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简介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第二课开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课承接前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继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为后一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起到自然过渡作用。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党的性质和宗旨”和“党的执政理念”两目内容。本框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 主要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重点讲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本框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的分析,来论证党的先进性,为后一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奠定了理论基础, 两框都为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共产党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课标要求】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政治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探究能力,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自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但由于这一问题理论性、综合性比较强,在本课的学习上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加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认识,不断增强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而更加信赖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科学精神:认识到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要看它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懂得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公共参与:升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来更好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 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手段:PPT 辅助教学
【教学思路】总议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为民立命
议题三:中国共产党为民奋进
通过三个议题,围绕人民文中心展开。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让学生回到建党初期,从一群人身上探寻初心源头,领悟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议题二“ 中国共产党为民立命”, 让学生立足当前生活,在本土全民抗疫中感悟使命,践行伟大抗疫精神;议题三“中国共产党为民奋进”,让学生直面未来,发扬梦想精神,在一个梦的勾勒中追求美好生活。贯穿三条逻辑线:时间线(过去-现在-未来) ;。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本课;朗诵准备工作;学生分组完成采访工作(我的 2050 年)
二.课中:
总议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
视频导入:视频--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电视剧《觉醒年代》片段)
教师活动:从建党历程,可以看出共产党如何产生的?它与其他政党有什么不同?它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学生组织答案,自由发言。
归纳小结: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阶级相的产物。先驱们建党的初心, 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早在成立之初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之所以先进的根源所在。
议学情境 1:朗诵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手稿片段+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PPT 配背景和音乐)
议学情境 2:视频----首提建党精神(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在建党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议学情境 3: (教师展示红本本《中国共产党党章》)并朗读总纲第一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合作探究:结合革命故事和伟大建党精神,谈谈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理解。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问题,教师点评追问。
疑难点拨:两个先锋队之间的一致性;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反腐、从严治党)。
归纳小结: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肩负着阶级和民族的双重使命,不仅要为实现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同时要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因此,“两个”先锋队是完全一致、高度统一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
归纳小结:人民立场是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表现在:其一,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其二,在任何时候,党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三,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时政链接: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提高升华:一篷斜卧南湖,轻烟漠漠雨疏疏。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2021年9月,建党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去主动探寻建党初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早在成立之初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化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为民立命
议学情境 1:图片集合--抗疫一线党旗高高飘扬议学情境 2:视频--晋江抗疫十二时辰
合作探究 : 党旗飘扬,旗帜无声。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在抗疫中体现出来的执政理念。
学生活动:思考、发言,教师点评。
归纳小结:在抗疫过程中,共产党人始终在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议学情境:2020 年 9 月 8 日,习近平同志指出"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学生活动--讲述身边的抗疫故事
预设故事一: 94 岁老父亲去世,他未能回家。肖先生,家住泉州市某小区。
3 月 13 日,他所住的小区属于管控区内,自己的健康码也变成了黄码,“不能出去,还不如在小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社区只有一个工作人员负责他们小区两栋楼,6 个楼梯,580 多人。身为党员,他就主动请缨,发动业主党员,成立了一个 20 多人的党员志愿群。 就在他全身心投入抗疫行动时,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父亲走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如鲠在喉。“疫情期间,一切从简”。他没办法回去奔丧,让哥哥操劳父亲的丧事…… 随后,他朝着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预设故事二:1000 多碗沙茶面。福建泉州一家知名的沙茶面馆,为附近的隔离点、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累计送出 1000 多份沙茶面,有的沙茶面里头还配备了成本很高的龙虾。老板蔡先生说:”医护人员为我们挡在一线,我作为普通民众,回馈社会是理所应该。”还有很多普通群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合作探究:2022 年进入 3 月以来,疫情波及多个省份。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各地如何再一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学生活动: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疑难点拨:共产党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归纳小结:
一切为了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疫情抗击中全部活动之中。
一切依靠人民。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 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领导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我国建设为更加强大的国家,才有更雄厚的物质基础,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设计意图: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能够借助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进一步理解党的执政林念,学习伟大抗疫精神,讲述身边的抗疫故事,增强对共产党的情感认同,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提高升华: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指引,更在中国抗疫的历程中得到生动体现,是最鲜活的教材。2021年9 月,抗疫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抗疫精神是中国抗疫的的缩影,更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议题三:中国共产党为民奋进
学生活动:每组派代表展示采访结果(我的 2050)。假如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应该如何帮助大家实现愿景?
教师点评: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如果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将党的初心和使命延续下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全身心投入到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事业中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时政链接:3 月 5 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深刻揭示了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道路,团结奋斗是成事之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发展之道,全面从严治党是强党之本,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指明了方向
归纳小结: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奋斗目标才能够实现。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师生互动:入党动员誓词(教师领誓)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我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时刻准备接受党的考察,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努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用辉煌青春,谱写壮丽人生。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时空互动。通过入党动员誓词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情感升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立足实践,厚植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
课堂结语:
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100 年前,共产党为民而生,100 年来共产党为民立命,下个百年,共产党将继续为民奋进。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矢志不渝地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三、课后活动
1.参观历史展馆,搜集红色英雄故事,了解晋江的红色斗争史。
2.深入学习建党精神,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题,撰写一篇主题发言稿。
要求: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②史论结合、逻辑清晰;③不少于 150 字。
3.预习下一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厚植学生的爱党情怀。第一,抓住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中心论点,追溯过去,立足当前,走向未来,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以建党精神、抗疫精神、梦想精神等精神线贯彻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第三,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围绕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中国共产党如何为民立命——中国共产党继续为民奋进”三个议题展开课堂教学,能够逐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让学生明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
不足:在情境设置上还不够“接地气”;在议学任务的设计上,梯度设置得不够有层次;在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描述性任务逐渐转化为应用性任务,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一点上也有待提高。
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侧重于“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评”,缺乏有针对性的活动评价标准。同时,部分情境和问题的设置指向性还不强,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并关注问题设计的优化。
【课后习题】
1.毛泽东在《七律·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领导力量 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③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2.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的引领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仍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因为( )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②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③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加强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力
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理念
答案:A
3.2022 年习近平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这个要求( )
①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一致 ②有利于实现新时代的目标任务 ③体现人民群众是伟大力量之源 ④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4.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引用这副对联阐释官民关系,指出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①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②要充分发挥国家公务人员的执政作用
③要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应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5. .漫画《严防反弹》中,中国共产党铁腕反腐
①恢复了党的先进性
②赋予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③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④坚持自我革命,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6.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2 年 1 月新华社发表视频《永远的牵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千山万水,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的原因。
[答案] ①“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决定了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党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