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近日支原体肺炎多发。除了支原体肺炎外,肺炎的种类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下列有关三类肺炎病原体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B.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C.都没有线粒体,不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
D.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不同于植物细胞
2.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由180~200个碱基对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形成。下列有关核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小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核小体在酶的催化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D.核小体排列紧密有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3.《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谷”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由同一种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B.人体细胞产“气”的过程是有机物逐步脱氢的过程
C.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都会释放
D.健康人因“谷不入”出现气衰时,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4.Ca2+在维持肌肉兴奋和骨骼生长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下图是Ca2+在小肠的吸收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钙在离子态下易被吸收,维生素A可促进Ca2+的吸收
B.Ca2+通过与Ca2+通道结合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Ca2+通过Ca2+-ATP酶从基底侧膜转出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Na+-Ca2+交换的动力来自于Na+的浓度差,属于被动运输
5.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用低倍镜找到观察对象后换高倍镜观察
B.采用差速离心法去除细胞壁、细胞核时,转速小于获得叶绿体的转速
C.用黑藻为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不需切片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观察
D.重捕时可用小网眼渔网替代初捕时的大网眼渔网,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
6.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主动运输,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B.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C.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D.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下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 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3 表示用某种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
A.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盐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 pH,属于自变量
B.若将温度升高 15 ℃,则d点右移,e点上移
C.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若在 t 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 t 时,丙组产物总量增加
8.某同学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泵入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可以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B.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
C.无氧条件下的培养液遇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橙色反应
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成黄色来判断呼吸方式
9.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成分(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指a、b、c等体液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c中的物质进入静脉一般需要穿过毛细淋巴管壁、毛细血管壁、细胞膜等结构
C.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成为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10.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过程,甲、乙为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图2中②处Na+通道开放以形成动作电位,④处K+通道开放以恢复静息电位
C.若将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进行实验,图2中③处值将会变大
D.图2中⑤代表静息电位重新恢复,此时对应图1中K+浓度 M侧高于N侧
11.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下图为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在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作为激素、神经递质类物质起作用
B.糖皮质激素能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C.糖皮质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协同抑制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使毛囊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减少
D.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干细胞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12.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是细胞毒性T细胞
B.图中细胞②还需要S蛋白的刺激才能完成N过程
C.经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肌肉注射S蛋白疫苗后机体也会出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3.为了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据图1分析,光敏色素B突变体传递的光信号异常,增强了PAC的抑制作用
B.据图2分析,PAC浓度大于10-4mol/L时对野生型水稻幼苗主根生长为抑制作用
C.据图2分析,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等共同完成的
1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不变
B.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逐渐恢复到原初状态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D.生态系统通常通过反馈调节使自身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
二、多选题
15.玉米根部受到水淹处于缺氧状态时,根组织初期阶段主要进行乳酸发酵,随后进行乙醇发酵以适应缺氧状态,相关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物质A是果糖,进入细胞后的磷酸化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B.糖酵解过程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TCA循环本身不消耗O2,但缺氧会抑制TCA循环的发生
D.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根细胞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会有所降低
16.一般认为生物膜上存在一些能携带离子通过膜的载体分子,载体分子对一定的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载体的活化需要ATP,其转运离子的情况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载体、酶等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
B.载体蛋白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C.磷酸激酶和磷酸酯酶分别催化ATP水解和合成
D.未活化的载体在磷酸激酶和ATP的作用下可再度磷酸化而活化
17.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接受抗原刺激后分泌抗体
B.与普通抗体相比,IgA二聚体有更多的抗原结合位点,与相应病原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C.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18.下图1表示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2表示碳循环过程,其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
B.图2中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C.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草28000g
三、非选择题
19.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专门运输ATP和ADP的转运体(AAC),AAC只能1:1交换ADP和ATP,确保细胞正常代谢的能量需求。线粒体ADP/ATP载体在两种状态之间循环:在一种称为细胞质开放状态的状态下,它的中心结合位点可用于结合ADP,而在另一种称为基质开放状态的状态下,这种结合位点可用于结合新合成的ATP,过程如下图1所示。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结构支架是 ,它们的功能不同,主要体现在所含的 (成分)不同。在运载ATP时和运载ADP时,它的 结构不同。
(2)图2表示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为ATP的合成提供驱动力的是 。
(3)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被椰毒假单胞杆菌污染,该细菌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ADP和ATP的交换,导致 ,进而引发人体中毒。
(4)信号序列是指细胞内合成的某些蛋白质N端上的一段短肽,长15~30个氨基酸,可以引导多肽到不同的转运系统,但其不出现在成熟的蛋白质中。在线粒体外膜上有信号序列的 ,带有信号序列的前体蛋白先与其结合,然后通过膜流动作用到达线粒体的内-外膜接触点,信号序列在线粒体内—外膜的电化学梯度势能的驱动下跨过接触点处的蛋白质转移器,并借助 水解提供的能量进一步进入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信号序列被 ,前体蛋白折叠成成熟蛋白。线粒体中的蛋白质除了上述途径的来源之外,还有 。
(5)NTT是叶绿体内膜上运输ATP/ADP的载体,在无 和 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时,负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转运至叶绿体基质,从而满足叶绿体中依赖ATP的代谢活动的需要。
20.科研团队开发出耐盐碱的海水稻,与传统耐盐碱水稻相比,海水稻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盐碱性,其能在土壤盐分为3%~12%、pH为8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生长。如图是与海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Na+进入细胞和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 (填“增大”或“减小”)细胞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吸水,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
(2)海水稻细胞通过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抗菌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 。
(3)海水稻根细胞细胞质基质中Na+过度积累会阻碍其生长。在盐胁迫下,SOS1被磷酸化,Na+借助H+电化学梯度可运出细胞,结合图中信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
A.SOS1能同时转运Na+和H+,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B.H+通过SOS1进入细胞质属于主动运输
C.同种离子在同一细胞中的转运蛋白相同
D.Na+只能借助H+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来缓解盐胁迫
(4)由图1可知,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pH为7.5,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的pH均为5.5,据图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5)海水稻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的 (填“高”或“低”)。请参考“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观点,要求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6)海水稻根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如图是水通道蛋白的模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水通道蛋白上 (填“具有”或“不具有”)疏水区域。
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对水分子没有屏障作用
B.氨基酸分子难以通过水通道蛋白
C.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
D.水分子更多的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E.水通道蛋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F.水通道蛋白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③已知猪的红细胞膜表面水通道蛋白含量高于其肝细胞,若将二者置于蒸馏水中,推测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 (填“长于”或“短于”)肝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
21.细胞内的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密而又复杂的系统,如果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失控,细胞就无法实现正常功能,甚至会因此而死亡。图1表示细胞内物质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的“信号肽假说”机制。请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细胞器时,先用超声破碎技术打破细胞,然后将得到的细胞匀浆进行 (填方法)以分离获得各种细胞器。为了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转移路径,科学家常用 (填方法)进行研究。
(2)图1中物质甲的合成、加工、运输与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 (用文字和“→”表示)。
(3)图1和图2中的mRNA首先在 (填结构)上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再通过与内质网上的 结合,肽链边合成边被转移到 中加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发生解聚。
(4)研究表明,某种糖尿病的发生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相关。当蛋白质出现错误折叠时可通过 (填细胞器)的作用消化、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维持细胞与机体稳态,该生理过程需要 (填细胞器)提供能量;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诱导部分胰岛B细胞发生细胞 (填“坏死”或“凋亡”)
(5)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一旦失控会引发很多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自闭症等,据题意推测以上疾病可能的发病原因是_______。
A.控制囊泡运输的基因发生突变
B.包被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脱离内质网
C.包被蛋白无法脱落,阻碍囊泡在细胞内迁移
D.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精准“投递”
22.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下图为血压调节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Ⅰ),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Ⅱ)。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 ,图中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 。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血容量升高的机理是 。
(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分组 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① 。对3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3组小鼠血压、AⅠ含量、AⅡ含量。
实验处理 对甲组和乙组小鼠按40mg/kg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对丙组小鼠的处理是② 。
③ 持续处理4周后,再次测量3组④ ,并与实验前测量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分析,血压:乙组>甲组≈丙组:AⅠ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Ⅱ含量:乙组>甲组>丙组。这说明卡托普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 酶的活性,进而使AII的含量下降,导致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 ,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
23.下图1表示某地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进行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表2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a、b、c三个种群构成一条食物链。图3为净化养殖塘内河水的复合式生态床技术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鸡、鸭既能以植物为食,又能以沼渣和秸秆制成的饲料为食,由此判断它们在本生态系统中属于 。若图1代表能量关系,箭头 (填序号)不能成立;箭头8可代表鸡、鸭、猪等家禽家畜的 量。
(2)将秸秆直接制作成饲料中的能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秸秆投入沼气池后再制成饲料中的能量。与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相比,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维持相同的产出能力时,所需投入的化肥和精饲料更少,其原因是 。
(3)表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是 ,该食物链中能量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种群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363.5 34.5 235
b 18 4.5 2
c 123 50 6.5 25.5
(4)图2中,生态浮床需合理布设多种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土植物,防止过于稀疏或密集,影响净化效果,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 。部分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 的作用。生态浮床中的曝气机可不断曝气,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5)科研人员欲对养殖塘内虾的生态位进行调查,需要对虾的 等方面展开调查。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A、细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它们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分别为A、T、G、C或A、U、G、C,A正确;
B、细菌和支原体的蛋白质是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的,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
C、肺炎支原体、细菌性肺炎没有线粒体,但是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C错误;
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因此核小体也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其中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详解】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染色质,A错误;
B、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形成,水解后得到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B错误;
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染色质的复制,所以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正确;
D、核小体排列紧密有利于维持染色质结构的相对稳定,但不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错误。
故选C。
3.C
【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中的蔗糖和多糖不属于还原糖。
2、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详解】A、淀粉是植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淀粉属于多糖,是由葡萄糖连接成的多聚体,A正确;
BC、分析题意可知,“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而细胞呼吸作用是人体产生能量的唯一方式,即人体细胞产“气”的过程是有机物逐步脱氢的过程,有氧呼吸时,能量的产生会伴随着CO2的产生,无氧呼吸时会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所以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不会都有CO2的产生,B正确、C错误;
D、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提供的能量不足,此时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增加细胞呼吸的底物,促进细胞呼吸产生能量,D正确。
故选C。
4.C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人体内Ca2+可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钙在离子态下易被吸收,A错误;
B、Ca2+通过肠上皮细胞腔侧膜Ca2+通道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但该过程离子不与通道结合,B错误;
C、Ca2+通过Ca2+-ATP酶从基底侧膜转出细胞,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Na+-Ca2+交换的动力来自于Na+的浓度差,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5.A
【分析】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详解】A、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只需要用低倍镜即可观察,A错误;
B、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结构时采用的是差速离心法,起始离心速度低,后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细胞壁、细胞核比叶绿体先分离出来,所以转速较小,B正确;
C、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由于其叶片比较薄,可不需切片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观察,C正确;
D、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重捕时可用小网眼渔网替代初捕时的大网眼渔网,因为这不影响被标记个体的重捕,D正确。
故选A。
6.C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据图可知,③运输需要消耗ATP,是主动运输,④和⑤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且需要蛋白质协助,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因此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B正确;
C、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是核糖体,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无法更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C错误;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C。
7.A
【分析】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2、分析题图:图甲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其中b点是酶的最适pH,在b点之前,随pH升高,酶活性上升,超过b点,随pH上升,酶活性降低,直到失活;图乙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3、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属于自变量,盐酸可用于调节溶液的 pH,A正确;
B、若将温度升高15℃,酶活性会下降,则d点右移、e点不变,C错误;
C、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丙组的实验温度是70℃,分析图3可知,此时纤维素酶已失活,所以,在 t2时向丙组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的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t3时,丙组产物总量不会增加,D错误;
故选A。
8.B
【分析】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泵入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是为了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可以控制无氧条件,A错误;
B、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便于酒精的检测,B正确;
C、无氧条件下的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乙醇,遇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灰绿色反应,C错误;
D、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因此无法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成黄色判断呼吸方式,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液;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
【详解】
A、内环境稳态是指a、b、c等体液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正确;
B、c淋巴液中的物质直接由淋巴管注入血管中,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壁,B错误;
C、正常情况下,组织液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浆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c,C正确;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会进入血浆中,从而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B。
10.C
【分析】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造成的,钾离子的外流是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钠离子内流造成的,也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过程。钠离子从神经细胞膜内运输到膜外,钾离子从膜外运输到膜内都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详解】A、K+从N侧运输到M侧是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的,不消耗能量,所以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错误;
B、图2中②处K+通道开放以恢复静息电位,④处Na+通道开放以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
C、若将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进行实验,导致细胞外液的Na+浓度过高,图2中③处值将会变大,C正确;
D、图2中的⑤表示还未兴奋,且细胞具有保钾排钠的特点,一般情况下,N侧(细胞内)K+浓度都大于M侧(细胞外),D错误。
故选C。
11.A
【分析】题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过一系列途经最终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与此同时,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NE或传出神经分泌NE作用于MeSc,使其异常增殖分化,最终黑色素细胞减少。
【详解】A、过程①去甲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为激素,过程①去甲肾上腺素是由传出神经分泌的,是神经递质类物质,A正确;
B、糖皮质激素为固醇类激素,受体位于细胞内,糖皮质激素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内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B错误;
C、糖皮质激素抑制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去甲肾上腺素促进黑色素干细胞的增殖,C错误;
D、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干细胞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错误。
故选A。
12.D
【分析】由题图可知: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呈递给①,故①为辅助性T细胞,②是B细胞;③能产生抗体,故为浆细胞,浆细胞是唯一一种不具有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④由B细胞分化而来,所以④是记忆B细胞;⑤细胞毒性T细胞;⑥是记忆T细胞;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所以⑦是⑤分裂分化产生的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详解】A、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呈递给①,故①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和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A正确;
B、细胞②为B细胞,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抗原直接与B细胞接触是第一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因此细胞②B细胞还需要S蛋白的刺激才能完成N(分裂分化)过程,B正确;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C正确;
D、肌肉注射S蛋白可引起体液免疫,但由于没有侵染细胞,不引起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D。
13.A
【分析】题图分析:图1曲线表明随着PAC浓度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相对长度逐渐降低;图2曲线表明一开始随着PAC浓度增加三种水稻的主根的相对长度逐渐升高,当PAC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三种水稻的主根的相对长度逐渐降低。
【详解】A、图1中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对水稻地上部分的相对长度减小的趋势基本相同,但在PAC浓度大于10-7 moL L-1时,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长度较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大,说明光敏色素B传递的光信号减弱了 PAC的抑制作用,A错误;
BC、图2显示:PAC浓度在10-5~10-7moL L-1范围内,三种水稻的主根相对长度都较PAC浓度为零的对照组长,而PAC浓度为10-4时,三种水稻的主根相对长度都较PAC浓度为零的对照组短,说明PAC处理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的影响是:浓度较低(10-5、10-6、10-7)时促进主根延伸,浓度较高(10-4)时抑制主根延伸,据此可推知: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BC正确;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14.D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A、种群数量围绕着K值上下波动,因此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仍会变化,A错误;
B、群落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不一定恢复到原始状态,B错误;
C、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不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因此信息传递不沿食物链进行,C错误;
D、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的基础,生态系统通常通过反馈调节使自身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D正确;
故选D。
15.AB
【分析】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A、分析图,物质A是果糖,可以和葡糖糖结合构成蔗糖;进入细胞后被磷酸化,该过程消耗ATP释放的能量,属于吸能反应,A错误;
B、糖酵解过程其实就是细胞呼吸的过程,释放的能量去路有NAD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大部分热能,B错误;
C、 图中磷酸化的A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在氧气充足时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参与TCA循环,缺氧会抑制TCA循环的发生,C正确;
D、氧气供应不足时进行无氧呼吸,植物的根组织细胞进行乙醇式的无氧呼吸,因此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将丙酮酸分解成乳酸导致胞内pH降低,使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丙酮酸脱羧酶活性上升,最终导致乙醇生成量增加,D正确。
故选AB。
16.ABD
【分析】图中展示磷酸激酶催化ATP分解为ADP时,能将1个磷酸基团转移到细胞膜上的某载体上,使载体活化,活化载体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离子结合。在磷酸酯酶的作用下,活化载体释放磷酸基团,成为未活化载体,同时在细胞膜的另一侧释放所结合的离子。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载体、酶等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A正确;
B、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载体蛋白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B正确;
C、据图分析,磷酸激酶的作用是在ATP和底物之间起催化作用,将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载体上;磷酸酯酶是通过催化磷酸酯键水解使载体去磷酸化的酶,C错误;
D、图示未活化的载体,在磷酸激酶的催化下,可获得ATP转移的磷酸集团,而再度活化,D正确。
故选ABD。
17.BD
【分析】1、免疫系统:①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等。②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防御性保护作用;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泡器或细胞结构:免疫监视指机体清除和识别突变的细胞。
【详解】A、图中甲细胞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来的,浆细胞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与普通抗体相比,IgA二聚体有更多的抗原结合位点,具有更高的亲和力,B正确;
C、sIgA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从而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
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D正确。
故选BD。
18.ACD
【分析】分析图解:图1表示食物网,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水草是生产者,其余的都是消费者;图2为碳循环示意,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 B是生产者,则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详解】A、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图1中不包括分解者,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A错误;
B、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 B是生产者,图2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流动,包括图中的①②③④,B正确;
C、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C错误;
D、图2表示食物网,底栖动物和虾类均以水草为食,虾类又以底栖动物为食,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 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食物链按照最短计算,则至少需要消耗 水草 100×1/5÷20%÷20%÷20%+100×4/5÷20%÷20%=4500g,D错误。
故选ACD。
19.(1)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空间
(2) 三/3 H+浓度差
(3)细胞缺少能量
(4) 受体 ATP 酶切 线粒体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合成途径
(5) 光 缺乏水、ADP和Pi等原料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1 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 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直接参与,是在 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第三个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 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详解】(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不同的生物膜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蛋白质不同。在运载ATP时和运载ADP时,它的空间结构不同。
(2)图2的反应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因而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电子在传递的过程中,能量驱动H+进入到膜间隙,从而建立起跨线粒体内膜的浓度差,当H+返回线粒体基质时,H+浓度差提供动力合成ATP。
(3)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ADP和ATP的交换,从而使得细胞内ATP的合成减少,细胞因缺少能量,进而引发人体中毒。
(4)信号序列是一段短肽,长15~30个氨基酸,可通过与线粒体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借助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进入到线粒体基质。由于信号序列不出现在成熟的蛋白质中,因而会被酶切掉。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蛋白质的合成既受到核基因的控制外,线粒体基因也能控制部分蛋白质的合成。
(5)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需要光照,ADP、Pi为原料合成ATP,如果缺少光以及ADP、Pi,则光反应无法进行,因此NTT负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转运至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
20.(1)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增大
(2)胞吐
(3)ABCD
(4)H+—ATP泵以主动运输方式转运H+以维持其浓度差
(5) 高 实验设计思路: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取海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和普通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对比两种植物细胞在每一浓度下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预期实验结果:海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蔗糖溶液浓度比普通水稻根的高
(6) 具有 AD 短于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速率大于自由扩散的速率,猪的红细胞膜水通道蛋白含量更高,水分子进入细胞的速率更快
【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1、主动运输的特点:①消耗能量(来自于ATP水解或离子电化学势能),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逆浓度梯度进行。2、协助扩散的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顺浓度梯度进行。3、自由扩散的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顺浓度梯度进行。
【详解】(1)N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的过程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为协助扩散;N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的过程是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能量来自H+跨膜运输的电势能。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增大细胞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吸水,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
(2)抗菌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其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3)A、据图分析,SOS1转运转运Na+的同时,也转运H+,这就是特异性的体现,A错误;
B、H+通过SOS1进入细胞质为顺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图中Na+既可以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也可以通过SOS1运出细胞,C错误;
D、Na+可借助H+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里来缓解盐胁迫,D错误。
故选ABCD。
(4)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pH为7.5,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的pH均为5.5,借助于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H+-ATP泵以主动运输方式转运H+维持。
(5)海水稻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的高,实验设计时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利用质壁分离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去培养各自的根细胞,观察比较每一浓度下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其实验设计思路是: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取耐盐碱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和普通水稻根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对比两种植物细胞在每一浓度下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
(6)①水通道蛋白横跨细胞膜,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故水通道蛋白分子上具有疏水区域。
②A、磷脂双分子层对水分子具有屏障作用,大部分水分子通过磷脂双分子层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A错误;
B、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故氨基酸分子难以通过水通道蛋白,B正确;
C、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如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正确;
D、分析题干可知,大部分水分子(70%以上)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即水分子更多的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D错误;
E、水通道蛋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E正确;
F、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 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蛋白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F正确;
故选AD。
③由于猪的红细胞质膜水通道蛋白含量更高,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的速率更快,故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更短。
21.(1) 差速离心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 核糖体 SRP受体 内质网腔
(4) 溶酶体 线粒体 凋亡
(5)ABCD
【分析】
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包括抗体、消化酶、某些激素等。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为:在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中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再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最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1)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可用于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转移路径。
(2)图1中的物质甲是分泌蛋白,在无膜结构的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内质网的加工、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最终通过细胞膜被分泌到细胞外。可见,物质甲的合成、加工、运输与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由图可知: mRNA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再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肽链边合成边被转移到内质网腔中加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发生解聚。
(4)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的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可见,细胞内消化、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是在溶酶体的参与下完成的,该生理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诱导部分胰岛B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5)A、控制囊泡运输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得囊泡无法正常运输,影响蛋白质的分泌,A正确;
B、包被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脱离内质网,进而无法运输至细胞膜,B正确;
C、包被蛋白无法脱落,阻碍囊泡在细胞内迁移,影响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
D、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精准“投递”,造成蛋白质无法运至细胞膜,D正确。
故选ABCD。
22.(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AII和神经递质 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过强,进而血浆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增多,血容量增加
(3) 高血压模型鼠 对丙组小鼠按40mg/kg用含卡托普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 检测与比较 小鼠血压、AI含量、AII含量 血管紧张素转化 舒张
【分析】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醛固酮的作用: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相反,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血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AⅡ和神经递质。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血压升高,所以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过强,进而血浆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增多,血容量增加。
(3)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卡托普利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自变量为是否使用卡托普利和时是否为高血压鼠,根据对照实验的一般设计思路和原则,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因为实验数据检测并比较的内容是血压、AⅠ、AⅡ的含量,所以需要初次测定三组小鼠的血压、AⅠ、AⅡ的含量。甲乙作为对照组按40mg/kg用生理盐水对甲和乙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周,对丙组(实验组)小鼠按40mg/kg用含卡托普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周。由实验结果并结合题干信息,可初步推测:卡托普利具有降血压作用,机理是卡托普利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使AⅡ的含量降低,进而导致了醛固酮的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舒张(或者血管收缩性下降),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
23.(1) 消费者、分解者 2、12 摄入
(2) 大于 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 a→c→b 16.27%
(4) 自生和协调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可促进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利于分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关键词“促进需氧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
(5)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分析】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1)分析题意,鸡、鸭能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又能以沼渣和秸秆制成的饲料为食,属于分解者;若上图代表能量关系,化肥、沼液不能为农作物、蔬菜等植物提供能量,箭头2、12不能成立;据图可知,箭头8是流向鸡、鸭、猪等的能量,可代表鸡、鸭、猪等家禽家畜的摄入量。
(2)若将全部秸秆直接制作成饲料与全部投入沼气池后再制成饲料相比,两者能为家禽家畜和水产品提供的能量不相等,因为将秸秆投入沼气池,秸秆中的一部分能量流入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转化为沼气中的化学能,故将秸秆直接制作成饲料中的能量大于将秸秆投入沼气池后再制成饲料中的能量;与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相比,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维持相同的产出能力时,所需投入的化肥和精饲料更少,其原因是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能量传递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结合表格可知,表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是a→c→b;表中生产者是a,其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363.5+34.5+235+123=756,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则该食物链中能量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23/756×100%≈16.27%。
(4)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协调主要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生态浮床需合理布设多种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土植物,防止过于稀疏或密集,影响净化效果,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自生和协调;部分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生态浮床中的曝气机可不断曝气,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可促进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利于分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5)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科研人员欲对养殖塘内虾的生态位进行调查,需要对虾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调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