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测试卷(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测试卷(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测试卷--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1.美国人有一百个理由为独立而自豪,有一万个理由为1787年宪法而骄傲。美国人之所以如此认可1787年宪法,最核心的理由是它
A.宣布了主权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B.确立了联邦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D.建立了能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强大的共和制度
2.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3.卢梭认为理性有它的用处,但是关于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卢梭的这一认识( )
A.强调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
C.表达了政治变革的诉求 D.反思了理性主义的局限
4.不受限制的君主权力极大地损害了商人阶级的利益。当新兴阶级凭借不断集中的财富对制度的影响力积累到相当程度时,亦即他们对专制君主的忍耐到达极限之日。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决定性的一步”是指
A.开辟新航路
B.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实现联合
C.1688年“光荣革命”
D.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
5.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资产阶级成文法——美国1787宪法,其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是
A.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6.17世纪,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强调“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要求青年在具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有完美的德行。这一主张( )
A.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 B.强调了体育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C.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内涵 D.体现了知识论与教育论的统一
7.如图为西方近代某思想文化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C.近代民主制度建立 D.民族独立斗争冲击
8.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主要是指,拿破仑对外战争
A.促进了意大利共和国建立 B.传播了大革命成果
C.加速了罗马法向外传播 D.推动了意大利统一
9.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规定:降低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取消46个“衰败选区”。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各大城市。选民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材料反映了此次改革
A.使英国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实现了普遍的公民民主
C.工人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加强 D.使议会的职能得到加强
10.下图是一幅题为“撕裂的美国地图”漫画,他反映的时代是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前期
11.近代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帝国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公民普通投票选出。它对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没有发言权,也不能单独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无权要求政府做政务报告。该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2.1689~1710年间,英国的两任君主所建立的多是两党混合内阁。但1710~1714年,安妮女王先后罢免内阁中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建立起托利党一党制内阁英国由此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局面。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政体尚未确立 B.责任内阁制基本确立
C.政党政治开始发挥作用 D.国王循例行使其职权
13.1873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日本的地税改革
A.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来源 B.为全国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C.废除了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 D.取消了武士的特权等级地位
14.提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的宗教改革家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伏尔泰 D.康德
15.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作的准备包括( )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改革阻力
②成立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定改革法令
④于19世纪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查理一世厉行专制,宣扬“君权神授”,遭到民众普遍反对。而当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时,“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这反映了
A.两种情况都危及君主权威
B.民众既有拥护议会的,也有拥护君主的
C.两种情况都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两种情况都违背了英国的政治传统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外启蒙思想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影响有何不同?
18.阅读下列材料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的产生是人类劳动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科学运用于社会具有双面效应:一方面,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学运用于社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摘编自周银珍《科学伦理: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的利弊为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符合逻辑)
参考答案:
1.D
【详解】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保障了公民自由权利,促进了美国共和制度发展,D正确;A是1776年;B是管理地方制度;C属于中央政府权力机构特点。
2.C
【详解】前者和后者在本质上都是近代民主政治,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前者君主权力的确是至高无上的,后者君主权力的确是受宪法制约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前者天皇是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是超过了国王,因为主权在与议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前者内阁大臣的确是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的确要对议会负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D
【详解】根据题干卢梭认为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同时卢梭认为关于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由此可知卢梭认为理性主义并非万能的和普适的,在生活中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本能和情绪来处理的,体现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D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对封建神学的否定,排除B项;题干中涉及到的理性主义的应用,没有表达政治变革的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是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并主导开辟新航路,排除A;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实现联合并不意味取得政治上的成果,排除B;题干“当新兴阶级凭借不断集中的财富对制度的影响力积累到相当程度时,亦即他们对专制君主的忍耐到达极限之日”,联系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此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选C;英国工业革命时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
5.D
【详解】试题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防止专制和独裁,维护了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充分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的原则。因此选D。
考点:近代西方代议制
点评:从高考考查的角度看,要关注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评价;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及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发展。
6.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英国)。由“洛克……强调‘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要求青年在具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有完美的德行”可知,洛克主张在锻炼健康体魄的同时,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这体现出他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内涵,C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理性主义,排除A项;“体育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说法夸大化,排除B项;材料与知识论与教育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场思想运动是从法国向外扩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得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A;BC是启蒙运动兴起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民族独立斗争,而非民族独立斗争的冲击产生了启蒙运动,排除D。
8.D
【详解】根据材料“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并结合所学可知,1814年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所评价的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对意大利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意大利封建势力,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进而推动了意大利统一,故D项正确;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于1946年,这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意大利的影响,不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与罗马法无关,故C项错误。
9.A
【详解】根据材料“选民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体现的是英国选民范围的扩大,也体现了英国的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答案为A;单从选民数的增加,不能说实现了普遍的公民民主,B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降低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取消46个‘衰败选区’……选民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体现的普选权的扩大,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10.B
【详解】本题以《撕裂的美国地图》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美国南北战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通过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撕裂有分裂的含义,撕裂美国地图指的是美国的分裂,联系课本知识点,可以知道这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形容,南北战争发生在1861年,结合选项,本题答案选B项;ACD三项的时间差距较大,排除。
11.D
【详解】德国具有帝国议会,当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由于军国主义传统君主具有较大的权力,公民权利受限很大,故D选项正确;英国只有议会,并没有帝国议会,故A错误;美国只有参议院和众议院,并没有帝国议会,故B选项错误;法国只有议会,并没有帝国议会,故C错误。
12.D
【详解】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到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这一时期,英国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因此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材料中国王在依法行使其职权,故选D;君主立宪制在1689年已经确立,排除A;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在1721年以后,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国王决定内阁成员的人选,不是强调政党政治,排除C。
【点睛】
13.A
【详解】据材料“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可知高额的地租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故选A;BC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14.B
【详解】“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故B正确;排除ACD项。
15.B
【分析】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他为改革所作的准备,而不是他正式的改革措施,④是改革措施,应排除。①②③是改革的准备,故答案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条件
【详解】
16.D
【详解】由材料可知,前者否定了英国“王在法下”的传统,后者否定了英国君主制的传统,故D项符合题意;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有利于维护君主权威,排除A项;B项是表面现象,与D项相比不是最佳选项,排除;处死查理一世有助于资产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排除C项。
17.(1)特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继承性和变革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包容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
成因: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大一统始终是历史发展主流;小农经济占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儒家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
(2)差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实质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的启蒙思想则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没有形成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欧洲的启蒙思想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
【详解】(1)特性:根据材料“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可知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根据材料“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可知继承性和变革性相结合;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可知连续性和包容性相结合;根据所学可得出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
成因:根据所学古代大一统思想可知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大一统始终是历史发展主流;根据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可知小农经济占居主导地位;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地位可知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根据中华文明成就可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根据所学民族关系可知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根据所学儒学的相关知识可知如家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
(2)差异:根据材料“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可知,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实质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根据材料“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知,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蓝图。
影响:根据所学明清思想的作用和局限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没有形成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根据所学启蒙思想的作用可知欧洲的启蒙思想则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
18.(1)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雅典: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2分)、
东方: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发达。西方: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工商业发达(2分)
(2)影响:秦朝: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雅典: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4分)
(3) 相似之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2分)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度,(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2分)
(4)政体: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分)
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1分)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分)
【详解】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渐建立起了民主政治制度,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是大河文明,逐渐形成了封闭、缺乏进取精神的民族性格,古代雅典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对外贸易为主逐渐形成了自由、平等的观念。最终将两国引向了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2)结合所学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雅典民主政治开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提供了很多原则,奠定了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3)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相互制约,分工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有效的防止了专制独裁,所以二者的共同点为权力分立,相互制衡,但就其属性而言一个是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一个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的。
(4)结合所学知识《德国1871年宪法》颁布后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结合所学德国统一后容克地主阶级依然控制着政权,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材料中所说的错位即为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导致了军国主义的泛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原因、作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唐三省六部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
19.(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
(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议会质询制度。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对1783年和1835年质询制度的叙述,可以看出质询从可以拒绝答复到必须答复;依据材料中“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被咨询人必须3天内答复”可以看出质询时间的变化;整合质询制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质询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第二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质询制度是“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是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可由此归纳质询制度的实质。
(2)从材料可以看出,议会质询制度加强了对公务员的监督和敦促,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工作,保持廉洁清正的政治氛围;质询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大发展。
考点: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英国议会的质询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以英国质询制度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英国民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相对来讲,本题在选修题当中作答较易,但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理解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相关内容。所以如果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考生不建议选做此题,但今年本题考查难度较低,对教材的依赖程度降低,重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总结、概括材料的能力。
20.【答案示例一】观点: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阐述: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牛顿的物理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弱化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科技革命促进经济近代化,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社会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近代化的初步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兴起。
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人们社会生活巨变,城市化,交通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等;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更加深远,现代化交通,石油化工,现代通讯等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知,世界近代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生活的巨变,促进了人类生活的现代化。
【答案示例二】观点:科技革命利弊兼存,进步性为主。
阐述:科技革命的进步性,影响人类社会进步:促进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科技革命促进经济近代化;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
科技革命也存在一定问题:近代科技革命,特别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现代化武器产生,如飞机、大炮、坦克,还有化学武器,被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人类社会第一次巨大灾难出现;还因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应用于战争;科技革命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的产生,二战后美苏高科技竞争的“星球大战计划”导致了苏联解体。
虽然科技革命存在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但是积极作用为主,所以科技发展应该兴利除弊。
【详解】根据题意要求,以科学技术的利弊为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根据材料“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可拟定论题: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近代科学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等方面予以论述,可知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牛顿的物理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弱化了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科技革命促进经济近代化,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社会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近代化的初步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兴起。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人们社会生活巨变,城市化,交通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等;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更加深远,现代化交通,石油化工,现代通讯等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知,世界近代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生活的巨变,促进了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根据材料“科学运用于社会具有双面效应:一方面,科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学运用于社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拟定论题:科技革命利弊兼存,进步性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近代科技革命、世界大战、美苏争霸等方面予以论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