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测试卷(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测试卷(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测试卷--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1.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和蒸汽机数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增长的世界背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明治维新的成功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垄断组织的出现
2.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的爆炸引发了数十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一次石油泄漏事故。此类石油泄漏事件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最早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二战后初期 D.20世纪70年代
3.下表所示为1838~1856年英国纺织行业用工变化情况(单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3岁以下儿童 13-18岁少年 13岁以上女工 18岁以上男工
1838 5.9 16.1 55.2 22.8
1850 6.1 11.5 55.9 26.5
1856 6.6 10.6 57.0 15.8
A.机器生产的推广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劳动报酬的低廉 D.剥削程度的加深
4.19世纪初期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它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以宣传和示范的方法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之一是
A.傅立叶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5.某学生小组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时,使用了如下图片资料。据此判断,这一主题应是
《共产党宣言》纪念邮票 巴黎公社成立 攻打冬宫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B.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历史意义
6.19世纪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资本主义矛盾激化,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工人运动发展进入高潮,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英法德三国是其发源地。这在经济上相关的事件是
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欧洲商业革命
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这是1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B.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C.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 D.社会矛盾的基本缓和
8.下图反映了
工业社会中的妇女从事支书工作的场景
A.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女性政治权利扩大
C.男女平等最终实现 D.人们文化素养提高
9.法国社会主义者里沙加雷在《1871年巴黎公社史》中指出:“法国的三次革命(1830年、1848年、1870年),无产阶级都是在为共和派做嫁衣,而这一次,是为了他们自己。”作者强调
A.无产阶级坚持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B.法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艰难
C.巴黎公社是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无产阶级软弱无能没有觉醒
10.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 B.人民缺乏环保意识
C.政府疏松的管理 D.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11.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下列产品不可能出现在这次博览会的是( )
A. B. C. D.
12.在大文豪狄更斯笔下,伦敦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但是,在19世纪前期的英国,“滚滚浓烟”绝非伦敦所独有,而是城市的共同景致。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蓬勃开展 B.城市环境治理尚未进行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化学工业兴起令人瞩目
1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中便应运而生了,并超出国内向国外扩展,出现跨国公司。垄断组织的产生
A.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B.以英法美三国最为典型
C.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D.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4.受到14世纪的瘟疫、饥荒的影响,英国的人口在中世纪后期跌至了低谷。在直到18世纪中叶的30多年时间里,英国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劳动力数量并不充裕,英国工人的工资相较欧洲大陆国家更高。这主要表明,英国
A.进行政治改革成为时代必然要求 B.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成为必然
C.急需通过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 D.研发先进的生产工具已势在必行
15.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原因是
A.科学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创新 B.启蒙运动传播的科学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C.技术工人因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 D.英国从印度殖民地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16.习近平曾说∶"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一言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
A.基本原理的不断变化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 D.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二、材料分析题
17.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行业 1914年7月女性就业数(人) 1918年数增长(人) 增长百分比
工业总计 2176000 565000 68.4%
政府机构 2000 223000 10150%
地方公用事业(水电煤) 600 4000 704.3%
市政交通运输业 8200 99000 545.4%
专业人员 50500 69000 136.5%
银行、金融和商业 505500 429000 84%
旅馆、酒店、戏院 18 000 39000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征服的第一个世纪——即16世纪——几乎完全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所垄断。在16世纪之前,他们还徘徊在欧洲文化的主流之外,16世纪之后,两国国力威势又一落千丈。到19世纪初期,便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了。但是,在整个16世纪,两国无边的疆域,庞大的财富,强盛的国力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21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很多小农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和奴仆和使女一样涌入城市。例如曼彻斯特,1760-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了180000人,变成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很多人很难或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法国学者亚历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野兽。”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西葡两国走向强盛的相似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及其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不仅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常吸引外地的游客来此游乐。此外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少时数百上千,多者数万。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等娱乐场所,专供贵族、富人寻欢作乐。
——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是文明的转型,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世界性变化过程,有共同的指向、相似的内涵,阶段发展体现的相通性。
人的解放,使现代化意味着“人们相信凭借理性行为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摆脱外界对人的束缚。”14—16世纪,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化的起点,也是现代化的载体。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根本转型都是从民族国家开始的;它把统辖范围内的人民捏合在一起,经历各种事件,培养相同的情感,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在国家疆域内致力于自身发展。这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支架。
近代思想史上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是意识形态的现代化。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进化论、民主的理念和社会主义等。所有这些思想都和现代化有密切的关联,它们是支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现代化是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进入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国家统一、独立自主、克服个人专制,是经济现代化开始“起飞”的政治结构保障。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根据材料,围绕现代化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出现在15-16世纪,故排除;题干考查的是世界背景,B是国内背景,排除;垄断组织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D;日本发展工业之际,欧美等国已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日本是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的,故C正确。
2.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石油。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石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石油的开采量越来越大。所以答案选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能源是煤炭,排除A;CD两项时间不符。
【名师点睛】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前 提 和 条 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资本 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
市场 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劳动力 英国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自然科学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
社会环境 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工 业 成 就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代替蒸汽动力
动力机器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工业结构 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 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技术改进。开始由轻工业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近代化
工业部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 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1838~1856年英国纺织行业用工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纺织行业中,13岁以下儿童比例不断增加,而13-18岁少年比例呈下降趋势,13岁以上女工比例不断增加,而18岁以上男工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童工与女工的工资较低,工厂主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也反映出机器生产推广后,对于工人的要求在降低,因此,童工、女工比例增加,A项正确;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在13世纪,排除B项;女工与童工的劳动报酬在这一时期都较低,不是用工情况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D项是影响,而不是用工情况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傅立叶倡导以宣传和示范的方法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是典型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均不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义
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成立、攻打冬宫等历史事件反映了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A项正确;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排除C项;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历史意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故B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没有机器工业,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C;欧洲商业革命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排除D。
7.D
【详解】根据“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可知社会矛盾尖锐,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的“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可知,这体现了交通通讯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内容与工业革密切相关,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可知,生产工具有重大革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图中“工业社会中的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把妇女从家庭推向社会,角色发生转换,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她们经济独立,思想解放,社会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女性政治权利扩大,故B项错误;“男女平等最终实现”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人们文化素养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
9.C
【详解】与之前的革命相比,巴黎公社运动中,无产阶级不再是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追随者,不是资产阶级变革政体的配角,而是为了无产阶级“自己”,强调了巴黎公社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无产阶级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排除A项;法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艰难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中,无产阶级是觉醒的,体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并非软弱无能,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据材料时间“184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19世纪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发展,城市工业化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根本原因,而“人民缺乏环保意识”“政府疏松的管理”都不是根本原因,故B、C、排除;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分化严重,但其不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D与题意无关。
11.D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1851年”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BC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排除;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符合题意。
12.A
【详解】根据材料“在19世纪前期的英国,“滚滚浓烟”绝非伦敦所独有,而是城市的共同景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很多城市都有烟囱,体现了当时的英国在蓬勃的开展工业革命,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城市环境治理是否已经开始,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城市化进程,排除C项;化学工业兴起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正确;垄断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排除;英、法的垄断组织并不典型,主要是美国和德国,B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C排除。故选D。
14.D
【详解】根据“在直到18世纪中叶的30多年时间里,英国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劳动力数量并不充裕,英国工人的工资相较欧洲大陆国家更高”可得出,英国人口增长缓慢,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使得研发先进的生产工具已势在必行,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政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不是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英国已经拥有广阔的市场,现在需要的是劳动效率,排除C项。故选D。
15.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引发工业革命的是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要提高产品的效率,所以技术工人因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是直接原因,C正确,A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理论没有直接应用于生产,B不是启蒙运动的作用,D违背史实,错误。
【详解】
1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科学思想,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科学思想,并没有说明它的不断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 中国革命,排除C项;D项永恒不变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就业人数增长;就业领域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增多;参政机会增多;传统服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
(2)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一战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详解】(1)根据增长百分比看出就业人数增长;根据妇女就业行业看出就业领域扩大;根据“政府机构”“专业人员”“银行、金融和商业”“市政交通运输业”得出专业技术人员增多;根据妇女就业行业看出参政机会增多;根据“银行、金融和商业”得出传统服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
(2)根据“19世纪初”,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分析总结;根据“在一战前达到高潮”得出一战的影响;根据“《1918年人民代表法》”得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18.(1)途径: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掠夺;开展商业贸易和殖民贸易。
(2)条件:殖民扩张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原始资本积累;“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国内政局稳定;圈地运动的开展,使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原料,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优秀的人才。
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大量出现,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促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也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膨胀、贫富分化、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详解】(1)途径:根据材料“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征服的第一个世纪——即16世纪——几乎完全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所垄断。在16世纪之前,他们还徘徊在欧洲文化的主流之外”及所学知识可得,西班牙和葡萄牙早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也是比较早进行早期殖民扩张的,掠夺了大量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商业贸易及殖民贸易。
(2)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英国的工业革命发生有诸多条件,殖民扩张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原始资本积累;在政治方面英国的“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内政局稳定,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圈地运动的开展,使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提供了原料,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优秀的人才。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英国的工业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大量出现,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促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也导致诸多社会问题,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城市人口膨胀、贫富分化、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19.(1)特点:规模大;经济繁荣;旅游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流民聚居;娱乐活动丰富。
原因:城市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等。
(2)特点:英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推进,城市化水平较高;
认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科学推动城市化进程。(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背景类的题型,时空是:宋代(中国)。本题据材料一“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东京城行业众多……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规模大、经济繁荣、旅游业、流动人口、娱乐活动等方面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时空限制打破、环境宽松、开封地位、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认识类的题型,时空是:18-20世纪(英国)。本题据材料二“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即可从工业革命、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归纳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推动等方面回答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20.示例1:论题:人的解放与现代化的酝酿
论述:中世纪西欧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它所有社会机制的目的就是束缚人。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引导下,出现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等文艺家从文学、戏剧、美术等作品中展示人的个性、肯定人权,使人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人们通过阅读《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形成个体对《圣经》的理解和解释,使人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获得思想自由的权利。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对“天”与“地”的关系探索,维萨留斯,哈维等对人体解剖学和血液循环系统认知的贡献,这些“科学”观察和“科学”研究,试图将人的一切知识都纳入“科学”认识中,将社会变革也归结为“科学规律”,提供了人追求“客观真理”的无穷动力,使人树立一定能战胜自然的信念。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殖民扩张,刺激人的商业冒险精神,造就了新的价值观念。
结论: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探索、地理大发现等,构成人认识外部世界的现代思想的基本框架,肯定人的价值,解放对人的束缚,由此确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使农业文明从根本上受到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西欧开启了现代化大门,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型,成为世界潮流的引领者。
示例2论题:现代化推动社会转型
论述:现代化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以英国为例,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蒸汽动力的普及,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英国经济结构逐步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社会。
伴随着工业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步壮大,推动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放宽选举条件限制,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发展完善。
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蒸汽机车和轮船,大大改善了英国的交通条件,也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促使平等观念广泛传播。同时,工业革命中对新式机器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这些都使英国的文化和思想日益摆脱传统农业时代的束缚,促进了社会转型。
结论:工业革命以工业化为推动力,使英国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
【详解】根据“现代化是文明的转型,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可拟出论题:现代化推动社会转型。论述:现代化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促进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从工业革命使英国实现工业化,促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促使平等观念广泛传播,推动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转型。最后总结说明: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