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八下《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关于大雁归来的知识,反思“事理说明文”的定位。
2. 通过大雁低语、玉米地觅食、沼泽地集会鸣叫三段细节描写的品读,理解作者“土地共同体”的伦理观。
3. 通过大雁联合的联想,深入思考“人类共同体”的理念。
4. 帮助学生树立“地球共同体”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大雁低语、玉米地觅食、沼泽地集会鸣叫三段细节描写的品读,理解作者“土地共同体”的伦理观。
教学难点:通过大雁联合的联想,深入思考“人类共同体”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地球共同体”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阳春三月,又是候鸟启程的日子,燕子南飞,大雁北归,我们头顶的天空又多了一道风景线。生态学杰、环境保护主义利奥波德在他美国北部的沙乡农场,翘首期盼
板书:大雁归来
二、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征
屏显1:说明文的特征
第一,以传递信息“使人知”为写作目的,这是说明文文体的核心特征;第二,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为主要内容;第三,以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等具体的说明方法为主要表达方式;第四,语言风格平实客观,普遍追求“说清楚”而非“说得漂亮”。
找出文中最像说明文的语段或句子,并说说你从中获得关于大雁的哪些知识。
预设:
1—2,大雁准时归来;
3,大雁是笔直飞行的;
5,3月,沙乡农场的大雁开始归来,数量很多;
7—8,孤雁很忧郁,大雁过着群居生活;
9—10, 4月,沙乡农场大雁最盛,5月份,沙乡的大雁会减少;
12,每年3月,大雁开始联合迁徙。
板书:定时、直行、群居、联合、随着时间推移,大雁在沙乡的情况。
屏显2:单元单元导语指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事理说明文侧重对事物内部事理的阐释,包括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发展、关系以及背后的原理、规律、机制等。
按照这种定义,你觉得文章要写什么?
预设:
大雁归来为什么走这条路线?
大雁归来时的队形,为什么排成“一” 字型或“人” 字形?
大雁归来的途中为什么不迷路,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
大雁南来北归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大雁归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事理说明文。
三、土地共同体的理解
屏显:课后阅读提示:在《沙乡年鉴》中,作者分12个月,记录了他那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景、生活趣事、细致描摹了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
记录:记,记叙、描写之意;录,实录之意。
记录就是客观准确地记叙、描写真实的见闻。
1.找出文中最不像说明文的语段,读一读,作者记录、描写了关于大雁的哪些画面?
预设:
4,三月大雁徐徐归,
6,春雁觅食玉米地
9,沼泽集会大雁鸣
2.在这些画面中,作者除了描写大雁之外,还描写了什么?你从中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
4,大雁、沼泽、草地、沙滩、山丘、湖水,作者多次说大雁在向这些土地“低语”,可见大雁3月再次归来,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深深的热爱。
6,春雁、玉米地、乌鸦、棉尾兔、田鼠、环颈雉,这些动植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9,沙锥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远处的一只猫头鹰的叫声,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还有大雁的集会鸣叫。在这片沼泽地,各种动物的声音交错在一起,美妙动听,和谐美好。
板书:土地共同体
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土地共同体”的含义。
预设:土地共同体就是尊重、爱护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所有生物,不掠夺,不破坏,不践踏,让所有的生物都能和土地共存共生共美好。
附:教学实录
师:读一读第四小节,说说看作者除大雁外,还描写了什么?
生:沼泽、草地、沙滩、山丘、湖水、香蒲。
师:大雁在这些环境里干什么?挑选出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细细品读。
屏显: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生:“拐来挂去”“低语”“穿行”“问好”“滑翔”“抖掉”这些动词写出了大雁在这片土地上留恋往返,反复飞行穿梭。
生:“每个”“低低地”“白色的尾部”“慢慢”“黑色的翅膀”“静静地”这些修饰词写出了大雁恬静美好的姿态。
生:“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拟人和比喻的使用,写出了大雁把这片土地当作是朋友,是亲人,是久别重逢的知己。
师:大雁喃喃低语,你知道它在说什么吗?
生:你们好!我的老朋友们,我又回来了。
师:太好了!“我又回来了”,这不仅是大雁对沙乡农场说的话,也是我们想对大雁说的话“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情感。
生:读出我们的盼望、惊喜、高兴的心情。
生:“我们的”要重读,突出我们是朋友;“又”要重读,表现出年复一年不失约;“回来了”要拉长音调朗读,读出高兴的呼唤。
四、人类共同体的理解
作者由大雁的联合,想到了人类的联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
屏显:《沙乡年鉴》写于作者(1887—1948)生前,出版于1949年,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二战期间,法西斯发起侵略战争,人类互相残杀,数千万人失去生命,人类文明遭到重创。期间《开罗宣言》的签署和战后联合国等组织的成立,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各国之间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交流。
板书:人类共同体
总结: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我们群居在这个世界,大家相互之间应该像大雁一样联合起来,不要让有些人成为忧郁的孤雁,成为伤心的单身。
五、地球共同体
屏显:
1.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
2.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地盘旋之后,
3.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4.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
5.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
6.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7.在4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
8.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文中作者多达十几处写到“我们”,强调“我们”,意在何处?
预设:“我们”是谁?是土地,是大雁、环颈雉、猫头鹰,是湖泊、山丘、沼泽,还有我们人类自己,是地球这个整体,他们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是平等的,是和谐的,是共处的,是互惠互利的,是相依相伴的。
板书:地球命运共同体
六、美好归来
1、讨论:文章学完了,回过来看看题目,比较《大雁》、《大雁回来》、《大雁归来》这三个题目,哪个更好?
预设:《大雁》,更像一个说明类文章的题目,直接交代说明对象。
《大雁回来》,直陈其事,没有任何情感倾向。
总结科学观察笔记的写作方法。
注重文章的思想深度。
做一个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
2、创作——落笔成诗·文学性
文章最后一段中有这样的句子: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写几句诗来总结你的所得。
示例:
我们都有羽翼
我们不能高举猎枪
瞄准自己的翅膀
我不能忘记
那归来的方向。
3、师总结:《大雁归来》,“归来”有再次回来的意思,大雁每年3月都会来到沙乡农场,就像是游子归家;“归来”还指作者主张的生态伦理能回到从前,回到和谐美好,有一种回归之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明自己辞官回归田园,田园是他精神的寄托所在,是他生命最初的寻根,归去吧!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吧!生态将芜胡不归?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写好一则科学观察笔记,也收获了很多思想上的启发。愿我们都能做一名环境的观察者,地球的思考者,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愿我们用努力让所有的美好一起——归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