父深受忠孝传统观念影响。
B.伯父全力投入对一大家子人生活的照料之中,介入村庄的大小事务之中,因为伯父坦然接受了当一名农民的命运。
C.“他的内心被一种叫空的东西占满了”,表现了伯父在城市找不到归属感,城市的生活让他感到空虚和孤独。
D.作品在伯父渴望离乡,最后又选择回乡的记述中,展示了乡村驳杂斑斓的社会面貌,表现了中国农村的世相民情。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段“改革与开放的渐次深入”照应前文“少年共和国”,将对个人命运与乡村面貌的
书写,放入到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中。
B.“伯父与县城有了一段蜜月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说明伯父一开始很快适应并享受县城的生活。
C.文章中有两处以“酋长”形容伯父,前后呼应,表明伯父出众的领导才能,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和尊敬。
D.伯父回乡后的“坚定与慈悲”与在城里时的“恼惶虚弱”形成对比,表明从乡村离开的伯父,从来没有真正从乡村退场。
8.“车开动,他打量着车窗外的世界。那是他憎恨又感恩的乡土”,如何理解“憎恨又感恩”?
9.某读书小组要以“出走·返回·乡愁”为关键词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帮助该小组拟写短评思路。
【答案】6.B
7.C
8.①憎恨:伯父是一位有着中专文凭的优秀大学生,无比渴望远离乡村,但被迫回乡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②感恩:伯父在故乡得到了村民的尊敬与认同,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是他的根。
9.示例:①乡村从来有两大哲学问题:出走与返回。②伯父曾水保渴望离乡,最后又选择回乡,表明乡愁依然坚韧,人与乡村的关系依然强劲,③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人出走再远都难以消除故乡在自己身上保留的文化基因。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理解人物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此题考查写短评思路的能力。短评,是指简短的评论(如报刊上简短的评论)也指文艺短评、对各种看法的简短的评价。可从宏观角度:语言、艺术手法(细节描写等);内容:形象(意象)、情感、主题等;情趣、理趣、知趣/智趣、志趣、旨趣等作答。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伯父坦然接受了当一名农民的命运”错误。原文是“之后的日子,在人们的印象里,伯父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在家乡当一名农民的命运”,但根据后文可知,伯父内心依然有对远方的向往和惦念。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两处……表明伯父出众的领导才能,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和尊敬”错误,第二处“老酋长巡视自己领地时的坚定与慈悲”,是表明伯父对乡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中的情感及词语含义的能力。①先看“憎恨”。伯父是一个优秀的中专生,在学校里他“担任了学生会文体部长之职,并且品学兼优”,原本有着大好前途,“据说已有消息传出,学校有让他留校的打算。即使留校不成,他成为县农业局技术干部也是毫无悬念的事”;但是他的过继父亲以延续香火为由,以死相逼,让他回家。伯父无比渴望远离乡村,但被迫回乡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他不可能不“憎恨”。②再看“感恩”。在那个年代,村里读书人少,于是伯父不仅种地,还参与村里的大小事务,并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是个读书人,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村子里,他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人们的眼里,他多像古老部落里的酋长……他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比他辈分大的和与他同辈的人都称他为‘老大’”,在这里伯父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伯父也曾到城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但他感觉心里“空”,就又回到家乡,“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埋下祖宗、存放族谱、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故乡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是他的根。这就是他的“感恩”。故答案为: ①憎恨:伯父是一位有着中专文凭的优秀大学生,无比渴望远离乡村,但被迫回乡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②感恩:伯父在故乡得到了村民的尊敬与认同,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是他的根。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虽然题目要求写文学短评,但实际考查的仍然是对内容的理解、筛选信息和概括的能力。只要围绕关键词找出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即可。①乡村从来有两大哲学问题:出走与返回。②伯父曾水保曾经是中专生,原本有着大好前程,他渴望离乡,到外面去看看;可是最终他却又回到家乡,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且他年老之后也曾跟随儿子到城里居住过一段,但最终,他还是选择返回家乡,“他知道,不管那些离开村庄的人走得有多远,离开时怀着怎样的决绝,只要村庄还在,他们最终都会回来”。这表明乡愁依然坚韧,人与乡村的关系依然强劲。③从伯父身上我们发现,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尽管伯父一生都渴望离开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无论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选择,最终他都选择返回了家乡,因为“他知道,不管那些离开村庄的人走得有多远,离开时怀着怎样的决绝,只要村庄还在,他们最终都会回来。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埋下祖宗、存放族谱、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人出走再远都难以消除故乡在自己身上保留的文化基因。故答案为: 示例:①乡村从来有两大哲学问题:出走与返回。②伯父曾水保渴望离乡,最后又选择回乡,表明乡愁依然坚韧,人与乡村的关系依然强劲,③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人出走再远都难以消除故乡在自己身上保留的文化基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岘亭记
姚 鼐
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墙室,虽如布政司署瞻园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见钟山焉。
巡道署东北隅有废地,昔弃土者,聚之成小阜,杂树生焉。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寒暑阴霁,山林云物,其状万变,皆为兹亭所有。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
昔晋羊叔子①督荆州时,于襄阳岘山登眺,感思今古。史既载其言,而后人所能知也。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此亦非公今日所能知也。今所知者,力不劳,用不费,而可以寄燕赏之情,据地极小而冠一郭官舍之胜,兹足以贻后人矣。
嘉庆三年四月,桐城姚鼐记。
材料二: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凝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嵩。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沈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②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注]①羊叔子:即羊祜,魏晋时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②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石罅生A大树B荫C数十人D前E出F平土G可布H席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文中可理解为“整治”之意,与今天常用成语“轻而易举”中的“易”字含义不同。
B.以,在……的时候,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乃引坠溪内”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句中的“乃”字含义不同。
D.“使鼐为记”与“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官舍都难以看到钟山,但巡道署东北角一块高地上能看到,于是方公在上面建亭四时赏景,并为亭取名“岘亭”。
B.当年羊叔子在襄阳建造岘山亭,后人尽知,今日方公在金陵建造岘亭,将来人们定会将这两个亭子相提并论,谈为佳话。
C.久雨天晴以后,作者一行沿着溪流徒步而行,溪流从崇山峻岭流出,山路两旁长满各种各样草木,溪潭中一大石形如骏马。
D.大树南面有泉名叫“媚笔之泉”。傍晚时分,天气突变,大风骤起,振荡着岩壁、草木,泉水和岸边矶石交相鸣响,令人害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
②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14.两则文本写景的同时都写到了人,材料一写了方公,材料二写了左学冲,作者借这两人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DG
11.D
12.B
13.①观察使历城方公,一天试着登上高地,就发现钟山像鸟展翅般呈现在眼前。
②又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犹如展开的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4.①材料一通过写方公行事风格,主要表达了对方公勤于治事、风雅处世品格的赞美之情;②材料二通过写左学冲选地造屋,主要表达了探访胜境的雅趣,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金陵的四方都有山(四面环山),这些当中最高且靠近城墙的,就是钟山,所有的管理住宅都在钟山的西南边,并且都建有围墙,所以即使布政司署瞻园是最有名的,也看不到钟山。
坦道署东北城那边有块荒地,当年废弃这块土地的人,将这里堆成小山,杂树丛生,观察使历城方公,一天试着登上高地,就发现钟山像鸟展翅般呈现在眼前。他就很高兴,然后稍稍整治了一下小山顶作为凉亭,空闲的时候就坐在上面。冬、夏、阴天、晴天的时候,山上的树木以及云雾,它们的形状瞬息万变,都成为了这个亭子所能看到的景观。钟山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在这个外城,好像仅仅是因为这个亭子设置的。方公于是就取了“见”和"山”两个字合在一起,取名叫觇亭,
以前魏晋的羊祜治理荆州时,在襄阳登上幌山远望,对当时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史书上已经记载了他说的话,所以后人才能知道。现在方公在金陵很多年,身体力行的治理政事,被官吏和老百姓所爱戴,将来或许有人拿这觇亭和羊公的峨山亭相媲美吧?这也不是方公今天所能知道的事情。今天所知道的,是不用耗费体力,也不用花费钱财,就可以来寄托玩赏的情感,占据很少的地方却能在一城房屋建筑中住居第一,这足够用来留给后人了。
嘉庆三年四月,桐城的姚露记。
材料二: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在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在这年三月上句,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睛,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乌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又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犹如展开的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沂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于是就称这块石头为*李公麟垂云沂’,"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生大树”是动宾结构,后面B处断开;“荫数十人”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前出平土”主谓宾齐全,后面G处断开。故答案为:BD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整治;容易。句意:然后稍稍整治了一下小山顶作为凉亭。/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B.正确。句意:在这年三月上旬。/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正确。于是;竟然。句意:于是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如今他们的智慧竟然比不上这些人。D.错误。都是“写、创作”。句意: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于是创作了这首长诗,吟诵一番赠送给她。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将来人们定会将这两个亭子相提并论”错误,语气过于肯定。原文“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中“或”是“或许”的意思,表揣测语气,且使用疑问句式,也表达出一种不确定语气。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阜”,高地;“翼然”,像鸟展翅般;“当”,对着、呈现。(2)“西”,往西走;“可”,大约;“重楼”,高楼。故答案为: ①观察使历城方公,一天试着登上高地,就发现钟山像鸟展翅般呈现在眼前。
②又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犹如展开的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可见方公行事风雅;“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可见方公勤政爱民,深受爱戴。由此可知,材料一通过写方公行事风格,主要表达了对方公勤于治事、风雅处世品格的赞美之情;②“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此地景色优美,左学冲在此造屋表明他热爱自然,有风雅之趣,且后文也写到他“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可见材料二通过写左学冲选地造屋,主要表达了探访胜境的雅趣,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故答案为: ①材料一通过写方公行事风格,主要表达了对方公勤于治事、风雅处世品格的赞美之情;②材料二通过写左学冲选地造屋,主要表达了探访胜境的雅趣,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观 书
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婉约,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B.“眼前直下三千字”,并非真能一眼三千,而是说又快又多,意在表现诗人如饥似渴的情态。
C.颈联善用比喻,将“观书”比作“活水源流”“花柳逐新”,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妙写观书之作用。
D.尾联以终日无所事事的富家浪子反衬诗人求知欲望的强烈,并且与首联的“相亲”遥相呼应。
16.除了比喻,诗人还用一系列巧妙的方式逐步告诉我们如何读书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A
16.①方式:将书卷人格化(或用拟人手法):道理:读书应与书卷朝夕相伴,忧乐与共,②方式:用夸张手法;道理:专心致志,心无杂念。③方式:化用朱熹"问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诗意;道理:坚持不懈,持续汲取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风格婉约”错,应是“风格率直”。如首联直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说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表达简洁爽利。故答案为: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能力。①方式:“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晨昏忧乐每相亲”将书卷人格化(或用拟人手法);道理:读书应与书卷朝夕相伴,忧乐与共。②方式:“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直下三千字”用夸张手法写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道理:“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全无一点尘”,写书本知识荡涤心胸,心无杂念。这两句诗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专心致志,心无杂念。③方式:“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道理:“随处满”意思是不断有活水注入,启发我们读书应坚持不懈,持续汲取。故答案为: ①方式:将书卷人格化(或用拟人手法):道理:读书应与书卷朝夕相伴,忧乐与共,②方式:用夸张手法;道理:专心致志,心无杂念。③方式:化用朱熹"问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诗意;道理:坚持不懈,持续汲取 。
17.(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苏轼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以“   ”一句表明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以“    ”一句强调万物和我们皆可永恒。
(2)人们常说爱屋及乌,《诗经·静女》中“   ,   ”两句就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直接表达男子对女子的喜爱。
(3)学校的“文学廊”为古今诗人制作名片,小刚想引用两句诗来概括曹操的形象,陈老师提醒他用曹操自己写的诗就很合适,比如“    ,   ”。
【答案】(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瞬、匪、贻、暮、已。故答案为:(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语言文字运用I
在我国,直接反映天气现象、天气规律,以及源于天气而高于天气的成语,数量有很多。成语“白虹贯日”描绘了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白虹穿日而过。其实,“白虹”并不是虹,只是日晕中的一段;“日”也不是太阳,而是日晕上的一个光斑,称为“幻日”或“假日”。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光线进入冰晶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晶,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又因晕的外观主要是白色,A____。不过,由于“白虹贯日”并不常见,B____,因此它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例如《战国策》中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也被称作“白虹贯日”。
再说说成语“无风三尺浪”。①在一个小池塘里,无风确实是不起浪的。②只要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就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③但是,如果湖面极为宽广,④在湖的另一边出现雷阵雨大风,⑤波浪传到无风区,岂不就是无风也起浪?⑥如果产生了龙卷,岂不就“无风三尺浪”啦?⑦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看出,成语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有相对性。⑧离开了成语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它就不复存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某学习小组发现,理解“白虹贯日”这一现象绕不开对“日晕”的把握,请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日晕”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答案】18.A.所以才有“白虹”之说 B.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
19.句②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语句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语句⑧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
20.示例一: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示例二: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面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
【知识点】压缩语段;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基本模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一般表述为“……是……的……”模式。其次浏览语段,找到邻近属概念。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又因晕的外观主要是白色”,前文阐释“白虹贯日”形成的原因,此处总结,故应填:所以才有“白虹”之说。 B处,是后文“它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的原因,说明并不常见的“白虹贯日”与凶事同时出现,可填“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故答案为:A.所以才有“白虹”之说 B.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②,“只要……就……”所用关联词语不合逻辑,前后内容不是充分条件关系,是必要条件,“只要……就……”改为“只有……才……”。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语句⑦,“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看出”不合逻辑,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是“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去掉“所以”,在“这个”前加上“从”。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语句⑧,“成语”和“发生”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故答案为: 句②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语句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语句⑧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要先确定概念的临近属,再找出种差,整理为“……是……”判断句的形式。根据“成语‘白虹贯日’描绘了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可确定,“日晕”的临近属是“光学现象”,就此确定句式:日晕是……的光学现象;再筛选相关信息,其形成过程为“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光线进入冰晶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晶,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提取信息,整合为名词性词组,能作定语修饰“光学现象”:“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或“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或者: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故答案为: 示例一: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示例二: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面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Ⅱ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鸣,山呼谷应。
(选自徐迟《黄山记》,有删改
21.顿号的使用与否,既与句子停顿有关,往往也与意思表达有关。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紫蓝青绿”之间为何不加顿号。
22.文中画横线句表现日出,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句表现日落,请分别分析他们是如何突出“太阳”强劲的生命力量。
【答案】21.①“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一气贯通,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②霞光中的这些颜色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
22.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正面直接突出太阳“鲜红”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峨日朵雪峰之侧》句使用反义词语,以“彷徨"映衬“决然跃人”的动势,更显太阳强劲的生命张力。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需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考虑。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从停顿角度看,“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和“诸色”一起作“显出”的宾语,一气贯通,语意更连贯,语脉更顺畅,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从表意角度看,“紫”“蓝”“青”“绿”是黎明的霞光的颜色,霞光中的这些颜色是杂糅在一起的,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故答案为:①“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一气贯通,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②霞光中的这些颜色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前一句从视觉角度强调初升太阳之“红”,后一句从审美感觉强调初升太阳之“鲜”,反复叙说,强烈地表达了对初升太阳的喜爱之情,正面直接突出太阳“鲜红”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落日的动势客观上本是不停下坠的,此处使用了反义词语,以“彷徨”映衬“决然跃入”的动势,来形容落日,给其注入主观色彩,更显太阳强劲的生命张力。故答案为: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正面直接突出太阳“鲜红”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峨日朵雪峰之侧》句使用反义词语,以“彷徨"映衬“决然跃人”的动势,更显太阳强劲的生命张力。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主席在某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说:“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助其强大。”某班主任化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寄语同学们:“梦想之江河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不应成为阻碍。要激发前行的动力,要化解前行的阻力。”
某班主任的寄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劈风斩浪,为追梦而航
梦想之江河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梦想于吾,若天空之于鹰,若海洋之于鱼,鹰有梦方能搏击长空,鱼有梦方能坚定赴海,吾有梦,方砥砺前行。而前行路上,必有阻力,我们唯有劈风斩浪,化解阻力,方能为追梦而航。
追逐梦想,需扬起风帆,激发动力。
既有梦,就要有作为,有努力。颜回箪食瓢饮,陋巷苦读,终成文人之首;邵丽华日夜苦练,筹备数月,终演绎出引人赞叹的《千手观音》,用手指勾勒出人性的美好,用舞蹈诠释艺术的内涵,成一代“千手观音”。在梦想之江河上,没有人可以随波致海,既逐梦,我们必须激发出前进的动力,要如颜回和邵丽华那般付出努力,有所作为,扬起风帆,才能追逐梦想。
追逐梦想,需劈风斩浪,化解阻力。
逐梦并非通畅之行,虽多艰难险阻,更应逆风流而上,踏风而行。
西北的赛罕坝昔日黄沙掩面,黄尘漫天,赛罕坝人却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守出了沙漠上的一片绿洲,最终在不可能中创造了绿色奇迹。中国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有爬坡过险之难,有疫情严峻之苦,党和人民却齐心协力,一路过关斩将,终守得东方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创出项项惊人成就。
习近平主席说:“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纵观千古,在危机中觅得生机之人无数。正是不畏险阻的勇气,化险为夷的志气,直面灾难的硬气,才使得他们有成功逐梦的伟绩。因而我们青年一代,更应劈风斩浪,化解阻力,以追逐梦想。
鲁迅先生曾寄言青年一代:“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劈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不仅要有梦,更要付诸行动追梦;不仅要有顺风而行的恣意,更应有逆风起势的无畏。要想实现梦想,必将劈风斩浪,过关斩将。
青年有梦,中国有梦。吾辈青年,应在追梦中前行,在奋进中拼搏,方能为国献力。我辈青年要劈风折浪,为追心中之梦而航,为追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而航,使中国这片土地欣欣向荣,让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梦想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首先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习近平主席形象地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的道理,意在强调面对困难化阻力为动力的大无畏精神。然后讲述了某高三班主任化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寄语同学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面对逆流应激发动力,勇敢前行。
材料引导考生认识到,实现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激发自身动力,不惧逆流,要化解各种阻力,坚定前行,敢于追梦。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正视现实,勇敢面对。要珍惜顺境、感恩逆境,当逆境的风雨袭来,要深入反思自我,思考应对办法,具有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扭转不利局面,反败为胜。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坦途,化阻力为动力,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然后展开论证,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二是面对逆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从逆境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我;三是持续地学习和成长。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强大自我,才能化阻力为动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不惧逆流,敢于追梦是我们人生的态度和信念。只有勇敢地面对逆境和阻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意提取】
1.梦想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2.不惧逆流,敢于追梦。
3.坚定前行,勇于圆梦。
4.生如逆旅,一苇为航。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现代文阅读I
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辞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处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
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
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
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
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茗,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
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
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
(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十分悠久。
B.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
C.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
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要适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芷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喜长于幽野环境,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意涵丰富。
B.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
C.小刚想了解白芷与兰花的区别及很多文人墨客将两者混为一谈的原因,查阅许慎《说文解字》可了解相关信息。
D.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发了人们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阐释了“芷”的文化属性,接着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
B.第六段列举沈从文《桃源与沅州》的例子,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
C.第九段介绍白芷的外形,与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介绍斑蝥一样注意用词准确性。
D.第十二段以现代词语“神器”突出白芷的调味功效,加深现代读者对白芷的“神秘”之感。
4.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
5.小刚的家乡盛产白芷,他想为家乡的白芷拍摄宣传片。请你结合本文相关内容,给他一些在镜头画面与内容解说上的建议。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回乡记
江 子
①我的伯父曾水保在赣江以西是个颇有些名声的农民。他是我的故乡下陇洲村老曾家庆字辈的老大,是村里管着电力的师傅,是掌握了多种生活技能的能人……反正,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离不开的一个人。
②可伯父还隐藏了另一个身份。他家的箱底,还压着属于他的一张中专学校的文凭。他是怎么从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变成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的?
③五十多年前,高中毕业、心智过人的伯父,考入了一所地区主办的四年制中专学校。在四年的时间里,伯父担任了学生会文体部长之职,并且品学兼优。对这样优秀的学生,人人都认为会有一个好前途在等着他。据说已有消息传出,学校有让他留校的打算。即使留校不成,他成为县农业局技术干部也是毫无悬念的事。那时正当少年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伯父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正是国家基层最需要的人才。
④可是伯父做了一个让无数人无比遗憾的选择,回家当了农民。究其原因,乃是伯父有一个极其迂腐固执的过继父亲。我应该称为大祖父的伯父的过继父亲理由可笑至极——延续香火、儿孙满堂。伯父稍有不从他就以死相逼。摊上了这样的父亲,伯父还能怎么样呢?
⑤有着忠孝传统观念的伯父只有回乡。这个学习优秀的中专生,也是一个干农活的好手,
抄犁打耙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他像个真正的农民那样,在田地里肩挑手提,挥汗如雨。
⑥可只有伯父知道,他没有一分钟忘记自己是一名读书人。他发现他依然是那个执着向往着远方、愿意到更大的世界建功立业的人。那种老死山乡的活法,他以前没有,以后也不想有。伯父经常在月光下走出排灌站,看着不远处那条进出村庄的唯一的路。它如此简陋,坑坑洼洼。它两旁的草丛污秽而蓬勃。可是在伯父眼里,它是可以将他射向远方的一支响箭,是可以渡他到理想彼岸的一根苇草。它的不远处就是繁华的小镇西沙埠,也是千里赣江的一个古老码头。那里岔道众多,可以通往县城、市府、省城,乃至无数有名和无名的远方。
⑦之后的日子,在人们的印象里,伯父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在家乡当一名农民的命运。他全力投入对一大家子人生活的照料之中。伯父还全力介入村庄的大小事务之中。他是个读书人,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村子里,他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人们的眼里,他多像古老部落里的酋长:个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目光坚定,具有强大的道德自律力与场面驾驭力。他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比他辈分大的和与他同辈的人都称他为“老大”。
⑧岁月无情,转眼就到了二十一世纪。伯父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伯父以为依他这样的年龄,此生应该再也不会与远方有何瓜葛,却不料,远方正式向他发出了邀请,命运再次给了他出走的机会。
⑨这样的机会乃是拜与伯父年轻时不一样的新的时代所赐。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渐次深入,
人们纷纷走出村子,奔向异乡的城市。原本人声鼎沸的村子,顿时变得寂寥起来。伯父的兄弟和儿女们纷纷劝说他到县城生活。伯父思索了一番决定成行。通往城市的那条路本就该是他的路。那座村里无数人抵达的城本就该是他的城。他想,晚年的出行机会,不过是命运给他的一次迟到的补偿。
⑩伯父挑了个黄道吉日,租了一辆面包车,和伯母一起踏上了通往县城的路。车开动,他打量着车窗外的世界。那是他憎恨又感恩的乡土,是曾经贫困潦倒却又人声鼎沸、生机勃勃的生命场,是他心怀不甘却又无怨无悔为之服役的灵魂居所。如今,它已衰老。
伯父与县城有了一段蜜月期。几个在城里居住的女儿女婿,会隔三岔五地来探望他们。
过去曾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现在经常以做寿、孙辈生日等理由聚会,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伯父还有了与他中专的同学往来的机会。他们有的当了县长,有的当了局长,也有的做了技术专家。现在他们都已退休,时光消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们似乎重新回到了当年的课堂。
可是蜜月期并不长久。伯父慢慢感觉到哪里不正常。他越来越没有精气神。起先他埋
怨的是堂哥的家在五楼,每天上下楼让膝盖吃不消,自己在村子里住平房就不存在这种问题。然后他感到他的内心被一种叫空的东西占满了。那是一种类似于被虫子噬咬的难受感觉。那是一种无所事事、一无是处的空,一种寄居他乡、形单影只的空。虽然有那么多熟悉的人,可是伯父依然感到空虚和孤独。他发现在城里的自己对每一个新的一天都不抱期待。
伯父决定离开县城,回到赣江以西的家乡。他的兄弟、儿女都无法说服他。回家的消息传出去,他们家就重新恢复了热闹。那些家里老鼠咬断了电线的人来寻他,婚丧嫁娶挑选吉日吉时的人来寻他,打工挣了钱在家里盖房要选个好风水的人来寻他。大年初一,他坐在曾家祠堂的首席位置,面前是摊开的族谱。烛光摇曳,香烟袅袅,鞭炮声不断,他在人们恭敬的目光里,郑重地手执毛笔,把去年曾姓新出生的男娃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书写在族谱相应的空白处。这几乎是村庄最为庄严的时刻。
伯父走在村庄的屋头巷尾。他已经老了,走路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他的背驼了不少,
可他的脚步是有劲儿的,那是走在自家地里的感觉。他的表情也不再是城里居住时的恼惶虚
弱,而是有着老酋长巡视自己领地时的坚定与慈悲。
他知道,不管那些离开村庄的人走得有多远,离开时怀着怎样的决绝,只要村庄还在,他们最终都会回来。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埋下祖宗、存放族谱、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他留守在这里,就是要看着他们一个个回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父拥有中专文凭,品学兼优,却出于过继父亲的逼迫,选择回家当了农民,表明伯父深受忠孝传统观念影响。
B.伯父全力投入对一大家子人生活的照料之中,介入村庄的大小事务之中,因为伯父坦然接受了当一名农民的命运。
C.“他的内心被一种叫空的东西占满了”,表现了伯父在城市找不到归属感,城市的生活让他感到空虚和孤独。
D.作品在伯父渴望离乡,最后又选择回乡的记述中,展示了乡村驳杂斑斓的社会面貌,表现了中国农村的世相民情。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段“改革与开放的渐次深入”照应前文“少年共和国”,将对个人命运与乡村面貌的
书写,放入到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中。
B.“伯父与县城有了一段蜜月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说明伯父一开始很快适应并享受县城的生活。
C.文章中有两处以“酋长”形容伯父,前后呼应,表明伯父出众的领导才能,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和尊敬。
D.伯父回乡后的“坚定与慈悲”与在城里时的“恼惶虚弱”形成对比,表明从乡村离开的伯父,从来没有真正从乡村退场。
8.“车开动,他打量着车窗外的世界。那是他憎恨又感恩的乡土”,如何理解“憎恨又感恩”?
9.某读书小组要以“出走·返回·乡愁”为关键词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帮助该小组拟写短评思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岘亭记
姚 鼐
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墙室,虽如布政司署瞻园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见钟山焉。
巡道署东北隅有废地,昔弃土者,聚之成小阜,杂树生焉。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寒暑阴霁,山林云物,其状万变,皆为兹亭所有。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
昔晋羊叔子①督荆州时,于襄阳岘山登眺,感思今古。史既载其言,而后人所能知也。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此亦非公今日所能知也。今所知者,力不劳,用不费,而可以寄燕赏之情,据地极小而冠一郭官舍之胜,兹足以贻后人矣。
嘉庆三年四月,桐城姚鼐记。
材料二: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凝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嵩。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沈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②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注]①羊叔子:即羊祜,魏晋时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②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石罅生A大树B荫C数十人D前E出F平土G可布H席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文中可理解为“整治”之意,与今天常用成语“轻而易举”中的“易”字含义不同。
B.以,在……的时候,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乃引坠溪内”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句中的“乃”字含义不同。
D.“使鼐为记”与“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官舍都难以看到钟山,但巡道署东北角一块高地上能看到,于是方公在上面建亭四时赏景,并为亭取名“岘亭”。
B.当年羊叔子在襄阳建造岘山亭,后人尽知,今日方公在金陵建造岘亭,将来人们定会将这两个亭子相提并论,谈为佳话。
C.久雨天晴以后,作者一行沿着溪流徒步而行,溪流从崇山峻岭流出,山路两旁长满各种各样草木,溪潭中一大石形如骏马。
D.大树南面有泉名叫“媚笔之泉”。傍晚时分,天气突变,大风骤起,振荡着岩壁、草木,泉水和岸边矶石交相鸣响,令人害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
②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14.两则文本写景的同时都写到了人,材料一写了方公,材料二写了左学冲,作者借这两人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观 书
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婉约,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B.“眼前直下三千字”,并非真能一眼三千,而是说又快又多,意在表现诗人如饥似渴的情态。
C.颈联善用比喻,将“观书”比作“活水源流”“花柳逐新”,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妙写观书之作用。
D.尾联以终日无所事事的富家浪子反衬诗人求知欲望的强烈,并且与首联的“相亲”遥相呼应。
16.除了比喻,诗人还用一系列巧妙的方式逐步告诉我们如何读书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7.(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苏轼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以“   ”一句表明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以“    ”一句强调万物和我们皆可永恒。
(2)人们常说爱屋及乌,《诗经·静女》中“   ,   ”两句就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直接表达男子对女子的喜爱。
(3)学校的“文学廊”为古今诗人制作名片,小刚想引用两句诗来概括曹操的形象,陈老师提醒他用曹操自己写的诗就很合适,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语言文字运用I
在我国,直接反映天气现象、天气规律,以及源于天气而高于天气的成语,数量有很多。成语“白虹贯日”描绘了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白虹穿日而过。其实,“白虹”并不是虹,只是日晕中的一段;“日”也不是太阳,而是日晕上的一个光斑,称为“幻日”或“假日”。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光线进入冰晶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晶,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又因晕的外观主要是白色,A____。不过,由于“白虹贯日”并不常见,B____,因此它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例如《战国策》中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也被称作“白虹贯日”。
再说说成语“无风三尺浪”。①在一个小池塘里,无风确实是不起浪的。②只要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就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③但是,如果湖面极为宽广,④在湖的另一边出现雷阵雨大风,⑤波浪传到无风区,岂不就是无风也起浪?⑥如果产生了龙卷,岂不就“无风三尺浪”啦?⑦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看出,成语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有相对性。⑧离开了成语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它就不复存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某学习小组发现,理解“白虹贯日”这一现象绕不开对“日晕”的把握,请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日晕”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Ⅱ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鸣,山呼谷应。
(选自徐迟《黄山记》,有删改
21.顿号的使用与否,既与句子停顿有关,往往也与意思表达有关。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紫蓝青绿”之间为何不加顿号。
22.文中画横线句表现日出,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句表现日落,请分别分析他们是如何突出“太阳”强劲的生命力量。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一上·阜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主席在某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说:“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助其强大。”某班主任化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寄语同学们:“梦想之江河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不应成为阻碍。要激发前行的动力,要化解前行的阻力。”
某班主任的寄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D
4.①苏轼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②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①拍摄白芷长于幽野的生长环境:引用“兰芷幽而有芳”等彰显其神秘高雅的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诗词名句,②拍摄白芷与各种食物烹调的画面;介绍白芷气味芳香,可除腥去膻等实用价值。③拍摄白芷的花形花色等局部细节:介绍白芷解热镇痛等药用价值。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证的分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可知,“白芷在水边生长”属于白芷的生活环境,“其味微苦”是白芷本身的植物属性,并未说明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错误。原文是“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这才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原因,且没有说是“主要”原因。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加深现代读者对白芷的‘神秘’之感”错误。现代生活的词语“神器”拉近与现代读者的距离,使论述语言更通俗易懂,但不能加深白芷“神秘”的印象。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首先,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可以说人人都知道苏轼,他的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属于用名人事例做论据,因典型而增强了说服力。故事为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回家后,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送来一包草药治好了苏轼的病。苏轼得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白芷治好过历史名人的病,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故事本身使文章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故答案为: ①苏轼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②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注意是拍摄关于白芷的宣传片,从外形到生长环境以及白芷的功效,最好设计全面一些。还要注意“画面感”,设计一些解说词等。①拍摄白芷长于幽野的生长环境:材料说“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据此可以拍摄白芷生长环境的画面;材料中介绍了关于白芷的诗句,如“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白芷竞新茗,绿苹齐初叶”等,解说词可以引用这些彰显其神秘高雅的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诗词名句。②拍摄白芷与各种食物烹调的画面:材料中介绍说“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由此可以介绍白芷气味芳香,可除腥去膻等实用价值。③材料中介绍说“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据此可以拍摄白芷的花形花色等局部细节;材料中还有“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据此介绍白芷解热镇痛等药用价值。故答案为:①拍摄白芷长于幽野的生长环境:引用“兰芷幽而有芳”等彰显其神秘高雅的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诗词名句,②拍摄白芷与各种食物烹调的画面;介绍白芷气味芳香,可除腥去膻等实用价值。③拍摄白芷的花形花色等局部细节:介绍白芷解热镇痛等药用价值。
【答案】6.B
7.C
8.①憎恨:伯父是一位有着中专文凭的优秀大学生,无比渴望远离乡村,但被迫回乡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②感恩:伯父在故乡得到了村民的尊敬与认同,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是他的根。
9.示例:①乡村从来有两大哲学问题:出走与返回。②伯父曾水保渴望离乡,最后又选择回乡,表明乡愁依然坚韧,人与乡村的关系依然强劲,③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人出走再远都难以消除故乡在自己身上保留的文化基因。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理解人物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此题考查写短评思路的能力。短评,是指简短的评论(如报刊上简短的评论)也指文艺短评、对各种看法的简短的评价。可从宏观角度:语言、艺术手法(细节描写等);内容:形象(意象)、情感、主题等;情趣、理趣、知趣/智趣、志趣、旨趣等作答。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伯父坦然接受了当一名农民的命运”错误。原文是“之后的日子,在人们的印象里,伯父十分坦然地接受了在家乡当一名农民的命运”,但根据后文可知,伯父内心依然有对远方的向往和惦念。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两处……表明伯父出众的领导才能,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和尊敬”错误,第二处“老酋长巡视自己领地时的坚定与慈悲”,是表明伯父对乡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中的情感及词语含义的能力。①先看“憎恨”。伯父是一个优秀的中专生,在学校里他“担任了学生会文体部长之职,并且品学兼优”,原本有着大好前途,“据说已有消息传出,学校有让他留校的打算。即使留校不成,他成为县农业局技术干部也是毫无悬念的事”;但是他的过继父亲以延续香火为由,以死相逼,让他回家。伯父无比渴望远离乡村,但被迫回乡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他不可能不“憎恨”。②再看“感恩”。在那个年代,村里读书人少,于是伯父不仅种地,还参与村里的大小事务,并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是个读书人,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村子里,他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人们的眼里,他多像古老部落里的酋长……他赢得了全村人的信赖,比他辈分大的和与他同辈的人都称他为‘老大’”,在这里伯父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伯父也曾到城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但他感觉心里“空”,就又回到家乡,“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埋下祖宗、存放族谱、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故乡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是他的根。这就是他的“感恩”。故答案为: ①憎恨:伯父是一位有着中专文凭的优秀大学生,无比渴望远离乡村,但被迫回乡成了一位地道的农民。②感恩:伯父在故乡得到了村民的尊敬与认同,获得了价值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他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是他的根。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虽然题目要求写文学短评,但实际考查的仍然是对内容的理解、筛选信息和概括的能力。只要围绕关键词找出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即可。①乡村从来有两大哲学问题:出走与返回。②伯父曾水保曾经是中专生,原本有着大好前程,他渴望离乡,到外面去看看;可是最终他却又回到家乡,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且他年老之后也曾跟随儿子到城里居住过一段,但最终,他还是选择返回家乡,“他知道,不管那些离开村庄的人走得有多远,离开时怀着怎样的决绝,只要村庄还在,他们最终都会回来”。这表明乡愁依然坚韧,人与乡村的关系依然强劲。③从伯父身上我们发现,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尽管伯父一生都渴望离开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无论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选择,最终他都选择返回了家乡,因为“他知道,不管那些离开村庄的人走得有多远,离开时怀着怎样的决绝,只要村庄还在,他们最终都会回来。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埋下祖宗、存放族谱、记录血脉缘起与绵延的地方”,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人出走再远都难以消除故乡在自己身上保留的文化基因。故答案为: 示例:①乡村从来有两大哲学问题:出走与返回。②伯父曾水保渴望离乡,最后又选择回乡,表明乡愁依然坚韧,人与乡村的关系依然强劲,③故乡是人的根脉所在,人出走再远都难以消除故乡在自己身上保留的文化基因。
【答案】10.BDG
11.D
12.B
13.①观察使历城方公,一天试着登上高地,就发现钟山像鸟展翅般呈现在眼前。
②又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犹如展开的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4.①材料一通过写方公行事风格,主要表达了对方公勤于治事、风雅处世品格的赞美之情;②材料二通过写左学冲选地造屋,主要表达了探访胜境的雅趣,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金陵的四方都有山(四面环山),这些当中最高且靠近城墙的,就是钟山,所有的管理住宅都在钟山的西南边,并且都建有围墙,所以即使布政司署瞻园是最有名的,也看不到钟山。
坦道署东北城那边有块荒地,当年废弃这块土地的人,将这里堆成小山,杂树丛生,观察使历城方公,一天试着登上高地,就发现钟山像鸟展翅般呈现在眼前。他就很高兴,然后稍稍整治了一下小山顶作为凉亭,空闲的时候就坐在上面。冬、夏、阴天、晴天的时候,山上的树木以及云雾,它们的形状瞬息万变,都成为了这个亭子所能看到的景观。钟山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在这个外城,好像仅仅是因为这个亭子设置的。方公于是就取了“见”和"山”两个字合在一起,取名叫觇亭,
以前魏晋的羊祜治理荆州时,在襄阳登上幌山远望,对当时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史书上已经记载了他说的话,所以后人才能知道。现在方公在金陵很多年,身体力行的治理政事,被官吏和老百姓所爱戴,将来或许有人拿这觇亭和羊公的峨山亭相媲美吧?这也不是方公今天所能知道的事情。今天所知道的,是不用耗费体力,也不用花费钱财,就可以来寄托玩赏的情感,占据很少的地方却能在一城房屋建筑中住居第一,这足够用来留给后人了。
嘉庆三年四月,桐城的姚露记。
材料二: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在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在这年三月上句,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睛,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乌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又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犹如展开的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沂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于是就称这块石头为*李公麟垂云沂’,"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生大树”是动宾结构,后面B处断开;“荫数十人”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前出平土”主谓宾齐全,后面G处断开。故答案为:BD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整治;容易。句意:然后稍稍整治了一下小山顶作为凉亭。/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B.正确。句意:在这年三月上旬。/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正确。于是;竟然。句意:于是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如今他们的智慧竟然比不上这些人。D.错误。都是“写、创作”。句意: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于是创作了这首长诗,吟诵一番赠送给她。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将来人们定会将这两个亭子相提并论”错误,语气过于肯定。原文“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中“或”是“或许”的意思,表揣测语气,且使用疑问句式,也表达出一种不确定语气。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阜”,高地;“翼然”,像鸟展翅般;“当”,对着、呈现。(2)“西”,往西走;“可”,大约;“重楼”,高楼。故答案为: ①观察使历城方公,一天试着登上高地,就发现钟山像鸟展翅般呈现在眼前。
②又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犹如展开的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可见方公行事风雅;“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可见方公勤政爱民,深受爱戴。由此可知,材料一通过写方公行事风格,主要表达了对方公勤于治事、风雅处世品格的赞美之情;②“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此地景色优美,左学冲在此造屋表明他热爱自然,有风雅之趣,且后文也写到他“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可见材料二通过写左学冲选地造屋,主要表达了探访胜境的雅趣,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故答案为: ①材料一通过写方公行事风格,主要表达了对方公勤于治事、风雅处世品格的赞美之情;②材料二通过写左学冲选地造屋,主要表达了探访胜境的雅趣,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答案】15.A
16.①方式:将书卷人格化(或用拟人手法):道理:读书应与书卷朝夕相伴,忧乐与共,②方式:用夸张手法;道理:专心致志,心无杂念。③方式:化用朱熹"问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诗意;道理:坚持不懈,持续汲取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风格婉约”错,应是“风格率直”。如首联直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说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表达简洁爽利。故答案为:A。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能力。①方式:“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晨昏忧乐每相亲”将书卷人格化(或用拟人手法);道理:读书应与书卷朝夕相伴,忧乐与共。②方式:“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直下三千字”用夸张手法写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道理:“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全无一点尘”,写书本知识荡涤心胸,心无杂念。这两句诗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专心致志,心无杂念。③方式:“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道理:“随处满”意思是不断有活水注入,启发我们读书应坚持不懈,持续汲取。故答案为: ①方式:将书卷人格化(或用拟人手法):道理:读书应与书卷朝夕相伴,忧乐与共,②方式:用夸张手法;道理:专心致志,心无杂念。③方式:化用朱熹"问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诗意;道理:坚持不懈,持续汲取 。
17.【答案】(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瞬、匪、贻、暮、已。故答案为:(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A.所以才有“白虹”之说 B.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
19.句②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语句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语句⑧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
20.示例一: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示例二: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面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
【知识点】压缩语段;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基本模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一般表述为“……是……的……”模式。其次浏览语段,找到邻近属概念。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又因晕的外观主要是白色”,前文阐释“白虹贯日”形成的原因,此处总结,故应填:所以才有“白虹”之说。 B处,是后文“它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的原因,说明并不常见的“白虹贯日”与凶事同时出现,可填“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故答案为:A.所以才有“白虹”之说 B.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②,“只要……就……”所用关联词语不合逻辑,前后内容不是充分条件关系,是必要条件,“只要……就……”改为“只有……才……”。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语句⑦,“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看出”不合逻辑,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是“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去掉“所以”,在“这个”前加上“从”。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语句⑧,“成语”和“发生”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故答案为: 句②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语句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语句⑧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要先确定概念的临近属,再找出种差,整理为“……是……”判断句的形式。根据“成语‘白虹贯日’描绘了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可确定,“日晕”的临近属是“光学现象”,就此确定句式:日晕是……的光学现象;再筛选相关信息,其形成过程为“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光线进入冰晶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晶,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提取信息,整合为名词性词组,能作定语修饰“光学现象”:“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或“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或者: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故答案为: 示例一: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示例二: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面形成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
【答案】21.①“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一气贯通,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②霞光中的这些颜色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
22.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正面直接突出太阳“鲜红”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峨日朵雪峰之侧》句使用反义词语,以“彷徨"映衬“决然跃人”的动势,更显太阳强劲的生命张力。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需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考虑。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从停顿角度看,“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和“诸色”一起作“显出”的宾语,一气贯通,语意更连贯,语脉更顺畅,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从表意角度看,“紫”“蓝”“青”“绿”是黎明的霞光的颜色,霞光中的这些颜色是杂糅在一起的,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故答案为:①“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一气贯通,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②霞光中的这些颜色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前一句从视觉角度强调初升太阳之“红”,后一句从审美感觉强调初升太阳之“鲜”,反复叙说,强烈地表达了对初升太阳的喜爱之情,正面直接突出太阳“鲜红”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落日的动势客观上本是不停下坠的,此处使用了反义词语,以“彷徨”映衬“决然跃入”的动势,来形容落日,给其注入主观色彩,更显太阳强劲的生命张力。故答案为: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正面直接突出太阳“鲜红”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峨日朵雪峰之侧》句使用反义词语,以“彷徨"映衬“决然跃人”的动势,更显太阳强劲的生命张力。
23.【答案】例文:
劈风斩浪,为追梦而航
梦想之江河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梦想于吾,若天空之于鹰,若海洋之于鱼,鹰有梦方能搏击长空,鱼有梦方能坚定赴海,吾有梦,方砥砺前行。而前行路上,必有阻力,我们唯有劈风斩浪,化解阻力,方能为追梦而航。
追逐梦想,需扬起风帆,激发动力。
既有梦,就要有作为,有努力。颜回箪食瓢饮,陋巷苦读,终成文人之首;邵丽华日夜苦练,筹备数月,终演绎出引人赞叹的《千手观音》,用手指勾勒出人性的美好,用舞蹈诠释艺术的内涵,成一代“千手观音”。在梦想之江河上,没有人可以随波致海,既逐梦,我们必须激发出前进的动力,要如颜回和邵丽华那般付出努力,有所作为,扬起风帆,才能追逐梦想。
追逐梦想,需劈风斩浪,化解阻力。
逐梦并非通畅之行,虽多艰难险阻,更应逆风流而上,踏风而行。
西北的赛罕坝昔日黄沙掩面,黄尘漫天,赛罕坝人却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守出了沙漠上的一片绿洲,最终在不可能中创造了绿色奇迹。中国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有爬坡过险之难,有疫情严峻之苦,党和人民却齐心协力,一路过关斩将,终守得东方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创出项项惊人成就。
习近平主席说:“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纵观千古,在危机中觅得生机之人无数。正是不畏险阻的勇气,化险为夷的志气,直面灾难的硬气,才使得他们有成功逐梦的伟绩。因而我们青年一代,更应劈风斩浪,化解阻力,以追逐梦想。
鲁迅先生曾寄言青年一代:“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劈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不仅要有梦,更要付诸行动追梦;不仅要有顺风而行的恣意,更应有逆风起势的无畏。要想实现梦想,必将劈风斩浪,过关斩将。
青年有梦,中国有梦。吾辈青年,应在追梦中前行,在奋进中拼搏,方能为国献力。我辈青年要劈风折浪,为追心中之梦而航,为追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而航,使中国这片土地欣欣向荣,让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梦想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首先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习近平主席形象地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的道理,意在强调面对困难化阻力为动力的大无畏精神。然后讲述了某高三班主任化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寄语同学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面对逆流应激发动力,勇敢前行。
材料引导考生认识到,实现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激发自身动力,不惧逆流,要化解各种阻力,坚定前行,敢于追梦。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正视现实,勇敢面对。要珍惜顺境、感恩逆境,当逆境的风雨袭来,要深入反思自我,思考应对办法,具有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扭转不利局面,反败为胜。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坦途,化阻力为动力,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然后展开论证,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二是面对逆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从逆境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我;三是持续地学习和成长。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强大自我,才能化阻力为动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不惧逆流,敢于追梦是我们人生的态度和信念。只有勇敢地面对逆境和阻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意提取】
1.梦想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2.不惧逆流,敢于追梦。
3.坚定前行,勇于圆梦。
4.生如逆旅,一苇为航。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