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课件-(共24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课件-(共24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
一 细胞膜的功能
(一)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进化出原始的生命。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一般来说,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患病。
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色法。
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
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止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
1.相邻细胞直接接触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紧密连接、粘合带和粘合斑、桥粒和半桥粒、间隙连接四种。
植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为胞间连丝。
1.紧密连接
相邻细胞膜共同构成的一个液体无法穿透的屏障。
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与血脑屏障有关。
2.粘合带
相邻细胞膜之间有较大间隙的一种连接方式具有粘合、机械支持、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粘合带与微丝相连,微丝向上伸到微绒毛顶部,下端插入胞质,形成终末网附着于粘合带上。
3.粘合斑
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进行连接。
4.桥粒
桥粒是一种坚韧、牢固的细胞连接结构。通过与中间纤维形成的网络支架相连,使相邻的细胞连接成一体,可以承受很大的拉力。
多分布于易受机械刺激和磨损的部位,如食管、皮肤等部位的上皮中。
5.半桥粒
上皮的基底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
多分布于经常受到机械力量作用的某些组织如表皮、子宫颈等复层鳞状上皮中。
6.间隙连接
直接连接两个细胞的细胞质 ,是各种分子、离子和电脉冲直接通过细胞之间的调节门。
除了成人完全发育的骨骼肌和移动细胞类型(如精子或红细胞)之外,几乎在身体的所有组织中都存在间隙连接。
与心肌细胞的同时收缩有关。
间隙连接类似于连接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
7.胞间连丝
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膜、细胞质、滑面内质网交融在一起,胞质可在其间流动,使整个植物体成为共质体。
胞间连丝见于所有的高等植物、某些藻类及真菌。
二 细胞膜的成分探索
1895年,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
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相似相溶原理:
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能彼此相溶
Q1:动物细胞膜也是由脂质组成的吗?
Q2:脂质成分的类型及含量
Q3:除了脂质还有其他成分吗?
为了进一步确定细胞膜中脂质成分的类型,科学家利用动物的卵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作为研究材料,并
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
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多
Q1:动物细胞膜也是由脂质组成的吗?
Q2:脂质成分的类型及含量
Q3:除了脂质还有其他成分吗?
Q4:是用的什么方法?将细胞放置清水中,细胞吸水涨破,胞内物质流出,经过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膜。
Q5: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①为什么不选择植物细胞或其他动物细胞?
没有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
没有起支持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能吸水涨破
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其他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
细胞质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蛙(两栖动物)成熟红细胞
②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③为什么是成熟的红细胞?
未成熟的红细胞(网状红细胞)含有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多
胆碱
磷酸
脂肪酸
甘油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相似相溶
水是极性分子
胆碱、磷酸、甘油是极性分子
低级脂肪酸(2-10个C)易溶于水,碳链越长溶解度越小
Q6: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如何排列的?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Q7:单分子层在空气——水界面如何排列?
Q8:细胞膜中如何排列?
空气

提示:细胞膜内外都为液体环境
空气

Q3:除了脂质还有其他成分吗?
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表面张力。
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
已发现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
细胞膜还可能附有蛋白质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尔和罗斯维尔发现细胞膜中含有糖分子,主要由糖原和糖苷组成,这些糖分子可以与蛋白质组合,形成糖蛋白。
随后科学家发现糖分子还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细胞膜还含有糖类
细胞膜成分总结
细胞膜
蛋白质(≈40%):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脂质(≈50%):磷脂(最丰富)
胆固醇(主要在动物细胞中)
糖类(≈2%~4%):参与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三 细胞膜的结构探索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Q:暗带和亮带主要是什么成分?
静态模型
透射电镜原理:探测穿过样品的电子来成像。 电子穿透较少,则成像较暗;
电子穿透较多,则成像较亮。
蛋白质对电子的阻挡作用很大,脂双层对电子的阻挡作用很小
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科学家对于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如果这样,细胞膜的复杂功能将难以实现,就连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这样的现象都难以实现。
细胞分裂
变形虫捕食
1970年,科学家用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用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
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
另一半发红色荧光。
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均匀分布。
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结合其他实验证据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①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细胞膜成分探索
②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
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及其结构性质
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④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非常重要。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补充
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间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被称为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