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2024中考科学复习 专题15 空气(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思维】2024中考科学复习 专题15 空气(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浙江中考科学复习 新思维 专题15 空气
一、选择题
1. (2023北仑区)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汤姆逊 B.拉瓦锡 C.普利斯特里 D.舍勒
2. (2023海曙区)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3. (2023海曙区)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
4. (2023海曙区)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5. (2023北仑区)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 (2023北仑区)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应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7. (2023北仑区)下列物质在测量氧气含量时,可以替代红磷与氧气反应的是( )
A.木炭 B.汞 C.硫磺 D.镁条
8. (202海曙区)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如图所示),取三通U型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并点燃高低错落的小蜡烛,做实验①,然后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做实验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和②都是低处蜡烛先熄灭
B.实验①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C.实验②中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
D.实验②中得到启示是: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9. (2023北仑区)很多科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的作用 吸收放出的热量 提供所需的温度,隔绝空气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
A.A B.B C.C D.D
10.(2023慈溪市)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只有氧气和氮气
B.氟利昂的使用会造成臭氧的减少
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1.(2023北仑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60mL的大试管、量程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等实验器材(如图),将足量白磷放入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放开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观察现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3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动到约( )
A.6mL刻度处 B.8mL刻度处 C.12mL刻度处 D.18mL刻度处
12.(2023慈溪市)将盛满氧气且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关闭止水夹。调至平衡。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塞紧瓶塞,然后分别设法将其点燃,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a),此时的天平( )
A.偏向左 B.偏向右 C.仍处于刻度盘中央 D.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13.(2023宁波)如图①和②是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取酒要经历的过程,要完成这两个过程,手指的操作分别是( )
A.①摁住方孔②摁住方孔 B.①摁住方孔②松开方孔
C.①松开方孔②摁住方孔 D.①松开方孔②松开方孔
14.(2023江北区)火折子被誉为古代的“打火机”(如图),其制作与使用方法如下:
①将棉花、松香、硫磺等可燃物混合 ②将混合后的可燃物卷起、压实、捆紧
③点燃后装入竹简,竹简盖子上有小孔 ④使用时取下盖子,吹一下就能复燃
其中有助于燃烧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2023海曙区)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时止水夹打开 B.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a~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D.c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瓶内
二、填空题
16.[2022·舟山·嘉兴]家务劳动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且能将科学知识学以致用。
(1)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__ __导致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2)烹饪时如遇油锅着火,灭火的措施是__ __,以免引起火灾。
17.(2023海曙区期中)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从操作角度,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    (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
(2)从现象角度;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的固体,此黑色的固体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
(3)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
18.(2023海曙区)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100℃(选填“高于”“低于”或者“等于”);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    ;
(3)火柴移离蒸气才能燃烧,是因为和    发生了充分接触。
19.(2023北仑区)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②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③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只需写一个理由)。
④如图是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和氮气(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则液体B的主要成分是    (填“液氧”或“液氮”)。
20.(2023余姚市)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中,有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活塞的玻璃容器,容器内放了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并将其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可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活塞应停在约    刻度处。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    。
21.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助燃剂 D.霓虹灯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   。
A.硫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2.(2023海曙区)2022年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图甲是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该场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进而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    (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    (填“左”或“右”)移动。
23.(2023余姚市)如图所示,将杯子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图甲),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说明    。如果将杯子转到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仍不掉下,水仍不流出来,这又说明    。
24.(2023海曙区)在科学课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
(2)小科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5.(2022 宁波)某品牌的酸奶吸管侧面有一条明显的凹槽,而一般的酸奶吸管大多外壁平整光滑,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这两种吸管都能吸饮料,是利用    工作的,   (填“有”或“没有”)凹槽的吸管吸酸奶时更省力,且酸奶盒不易变瘪。
26.(2022鄞州区)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目前进行常规大气监测的主要指标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固体颗粒等三项。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的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Ⅲ IV V
(1)我市今年某日电台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6~8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和空气质量级别分别是    和    ;
(2)大气中    等污染物增多,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    含量过高造成;
(3)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物,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填序号)    。
①开发新能源 ②使用电动车 ③植树造林 ④带呼吸面具
三、探究题
27.[2022·舟山·嘉兴]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实验步骤】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__。
28.[2022·温州]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
说明:①V1、V2、V3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1)小明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__ __。
(2)实验测得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V1、V2、V3表示)
(3)小明提出,注射器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但老师指出,相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可忽略不计。还有许多科学实验中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请再举一例并指明次要因素。__ __。
29.(2023海曙区)小科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V1毫升时,瓶中液
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K1、K2,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请补充步骤1   。
(2)步骤   进行对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
(3)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V1、V2来表示)
(4)小科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
2024浙江中考科学复习 新思维 专题15 空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汤姆逊,故选项错误。
B、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故选项正确。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普利斯特里(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错过了发现空气组成的机会),故选项错误。
C、D、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舍勒(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错过了发现空气组成的机会),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答案】C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按体积分数由少到多的顺序分别是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稀有气体,氧气,氮气。故答案为:④③①②
故选:C。
3.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着火点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故正确;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故正确;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机制炭的着火点不能改变,故错误;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故正确。
故选:C。
6.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以及安全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应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A说法错误;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以防空气对流增加氧气的含量促进燃烧,B说法正确;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烟雾进入呼吸道,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说法正确;
D、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以防产生爆炸,D说法正确;
故选:A。
7. 【答案】B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填充了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木炭不可以替代红磷与氧气反应,故A错误;
B、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汞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汞可以替代红磷与氧气反应,故B正确;
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填充了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硫磺不可以替代红磷与氧气反应,故C错误;
D、镁条不仅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镁条不可以替代红磷与氧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8.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实验②中的蜡烛熄灭顺序为:高处先熄灭,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密度减小,使得二氧化碳上升,故A错误;
B、实验①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然后高处再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故B正确;
C、实验②中夹紧上端,石蜡燃烧不充分,所以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故C正确;
D、在温度高时,燃烧生成的颗粒在较高的上方,所以需要身体低一点爬出门外,故D正确。
故选:A。
9.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因此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该选项不正确。
B、水的作用是提供所需的温度(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空气,该选项正确。
C、水的作用是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该选项正确。
D、水的作用是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该选项正确。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根据空气的成分和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有氧气和氮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故A错误;
氟利昂会使臭氧分解,它的使用会造成臭氧层破坏,故B正确;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增大,会增加人类患呼吸疾病的概率,故C错误;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它是空气的一部分,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分析】白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20%,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3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动到约30mL﹣(60mL+30mL)×20%=12mL。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并冷却至室温,左边瓶内气压小于右边瓶内气压,打开弹簧夹(a),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左瓶,此时的天平指针偏向左。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①图中使汲酒器内装满酒,应该摁住方孔,防止酒流出;②将酒转移到碗中,为了让酒流出,应该松开方孔,故B正确。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将棉花、松香、硫磺等可燃物混合,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助于燃烧。
②将混合后的可燃物卷起、压实、捆紧,不利于与空气充分接触,不利于燃烧。
③点燃后装入竹简,竹简盖子上有小孔,有利于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助于燃烧。
④使用时取下盖子,吹一下就能复燃,是因为补充了空气,使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助于燃烧。
故①③④有助于燃烧。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c时气压开始迅速增大,说明是c点时打开了止水夹,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a~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气压开始迅速增大,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后气压逐渐减小,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至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常温,故选项说法错误。
D、c后气压增大是由于c点时打开了止水夹,水倒吸入瓶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6.【答案】(1)氧化膜 (2)用锅盖盖灭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应用。解析:(1)铝的表面通常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来保护其内部的铝,防止铝继续被空气的氧气氧化。(2)油锅着火时需用锅盖盖住,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
故答案为 (1)氧化膜 (2)用锅盖盖灭
17.【答案】(1)缓慢;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
(2)淡蓝;四氧化三铁;
(3)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解析】【解答】解:(1)硫、碳和铁丝这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为充分利用氧气使可燃物完全燃烧,应该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较低,铁丝在炽热的酒精灯火焰上并不能燃烧,将螺旋状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点燃后,如果立即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的燃烧既消耗氧气又产生二氧化碳,使铁丝无法正常燃烧;
(2)硫在空气中点燃时,先熔化成液态,然后发生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则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生成的熔融状态的四氧化三铁温度很高,溅落后会炸裂瓶底,故需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吸收热量或铺一薄层细沙将其与瓶底隔开。
故答案为:(1)缓慢;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
(2)淡蓝;四氧化三铁;
(3)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18.【答案】(1)高于;(2)着火点;(3)氧气。
【解析】【解答】解:(1)A处水变成水蒸气,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高于100℃;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火柴移离蒸气才能燃烧,是因为和氧气发生了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1)高于;(2)着火点;(3)氧气。
19.【答案】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红磷少或装置漏气;④液氧。
【解析】【分析】①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
②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③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现象、误差分数进行分析;
④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氧气能供给呼吸,则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②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③红磷消耗氧气,则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
若结果小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为红磷少,装置中的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中。
④由于氧气的沸点比氮气高,则液氮先气化,即气体A为氮气,液体B为液氧。
故答案为: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红磷少或装置漏气;④液氧。
20.【答案】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消耗完容器中的氧气
【解析】【解答】解: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待白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活塞移动,减小的体积约占容器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活塞应停在约4刻度处;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消耗完容器中的氧气,
故答案为: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消耗完容器中的氧气。
21.【答案】(1)AC.(2)①A. ②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解析】【解答】解:(1)氧气有很多用途,可用于医疗急救、航天火箭助燃剂等;
(2)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甲处放的物质是硫,硫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流;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1)AC.(2)①A. ②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2.【答案】温室效应;阳光;左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碳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吸热能力强,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吸收的热量多,气体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水柱会往左移动。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阳光;左。
23.【答案】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析】【解答】解:手按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图甲),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说明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如果将杯子转到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仍不掉下,水仍不流出来,这又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故答案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4.【答案】(1)减小;(2)向下拉
【解析】【解答】解:(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2)由乙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故答案为:(1)减小;(2)向下拉。
25.【答案】大气压;有。
【解析】【解答】解:吸管吸酸奶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酸奶被压进吸管里,
吸管插入酸奶后,由于酸奶吸管的外壁比较光滑,它与酸奶的橡胶瓶盖紧密接触,空气很难进入,因此很难形成这个“气压差”,所以很难“吸”上酸奶;
而凹槽的吸管利于空气的进入,酸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入口中。
故答案为:大气压;有。
26.【答案】(1)良;Ⅱ;(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3)①②③。
【解析】【解答】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污染指数为76~81,介于51~100之间,空气质量状况是良,空气质量级别是Ⅱ;故填:良;Ⅱ;
(2)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污染物增多,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故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3)①开发新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②使用电动车,能减少空气污染,③植树造林能减少空气污染,④带呼吸面具不能减少空气污染,故填:①②③。
故答案为:
三、探究题
27.【答案】 Ⅲ. 天平是否平衡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白磷燃烧的现象。解析:【实验步骤】该实验通过测量实验前后锥形瓶的质量是否相等,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待反应结束时应将锥形瓶放回天平观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交流反思】(1)锥形瓶中的白磷被点燃后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能观察到有新物质生成,说明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2)化学反应前全部反应物的质量等于反应后剩余的反应物的质量加生成物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为 Ⅲ. 天平是否平衡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8.【答案】(1)在教室内,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再拉动活塞至刻度为V1毫升处并密封_
(2)
(3)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科学探究的思维与方法。解析:(2)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则一共消耗一氧化氮和氧气体积为V1+V2-V3;由题意可知: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故氧气体积为(V1+V2-V3);则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在研究科学问题时,常要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在许多实验中渗透了该种方法,如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因此要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干扰;在探究物体二力平衡的实验中,卡片的重力是次要因素,应选用轻质小卡片以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干扰,以突出主要因素的探究。]
29.【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3、4;(3);(4)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来测量体积。
【解析】【解答】解:(1)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实验中,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步骤3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燃烧;步骤4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了燃烧。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故填:3、4;
(3)步骤4中,注射器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注射器内的水减少了(V1﹣V2)mL,这就是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所以由此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故填:;
(4)题干中所给实验开始条件为80℃的水,实验完成后,待冷却到室温。此处由于冷却到室温导致空气冷缩带来的误差;或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摄氏度来测量体积而导致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偏大。故填: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来测量体积。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气密性;(2)3、4;(3);(4)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来测量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子非鱼伴你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