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阮籍《咏怀诗》多用比兴。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其志皎皎如此;“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情切而意显。屈原的遭遇如司马迁所言“可谓穷矣”,然其上下求索,穷且愈奋,从郢都华堂到汨罗江畔,其疾愤惨怛的呼号,忿怼不容的刚烈,力酣气盛,不曾有丝毫隐曲。
屈赋抒写了战国时期昂扬的士人风貌。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屈原与楚王名为君臣,但在人格精神上,屈原自视为帝王的老师,而怀王初始也待他如师如友。所以屈赋斥乘舆,申己志,鸣不平,用“江离辟芷”“蕙苣菉葹”作比,用“善鸟香草”“飘风云霓”起兴。比兴,不唯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
司马迁说屈原“穷矣”,阮籍也得一个“穷”字,并且因为“穷途之哭”更广为人知。然而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未必真“穷”。屈原自沉,是他“伏清白以死直”,与“穷”也没有多大关系。
与屈原相比,阮籍却是真“穷”!《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倒还给阮籍安排了一条返路。实际上,阮籍哪里有返路。他能像后代的陶潜,归去来么?古今论者,只有李商隐“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最为知音。
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上党李熹,在魏末屡拒辟招,司马师当政后,征其为从事中郎,朝夕便至。司马师怪而问他,李熹说:“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晋书·李熹传》)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退路是没有了,逼仄的门后,倒是留了一条进路,弯身匍匐,便可过去。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岩岩若孤松之独立”,怎么也弯不下身。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但与嵇康的“孤松之独立”相比,还是少了些勇猛血性。他被迫弯下身。司马氏联姻示好,他无力明拒,只好日日大醉,一连六十余日,躲了过去;《广陵散》弦绝的次年,司马昭加九锡,公卿劝其登基,派阮籍写表文。阮籍拒无可拒,一篇写完,积郁成疾,两个月后溘然长逝。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妻儿家室,是诗人最软的肋,阮籍怎能不低头?他成功地在司马昭那里留下谨小慎微的印象,避开权杖森冷的锋芒。然而,阮籍终究是建安风骨的传人,苦痛、抑郁、愤懑、悲哀、恐惧、迷惘……生命有多少道褶皱,《咏怀诗》就有多少种滋味。
那是不能散发、也无从散发的滋味,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咏怀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诗人既要表达自己,又要保护家小,既在挣扎反抗,又在徘徊犹疑……那不是文学修辞,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缕天光,吐几口浊气。
(摘编自李翰《比兴的显与晦》)
材料二: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随着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水准不断提升,比兴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展,乃至与传统文化多个支系融成一体,致使“比兴”成为学界难以攻破的“堡垒”。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上也有长足的发展。刘勰和钟嵘在对比兴内涵的认识上突破了旧说,总结了新经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并提出了“拟容取心”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这便是后来“意境”说的萌芽。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这些解释都说明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比兴方法所构成的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摘编自刘继才《古典诗词比兴研究漫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赋借助于比兴,呈现出“深而不婉”“发愤淋漓”的艺术效果,如以加高头冠、加长佩带来表明自己皎洁的志向。
B.群雄并争、干戈纷扰,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并不见得比三国归晋、天下一统的魏晋时代好过,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
C.阮籍的“穷途之哭”是因为没有退路,后代的陶渊明却能够自由选择归去,李商隐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
D.比兴的内涵和外延均有变化,从最初具象类比的传统思维,改变为比兴方法所构成的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有感于屈原的遭遇,说他困窘,其实他上下求索,穷且愈奋,其疾愤惨怛的呼号,未必真“穷”。
B.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从初始的亦师亦友,转变为君臣异道,含有屈原自身人格独立、不平而鸣的因素。
C.李熹在弥天盖宇的权杖打压之下,不得不从隐居之所匍匐而至,这是洁身自处的士人们唯一可选的进路。
D.有着勇猛血性的嵇康不愿屈从于司马政权,以孤松独立的姿态,从容赴死,其名曲《广陵散》从此弦绝。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文中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D.“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比兴”下一个简要定义。
5.屈原和阮籍在运用比兴上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轰炸
老舍
不打退日本暴寇,我们的头上便老顶着炸弹。这是大中华空前的劫难,连天空也被敌人污辱了。我们相信的公道的青天只静静地不语,我们怎样呢?空前的劫难,空前的奋斗,这二者针锋相对;打吧,有什么别的可说呢 !只有我们的拳头会替我们说话,青天是不管事的哑巴。
七月十二日的狂炸,我是在一处防空洞里,先听见忽忽的响,渐变为嗡嗡的响,敌机已窜入武昌市上空。高射炮响了,咚咚地响成一片。机声、炮声加在一处,使人兴奋,使人胆寒,使人愤恨,使人渺茫,许多的情感集在一处,每一种感情都是那么不清楚而飘忽,仿佛最大的危险与最大的希望在相互争夺着这条生命,使人不能自主。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送来的消息:活着吧,你须不怕死;死去吧,你可是很想活。一会儿,防空壕的门动了,来了一阵风,紧跟着地里边响了,墙像要走似的。咚,咚,咚,像地里有什么巨兽在翻身,咚一声,颤几颤。天上响,地下响,一切都在震颤,你无处可逃,只能听着,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也忘了一切是在哪里。你只觉得灾患从上下左右袭来,自己不死,别人也会死的。你盼着那响声离你远一些,可是你准知道这是自私。在这地动墙摇的时候,你听不到被炸地方的塌倒声,呼号声,即使离你很近,因为一切声音都被机声、弹声、炮声掩盖。你知道弹落必炸,必毁了房屋,伤了性命。心中一红一红的,在想象中看到东一片血,西一片火光,你心中看见一座速成的地狱。当你稍能透过一口气来,你的脸立刻由白而红,你恨敌人,你小看自己,你为同胞们发怒。
机声远了,你极愿由洞里出来,而又懒得动。你知道什么在外面等着你呢:最晴明的天日,与最凄惨的景象,阳光射在尸与血上,晴着天的地狱。
在我所在的洞外,急速地形成了好几座地狱。民房、铺户、防空壕,都在那巨响中被魔手击碎。瓦飞了,砖碎了,器物成了烟尘;这还都不要紧,假若那瓦上、砖上、与器物的碎屑残片上没有粘着人的骨,洒着人的血。啊!电线折断,上面挂着条小孩的发辫,和所有的器物,都在那一堆里,什么都有,什么也没有。这是轰炸。这只教你有一口气便当恨日本,去打日本。民族间的仇恨,用刀与血结起,还当以刀与血解开。这教训打到你的心的最深处,你的眼前便是地狱。
为什么我们截不住敌机呢?那富人们听到了那些惨事而略微带着一点感情说。是呀,富人们,为什么呢?假若你的钱老在身边,我们的飞机是不会生下几架小飞机来的,明白吗
七月十九这天来得更凶。十二日那天,两枚弹距我有四丈远,我在洞里,所以只觉震动,比我远两丈的大水缸却被一寸长的一块炸片打成了两半。十九日,我躲在院外,前有土坡,后有豆架,或者比在洞里更安全些。弹落之处,最近的也距我十丈。可是,落弹时那种吱忽吱忽的呼啸,是我生平所听见过的声音中最难听的。没有听见过鬼叫,这大概就很相似了,它不能不是鬼音,因为呼召着人魂,那天死伤过千!当这种呼啸在空中乱叫的时候,机声、炮声都似乎失去了威风。整个空中仿佛紧张愤怒到极点,而到底无法抵抗住那些黑棒子的下落。那些黑棒子像溅了水花的几吨红铁的精华,挟着魔鬼的毒咒,吱忽吱忽地狂叫、奔落、粉碎,达到破坏的使命。炸弹的爆烈,重炮的怒吼,都有它们的宏壮威严;而这吱忽吱忽的响声却是奸狡轻狂,是鬼的狂笑,自天空一直笑到地上,引起无限的哭声!
吱忽吱忽,咚咚咚天上叫完,地紧跟着就翻了。这一天,七月十九的响动,比哪一回都剧烈。我是在土坡旁的豆田上。一切都是静的,绿的豆叶、长的豆角、各色的豆花,小风吹来,绿叶的微动并无声音。可是它自己响起来,土自己震颤。不久,地镇定了,天上的敌机已走远,像中了咒诅似的那么急奔。两处起了火,一远一近。猛然地想起血肉横飞的光景,朋友们的安全,同胞的苦痛,眼前的土坡,身旁的豆田,还是那么静默安闲;离十丈远,可就有妇女在狂嚎;丈夫儿女已被那吱吱的鬼叫呼摄了去,有的连块骨也没剩。
什么能打鬼子呢?几乎没有别的灵验法术,而只有加强我们空军这一条实际的办法。战争是最现实的,胆大并逃不出死伤,赤手不能拨开炸弹,哀悼伤亡的同胞并不能保险自己不死。出钱出力,把全民族的拳变为铁的,把我们的呼号变为飞机的与炸弹的响声,打退贼兵,追到三岛。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才是在牺牲中获得了最有益的教训。怕么?没一点用。不怕呢?一句空话。怕吧,不怕吧,你总得这么着:出钱或出力!除了这种实际的办法,你的情绪生活便只有恐惧,你的自私将毁灭了你自己与你的国。
轰炸完了,救护队队员的每一滴汗都是金子,他们的汗把袜子都湿透。同时,烫着飞机式——在空袭警报到租界细细烫成的——头发的女郎,与用绸手绢轻拭香汗的少年男子,又在娱乐场中以享受去救亡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遭受轰炸躲在防空洞里的时候,“我”面临着是自己死还是别人死的选择,内心颇受煎熬。
B.敌机远去时“我”极愿由洞里出来,是因为逃离了危险;又懒得动,是因为害怕敌机再次前来轰炸。
C.富人们质疑“为什么我们截不住敌机呢”,他们认为钱不在自己身边,使得飞机的数量不够。
D.文末写女郎和少年男子在娱乐场中以享受去救亡,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蕴含着讽刺。
7.关于文中写七月十九日的轰炸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十九日的轰炸,从躲避地点、落弹距离和声音等与十二日那天的轰炸做了对比,突出了十九日的轰炸来得更凶猛。
B.“整个空中仿佛紧张愤怒到极点”“那些黑棒子像溅了水花的几吨红铁的精华”,运用比喻生动描写了轰炸时的情景。
C.用豆田的静反衬轰炸时“土自己震颤”,又用土坡和豆田的静默、安闲反衬血肉横飞的光景,表现了同胞的苦难。
D.表达上多用短句,节奏较快,突出了轰炸的激烈、紧张气氛,如“吱忽吱忽,咚咚咚天上叫完,地紧跟着就翻了”。
8.小说第二段在叙述时由第一人称“我”转换为第二人称“你”,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9.老舍在写轰炸时,充分表达了对敌机和敌人的厌恶和仇恨之情,小说是如何表达这种情
感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韩信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今井陉之道,车不符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不至十日,而信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曰:“兵法云,十则国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不听广武君策。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十人,人持一赤帜,从问道蔽山而望赵军。诚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我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帆。”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军恐吾至艰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起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韩信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韩信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恭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起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璧,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矢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派水上,擒赵王歇。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世言韩信伐赵,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绝其粮道,成安君不听。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计行,信且见禽。
是说者,不善现人者也。夫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燕、赵,正使井陉不得进,必有他奇策矣。其与广武君言曰:“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盖谦以求言之词也。不然,何以为信!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卷五》,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序号。(  )
赵已先据A便地为壁B且彼未见吾C大将旗鼓D未肯击E前军F恐吾至H阻险而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使人间视”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B.“令其裨将传飧“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绝其粮道“与“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D.“请北举燕、赵”与“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武君认为,并陉道路狭窄,韩信的军队延绵数百里,这为绝其辎重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安君应固守营寨,勿与韩信交战,如此韩信之军便可破。
B.成安君泥守兵法,认为韩信的士兵虽然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而且千里来袭,士兵疲惫,不应避而不战,因此没有听从广武君的计策。
C.韩信派遣二千骑兵先上山隐蔽观察,等赵军倾巢而出抢夺战利品时,这些隋兵便驰入赵营。把赵军旗帜全部换成汉军旗帜,为战斗取胜立下大功。
D.汉军将士对韩信的安排坚信不疑,作战时依计而行,三军用命;而反观赵军,却步步中计,最终在汉军的夹击之下大败,成安君陈馀,也被斩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韩信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②使广武计行,信且见禽。
14.世人认为,如果成安君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那么韩信便会失败。对此洪迈持有不同的观点。洪迈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北乐馆
唐陈润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
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古体诗写诗人夜宿山馆的感受,语言典雅清丽,意境深远、韵味隽永。
B.首句特意点出感受外界景物的时间是夜间,但不清楚此刻是夜深还是夜浅。
C.第二句诗人巧妙地点出了所投宿的北乐馆是在越地,这从“越鸟”可以窥知。
D.从第二句到第四句写鸟鸣、叶落、溪流、雨声,与“鸟鸣山更幽”有同样的境界。
16.全诗是从多个角度描绘诗人夜宿山馆的感受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17.(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境虚缈,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   ,   。”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2)《燕歌行并序》中“   ,   ”两句写出士兵们与敌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3)“蝉”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因其生活习性,在古诗文中常常用以表现高洁之意,如《屈原列传》中“   ,   ”两句,借该意象表现了屈原主动远离污浊的耿介。
五、简答题组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促进自主合作学习,银川一中语文兴趣小组以单元篇目为依托,建立学习任务群,围绕群文比较探究分析。请按照下面的示例,为这个单元的群文拟写一个主题并分析原因。
示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玩偶之家》《迷娘》(之一)《致大海》
探究主题:丰富的心灵
原因分析:娜拉与丈夫的激烈冲突表明了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迷娘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对威廉朦胧的爱恋,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普希金向大海倾诉,抒发了热爱自由、崇尚正义的热烈感情。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风貌,展示了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18.探究主题:   (不超过5字)
19.原因分析:   
六、选择 简答题组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
20.与“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粑柄,用泥土搓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作文
23.(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陆游功业难成坚持抗金至老不移,苏武羁留匈奴持节牧羊终坚守无怨,令人动容;王维半生浮沉乃于水穷处坐看云起,苏轼屡遭贬谪而“身心河岳尽圆融”,亦使人叹服。
“坚守”,抑或“圆融”?对此,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B
4.比兴是运用具象类比,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从而情理交融、抒怀言志的文学修辞手法。
5.①区别:屈原妙用比兴,使深邃意旨更加明白晓畅;阮籍恰恰相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原因:屈原生活在策士脱颖而出,楚材晋用,天地四方任遨游的精神自由的大时代,他可以畅所欲言;阮籍却生活在权杖森冷,士人气骨屡遭打压的黑暗时期,他只能借比兴一吐胸中浊气,隐喻难言之隐。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4)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及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与原文表述不同,材料一第二段认为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更开放自由的时代,第三段指出他的自沉与外在社会环境关系不大。C.“李商隐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错,材料一第四段“古今论者……最为知音”是指李商隐是阮籍的知音。D.“变化”“改变”与原文不符,材料二主要指出比兴内涵和外延在增加,是在承认原有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而不是推倒炉灶式的改变。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是洁身自处的士人们唯一可选的进路”表述不当,从后文对嵇康的例析中可以看出,洁身自处的士人们,也可能选择高歌猛进,从容赴死之途。
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的能力。A. 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B.只描写景象,借以抚今追昔。C.运用比兴手法,众女:比喻当时楚国的一些奸臣。蛾眉:原义是指女子细黑而弯曲的眉毛,这里泛指美丽的容貌,用以比喻美好的品德。谣琢:造谣诽镑;淫:淫乱,这里比喻奸邪。D.运用比兴手法,大致意思是:水从高处倾泻到平地流向四面八方。人活着就像流水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命运。由水及人。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及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此题首先明确比兴的属概念,从“《咏怀诗》的比兴,……那不是文学修辞……”可得比兴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然后结合材料找到相关的内容,根据材料一“比兴,不只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可提炼出比兴是能抒怀言志的手法。材料二第二段中刘勰给比兴下的定义“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可得出结论,比兴是情理交融的手法。从刘勰提出的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则可得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再加上材料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中提到的“具象类比”一词,即可给比兴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故答案为: 比兴是运用具象类比,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从而情理交融、抒怀言志的文学修辞手法。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第一段“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和材料一最后一段“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可比较出二人在运用比兴上差别。
从材料一第二段“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和第三段“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可知屈原生活的政治环境。
从材料一第五估段“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和材料二最后一段“《咏怀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缕天光,吐几口浊气”可得出阮籍当时生活的政治环境。考生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①区别:屈原妙用比兴,使深邃意旨更加明白晓畅;阮籍恰恰相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原因:屈原生活在策士脱颖而出,楚材晋用,天地四方任遨游的精神自由的大时代,他可以畅所欲言;阮籍却生活在权杖森冷,士人气骨屡遭打压的黑暗时期,他只能借比兴一吐胸中浊气,隐喻难言之隐。
【答案】6.D
7.B
8.①由第一人称“我”转换为第二人称“你”由“我”一个人躲避轰炸的恐怖体验变成了多数人的集体体验。②这样便于直接抒发轰炸时对敌人仇恨,为同胞们发怒的情感。③也有利于读者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防空洞里的各种危险,从而产生共鸣。
9.①通过带有感彩的词语(或人们的感受)来表达,如用“最难听”“鬼叫”“鬼音”“魔鬼的毒咒”“鬼的狂笑”来形容敌机炸弹的声音。②通过冷静客观的描写来表达,来进行无声的控诉,如“天上响,地下响,一切都在震颤”。③通过直接的抒情议论来表达,如“打吧,有什么别的可说呢”“打退贼兵,追到三岛”表达奋起反抗之情。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答案】10.BDF
11.B
12.D
13.①在这时,韩信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
②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14.⑴韩信的才能远超成安君。
⑵即使不能兵出井陉,韩信也会有其他计策。
⑶韩信对广武君所说的话是他的自谦词。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率领几万人马,想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如今井陉这条道路,战车无法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送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调拨三万奇兵给我,我从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外出与他们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撤退,用不了十天,韩信的人头就可送到您的帐下。”成安君说:“兵法说,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围他们,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和他们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有)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他们远行千里袭击我们,也已经很疲惫了。现在如果回避不出击,等后续大部队到达,又该怎么战胜(他们)呢?”没有听从广武君的计策。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探子)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率兵而下。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停下扎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偏僻的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韩信告诫说:“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军,(这时)你们就立刻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旗帜。”又让他的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击败了赵军之后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将帅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并扎下营寨,并且他们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担心我们到了险要地方而退了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望见这种阵形大笑起来。天亮时,韩信竖起大将的旗帜,架好战鼓,擂响战鼓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迎击汉军,(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在这时,韩信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来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韩信已进入水边的军营,将士们都拼死决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共同等到赵军倾巢出动抢夺战利品的时候,就急速冲进赵军营垒,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无法打败汉军,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发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逃跑。在这时,汉兵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派水岸边斩杀了成安君,生擒了赵王歇。
材料二:
世人说韩信攻伐赵国时,赵国广武君建议以奇兵阻塞井陉口,切断汉军粮道,成安君不予采纳。韩信派间谍刺探,(间谍)得知成安君不用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率军而下,于是战胜赵国。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这种说法,是不善于观察人的表现。以韩信对付陈馀,如同以猛虎对付猪羊。韩信对汉王说,请求北取燕、赵,即使不能通过井陉,也必定会有其他奇谋。他对广武君说:“先前假如成安君听从您的计谋,在下也会被擒。”这大概是自谦以求善言的说辞。不然的话,怎么能够成其为韩信呢!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并扎下营寨,并且他们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担心我们到了险要地方而退了回去。“据便地”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B处断开;“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主谓宾结构,“彼”为主语,“旗鼓”作“见”的宾语,D处断开;“未肯击前军”,承前省略主语,动宾结构,单独成句,F处断开。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正确。暗中、悄悄。/离间。句意:韩信派人暗中打探。/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B.错误,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一定”。句意:又让他的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C.正确。两个“绝”都是“断绝”的意思。句意:切断汉军粮道。/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D.正确。两个“举”都是“攻占”的意思。句意:请求北取燕、赵。/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汉军将士对韩信的安排坚信不疑”错误,由原文“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可知,韩信传令“今天击败了赵军之后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好”。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详”,通“佯”,假装;“走”,逃回;“入”,使进入。
②“且”,将要;“禽”,通“擒”,被擒拿。
故答案为: ①在这时,韩信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
②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燕、赵,正使井陉不得进,必有他奇策矣”可概括出,韩信的才能远超成安君,即使不能兵出井陉,韩信也会有其他计策。
结合“其与广武君言曰:‘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盖谦以求言之词也”可概括出,韩信对广武君所说的话是他的自谦之词。
故答案为: ⑴韩信的才能远超成安君。
⑵即使不能兵出井陉,韩信也会有其他计策。
⑶韩信对广武君所说的话是他的自谦词。
【答案】15.A
16.①听视触结合第2-5句,从听觉角度写静夜里听到的各种声音:空山鸟鸣,萧萧落叶,溪流潺潺,雨声习习。第六句从视觉角度描写灯影山光。最后一句“但觉衣裳湿”是触觉的感受。全诗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角度描绘诗人雨夜山馆的幽静凄清。
②虚实结合。“栋里不知浑是云”是想象昨夜的情景,是虚写,其他内容是实写。细致地表现了诗人深夜的迷离与无助。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 “语言典雅清丽”错,应是语言通俗清浅。比如“欲眠不眠”“栋里不知浑是云”等,语言浅显易懂。故答案为:A。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干提示“多个角度”,可从写景、表现手法技巧等方面思考。
“越鸟一声空山远”写空山鸟啼,“庭木萧萧落叶时”写萧萧落叶,“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写溪流潺潺,雨声习习,这些都是从听觉角度写各种声音,表现夜宿山馆的独特感受;
“灯影山光满窗入”写人在屋内,看到窗上映出的灯影山光,这是视觉描写,突出了“夜宿”;
“晓来但觉衣裳湿”写山里雨水多,加上云雾潮湿,早上醒来感觉衣服都是湿的,这是触觉描写;
以上描写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角度描绘诗人夜宿山馆的感受,是实写;而“栋里不知浑是云” 是想象昨夜的情景,是虚写。整首诗虚实结合,听视触结合,细致地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感受。
故答案为:①听视触结合第2-5句,从听觉角度写静夜里听到的各种声音:空山鸟鸣,萧萧落叶,溪流潺潺,雨声习习。第六句从视觉角度描写灯影山光。最后一句“但觉衣裳湿”是触觉的感受。全诗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角度描绘诗人雨夜山馆的幽静凄清。②虚实结合。“栋里不知浑是云”是想象昨夜的情景,是虚写,其他内容是实写。细致地表现了诗人深夜的迷离与无助。
17.【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易错字:濯、淖、蝉、蜕
故答案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
【答案】18.苦难与新生
19.参考示例《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了进步知识份子阶层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包身工》展现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之间的阶级对立和尖锐矛盾;《荷花淀》主要表现农民阶级的斗争。这些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欣赏文本的形象;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根据示例可知,解答本题要先分析每一篇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得出探究主题。
1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记念刘和珍君》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写作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包身工》通过对包身工一天生活的详细描绘,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文章展示了包身工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遭受着长时间且繁重的劳动折磨,同时还受到非人道般的虐待。作品通过这样的叙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勾结,他们共同压榨和虐待中国人民的罪行。夏衍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包身工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并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他相信中国工人最终会站起来反抗,打破身上的枷锁,迎来光明的未来。《荷花淀》一文中,日寇横行,以水生及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民舍小家为大家,抵抗日寇,为争取光明的到来奋力反抗,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这些文章都让我们感受到旧中国曾经的苦难,那么多人为苦难做出了牺牲,为民族的未来而献出生命,才让我们多难的国家民族迎来新生。因此可将探究主题归纳为:苦难与新生。
故答案为:苦难与新生
1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记念刘和珍君》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写作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包身工》通过对包身工一天生活的详细描绘,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文章展示了包身工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遭受着长时间且繁重的劳动折磨,同时还受到非人道般的虐待。作品通过这样的叙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勾结,他们共同压榨和虐待中国人民的罪行。夏衍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包身工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并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他相信中国工人最终会站起来反抗,打破身上的枷锁,迎来光明的未来。《荷花淀》一文中,日寇横行,以水生及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民舍小家为大家,抵抗日寇,为争取光明的到来奋力反抗,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这些文章都让我们感受到旧中国曾经的苦难,那么多人为苦难做出了牺牲,为民族的未来而献出生命,才让我们多难的国家民族迎来新生。因此可将探究主题归纳为:苦难与新生。
故答案为:参考示例《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了进步知识份子阶层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包身工》展现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之间的阶级对立和尖锐矛盾;《荷花淀》主要表现农民阶级的斗争。这些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
【答案】20.C
21.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22.①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
②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3)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一句运用了回环(回文)的修辞。A.顶真,比喻。B.对偶,双关。C.回环(回文)。D.反复。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句子“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中,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故答案为: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改句用散句,缺少感染力;
“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反复使用“像父亲一样”,写出父子二人劳动的动作是一样的,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而改句只有一个“像父亲一样”,没有强调的效果,情感表达也更平淡一些。
故答案为:①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②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
23.【答案】【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材料先列举了陆游与苏武的坚守,接下来举了王维和苏轼的变通圆融。两组例子,两个角度,前者说坚守,后者说圆融,写作任务给出了写作的话题范围“坚守与圆融”,同时给出了写作对象就是新时代的青年,最后要求写成议论文。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圆融;应该对什么坚守,对什么圆融。坚守指的就是坚持、坚定和执着,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而圆融指的是变通,能够改变或接受,甚至妥协,一般指的是面对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这样也是放过自己,就像材料中的苏轼一样,屡遭贬谪,但是他懂得变通,变得达观通透,最终成就一个千古流芳的苏轼。因此写作时,既不能只写坚守,也不能只写圆融,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坚守与圆融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流水,既坚守自己的理想,就是向东流去,流向大海;又懂得圆融,当碰到障碍的时候,就会转变,但这并不影响流向大海。这就是坚守与圆融的关系。
参考立意:①坚守方正,做人圆融。②既要坚守又需圆融。③坚守和圆融成就和谐④外圆内方做人之道。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坚守”和“圆融”的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先列举了屈原与苏武的坚守,接下来列举了王维和苏轼的变通圆融。两组例子,两个角度,前者说坚守,后者说圆融,由此引出下面的写作任务。写作任务给出了写作的话题范围“坚守与圆融”,同时给出了写作对象的身份,即新时代的青年。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圆融;应该对什么坚守,对什么圆融。坚守指的就是坚持、坚定和执著,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而圆融指的是变通,能够改变或接受,甚至有的时候是妥协,一般指的是对待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这样也是放过自己,就像材料中的苏轼一样,无故被贬,但是他懂得变通,变得达观通透,最终成就一个千古流芳的苏轼。
坚守与圆融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写作时,既不能只写坚守,也不能只写圆融,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比如以流水为例,流水,既坚守自己的理想,就是向东流去,流向大海;又懂得圆融,当碰到障碍的时候,就会转变,但这并不影响实现流向大海的目标。这就是坚守与圆融的关系。
【立意提取】
1.坚守方正,做人圆融。
2.既要坚守又需圆融。
3.坚守和圆融成就和谐。
4.外圆内方,做人之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阮籍《咏怀诗》多用比兴。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其志皎皎如此;“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情切而意显。屈原的遭遇如司马迁所言“可谓穷矣”,然其上下求索,穷且愈奋,从郢都华堂到汨罗江畔,其疾愤惨怛的呼号,忿怼不容的刚烈,力酣气盛,不曾有丝毫隐曲。
屈赋抒写了战国时期昂扬的士人风貌。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屈原与楚王名为君臣,但在人格精神上,屈原自视为帝王的老师,而怀王初始也待他如师如友。所以屈赋斥乘舆,申己志,鸣不平,用“江离辟芷”“蕙苣菉葹”作比,用“善鸟香草”“飘风云霓”起兴。比兴,不唯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
司马迁说屈原“穷矣”,阮籍也得一个“穷”字,并且因为“穷途之哭”更广为人知。然而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未必真“穷”。屈原自沉,是他“伏清白以死直”,与“穷”也没有多大关系。
与屈原相比,阮籍却是真“穷”!《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倒还给阮籍安排了一条返路。实际上,阮籍哪里有返路。他能像后代的陶潜,归去来么?古今论者,只有李商隐“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最为知音。
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上党李熹,在魏末屡拒辟招,司马师当政后,征其为从事中郎,朝夕便至。司马师怪而问他,李熹说:“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晋书·李熹传》)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退路是没有了,逼仄的门后,倒是留了一条进路,弯身匍匐,便可过去。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岩岩若孤松之独立”,怎么也弯不下身。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但与嵇康的“孤松之独立”相比,还是少了些勇猛血性。他被迫弯下身。司马氏联姻示好,他无力明拒,只好日日大醉,一连六十余日,躲了过去;《广陵散》弦绝的次年,司马昭加九锡,公卿劝其登基,派阮籍写表文。阮籍拒无可拒,一篇写完,积郁成疾,两个月后溘然长逝。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妻儿家室,是诗人最软的肋,阮籍怎能不低头?他成功地在司马昭那里留下谨小慎微的印象,避开权杖森冷的锋芒。然而,阮籍终究是建安风骨的传人,苦痛、抑郁、愤懑、悲哀、恐惧、迷惘……生命有多少道褶皱,《咏怀诗》就有多少种滋味。
那是不能散发、也无从散发的滋味,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咏怀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诗人既要表达自己,又要保护家小,既在挣扎反抗,又在徘徊犹疑……那不是文学修辞,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缕天光,吐几口浊气。
(摘编自李翰《比兴的显与晦》)
材料二: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随着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水准不断提升,比兴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展,乃至与传统文化多个支系融成一体,致使“比兴”成为学界难以攻破的“堡垒”。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上也有长足的发展。刘勰和钟嵘在对比兴内涵的认识上突破了旧说,总结了新经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并提出了“拟容取心”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这便是后来“意境”说的萌芽。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这些解释都说明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比兴方法所构成的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摘编自刘继才《古典诗词比兴研究漫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赋借助于比兴,呈现出“深而不婉”“发愤淋漓”的艺术效果,如以加高头冠、加长佩带来表明自己皎洁的志向。
B.群雄并争、干戈纷扰,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并不见得比三国归晋、天下一统的魏晋时代好过,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
C.阮籍的“穷途之哭”是因为没有退路,后代的陶渊明却能够自由选择归去,李商隐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
D.比兴的内涵和外延均有变化,从最初具象类比的传统思维,改变为比兴方法所构成的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有感于屈原的遭遇,说他困窘,其实他上下求索,穷且愈奋,其疾愤惨怛的呼号,未必真“穷”。
B.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从初始的亦师亦友,转变为君臣异道,含有屈原自身人格独立、不平而鸣的因素。
C.李熹在弥天盖宇的权杖打压之下,不得不从隐居之所匍匐而至,这是洁身自处的士人们唯一可选的进路。
D.有着勇猛血性的嵇康不愿屈从于司马政权,以孤松独立的姿态,从容赴死,其名曲《广陵散》从此弦绝。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文中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D.“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比兴”下一个简要定义。
5.屈原和阮籍在运用比兴上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答案】1.A
2.C
3.B
4.比兴是运用具象类比,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从而情理交融、抒怀言志的文学修辞手法。
5.①区别:屈原妙用比兴,使深邃意旨更加明白晓畅;阮籍恰恰相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原因:屈原生活在策士脱颖而出,楚材晋用,天地四方任遨游的精神自由的大时代,他可以畅所欲言;阮籍却生活在权杖森冷,士人气骨屡遭打压的黑暗时期,他只能借比兴一吐胸中浊气,隐喻难言之隐。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4)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及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与原文表述不同,材料一第二段认为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更开放自由的时代,第三段指出他的自沉与外在社会环境关系不大。C.“李商隐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错,材料一第四段“古今论者……最为知音”是指李商隐是阮籍的知音。D.“变化”“改变”与原文不符,材料二主要指出比兴内涵和外延在增加,是在承认原有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而不是推倒炉灶式的改变。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是洁身自处的士人们唯一可选的进路”表述不当,从后文对嵇康的例析中可以看出,洁身自处的士人们,也可能选择高歌猛进,从容赴死之途。
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的能力。A. 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B.只描写景象,借以抚今追昔。C.运用比兴手法,众女:比喻当时楚国的一些奸臣。蛾眉:原义是指女子细黑而弯曲的眉毛,这里泛指美丽的容貌,用以比喻美好的品德。谣琢:造谣诽镑;淫:淫乱,这里比喻奸邪。D.运用比兴手法,大致意思是:水从高处倾泻到平地流向四面八方。人活着就像流水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命运。由水及人。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及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此题首先明确比兴的属概念,从“《咏怀诗》的比兴,……那不是文学修辞……”可得比兴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然后结合材料找到相关的内容,根据材料一“比兴,不只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可提炼出比兴是能抒怀言志的手法。材料二第二段中刘勰给比兴下的定义“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可得出结论,比兴是情理交融的手法。从刘勰提出的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则可得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再加上材料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中提到的“具象类比”一词,即可给比兴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故答案为: 比兴是运用具象类比,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从而情理交融、抒怀言志的文学修辞手法。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第一段“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和材料一最后一段“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可比较出二人在运用比兴上差别。
从材料一第二段“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和第三段“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可知屈原生活的政治环境。
从材料一第五估段“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和材料二最后一段“《咏怀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缕天光,吐几口浊气”可得出阮籍当时生活的政治环境。考生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①区别:屈原妙用比兴,使深邃意旨更加明白晓畅;阮籍恰恰相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原因:屈原生活在策士脱颖而出,楚材晋用,天地四方任遨游的精神自由的大时代,他可以畅所欲言;阮籍却生活在权杖森冷,士人气骨屡遭打压的黑暗时期,他只能借比兴一吐胸中浊气,隐喻难言之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轰炸
老舍
不打退日本暴寇,我们的头上便老顶着炸弹。这是大中华空前的劫难,连天空也被敌人污辱了。我们相信的公道的青天只静静地不语,我们怎样呢?空前的劫难,空前的奋斗,这二者针锋相对;打吧,有什么别的可说呢 !只有我们的拳头会替我们说话,青天是不管事的哑巴。
七月十二日的狂炸,我是在一处防空洞里,先听见忽忽的响,渐变为嗡嗡的响,敌机已窜入武昌市上空。高射炮响了,咚咚地响成一片。机声、炮声加在一处,使人兴奋,使人胆寒,使人愤恨,使人渺茫,许多的情感集在一处,每一种感情都是那么不清楚而飘忽,仿佛最大的危险与最大的希望在相互争夺着这条生命,使人不能自主。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送来的消息:活着吧,你须不怕死;死去吧,你可是很想活。一会儿,防空壕的门动了,来了一阵风,紧跟着地里边响了,墙像要走似的。咚,咚,咚,像地里有什么巨兽在翻身,咚一声,颤几颤。天上响,地下响,一切都在震颤,你无处可逃,只能听着,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也忘了一切是在哪里。你只觉得灾患从上下左右袭来,自己不死,别人也会死的。你盼着那响声离你远一些,可是你准知道这是自私。在这地动墙摇的时候,你听不到被炸地方的塌倒声,呼号声,即使离你很近,因为一切声音都被机声、弹声、炮声掩盖。你知道弹落必炸,必毁了房屋,伤了性命。心中一红一红的,在想象中看到东一片血,西一片火光,你心中看见一座速成的地狱。当你稍能透过一口气来,你的脸立刻由白而红,你恨敌人,你小看自己,你为同胞们发怒。
机声远了,你极愿由洞里出来,而又懒得动。你知道什么在外面等着你呢:最晴明的天日,与最凄惨的景象,阳光射在尸与血上,晴着天的地狱。
在我所在的洞外,急速地形成了好几座地狱。民房、铺户、防空壕,都在那巨响中被魔手击碎。瓦飞了,砖碎了,器物成了烟尘;这还都不要紧,假若那瓦上、砖上、与器物的碎屑残片上没有粘着人的骨,洒着人的血。啊!电线折断,上面挂着条小孩的发辫,和所有的器物,都在那一堆里,什么都有,什么也没有。这是轰炸。这只教你有一口气便当恨日本,去打日本。民族间的仇恨,用刀与血结起,还当以刀与血解开。这教训打到你的心的最深处,你的眼前便是地狱。
为什么我们截不住敌机呢?那富人们听到了那些惨事而略微带着一点感情说。是呀,富人们,为什么呢?假若你的钱老在身边,我们的飞机是不会生下几架小飞机来的,明白吗
七月十九这天来得更凶。十二日那天,两枚弹距我有四丈远,我在洞里,所以只觉震动,比我远两丈的大水缸却被一寸长的一块炸片打成了两半。十九日,我躲在院外,前有土坡,后有豆架,或者比在洞里更安全些。弹落之处,最近的也距我十丈。可是,落弹时那种吱忽吱忽的呼啸,是我生平所听见过的声音中最难听的。没有听见过鬼叫,这大概就很相似了,它不能不是鬼音,因为呼召着人魂,那天死伤过千!当这种呼啸在空中乱叫的时候,机声、炮声都似乎失去了威风。整个空中仿佛紧张愤怒到极点,而到底无法抵抗住那些黑棒子的下落。那些黑棒子像溅了水花的几吨红铁的精华,挟着魔鬼的毒咒,吱忽吱忽地狂叫、奔落、粉碎,达到破坏的使命。炸弹的爆烈,重炮的怒吼,都有它们的宏壮威严;而这吱忽吱忽的响声却是奸狡轻狂,是鬼的狂笑,自天空一直笑到地上,引起无限的哭声!
吱忽吱忽,咚咚咚天上叫完,地紧跟着就翻了。这一天,七月十九的响动,比哪一回都剧烈。我是在土坡旁的豆田上。一切都是静的,绿的豆叶、长的豆角、各色的豆花,小风吹来,绿叶的微动并无声音。可是它自己响起来,土自己震颤。不久,地镇定了,天上的敌机已走远,像中了咒诅似的那么急奔。两处起了火,一远一近。猛然地想起血肉横飞的光景,朋友们的安全,同胞的苦痛,眼前的土坡,身旁的豆田,还是那么静默安闲;离十丈远,可就有妇女在狂嚎;丈夫儿女已被那吱吱的鬼叫呼摄了去,有的连块骨也没剩。
什么能打鬼子呢?几乎没有别的灵验法术,而只有加强我们空军这一条实际的办法。战争是最现实的,胆大并逃不出死伤,赤手不能拨开炸弹,哀悼伤亡的同胞并不能保险自己不死。出钱出力,把全民族的拳变为铁的,把我们的呼号变为飞机的与炸弹的响声,打退贼兵,追到三岛。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才是在牺牲中获得了最有益的教训。怕么?没一点用。不怕呢?一句空话。怕吧,不怕吧,你总得这么着:出钱或出力!除了这种实际的办法,你的情绪生活便只有恐惧,你的自私将毁灭了你自己与你的国。
轰炸完了,救护队队员的每一滴汗都是金子,他们的汗把袜子都湿透。同时,烫着飞机式——在空袭警报到租界细细烫成的——头发的女郎,与用绸手绢轻拭香汗的少年男子,又在娱乐场中以享受去救亡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遭受轰炸躲在防空洞里的时候,“我”面临着是自己死还是别人死的选择,内心颇受煎熬。
B.敌机远去时“我”极愿由洞里出来,是因为逃离了危险;又懒得动,是因为害怕敌机再次前来轰炸。
C.富人们质疑“为什么我们截不住敌机呢”,他们认为钱不在自己身边,使得飞机的数量不够。
D.文末写女郎和少年男子在娱乐场中以享受去救亡,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蕴含着讽刺。
7.关于文中写七月十九日的轰炸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十九日的轰炸,从躲避地点、落弹距离和声音等与十二日那天的轰炸做了对比,突出了十九日的轰炸来得更凶猛。
B.“整个空中仿佛紧张愤怒到极点”“那些黑棒子像溅了水花的几吨红铁的精华”,运用比喻生动描写了轰炸时的情景。
C.用豆田的静反衬轰炸时“土自己震颤”,又用土坡和豆田的静默、安闲反衬血肉横飞的光景,表现了同胞的苦难。
D.表达上多用短句,节奏较快,突出了轰炸的激烈、紧张气氛,如“吱忽吱忽,咚咚咚天上叫完,地紧跟着就翻了”。
8.小说第二段在叙述时由第一人称“我”转换为第二人称“你”,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9.老舍在写轰炸时,充分表达了对敌机和敌人的厌恶和仇恨之情,小说是如何表达这种情
感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D
7.B
8.①由第一人称“我”转换为第二人称“你”由“我”一个人躲避轰炸的恐怖体验变成了多数人的集体体验。②这样便于直接抒发轰炸时对敌人仇恨,为同胞们发怒的情感。③也有利于读者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防空洞里的各种危险,从而产生共鸣。
9.①通过带有感彩的词语(或人们的感受)来表达,如用“最难听”“鬼叫”“鬼音”“魔鬼的毒咒”“鬼的狂笑”来形容敌机炸弹的声音。②通过冷静客观的描写来表达,来进行无声的控诉,如“天上响,地下响,一切都在震颤”。③通过直接的抒情议论来表达,如“打吧,有什么别的可说呢”“打退贼兵,追到三岛”表达奋起反抗之情。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韩信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今井陉之道,车不符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不至十日,而信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曰:“兵法云,十则国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不听广武君策。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十人,人持一赤帜,从问道蔽山而望赵军。诚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我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帆。”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军恐吾至艰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起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韩信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韩信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恭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起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璧,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矢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派水上,擒赵王歇。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世言韩信伐赵,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绝其粮道,成安君不听。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计行,信且见禽。
是说者,不善现人者也。夫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燕、赵,正使井陉不得进,必有他奇策矣。其与广武君言曰:“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盖谦以求言之词也。不然,何以为信!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卷五》,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序号。(  )
赵已先据A便地为壁B且彼未见吾C大将旗鼓D未肯击E前军F恐吾至H阻险而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使人间视”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B.“令其裨将传飧“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绝其粮道“与“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D.“请北举燕、赵”与“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武君认为,并陉道路狭窄,韩信的军队延绵数百里,这为绝其辎重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安君应固守营寨,勿与韩信交战,如此韩信之军便可破。
B.成安君泥守兵法,认为韩信的士兵虽然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而且千里来袭,士兵疲惫,不应避而不战,因此没有听从广武君的计策。
C.韩信派遣二千骑兵先上山隐蔽观察,等赵军倾巢而出抢夺战利品时,这些隋兵便驰入赵营。把赵军旗帜全部换成汉军旗帜,为战斗取胜立下大功。
D.汉军将士对韩信的安排坚信不疑,作战时依计而行,三军用命;而反观赵军,却步步中计,最终在汉军的夹击之下大败,成安君陈馀,也被斩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韩信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②使广武计行,信且见禽。
14.世人认为,如果成安君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那么韩信便会失败。对此洪迈持有不同的观点。洪迈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0.BDF
11.B
12.D
13.①在这时,韩信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
②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14.⑴韩信的才能远超成安君。
⑵即使不能兵出井陉,韩信也会有其他计策。
⑶韩信对广武君所说的话是他的自谦词。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率领几万人马,想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如今井陉这条道路,战车无法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送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调拨三万奇兵给我,我从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外出与他们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撤退,用不了十天,韩信的人头就可送到您的帐下。”成安君说:“兵法说,兵力比敌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围他们,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和他们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有)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他们远行千里袭击我们,也已经很疲惫了。现在如果回避不出击,等后续大部队到达,又该怎么战胜(他们)呢?”没有听从广武君的计策。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探子)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率兵而下。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停下扎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偏僻的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起来观察赵军。韩信告诫说:“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军,(这时)你们就立刻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旗帜。”又让他的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击败了赵军之后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将帅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并扎下营寨,并且他们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担心我们到了险要地方而退了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望见这种阵形大笑起来。天亮时,韩信竖起大将的旗帜,架好战鼓,擂响战鼓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迎击汉军,(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在这时,韩信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来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韩信已进入水边的军营,将士们都拼死决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共同等到赵军倾巢出动抢夺战利品的时候,就急速冲进赵军营垒,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无法打败汉军,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发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逃跑。在这时,汉兵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派水岸边斩杀了成安君,生擒了赵王歇。
材料二:
世人说韩信攻伐赵国时,赵国广武君建议以奇兵阻塞井陉口,切断汉军粮道,成安君不予采纳。韩信派间谍刺探,(间谍)得知成安君不用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率军而下,于是战胜赵国。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这种说法,是不善于观察人的表现。以韩信对付陈馀,如同以猛虎对付猪羊。韩信对汉王说,请求北取燕、赵,即使不能通过井陉,也必定会有其他奇谋。他对广武君说:“先前假如成安君听从您的计谋,在下也会被擒。”这大概是自谦以求善言的说辞。不然的话,怎么能够成其为韩信呢!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并扎下营寨,并且他们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担心我们到了险要地方而退了回去。“据便地”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B处断开;“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主谓宾结构,“彼”为主语,“旗鼓”作“见”的宾语,D处断开;“未肯击前军”,承前省略主语,动宾结构,单独成句,F处断开。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正确。暗中、悄悄。/离间。句意:韩信派人暗中打探。/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B.错误,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一定”。句意:又让他的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C.正确。两个“绝”都是“断绝”的意思。句意:切断汉军粮道。/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D.正确。两个“举”都是“攻占”的意思。句意:请求北取燕、赵。/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汉军将士对韩信的安排坚信不疑”错误,由原文“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可知,韩信传令“今天击败了赵军之后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好”。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详”,通“佯”,假装;“走”,逃回;“入”,使进入。
②“且”,将要;“禽”,通“擒”,被擒拿。
故答案为: ①在这时,韩信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水边的军营。水边军营的部队打开营垒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
②如果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韩信将要被擒。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燕、赵,正使井陉不得进,必有他奇策矣”可概括出,韩信的才能远超成安君,即使不能兵出井陉,韩信也会有其他计策。
结合“其与广武君言曰:‘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禽矣。’盖谦以求言之词也”可概括出,韩信对广武君所说的话是他的自谦之词。
故答案为: ⑴韩信的才能远超成安君。
⑵即使不能兵出井陉,韩信也会有其他计策。
⑶韩信对广武君所说的话是他的自谦词。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北乐馆
唐陈润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
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古体诗写诗人夜宿山馆的感受,语言典雅清丽,意境深远、韵味隽永。
B.首句特意点出感受外界景物的时间是夜间,但不清楚此刻是夜深还是夜浅。
C.第二句诗人巧妙地点出了所投宿的北乐馆是在越地,这从“越鸟”可以窥知。
D.从第二句到第四句写鸟鸣、叶落、溪流、雨声,与“鸟鸣山更幽”有同样的境界。
16.全诗是从多个角度描绘诗人夜宿山馆的感受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A
16.①听视触结合第2-5句,从听觉角度写静夜里听到的各种声音:空山鸟鸣,萧萧落叶,溪流潺潺,雨声习习。第六句从视觉角度描写灯影山光。最后一句“但觉衣裳湿”是触觉的感受。全诗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角度描绘诗人雨夜山馆的幽静凄清。
②虚实结合。“栋里不知浑是云”是想象昨夜的情景,是虚写,其他内容是实写。细致地表现了诗人深夜的迷离与无助。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 “语言典雅清丽”错,应是语言通俗清浅。比如“欲眠不眠”“栋里不知浑是云”等,语言浅显易懂。故答案为:A。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干提示“多个角度”,可从写景、表现手法技巧等方面思考。
“越鸟一声空山远”写空山鸟啼,“庭木萧萧落叶时”写萧萧落叶,“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写溪流潺潺,雨声习习,这些都是从听觉角度写各种声音,表现夜宿山馆的独特感受;
“灯影山光满窗入”写人在屋内,看到窗上映出的灯影山光,这是视觉描写,突出了“夜宿”;
“晓来但觉衣裳湿”写山里雨水多,加上云雾潮湿,早上醒来感觉衣服都是湿的,这是触觉描写;
以上描写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角度描绘诗人夜宿山馆的感受,是实写;而“栋里不知浑是云” 是想象昨夜的情景,是虚写。整首诗虚实结合,听视触结合,细致地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感受。
故答案为:①听视触结合第2-5句,从听觉角度写静夜里听到的各种声音:空山鸟鸣,萧萧落叶,溪流潺潺,雨声习习。第六句从视觉角度描写灯影山光。最后一句“但觉衣裳湿”是触觉的感受。全诗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角度描绘诗人雨夜山馆的幽静凄清。②虚实结合。“栋里不知浑是云”是想象昨夜的情景,是虚写,其他内容是实写。细致地表现了诗人深夜的迷离与无助。
四、情景默写
17.(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境虚缈,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   ,   。”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2)《燕歌行并序》中“   ,   ”两句写出士兵们与敌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3)“蝉”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因其生活习性,在古诗文中常常用以表现高洁之意,如《屈原列传》中“   ,   ”两句,借该意象表现了屈原主动远离污浊的耿介。
【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易错字:濯、淖、蝉、蜕
故答案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
五、简答题组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促进自主合作学习,银川一中语文兴趣小组以单元篇目为依托,建立学习任务群,围绕群文比较探究分析。请按照下面的示例,为这个单元的群文拟写一个主题并分析原因。
示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玩偶之家》《迷娘》(之一)《致大海》
探究主题:丰富的心灵
原因分析:娜拉与丈夫的激烈冲突表明了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迷娘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对威廉朦胧的爱恋,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普希金向大海倾诉,抒发了热爱自由、崇尚正义的热烈感情。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风貌,展示了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18.探究主题:   (不超过5字)
19.原因分析:   
【答案】18.苦难与新生
19.参考示例《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了进步知识份子阶层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包身工》展现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之间的阶级对立和尖锐矛盾;《荷花淀》主要表现农民阶级的斗争。这些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欣赏文本的形象;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根据示例可知,解答本题要先分析每一篇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得出探究主题。
1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记念刘和珍君》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写作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包身工》通过对包身工一天生活的详细描绘,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文章展示了包身工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遭受着长时间且繁重的劳动折磨,同时还受到非人道般的虐待。作品通过这样的叙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勾结,他们共同压榨和虐待中国人民的罪行。夏衍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包身工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并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他相信中国工人最终会站起来反抗,打破身上的枷锁,迎来光明的未来。《荷花淀》一文中,日寇横行,以水生及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民舍小家为大家,抵抗日寇,为争取光明的到来奋力反抗,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这些文章都让我们感受到旧中国曾经的苦难,那么多人为苦难做出了牺牲,为民族的未来而献出生命,才让我们多难的国家民族迎来新生。因此可将探究主题归纳为:苦难与新生。
故答案为:苦难与新生
1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记念刘和珍君》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写作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包身工》通过对包身工一天生活的详细描绘,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文章展示了包身工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遭受着长时间且繁重的劳动折磨,同时还受到非人道般的虐待。作品通过这样的叙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勾结,他们共同压榨和虐待中国人民的罪行。夏衍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包身工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并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他相信中国工人最终会站起来反抗,打破身上的枷锁,迎来光明的未来。《荷花淀》一文中,日寇横行,以水生及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民舍小家为大家,抵抗日寇,为争取光明的到来奋力反抗,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这些文章都让我们感受到旧中国曾经的苦难,那么多人为苦难做出了牺牲,为民族的未来而献出生命,才让我们多难的国家民族迎来新生。因此可将探究主题归纳为:苦难与新生。
故答案为:参考示例《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了进步知识份子阶层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包身工》展现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之间的阶级对立和尖锐矛盾;《荷花淀》主要表现农民阶级的斗争。这些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
六、选择 简答题组
(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
20.与“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粑柄,用泥土搓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20.C
21.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22.①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
②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3)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一句运用了回环(回文)的修辞。A.顶真,比喻。B.对偶,双关。C.回环(回文)。D.反复。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句子“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中,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故答案为:四个逗号将“出发”沿”“至”“绕”“爬”五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地流淌,突出了劳作的艰辛。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改句用散句,缺少感染力;
“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反复使用“像父亲一样”,写出父子二人劳动的动作是一样的,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而改句只有一个“像父亲一样”,没有强调的效果,情感表达也更平淡一些。
故答案为:①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②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
七、作文
23.(2023高二上·兴庆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陆游功业难成坚持抗金至老不移,苏武羁留匈奴持节牧羊终坚守无怨,令人动容;王维半生浮沉乃于水穷处坐看云起,苏轼屡遭贬谪而“身心河岳尽圆融”,亦使人叹服。
“坚守”,抑或“圆融”?对此,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材料先列举了陆游与苏武的坚守,接下来举了王维和苏轼的变通圆融。两组例子,两个角度,前者说坚守,后者说圆融,写作任务给出了写作的话题范围“坚守与圆融”,同时给出了写作对象就是新时代的青年,最后要求写成议论文。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圆融;应该对什么坚守,对什么圆融。坚守指的就是坚持、坚定和执着,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而圆融指的是变通,能够改变或接受,甚至妥协,一般指的是面对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这样也是放过自己,就像材料中的苏轼一样,屡遭贬谪,但是他懂得变通,变得达观通透,最终成就一个千古流芳的苏轼。因此写作时,既不能只写坚守,也不能只写圆融,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坚守与圆融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流水,既坚守自己的理想,就是向东流去,流向大海;又懂得圆融,当碰到障碍的时候,就会转变,但这并不影响流向大海。这就是坚守与圆融的关系。
参考立意:①坚守方正,做人圆融。②既要坚守又需圆融。③坚守和圆融成就和谐④外圆内方做人之道。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坚守”和“圆融”的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先列举了屈原与苏武的坚守,接下来列举了王维和苏轼的变通圆融。两组例子,两个角度,前者说坚守,后者说圆融,由此引出下面的写作任务。写作任务给出了写作的话题范围“坚守与圆融”,同时给出了写作对象的身份,即新时代的青年。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圆融;应该对什么坚守,对什么圆融。坚守指的就是坚持、坚定和执著,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而圆融指的是变通,能够改变或接受,甚至有的时候是妥协,一般指的是对待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这样也是放过自己,就像材料中的苏轼一样,无故被贬,但是他懂得变通,变得达观通透,最终成就一个千古流芳的苏轼。
坚守与圆融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写作时,既不能只写坚守,也不能只写圆融,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比如以流水为例,流水,既坚守自己的理想,就是向东流去,流向大海;又懂得圆融,当碰到障碍的时候,就会转变,但这并不影响实现流向大海的目标。这就是坚守与圆融的关系。
【立意提取】
1.坚守方正,做人圆融。
2.既要坚守又需圆融。
3.坚守和圆融成就和谐。
4.外圆内方,做人之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