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资源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现代文阅读I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种地是其最普通的谋生方式,他们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生活上囿于土地,因此离不开土地,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村落为单位,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的产生并没有具体目的,是一种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与因为有具体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的法理社会不一样。
D.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经常往来接触,相互了解,彼此感到熟悉,会得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B.熟人组成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所区别的。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
A.“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5.论证有论证的艺术,论证要让人信服,就要有思路、讲方法、善表达。原文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拘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能有出息。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美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的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描写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到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盏屋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渗。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箱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材料二: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传》)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若黜之A是箱B其口C使自为D谋E非F所以G发扬H盛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指提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相同。
B.绝,指断绝,与《荀子·劝学》“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
C.六义,诗经学名词,指风、雅、颂和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D.艰难,指文词隐晦而不平易,与平时所说的意为艰苦困难的“艰难”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况自恃才高,很少推崇称赞别人,但是看到白居易的文章后,对白居易大加赞赏。
B.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直言皇帝误会了他,皇帝不高兴,和李绛说要将白居易贬逐。
C.白居易最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内容真实,词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D.白居易因性情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而多次遭到排斥,于是便纵情于饮酒作诗。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
②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14.白居易“累以忠鲠遭摈”,材料一中哪些事件体现了白居易“忠鲠”?请简要说明。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临 江 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勿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词当为宋室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
B.“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C.“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D.最后三句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浇酒凭吊屈原,寄托了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16.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17.(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八个字,与王充《论衡》“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寓意相近。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生动地刻画出琵琶女演奏结束准备自述身世时的动作与神情。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描写月亮升起后江面的景象:月光浸染了一切,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语言文字运用I
三冲村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因境内有涂冲、江冲、林冲三条溪流汇集马槽河而得名。三冲是绿色的。山体碧绿,绿得如同颜料堆起来一般;树林翠绿,绿得好似颜料涂抹一般;溪水清绿,绿得仿佛颜料流淌一般。这时候,人的思维在____①中也被绿色浸染,稍不注意就会缠在树梢上,融进水流里,落入草丛中。
三冲是湿润的。三条溪流如三条游龙,从山涧里游来,从石缝中游来,从树丛中游来,从奇花异草中游来。于是,马漕河变得丰腴而灵动,裹挟着大别山的神威,裹抉着三冲的神韵,蓄势奔涌,一路欢笑一路歌,流向巢湖。
清滢滢的河流,在柳林旁潺潺而去,拽着河边水草和柳树的根须发出哗哗的响声。浅滩处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排列成不同音阶的琴键,弹奏着②____的乡村歌谣。翠鸟从柳林里飞过来飞过去,编织着诗意的天空。河边悠然自得的水牛,甩动着长长的尾巴,驱赶着飞动的草虫,享受着自由的时光。白鹭吃饱了便飞至牛背上稍息,和水牛一起构筑着童话般的意境。河沿上野花缀埂,有蜻蜓擦着河面飞,如一线震颤的曲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三条溪流如三条游龙从山涧里、石缝中、树丛中、奇花异草中游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Ⅱ
夏天,大家喜欢吃西瓜,但有传言说,西瓜放一夜,就会滋生很多细菌,吃了可能导致腹泻,甚至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那么,①____?西瓜的隔夜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西瓜上滋生的细菌有致病性。
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致病菌或其分泌毒素污染的食物。生活中,②____ ,包括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而这些细菌在西瓜里很难独立存活。所以,使用干净的刀具和案板切西瓜,之后再包上保鲜膜放进冰箱,就不容易被致病菌污染了。如果用切过肉类的刀来切西瓜,就有可能使西瓜被刀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过夜后,③____
20.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大家喜欢吃西瓜”中的“大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B.此印章法匠心独具,不失为大家风范。
C.下午孙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新校区。
D.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凝心聚力才能办大事。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2022·湖北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论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荀子在《劝学》里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古人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
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A
4.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5.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论证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B.“……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错,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可知,“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没有二者的比较。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故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根据原文“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概括出: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根据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概括出: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根据原文“从熟悉里得来的认知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概括出: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故答案为: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原文主要讲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一段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开篇即亮明观点。第二段“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第三段“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第五段“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第六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知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层层推进,形成递进式论证结构。“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有口语化表述,有浅显的比喻,可见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故答案为: 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答案】6.B
7.C
8.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
9.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如沐春风,幡然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
(4)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尊敬和温暖的,不是“对小人物的同情”,也谈不上“悲惨命运”。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心理和描写手法的能力。捡钱之前,由原文“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可知,小伙子吹着口哨,悠闲无聊;捡钱时,由原文“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可知,小伙子装模作样,兴奋紧张;捡钱后,由原文“‘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可知,小伙子对话时心不在焉,内心慌乱;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由原文“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可知,小伙子决定还钱,内心悔悟。故答案为: 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首先看浅层含义,文中写道了自然界的风,比如“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因此题目表层含义是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再看深层含义,这“清风”也喻指理发师傅的一番教诲,“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这番话让做错事的小伙子醒悟,改正了错误。这是深层含义之一。再看深层含义之二,“清风拂面”也是“我”的感受,理发师傅不仅用自己的话教育、点醒了小伙子,并且还说“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他的大度、包容、爱护,以及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最后从主题上看,这“清风”也指理发师傅的美好品格、理发师傅一家的相亲相爱、小伙子的知错能改等,喻指美好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故答案为: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如沐春风,幡然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答案】10.ACE
11.A
12.B
13.①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求调任外官。
②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14.①元和四年旱灾时,白居易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②李师道想用自己的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建议皇帝直接赐还,以彰显美德。③殿中答对时,白居易辩证刚正鲛直,直言皇帝错了。④河朔叛乱,白居易进谏忠言,不被听取。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章。未成年时,谒见顾况。顾况,是吴人,倚仗才华很少推重称赞别人,见了白居易的文章,脱口而出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灭绝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你!”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为乙等,调任盖屋尉,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说:“魏征任宰相,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也应当因他是贤者的子孙赎回并赐还给他。李师道作为臣下,不应当掠取美名。”皇帝同意。白居易一共上奏十余次奏章,更加知名。后来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鲛直,皇帝不理解,就进言说:“陛下错了。”皇帝不高兴,答对结束后,皇帝对李绛说:“这个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却敢这样,我不堪忍受他这样做,一定赶走(贬逐)他!”李绛说:“陛下开启进言之路,所以群臣敢于议论得失。如果贬黜他们,这是封住(堵塞)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用来彰显皇上高尚品德的做法。”皇帝领悟,对待白居易如同当初。河朔再次出现叛乱,叛賊攻取弓高,断绝粮道。在这时候,天子迷乱放纵,宰相才能低下,赏罚不当,坐视贼兵,无能为力。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请调任外官。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开始修筑堤坝保护钱塘湖,用钱塘湖蓄洪和放水,灌溉千顷农田。又授任苏州刺史,因病免官。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悼念他。白居易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不请求谥号。白居易写文章精细确切,但最擅长作诗。达到数千篇,当时士人争相传诵。
材料二: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贬黜他们,这是封住(堵塞)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用来彰显皇上高尚品德的做法。“若黜之”是假设的情况,“黜之”是动宾结构,主语为省略的皇帝,句意完整;“是”为代词,作下个句子的主语,故中间要断开。故A处断开。“箝其口”是动宾结构,“使自为谋”亦为动宾结构,两个分句均句意完整,故中间要断开。故C处断开。“非……也”是判断句,中间不断开。故E处断开。故答案为:ACE。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不同。错误。拔,提拔。/超过,超出。句意:这个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B.正确。绝,断绝/横渡。句意:断绝粮道/横渡江河。
D.正确。艰难,文词隐晦而不平易。/生活困苦或工作条件差。句意:不推崇艰涩难懂。/生活困难或者工作条件不好。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直言皇帝误会了他”错误。根据文中“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意思是后来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鲠直,皇帝不理解,就进言说:“陛下错了。”指白居易直言皇帝错了,不是“皇帝误会了他”。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见”,表被动;“丐”,乞请,请求;“迁”,调任。(2)“成”,完成;“解”,理解;“录”,抄录。故答案为: ①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求调任外官。
②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可知,贞元四年,白居易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赋以赈救饥民。根据文中“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可知,李师道想用自己的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则建议皇帝直接赐还,以彰显皇帝的美德。根据文中“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可知,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鲠直,皇帝不理解,就直接进言说皇帝错了。根据文中“河朔复乱……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可知,河朔叛乱,白居易进谏忠言,不被听取,就请求外调任职。故答案为: ①元和四年旱灾时,白居易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②李师道想用自己的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建议皇帝直接赐还,以彰显美德。③殿中答对时,白居易辩证刚正鲛直,直言皇帝错了。④河朔叛乱,白居易进谏忠言,不被听取。
【答案】15.C
16.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的能力。C.“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万事一身伤老矣”意思是: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报国无门,充满了感伤和愤懑心绪。“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故两句是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共同点: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不同点是:陈词中“老矣”包含着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以廉颇之典故,表示自己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故答案为: 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17.【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锲、镂、拨、敛、横。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不知不觉;动人心弦
19.①原句是排比句,句式整齐,简洁明快,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改句则为长句,其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欣喜之情较弱。②原句是几个短句,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改后的长句则与上下文不一致。)③原句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个场景,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改句仅表达了溪流流出来的位置。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本处是说人的思维在满眼是绿色的环境中没有意识到就被绿色浸染,可用“不知不觉”。“不知不觉”,未注意或没察觉到地。② 本处是来修饰乡村歌谣的优美动听,可用“宛转悠扬”。“宛转悠扬”,委婉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故答案为: 不知不觉;动人心弦
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原句中“从山涧里游来”“丛石缝中游来”“从树丛中游来”“从奇花异草中游来”都采用了“从……游来”的句式,句式整齐,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有气势。原句中“从山涧里游来”“丛石缝中游来”“从树丛中游来”“从奇花异草中游来”采用的是短句的形式,使得表达更加地灵活多变,并且后文说到“一路欢笑一路歌,流向巢湖”,所以短句更符合描写的三条溪流的特点。故答案为: ①原句是排比句,句式整齐,简洁明快,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改句则为长句,其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欣喜之情较弱。②原句是几个短句,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改后的长句则与上下文不一致。)③原句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个场景,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改句仅表达了溪流流出来的位置。
【答案】20.D
21.①隔夜的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②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很多种;③就不宜再吃
22.隔夜的西瓜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西瓜上滋生的细菌是否有致病性。
【知识点】搭配不当;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语境,首先理解画横线处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再分别理解选项,找出其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泛指众人、大伙儿。A.“大家”指世家望族;B.“大家”指行家;C.“大家”特指在场的人员。D.“大家”泛指众人、大伙儿;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到有传闻说隔夜的西瓜会滋生很多细菌,吃了可能会影响健康,而后文说到隔夜西瓜影响健康的原因,所以本处提出了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这一疑问,可填“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②后文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品种,而这些细菌在西瓜上很难独立存活,照应了前文“甚至食物中毒”这一内容,所以可填“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很多种”。③本处是一种假设,即切过肉类的刀用来切西瓜,而这样的话,因为切过肉类的刀就可能被携带的致病菌污染,过夜后,西瓜就不宜再吃了,可填“就不宜再吃”。故答案为: ①隔夜的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②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很多种;③就不宜再吃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搭配不当,“影响健康”的是“隔夜的西瓜”,“西瓜的隔夜”改为“隔夜的西瓜”;搭配不当,前面“是否”是两面词,“细菌有致病性”是肯定的一面,两面对一面,改为“细菌是否有致病性”。故答案为: 隔夜的西瓜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西瓜上滋生的细菌是否有致病性。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引自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的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近朱砂的,就会变红,靠近墨汁的,就会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则变好,接近坏人,则变坏,表明环境会对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强调的是客观环境的重要性;“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声音是悦耳和谐的,那么它听起来就很清越;身形是端正的,那么影子看起来就是直的,指出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事物根本之所在。
第二句引出孔子和荀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一个人自己要先有实力,才能把别人扶起来,自己是基础,起决定作用的;荀子的“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意思是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强调的是客观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句是启示:面对环境,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我们要坚守自己,不能失去自我。
要求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谈理解写一篇文章。材料在阐述“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人有主观能动性,如果主观能动性强,再加上好的外在环境,有所成就是必然的。
行文思路:如写环境造人,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好环境与坏环境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然后明确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造就更好的人才。最后联系当下,再次强调优良的环境在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立意:
1.内因与外因齐飞,未来为锦绣之色。
2.立身处世如荷花,不染泥垢。
3. 近墨者未必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现代文阅读I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种地是其最普通的谋生方式,他们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生活上囿于土地,因此离不开土地,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村落为单位,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的产生并没有具体目的,是一种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与因为有具体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的法理社会不一样。
D.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经常往来接触,相互了解,彼此感到熟悉,会得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B.熟人组成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所区别的。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
A.“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5.论证有论证的艺术,论证要让人信服,就要有思路、讲方法、善表达。原文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1.B
2.C
3.A
4.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5.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论证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B.“……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错,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可知,“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没有二者的比较。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故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根据原文“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概括出: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根据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概括出: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根据原文“从熟悉里得来的认知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概括出: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故答案为: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原文主要讲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一段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开篇即亮明观点。第二段“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第三段“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第五段“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第六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知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层层推进,形成递进式论证结构。“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有口语化表述,有浅显的比喻,可见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故答案为: 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拘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能有出息。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美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的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描写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到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6.B
7.C
8.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
9.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如沐春风,幡然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
(4)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尊敬和温暖的,不是“对小人物的同情”,也谈不上“悲惨命运”。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心理和描写手法的能力。捡钱之前,由原文“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可知,小伙子吹着口哨,悠闲无聊;捡钱时,由原文“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可知,小伙子装模作样,兴奋紧张;捡钱后,由原文“‘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可知,小伙子对话时心不在焉,内心慌乱;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由原文“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可知,小伙子决定还钱,内心悔悟。故答案为: 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首先看浅层含义,文中写道了自然界的风,比如“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因此题目表层含义是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再看深层含义,这“清风”也喻指理发师傅的一番教诲,“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这番话让做错事的小伙子醒悟,改正了错误。这是深层含义之一。再看深层含义之二,“清风拂面”也是“我”的感受,理发师傅不仅用自己的话教育、点醒了小伙子,并且还说“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他的大度、包容、爱护,以及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最后从主题上看,这“清风”也指理发师傅的美好品格、理发师傅一家的相亲相爱、小伙子的知错能改等,喻指美好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故答案为: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如沐春风,幡然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盏屋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渗。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箱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材料二: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传》)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若黜之A是箱B其口C使自为D谋E非F所以G发扬H盛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指提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相同。
B.绝,指断绝,与《荀子·劝学》“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
C.六义,诗经学名词,指风、雅、颂和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D.艰难,指文词隐晦而不平易,与平时所说的意为艰苦困难的“艰难”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况自恃才高,很少推崇称赞别人,但是看到白居易的文章后,对白居易大加赞赏。
B.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直言皇帝误会了他,皇帝不高兴,和李绛说要将白居易贬逐。
C.白居易最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内容真实,词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D.白居易因性情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而多次遭到排斥,于是便纵情于饮酒作诗。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
②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14.白居易“累以忠鲠遭摈”,材料一中哪些事件体现了白居易“忠鲠”?请简要说明。
【答案】10.ACE
11.A
12.B
13.①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求调任外官。
②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14.①元和四年旱灾时,白居易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②李师道想用自己的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建议皇帝直接赐还,以彰显美德。③殿中答对时,白居易辩证刚正鲛直,直言皇帝错了。④河朔叛乱,白居易进谏忠言,不被听取。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章。未成年时,谒见顾况。顾况,是吴人,倚仗才华很少推重称赞别人,见了白居易的文章,脱口而出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灭绝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你!”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为乙等,调任盖屋尉,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说:“魏征任宰相,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也应当因他是贤者的子孙赎回并赐还给他。李师道作为臣下,不应当掠取美名。”皇帝同意。白居易一共上奏十余次奏章,更加知名。后来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鲛直,皇帝不理解,就进言说:“陛下错了。”皇帝不高兴,答对结束后,皇帝对李绛说:“这个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却敢这样,我不堪忍受他这样做,一定赶走(贬逐)他!”李绛说:“陛下开启进言之路,所以群臣敢于议论得失。如果贬黜他们,这是封住(堵塞)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用来彰显皇上高尚品德的做法。”皇帝领悟,对待白居易如同当初。河朔再次出现叛乱,叛賊攻取弓高,断绝粮道。在这时候,天子迷乱放纵,宰相才能低下,赏罚不当,坐视贼兵,无能为力。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请调任外官。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开始修筑堤坝保护钱塘湖,用钱塘湖蓄洪和放水,灌溉千顷农田。又授任苏州刺史,因病免官。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悼念他。白居易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不请求谥号。白居易写文章精细确切,但最擅长作诗。达到数千篇,当时士人争相传诵。
材料二: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贬黜他们,这是封住(堵塞)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用来彰显皇上高尚品德的做法。“若黜之”是假设的情况,“黜之”是动宾结构,主语为省略的皇帝,句意完整;“是”为代词,作下个句子的主语,故中间要断开。故A处断开。“箝其口”是动宾结构,“使自为谋”亦为动宾结构,两个分句均句意完整,故中间要断开。故C处断开。“非……也”是判断句,中间不断开。故E处断开。故答案为:ACE。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不同。错误。拔,提拔。/超过,超出。句意:这个人是我亲自提拔的。/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B.正确。绝,断绝/横渡。句意:断绝粮道/横渡江河。
D.正确。艰难,文词隐晦而不平易。/生活困苦或工作条件差。句意:不推崇艰涩难懂。/生活困难或者工作条件不好。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直言皇帝误会了他”错误。根据文中“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意思是后来白居易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鲠直,皇帝不理解,就进言说:“陛下错了。”指白居易直言皇帝错了,不是“皇帝误会了他”。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见”,表被动;“丐”,乞请,请求;“迁”,调任。(2)“成”,完成;“解”,理解;“录”,抄录。故答案为: ①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却不被皇帝听取,就乞求调任外官。
②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可知,贞元四年,白居易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赋以赈救饥民。根据文中“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可知,李师道想用自己的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则建议皇帝直接赐还,以彰显皇帝的美德。根据文中“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可知,在殿中答对时,辩论刚正鲠直,皇帝不理解,就直接进言说皇帝错了。根据文中“河朔复乱……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可知,河朔叛乱,白居易进谏忠言,不被听取,就请求外调任职。故答案为: ①元和四年旱灾时,白居易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②李师道想用自己的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建议皇帝直接赐还,以彰显美德。③殿中答对时,白居易辩证刚正鲛直,直言皇帝错了。④河朔叛乱,白居易进谏忠言,不被听取。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临 江 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勿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词当为宋室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
B.“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C.“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D.最后三句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浇酒凭吊屈原,寄托了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16.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案】15.C
16.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的能力。C.“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万事一身伤老矣”意思是: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报国无门,充满了感伤和愤懑心绪。“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故两句是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共同点: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不同点是:陈词中“老矣”包含着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以廉颇之典故,表示自己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故答案为: 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17.(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八个字,与王充《论衡》“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寓意相近。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生动地刻画出琵琶女演奏结束准备自述身世时的动作与神情。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描写月亮升起后江面的景象:月光浸染了一切,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
【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锲、镂、拨、敛、横。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语言文字运用I
三冲村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因境内有涂冲、江冲、林冲三条溪流汇集马槽河而得名。三冲是绿色的。山体碧绿,绿得如同颜料堆起来一般;树林翠绿,绿得好似颜料涂抹一般;溪水清绿,绿得仿佛颜料流淌一般。这时候,人的思维在____①中也被绿色浸染,稍不注意就会缠在树梢上,融进水流里,落入草丛中。
三冲是湿润的。三条溪流如三条游龙,从山涧里游来,从石缝中游来,从树丛中游来,从奇花异草中游来。于是,马漕河变得丰腴而灵动,裹挟着大别山的神威,裹抉着三冲的神韵,蓄势奔涌,一路欢笑一路歌,流向巢湖。
清滢滢的河流,在柳林旁潺潺而去,拽着河边水草和柳树的根须发出哗哗的响声。浅滩处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排列成不同音阶的琴键,弹奏着②____的乡村歌谣。翠鸟从柳林里飞过来飞过去,编织着诗意的天空。河边悠然自得的水牛,甩动着长长的尾巴,驱赶着飞动的草虫,享受着自由的时光。白鹭吃饱了便飞至牛背上稍息,和水牛一起构筑着童话般的意境。河沿上野花缀埂,有蜻蜓擦着河面飞,如一线震颤的曲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三条溪流如三条游龙从山涧里、石缝中、树丛中、奇花异草中游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8.不知不觉;动人心弦
19.①原句是排比句,句式整齐,简洁明快,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改句则为长句,其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欣喜之情较弱。②原句是几个短句,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改后的长句则与上下文不一致。)③原句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个场景,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改句仅表达了溪流流出来的位置。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本处是说人的思维在满眼是绿色的环境中没有意识到就被绿色浸染,可用“不知不觉”。“不知不觉”,未注意或没察觉到地。② 本处是来修饰乡村歌谣的优美动听,可用“宛转悠扬”。“宛转悠扬”,委婉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故答案为: 不知不觉;动人心弦
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原句中“从山涧里游来”“丛石缝中游来”“从树丛中游来”“从奇花异草中游来”都采用了“从……游来”的句式,句式整齐,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有气势。原句中“从山涧里游来”“丛石缝中游来”“从树丛中游来”“从奇花异草中游来”采用的是短句的形式,使得表达更加地灵活多变,并且后文说到“一路欢笑一路歌,流向巢湖”,所以短句更符合描写的三条溪流的特点。故答案为: ①原句是排比句,句式整齐,简洁明快,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改句则为长句,其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欣喜之情较弱。②原句是几个短句,与上下文的语言风格一致;改后的长句则与上下文不一致。)③原句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个场景,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改句仅表达了溪流流出来的位置。
(2023高一上·固镇县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Ⅱ
夏天,大家喜欢吃西瓜,但有传言说,西瓜放一夜,就会滋生很多细菌,吃了可能导致腹泻,甚至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那么,①____?西瓜的隔夜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西瓜上滋生的细菌有致病性。
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致病菌或其分泌毒素污染的食物。生活中,②____ ,包括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而这些细菌在西瓜里很难独立存活。所以,使用干净的刀具和案板切西瓜,之后再包上保鲜膜放进冰箱,就不容易被致病菌污染了。如果用切过肉类的刀来切西瓜,就有可能使西瓜被刀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过夜后,③____
20.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大家喜欢吃西瓜”中的“大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B.此印章法匠心独具,不失为大家风范。
C.下午孙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新校区。
D.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凝心聚力才能办大事。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D
21.①隔夜的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②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很多种;③就不宜再吃
22.隔夜的西瓜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西瓜上滋生的细菌是否有致病性。
【知识点】搭配不当;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用法的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语境,首先理解画横线处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再分别理解选项,找出其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分析语段的特征;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泛指众人、大伙儿。A.“大家”指世家望族;B.“大家”指行家;C.“大家”特指在场的人员。D.“大家”泛指众人、大伙儿;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到有传闻说隔夜的西瓜会滋生很多细菌,吃了可能会影响健康,而后文说到隔夜西瓜影响健康的原因,所以本处提出了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这一疑问,可填“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②后文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品种,而这些细菌在西瓜上很难独立存活,照应了前文“甚至食物中毒”这一内容,所以可填“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很多种”。③本处是一种假设,即切过肉类的刀用来切西瓜,而这样的话,因为切过肉类的刀就可能被携带的致病菌污染,过夜后,西瓜就不宜再吃了,可填“就不宜再吃”。故答案为: ①隔夜的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②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很多种;③就不宜再吃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搭配不当,“影响健康”的是“隔夜的西瓜”,“西瓜的隔夜”改为“隔夜的西瓜”;搭配不当,前面“是否”是两面词,“细菌有致病性”是肯定的一面,两面对一面,改为“细菌是否有致病性”。故答案为: 隔夜的西瓜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西瓜上滋生的细菌是否有致病性。
四、写作(60分)
23.(2022·湖北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论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荀子在《劝学》里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古人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
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引自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的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近朱砂的,就会变红,靠近墨汁的,就会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则变好,接近坏人,则变坏,表明环境会对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强调的是客观环境的重要性;“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声音是悦耳和谐的,那么它听起来就很清越;身形是端正的,那么影子看起来就是直的,指出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事物根本之所在。
第二句引出孔子和荀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一个人自己要先有实力,才能把别人扶起来,自己是基础,起决定作用的;荀子的“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意思是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强调的是客观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句是启示:面对环境,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我们要坚守自己,不能失去自我。
要求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谈理解写一篇文章。材料在阐述“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人有主观能动性,如果主观能动性强,再加上好的外在环境,有所成就是必然的。
行文思路:如写环境造人,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好环境与坏环境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然后明确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造就更好的人才。最后联系当下,再次强调优良的环境在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立意:
1.内因与外因齐飞,未来为锦绣之色。
2.立身处世如荷花,不染泥垢。
3. 近墨者未必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