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仞岳”2个生字,会写仞、岳、摩、遗”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筒门迎凉有感》。
3.从古诗的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这两首古诗的大既意思。
4.整合两首古诗,通过“联系皆景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品悟诗清”的方法,读懂古诗,走近诗人,了解历史,初步感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体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古诗的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这两首古诗的大既意思。
教学难点
整合两首古诗,通过“联系皆景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品悟诗清”的方法,读懂古诗,走近诗人,了解历史,初步感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体悟家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主题导入,统整把握
1.出示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交流诗句的意思,体会林则徐愿为国献身、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
2.本单元第一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抒发爱国之心、破敌之志、忠心报国的豪情。
3今天学习《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围绕单元整体目标展开教学开宗明义,有的放矢。)
板块二 紧扣预习,初读古诗
1.指名朗读诗题,正音。结合朗读,引导学生推测,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添加停顿符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指名说诗题的意思,相机理解“边塞”“将晓”,了解“边塞诗”“边塞诗人”,以及边塞诗主要描绘的内容;边塞风光、战士生活、报国抱负、将士思乡。
3.结合“前学单”,反馈预习。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前学单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借助“注释、课外资料”,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1.指名朗读古诗,正音,学习生字“仞”“岳”,理解字义:“仞”是长度单位,相当于成人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长约1.6米。“岳”指高山,比如“三山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
2.再读古诗,交流预习所得:诗人及创作背景。相机补充北宋南宋资料。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州后,宋钦宗的弟弟带着北宋的达官贵人逃亡到南方,并建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当政者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抗金爱国人士,不思收复失地;达官显贵一味寻欢作乐,百姓却在战乱中痛苦地生活。
3.齐读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读后交流:
预设1:都是七言绝句。根据“四三”划分节奏,指导朗读。
预设2:先写景后写人。(完成板书:景 人)
相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 相机追问:《从军行》写到什么人 (边关将士)“遗民”又指哪些人 (北宋留下的民众)“遗民”的“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遗留、遗落)学习“遗”。
(设计意图:知诗人,了解背景,整体感知,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之一。开讲之前,将两首古诗同时呈现,整合初探。先结合预习,借助注释,解诗题,初步感知大意,再聚焦相同之处,意在铺垫背景、把握情感基调、激发阅读期待。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板块三 逐诗解读,品悟诗情
1.学习《从军行》。
(1)指名说诗句描绘的画面,疏通诗义,点拨“穿”“金甲”的意思。
(2)第一、二两句写了哪里的景 (边塞风光)
结合四个边塞地名,配乐描绘画面,感受边塞的壮丽、开阔。
品“暗”悟诗情
青海湖碧波荡漾,祁连山银光闪耀。一青一白,纯洁美丽,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 结合诗句和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1:紧扣“雪山”“黄沙"感受边塞地理环境差,边关生活非常艰苦。教师相机结合地图,讲解盛唐时期边关的实际情况,突出“孤城”地理位置的重要,追问:你又想到了什么
预设2:边塞连年战火,戍守边关非常重要,感受到将士们的责任感。
预设3:借助带有“玉门关”的诗句,了解“玉门关”,感受偏远、荒凉、孤寂,体会将士们因为思念家乡而心情黯淡。
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悟,再读这两句。
(3)王昌龄的笔下,除了写边塞风光,还写什么呢
抓“终不还”悟真情,看看又有哪个词打动了你 体会到边关将士、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1:抓住两个“不”,体会将士们抗敌报国坚定的决心。
预设2:抓住“终不还",体会大敌当前,将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家人抛在脑后,誓死保卫国家,捍卫国家的主权的浓浓爱国情,诗人被感动了。
这就是家国情怀。带着这样的心情,请再来读读这首诗。
诗人一开始写边塞的风光,仅仅为了写景吗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
(4)集体吟诵《从军行》。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悟情、得法,是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教学中,先抓“暗”字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悟情,体会景中藏情的方法;再抓“终不还”,寻找那份豪情,体会直抒胸臆,形成背景与诗情的呼应。最后学法总结“联系背景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品悟诗情”。)
2.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过渡:连年的烽火,对于北宋遗民又意味着什么呢 齐读古诗,点拨“凉”的意思。
(2)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义:
①理解“三万里河”“五千仞岳’的意思,感受黄河的磅礴,华山的高耸,读出自豪感。学习生字“摩”。
②“胡尘”指什么 配乐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北宋末年,金兵人侵中原大好河山落人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生活疾苦。遗民流下的都是什么“泪”
③面对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凄凉)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
④讨论:第一二两句写景,为什么陆游不选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 不选小桥流水的姑苏寒山 独独写了黄河和华山呢 结合学生交流,出示南宋疆域图了解金人侵占版图。
小结:国破山河在,只是北方的壮丽山川都被金兵践踏。南宋朝廷腐败无能,金兵肆虐,国破家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凄凉、悲苦。
(3)品“又一年”悟诗情。
你们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 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
“又一年”望的是什么 ——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再一个“又一年"望的又是什么 ——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年又一年,望了多少年 出示陆游的诗句,生朗读:
52岁作《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1岁作《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7岁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85岁作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望到了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遗愿望到了一个个爱国诗人“可怜白发生”,可是——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人到死都没有看到中原的统一,你体会到了什么 (悲凉)
③“遗民”的“遗”,仅仅是“遗留、遗落”的意思吗 (遗忘、遗弃)
(设计意图:衔接《从军行》“联系背景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品悟诗情"的读诗方法,紧扣一个“泪”字想象金兵肆虑 百姓凄苦 体悟遗民苦盼王师的悲凉。引导学生继续从“景中藏情”“直抒胸臆”学抓关键词“又一年”,一唱三叹,从而领悟“抓诗眼悟情”的方法。)
板块四 整合诵读,体悟“感情”
1.分别朗读《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你感受到话人一颗怎样的心 (板书:保家卫国忧国忧民)
2.读着不同的两首诗——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我们却发现,他们都有着一颗爱国心这就是家国情怀。(完成板书:家国情怀)
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自由交流,相机点评。)
3.师总结:奔腾的长江,涌动的黄河,造就了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淀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爱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让我们传颂这一首首爱国诗歌,铭记这一位位爱国诗人,升腾起我们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设计意图:较之第二板块的整合初探,此处的再次整合,旨在探究两首古诗表达情感的一致——家国情怀。爱国诗词,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想象品悟,皆为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丰厚学生解读古诗的文化底蕴。)
板块五 适度练习,拓展阅读
这节课我们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联系背景朗读理解,抓关键词品悟诗情”的方法读懂古诗,走近诗人,了解历史。
1.背诵默写古诗。
2.拓展品读王昌龄、陆游的诗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从古诗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利用资料、抓住诗眼等方法,于初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悟感情中,走进古诗、走近诗人、走进历史,体悟那份强烈的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初识律诗
1.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了前两首古诗初步学习“抓关键词句悟诗情"的方法,感受到两首边寒诗情景交融、爱国情深。今天学的这首诗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认识律诗。这首诗有8句,它属于“律诗”。每句七字,叫“七律”。一般8句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示:首联领联 颈联 尾联)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强调学法,为三首古诗的比较做铺垫;认识律诗,落实诗体常识,为感受律诗的音韵节奏打基础。)
板块二 了解诗人,朗读古诗
1.了解诗人。(出示)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1500余首。他的诗深沉,悲壮,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但有一首例外,就是今天这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是为什么呢 学完就明白了。
2.读题解题。说题意,理解“闻’“官军”“河南河北”。
3.朗读古诗。
(1)字音提醒:出示:剑外 蓟(ji)北 襄(xiāng)阳 洛阳
(2)古今异义:出示“涕(tì)泪 衣裳(cháng) 妻子(zǐ)”并理解。
(3)朗读指导:按“四三”划分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从这首律诗的独特之处——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切入,引发学习兴趣;抓易读错的字词和古今异义词,通过朗读、交流理解,增强学生借助注释和主动查词典来学古诗的意识。)
板块三理解诗意,品悟诗情
1.理解诗意。
(1)默读,理顺诗意。
(2)交流指导:说诗意。
理解“愁何在”“漫”“须”“作伴”。
(3)整体疏通,再顺诗意理解读诗。
2.品悟诗情。在一遍遍朗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有一种情绪一直在诗歌中流转 (预设:古诗里充满诗人的喜悦。)
(1)把脉诗情:诗中哪个词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 抓住“喜欲狂”,用“抓诗眼悟诗情”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欲狂”。
(2)了解历史:理解这样的诗眼,要联系诗人创作的背景。杜甫为何“喜欲狂” 这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生交流师出示。)
安史之乱是唐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同皇帝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叛乱爆发于河北省,叛军攻陷了洛阳。洛阳成了废墟。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乡,逃离了家园。杜甫和家人随逃难的人群离开了故乡洛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7年多。7年,诗人和家人颠沛流离,差点死于战乱,如今听到战乱平息的好消息,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3.体悟诗眼。联系关键词句,体会诗人的“喜欲狂”。
(1)对比感悟“悲喜交加”。
抓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说感受。(预设: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可见诗人特别高兴喜极而泣。“忽传”说明消息来得突然。从“初闻”和“满衣裳”我好像看到诗人一听到喜讯,就控制不住感情,高兴得哭了。)
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也曾流过泪一-(补充出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节选)
叛军攻破国都长安,劫掠焚城,繁华的都城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杜甫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鸣也揪心。此时,他的泪是怎样的泪 (预设:痛苦的泪、伤心的泪。)
是为国破家亡而流的痛苦的泪。流泪的还有失去亲人的孩子、痛苦的士兵、苦难的百姓……现在,战乱平息的喜讯传来,7年的痛苦涌上心头,诗人流的又是怎样的泪 (预设:喜悦的泪、激动的泪。)
(2)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展开想象,强烈的“喜悦”扑面而来。(预设:从“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感受到诗人特别高兴,仿佛看到,妻子和孩子喜笑颜开,妻子一边笑,一边抹着眼角的泪。孩子快活地喊:“太好了!太好了!"杜甫高兴得手舞足蹈,拿着书胡乱卷弄。)
(3)朗读感悟“放歌纵酒”
预设:“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的“喜欲狂”。诗人大白天尽情歌唱、纵情喝酒,还想马上就带妻儿回家乡,那是多快活呀!
(4)拓展感悟“归心似箭”。
预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里的“即”“穿”“下”这些字,体现诗人急着要回家乡去的激动和高兴。
拓展:当时杜甫在四川,那时叫“蜀”。蜀地道路异常难行。(出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杜甫《恨别》
(出示蜀地山水画地图)感受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迢迢千里,跋涉艰辛,体会诗人返乡狂想中归心似箭的急切与激动正是他喜欲狂的内心表露。
公元763年的春天,是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痛快的春天。杜甫是不是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 (预设:为战乱平息国家统一而喜;为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可以安居乐业而喜。)
透过诗句,特别是“喜欲狂”这一诗眼,隔着千年时空,我们仍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生朗诵全诗)
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是杜甫人生中第一首表达心中痛快喜悦之意的诗,所以被称为他的“生平第一快诗”。
(设计意图:基于前两首古诗学习方法的基础,体悟这首诗的“喜欲狂”中,学生拥有自主找诗句、抓字词、说想象、谈感受的学习空间,并且通过教者适恰的资料补充、方法提点,走向历史,多角度地聆听诗人的澎湃心潮,细腻而深入地体悟“生平第一快诗”中的爱国情怀。)
板块四 感受对仗,体会音韵
1.感受对仗。律诗很讲究对仗一般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如:(出示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首诗除了首联,其余三联都对仗,所以读来格外上口。
2.体会音韵。发现每联最后一字(“裳”“狂”“乡”“阳”)押“ang韵,这是一个要张大嘴才能发响亮的音,这样的音更能抒情。如把前两联最后两字换一换,感觉有何不同 (出示)
初闻涕泪满衣襟,
漫卷诗书喜不禁。
(预设:不押韵,不顺耳,没有那么欣喜若狂。)
诗中每个字、每个音,都是精挑细选的,尤其是杜甫,一定要注意他的用字。
3.以书衬诗。这首诗被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写成作品流传千载。(出示分别用隶书、行书、草书书写的这首诗)
如果当时的杜甫挥毫写诗,他最有可能用哪种书体写 (预设:会用草书写,才能体现欣喜若狂的心情。)
我们也可以用美观的书法,把诗变成一幅作品挂在墙上。(出示书法作品)
(设计意图:诗人的情感不仅流淌在诗句的内容上,也深藏于格律的讲究和用字的精练上。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受这首诗音韵节奏中也饱含着诗人的“喜欲狂”,从而渗透从音韵节奏和用字品字中体悟诗情的方法。)
板块五 比较异同,学法总结
1. 比较异同。比较古诗,发现异同。(出示表1)
诗名 作者 朝代 主要内容 表达情感
从军行 王昌龄 唐 描写了唐朝戍边将士们生活艰苦和战斗惨烈,抒发了他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表达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南宋 由景抒情,描绘祖囚的大好河山和人民对南宋王朝的期盼。 表达诗人盼望尽快收复失去的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愿望,流露出他对南宋统治者无能的悲愤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 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想要收拾行装立即带着亲人还乡。 打岌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和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学法总结。
不同的主题,相同的情感。通过三首爱国诗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背景理解古诗,通过“抓诗眼悟诗情”的方法,走进古诗、走近人物、走进历史,为我们的古诗学习积累了好方法。3.升华情感。(设计意图:比较三首诗,既是复习内容总结学法,更是清晰地整体把握,重重叩响本课、本单元的主旋律——“爱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