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抽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抽测试卷

资源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抽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张岱年先生作为杰出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为人与为学境界。
张岱年先生秉持着“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张先生的一位早年弟子刘鹗培教授在平反之后向先生讲述自己的人生体会,说自己已经被政治激流冲刷成了鹅卵石,但志向不改,只是“取向于钱,外圆内方”而已。先生听后,片刻不语,只是在纸上写了四个字:“直道而行”。张岱年先生在50年代的“反右”中遭受诬陷,直至“文革”,大约有20年时间不准“乱说乱动”,处境困厄,但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未有丝毫动摇和怀疑,仍然认真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论。
《易传》讲“修辞立其诚”,著书立说,把自己真实的见解表达出来,乃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著书立说,张岱年先生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思想,绝对不会因环境的变幻而扭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会讨好时尚而顺风转舵。
张岱年先生晚年自称“渠山拙叟”(“渠”即横渠,“山”乃船山),表达了以北宋哲学家张载和明末清初哲学家王船山为学术人生楷模的意愿,凸显了其为发展祖国学术事业做出毕生贡献的神圣使命感。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对此释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即是说,君子之学目的是有益于身心,而小人之学只是作为夸夸其谈之资或为外在的装饰品。在现代社会里,有的人读书做学问,或者为钱,或者为权,可谓是地地道道的“伪学者”。面对“学术浮躁”及“学术腐败”等现实问题,当代年轻学者时常感到茫然无措,热切期盼着有人能够指点迷津。
张岱年先生其为人与为学,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彰显其道德学问人生境界,为当代中国学者树立了道德学问的楷模,对于端正当下的学术风气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迟成勇《论张岱年的为人与为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所说的“真”,与古代儒家所说的“诚”内涵一致。无论古今,“修辞立其诚”都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B.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文学不表现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需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C.无论在何种境遇中,张岱年先生都对辩证唯物论坚信不疑与坚持研究,这正是其对“直道而行”的践行。
D.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境界,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语言严谨,又活泼生动,对引用的典籍加以解释,使文章读来并不艰涩。
B.材料一引用《汉书·儒林传》记载,论述了端正学风与“修辞立其诚”的关系。
C.材料二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真挚的情感,从中可见作者对张岱年先生的钦佩之情。
D.两则材料论述重点不同,但都认为著书立说必须坚持“修辞立其诚”。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论证“修辞立其诚”观点的一项是(  )
A.哲学乃所以求真。既已得真,然后可由真以达善。如无求真之诚,纵聪明博辩,亦止于成为粉饰之学。(张岱年《哲学思维论》)
B.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吾今已届耄耋之年,渐就衰损,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还要向理论深处进行求索。(张岱年《研习哲学过程杂忆》)
4.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当前“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等现实问题突出,年轻学者时常感到茫然无措。请结合两则材料为年轻学者提供几点建议。
【答案】1.B
2.A
3.D
4.①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③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④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5.①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③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再组织语言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文学不需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错,原文是“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活泼生动”错,材料一语言平实质朴。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表达的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
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再组织语言作答。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故答案为:①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③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④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故答案为:①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③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新生
【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
皮包屁股,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双腿、坐着小车在火车过道里滑来滑去、口中大唱悲歌的人。我父亲即是这样的人。1942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就上了前线,1945年,他的队伍在华沙城下遭到伏击,所有人都成了肉饼,只有父亲幸存下来。
我当时5岁,疏散后跟妈妈回到列宁格勒,并不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从战地医院出来后,父亲没有回家,显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想他仍在战斗,妈妈大概以为他死定了。没有任何他的消息,也没有阵亡通知书,不过却常常有从喀山来的信件寄到战前我们跟外婆住过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从妈妈收土豆的农庄里回城,车厢内爬进一个坐着木头小车、身穿破背心、衣服脏兮兮、胡子乱蓬蓬的人。他用双手支撑地板,滑过车厢过道,唱着一支关于营队侦察员的歌。妈妈仔细地看着他,然后就大叫起来,向他跑去,①不过那男人却突然决绝地转过身子,向相反的方向滑走了。他在走廊附近跌落到小车外面,剩下的路只好匍匐前进。当我们追上他时,发现他已经烂醉如泥。
他是我的父亲。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着他肮脏的脸颊和因失眠、醉酒肿胀的眼睛。他哭了,号啕大哭。
我们把他带回家。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从野战医院出来后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靠乞讨为生,此外父亲伤得很重,包括心灵和身体。
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父亲从床上跌到地板上,打着滚,蜷缩着身子。最可怕的是他那绝望的吼叫:“腿,腿疼呀……”妈妈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也哭,因为怜悯和恐惧。有时我竟希望他没有回来。父亲从不和我说话,仿佛我根本不存在。自从他出现后,妈妈不再关心我,以前她常常坐在床边跟我交谈,可是自从父亲回来后,我不得不睡在地板上,我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尝试重新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则成了局外人,无法在家庭的崭新蓝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一天妈妈对父亲说,她想生个孩子,父亲说,他也想有个孩子。不过这很难,他是个残废,没有收入,抚恤金还没发,有个孩子生活很难。妈妈说,没关系,很多人过得比我们差,还养活了3个孩子呢。我真想大声叫:你们是有儿子的呀,你们要拿我怎么办呢?难道我对你们来说就是个空位子吗?
不久,妈妈对父亲说,她怀孕了。她一句话也没跟我说,但是我一清二楚,我整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尽管对他们来说我并不存在。
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非常小,长着一张老人的脸。我常常走到他的床边看着他,这是我的兄弟,我觉得自己对他的爱一点儿也不少于我对父母的爱,尽管他生下来就是为了取代我,这很明显,因为他们甚至给他取了我的名字——科利亚。
每天早晨妈妈都去上班,②父亲坐在他的小车上为他应得的抚恤金奔波,我则整日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孩子们上学了,他们却忘了让我上学,或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兄弟在长大。很快他已经能够单独走上几步路了。父亲开始领到他的抚恤金,甚至还在某个残疾人事务所里谋了差事,妈妈现在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一切都很美好,我们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生活。夜里父亲不再叫喊,妈妈也早就停止了哭泣,只有我仍旧每日坐在窗台上,生活不声不响地从我身边悄悄溜过。有一天父亲说:“我想去看看科利亚。”
妈妈哭了。
“把我带到他那儿去,”父亲说,“他毕竟是我们的儿子……”
“没错,没错。”妈妈急忙应和。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收拾行装,却有种奇怪的轻松感觉。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在一起,我甚至从不出门,不过这一次我决定跟他们一起去。
我们从家里出来。一路上谁都不说话,父亲在妈妈旁边滑行着,努力不使自己落后。
路上他们从一个老奶奶的手里买了一束金合欢,我跟在他们身后,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墓地上空无一人,大片雪花静静地飘落下来。妈妈很快就找到那座坟墓。
“在这儿。”她指着。
父亲看着小坟丘,久久地一言不发,后来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放到嘴边喝了几小口,然后将瓶子递给妈妈,妈妈也喝了一小口。
“我会记住,”父亲说,“就算死了,也会记住……”
妈妈又哭起来。
③“孩子们都在这儿。”她哭着说。
“走吧,”过了很久,父亲说道,“该去接科利亚了……”
他们向出口走去,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雪花中。
④而我则留在了自己的墓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1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解释“皮包屁股”,由此联系到我父亲的经历,这既凸显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同时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当我们追赶上父亲后,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他肮脏的脸颊和肿胀的眼睛,表现出母亲对父亲真挚的爱。
C.父亲和母亲给新出生的孩子——“我”的弟弟取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名字(科利),可见父母想用弟弟取代“我”。
D.文章结尾处设置了寂寥的墓地、雪花飘落这些场景,对父母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这些都渲染了肃穆感伤的氛围。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父亲在母亲认出自己后却决绝地转身滑走,体现了父亲受到战争重创后的冷漠。
B.句子②中父亲虽然行动极为不便,但为抚恤金四处奔波,体现了他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C.句子③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极具震撼力,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句子④交代了“我”已经去世,使前文许多不合理的情节最终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8.小说以逝者科利亚的视角叙事,增强了艺术效果。请结合“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这个段落试作分析。
9.读书小组要为这篇文章写一则文学短评,关键词是“新生”,请围绕这一关键词写出你
的短评要点。
【答案】6.C
7.A
8.①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9.①“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②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③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④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外国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技巧的,最后点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3)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技巧及作用。叙述技巧包括叙述人称、叙述顺序、情节叙述手法等几种。叙述人称包含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叙述手法包括抑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线索等。叙述技巧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
(4)本题考查撰写文学短评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项中取同样的名字是因为他们想永久地纪念“我”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
A项中并非是冷漠,而是表现了父亲强烈的自尊心,以及不想成为家庭的拖累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技巧及作用。
叙述技巧包括叙述人称、叙述顺序、情节叙述手法等几种。叙述人称包含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叙述手法包括抑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线索等。叙述技巧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如能从“丰富小说内容”或“塑造人物形象”角度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故答案为:①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9.本题考查撰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故答案为:①“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②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③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④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李嗣源、郭从谦反。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选自《新五代史 卷三十七》,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因前请A亟行刑B诸伶共C唱和之D庄宗E大笑F县令G乃得免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事,当权,与《屈原列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的“用事”词义相同。
B.教坊,掌管俳优杂技的官署,与《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教坊”相同。
C.就,靠近、接近,与《论语》“就有道而正焉”的“就”词义相同。
D.当,应当,与《苏武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的“当”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庄宗做了天子,他就开始宠爱伶人,经常亲自和伶人一起在庭中表演杂戏。
B.为了感谢陈俊、储德源,周匝为其请功,庄宗当即分别封陈、储为景州、宪州刺史。
C.庄宗打猎践踏民田,县令拦马直谏,庄宗想要杀他,伶人敬新磨巧妙求情救下县令。
D.李嗣源、郭从谦叛乱时,庄宗被乱箭射中倒在绛霄殿廊下,后被伶人用乐器烧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
②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14.请根据文本推断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
【答案】10.BDF
11.C
12.C
13.①为什么不使你们县的百姓挨饿而空出这片地,用来满足(或准备)我们天子打猎呢?
②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14.①宠幸伶人;②封赏不公;③不体恤百姓。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庄宗与梁在胡柳打了一仗,他的一个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汴州,周匝拜于马前,唐庄宗得到他非常喜欢,赐给他黄金与布帛,犒劳他的辛苦。周匝回答说:“我身陷仇敌之中,能够不死而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功劳啊。希望请求用两个州来报答这两个人。”唐庄宗都答应下来决定任用为刺史。郭崇韬劝谏说:“与陛下共同作战夺取天下的人,都是杰出的忠诚勇敢之人。现在大功刚刚告成,一个人都还来不及封赏,却首先任用伶人为刺史,这样恐怕会失去天下民心,是不行的。”于是任命没有得到执行。过了一年,伶人多次拿话在庄宗面前请求,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你让我见到这三人时很惭愧。你的话虽然公正,但你应当为我委屈心意来执行这件事。最终,任用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喜欢打猎。一次去中牟县打猎时,庄宗的马践踏了百姓种的田地。中牟的县令非常急切的挡住了庄宗的马,向庄宗进谏,为百姓请求,庄宗很生气,呵斥县令让他走开,想要杀了他。乐工敬新磨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就率领乐工们跑着去追赶县令,把他捉拿到庄宗的马前,责备他说:“你当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皇上喜欢打猎吗 为什么还要让老百姓种庄稼来交纳赋税呢 为什么不使你的百姓饿着肚子空出这块土地,来供我们的皇帝纵情打猎呢 你犯的罪该判死刑!于是上前请求赶快行刑,其他伶人一起应和。庄宗大笑,县令于是得以免罪离开。
然而当时的各位伶官,只有敬新磨特别善于演滑稽戏,他的笑话也流传最广,但没有听说他的别的过错和恶行。那些败坏政治祸乱国家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首。当时,众伶人出入宫廷,侮辱戏弄官员,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李嗣源、郭从谦反叛。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从皇后到诸王身边的侍从全都逃跑了。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乐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庄宗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文中指“成就”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自从庄宗做了天子”错;B项“当即”错;D项“被伶人用乐器烧死”错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饥,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使……空出。驰骋,打猎。
(2)“嫉”,痛恨。“相”偏指动作一方,翻译成“他们”。“恩幸”,宠爱、宠幸。
故答案为: ①为什么不使你们县的百姓挨饿而空出这片地,用来满足(或准备)我们天子打猎呢?
②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14.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故答案为:①宠幸伶人;②封赏不公;③不体恤百姓。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时令,描写了夏日光景,“清”字突出氛围的安静;“圆”字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
B.“地卑山近”两句,极言词人生活贫困,溧水之地低洼靠山,衣服常常潮湿,烤干它很费炉烟。
C.词人以飘飞流浪、寄居屋檐的社燕自比,“年年”使语气沉重、意味深长,蕴含宦途疲苦的感慨。
D.结句中“容我”二字,措辞婉转,表现了词人心情烦乱,无可奈何,只能以醉遣愁。
16.此词感情曲折多变,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B
16.①“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②“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③“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④“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B此句点明环境,而非极言词人生活贫困。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①“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②“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③“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④“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
17.(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2)西汉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写出蒙恬领兵北逐匈奴并修筑长城带来的影响。
(3)古代诗词中“鸿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哀怨之感、兴亡之叹等情感,比如“   ,   ”。
【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省”“报”“文”的书写。
故答案为:(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想题。
托尔斯泰把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____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透射出浓郁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随着苦难的不断加深,玛丝洛娃性格的复杂特征愈益显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严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____,结果受骗上当。玛丝洛娃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____,但天性纯洁的她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
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才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卡秋莎灵魂的觉醒,正好是在她堕落到谷底的时候。
B.《复活》确是一幅触目惊心的人民受难图。
C.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
D.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确是煞费苦心的。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五光十色;花言巧语;自暴自弃
19.D
20.示例一: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
示例二: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示例三: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示例四:托尔斯泰将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
【知识点】语句连贯;选用、变换句式;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复位句子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变换句式指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用于形容生活的多姿多彩、五颜六色,可以用成语“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等。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五彩缤纷: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第二处,指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语而上当受骗,可用“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第三处,此处承接“感到绝望”,于是放弃自己,可用“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故答案为: 五光十色;花言巧语;自暴自弃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摘编段落内容重点是玛丝洛娃人物形象。第一段有“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最后一段有“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等句子,都强调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所填句子要重点表达托尔斯泰塑造人物形象上。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画线句子涉及“托尔斯泰”和“玛丝洛娃”两个人名,两个词语都可以作主语。如果“托尔斯泰”作主语,则可定第一句为主干句,把后两个句子作定语修饰“玛丝洛娃”,即“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托尔斯泰把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如果让“玛丝洛娃”作主语,则句子主干可以是“玛丝洛娃是艺术形象”或者“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大放异彩”。再把其他内容作修饰成分,“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可以作定语修饰“玛丝洛娃”,也可以修饰“艺术形象”,相应的余下的内容“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修饰其他部分,若修饰“玛丝洛娃”则应变为被动形式。可整合为“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或者“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或者“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故答案为: 示例一: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
示例二: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示例三: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示例四:托尔斯泰将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有一次,焦裕禄从堌阳公社回县城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焦裕禄想:“嗬,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出发了。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三个青年恳求着说:“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21.语段中画横线句中的逗号很有表现力,请简析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全县有很多大小沙丘,也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21.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22.①与上文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②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和“一个个”,突出了工作量大、工作细致。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用逗号把“木棍”和后面动作断开,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探着,走着”,木棍向前伸出,边摸索,边走。中间停顿,还暗示可能探好一会儿才能走,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故答案为: 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结构上,上文为“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列出了数字,加了修饰成分,画线句子与上文对应,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内容上,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1600个”,突出了工作量之大;“一个个”,表明没有一个沙丘会漏掉,凸显了工作的细致。
故答案为:①与上文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②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和“一个个”,突出了工作量大、工作细致。
四、写作
23.(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处在舒适区中会感到轻松自在,保持生活的稳定状态,更好地沉淀自我。也有人认为,走出舒适区会增长阅历,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成就更好的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舒适区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的第一段人们对舒适区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舒适区让人有安全感,有利于不断成长。也有人认为人要敢于跳出舒适区,接受挑战,激发潜能。从这两个观点来看,它们是相对的,都有道理。
材料的重点是关于“舒适区”话题的讨论,属于非观点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观点都与“舒适”和“成长”这两个关键词有关,这表明材料本质上是在讨论“舒适”和“成长”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提问者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在于第三个关键词“但是”。作为转折连词,“但”强调后者,由此可以产生三种观点,即赞同、反对或辩证分析。从赞同的角度看,意在“跳出舒适区”,从否定的角度看,“舒适区是个伪命题”,也可以辩证地分析为“舒适是相对的,自我完善是目的”。总而言之,我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来写作。
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应该有很多,比如《温水煮青蛙》、《非洲蝙蝠吸血驴》等,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社会中找到相应的资料,比如《灵官传》中的相关事例,以及近年来的《佛教》、《平躺》等。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将其安排在一个平行或比较的结构中,由更多的典型材料支持,我们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这样安排,比如我们可以先谈谈什么是舒适区;然后分析如果长期待在舒适区的弊端;最后,我们可以给出一些打破舒适区和挑战自我的方法。这种作文更有针对性,尤其是针对现在的年轻人,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心理或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实现作文的实用功能。
【立意提取】
1.挑战当下,向往未来。
2.温情地生活,决绝地改变。
3.对自己狠心一些。
4.不逼不成人。
5.跳出舒适圈,向自己挑战。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抽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张岱年先生作为杰出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为人与为学境界。
张岱年先生秉持着“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张先生的一位早年弟子刘鹗培教授在平反之后向先生讲述自己的人生体会,说自己已经被政治激流冲刷成了鹅卵石,但志向不改,只是“取向于钱,外圆内方”而已。先生听后,片刻不语,只是在纸上写了四个字:“直道而行”。张岱年先生在50年代的“反右”中遭受诬陷,直至“文革”,大约有20年时间不准“乱说乱动”,处境困厄,但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未有丝毫动摇和怀疑,仍然认真学习和研究辩证唯物论。
《易传》讲“修辞立其诚”,著书立说,把自己真实的见解表达出来,乃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著书立说,张岱年先生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思想,绝对不会因环境的变幻而扭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会讨好时尚而顺风转舵。
张岱年先生晚年自称“渠山拙叟”(“渠”即横渠,“山”乃船山),表达了以北宋哲学家张载和明末清初哲学家王船山为学术人生楷模的意愿,凸显了其为发展祖国学术事业做出毕生贡献的神圣使命感。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对此释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即是说,君子之学目的是有益于身心,而小人之学只是作为夸夸其谈之资或为外在的装饰品。在现代社会里,有的人读书做学问,或者为钱,或者为权,可谓是地地道道的“伪学者”。面对“学术浮躁”及“学术腐败”等现实问题,当代年轻学者时常感到茫然无措,热切期盼着有人能够指点迷津。
张岱年先生其为人与为学,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彰显其道德学问人生境界,为当代中国学者树立了道德学问的楷模,对于端正当下的学术风气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迟成勇《论张岱年的为人与为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所说的“真”,与古代儒家所说的“诚”内涵一致。无论古今,“修辞立其诚”都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B.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文学不表现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需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C.无论在何种境遇中,张岱年先生都对辩证唯物论坚信不疑与坚持研究,这正是其对“直道而行”的践行。
D.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境界,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语言严谨,又活泼生动,对引用的典籍加以解释,使文章读来并不艰涩。
B.材料一引用《汉书·儒林传》记载,论述了端正学风与“修辞立其诚”的关系。
C.材料二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真挚的情感,从中可见作者对张岱年先生的钦佩之情。
D.两则材料论述重点不同,但都认为著书立说必须坚持“修辞立其诚”。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论证“修辞立其诚”观点的一项是(  )
A.哲学乃所以求真。既已得真,然后可由真以达善。如无求真之诚,纵聪明博辩,亦止于成为粉饰之学。(张岱年《哲学思维论》)
B.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吾今已届耄耋之年,渐就衰损,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还要向理论深处进行求索。(张岱年《研习哲学过程杂忆》)
4.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当前“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等现实问题突出,年轻学者时常感到茫然无措。请结合两则材料为年轻学者提供几点建议。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新生
【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
皮包屁股,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双腿、坐着小车在火车过道里滑来滑去、口中大唱悲歌的人。我父亲即是这样的人。1942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就上了前线,1945年,他的队伍在华沙城下遭到伏击,所有人都成了肉饼,只有父亲幸存下来。
我当时5岁,疏散后跟妈妈回到列宁格勒,并不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从战地医院出来后,父亲没有回家,显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想他仍在战斗,妈妈大概以为他死定了。没有任何他的消息,也没有阵亡通知书,不过却常常有从喀山来的信件寄到战前我们跟外婆住过的地方。
有一天,我们从妈妈收土豆的农庄里回城,车厢内爬进一个坐着木头小车、身穿破背心、衣服脏兮兮、胡子乱蓬蓬的人。他用双手支撑地板,滑过车厢过道,唱着一支关于营队侦察员的歌。妈妈仔细地看着他,然后就大叫起来,向他跑去,①不过那男人却突然决绝地转过身子,向相反的方向滑走了。他在走廊附近跌落到小车外面,剩下的路只好匍匐前进。当我们追上他时,发现他已经烂醉如泥。
他是我的父亲。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着他肮脏的脸颊和因失眠、醉酒肿胀的眼睛。他哭了,号啕大哭。
我们把他带回家。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从野战医院出来后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靠乞讨为生,此外父亲伤得很重,包括心灵和身体。
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父亲从床上跌到地板上,打着滚,蜷缩着身子。最可怕的是他那绝望的吼叫:“腿,腿疼呀……”妈妈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也哭,因为怜悯和恐惧。有时我竟希望他没有回来。父亲从不和我说话,仿佛我根本不存在。自从他出现后,妈妈不再关心我,以前她常常坐在床边跟我交谈,可是自从父亲回来后,我不得不睡在地板上,我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尝试重新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则成了局外人,无法在家庭的崭新蓝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一天妈妈对父亲说,她想生个孩子,父亲说,他也想有个孩子。不过这很难,他是个残废,没有收入,抚恤金还没发,有个孩子生活很难。妈妈说,没关系,很多人过得比我们差,还养活了3个孩子呢。我真想大声叫:你们是有儿子的呀,你们要拿我怎么办呢?难道我对你们来说就是个空位子吗?
不久,妈妈对父亲说,她怀孕了。她一句话也没跟我说,但是我一清二楚,我整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尽管对他们来说我并不存在。
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非常小,长着一张老人的脸。我常常走到他的床边看着他,这是我的兄弟,我觉得自己对他的爱一点儿也不少于我对父母的爱,尽管他生下来就是为了取代我,这很明显,因为他们甚至给他取了我的名字——科利亚。
每天早晨妈妈都去上班,②父亲坐在他的小车上为他应得的抚恤金奔波,我则整日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孩子们上学了,他们却忘了让我上学,或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兄弟在长大。很快他已经能够单独走上几步路了。父亲开始领到他的抚恤金,甚至还在某个残疾人事务所里谋了差事,妈妈现在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一切都很美好,我们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生活。夜里父亲不再叫喊,妈妈也早就停止了哭泣,只有我仍旧每日坐在窗台上,生活不声不响地从我身边悄悄溜过。有一天父亲说:“我想去看看科利亚。”
妈妈哭了。
“把我带到他那儿去,”父亲说,“他毕竟是我们的儿子……”
“没错,没错。”妈妈急忙应和。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收拾行装,却有种奇怪的轻松感觉。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在一起,我甚至从不出门,不过这一次我决定跟他们一起去。
我们从家里出来。一路上谁都不说话,父亲在妈妈旁边滑行着,努力不使自己落后。
路上他们从一个老奶奶的手里买了一束金合欢,我跟在他们身后,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墓地上空无一人,大片雪花静静地飘落下来。妈妈很快就找到那座坟墓。
“在这儿。”她指着。
父亲看着小坟丘,久久地一言不发,后来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放到嘴边喝了几小口,然后将瓶子递给妈妈,妈妈也喝了一小口。
“我会记住,”父亲说,“就算死了,也会记住……”
妈妈又哭起来。
③“孩子们都在这儿。”她哭着说。
“走吧,”过了很久,父亲说道,“该去接科利亚了……”
他们向出口走去,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雪花中。
④而我则留在了自己的墓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1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解释“皮包屁股”,由此联系到我父亲的经历,这既凸显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同时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当我们追赶上父亲后,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他肮脏的脸颊和肿胀的眼睛,表现出母亲对父亲真挚的爱。
C.父亲和母亲给新出生的孩子——“我”的弟弟取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名字(科利),可见父母想用弟弟取代“我”。
D.文章结尾处设置了寂寥的墓地、雪花飘落这些场景,对父母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这些都渲染了肃穆感伤的氛围。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父亲在母亲认出自己后却决绝地转身滑走,体现了父亲受到战争重创后的冷漠。
B.句子②中父亲虽然行动极为不便,但为抚恤金四处奔波,体现了他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C.句子③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极具震撼力,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句子④交代了“我”已经去世,使前文许多不合理的情节最终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8.小说以逝者科利亚的视角叙事,增强了艺术效果。请结合“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这个段落试作分析。
9.读书小组要为这篇文章写一则文学短评,关键词是“新生”,请围绕这一关键词写出你
的短评要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李嗣源、郭从谦反。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选自《新五代史 卷三十七》,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因前请A亟行刑B诸伶共C唱和之D庄宗E大笑F县令G乃得免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事,当权,与《屈原列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的“用事”词义相同。
B.教坊,掌管俳优杂技的官署,与《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教坊”相同。
C.就,靠近、接近,与《论语》“就有道而正焉”的“就”词义相同。
D.当,应当,与《苏武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的“当”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庄宗做了天子,他就开始宠爱伶人,经常亲自和伶人一起在庭中表演杂戏。
B.为了感谢陈俊、储德源,周匝为其请功,庄宗当即分别封陈、储为景州、宪州刺史。
C.庄宗打猎践踏民田,县令拦马直谏,庄宗想要杀他,伶人敬新磨巧妙求情救下县令。
D.李嗣源、郭从谦叛乱时,庄宗被乱箭射中倒在绛霄殿廊下,后被伶人用乐器烧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
②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14.请根据文本推断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时令,描写了夏日光景,“清”字突出氛围的安静;“圆”字既形象又富有画面感。
B.“地卑山近”两句,极言词人生活贫困,溧水之地低洼靠山,衣服常常潮湿,烤干它很费炉烟。
C.词人以飘飞流浪、寄居屋檐的社燕自比,“年年”使语气沉重、意味深长,蕴含宦途疲苦的感慨。
D.结句中“容我”二字,措辞婉转,表现了词人心情烦乱,无可奈何,只能以醉遣愁。
16.此词感情曲折多变,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
17.(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2)西汉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写出蒙恬领兵北逐匈奴并修筑长城带来的影响。
(3)古代诗词中“鸿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哀怨之感、兴亡之叹等情感,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想题。
托尔斯泰把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____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透射出浓郁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随着苦难的不断加深,玛丝洛娃性格的复杂特征愈益显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严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____,结果受骗上当。玛丝洛娃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____,但天性纯洁的她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
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才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卡秋莎灵魂的觉醒,正好是在她堕落到谷底的时候。
B.《复活》确是一幅触目惊心的人民受难图。
C.托尔斯泰在情节安排上一向尊重情理。
D.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确是煞费苦心的。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有一次,焦裕禄从堌阳公社回县城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焦裕禄想:“嗬,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出发了。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三个青年恳求着说:“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21.语段中画横线句中的逗号很有表现力,请简析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全县有很多大小沙丘,也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写作
23.(2023高二上·徐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处在舒适区中会感到轻松自在,保持生活的稳定状态,更好地沉淀自我。也有人认为,走出舒适区会增长阅历,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成就更好的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3.D
4.①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③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④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5.①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③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再组织语言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文学不需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错,原文是“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活泼生动”错,材料一语言平实质朴。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表达的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
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再组织语言作答。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故答案为:①举例论证,举了张岱年先生教诲弟子的例子(或晚年自称“渠山拙叟”的例子);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或引用《易传》,孔子、荀子的话);③比喻论证,将张岱年为人与为学,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④对比论证,把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或将张岱年和现代“伪学者”对比)。。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故答案为:①要坚持“修辞立其诚”原则(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秉持“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意志(或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坚持真理);③树立人生楷模(或树立为学术贡献的使命感)。。
【答案】6.C
7.A
8.①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9.①“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②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③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④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外国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技巧的,最后点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3)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技巧及作用。叙述技巧包括叙述人称、叙述顺序、情节叙述手法等几种。叙述人称包含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叙述手法包括抑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线索等。叙述技巧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
(4)本题考查撰写文学短评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项中取同样的名字是因为他们想永久地纪念“我”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
A项中并非是冷漠,而是表现了父亲强烈的自尊心,以及不想成为家庭的拖累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技巧及作用。
叙述技巧包括叙述人称、叙述顺序、情节叙述手法等几种。叙述人称包含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叙述手法包括抑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线索等。叙述技巧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如能从“丰富小说内容”或“塑造人物形象”角度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故答案为:①增强真实感。以“我”的口吻讲述全家人的遭遇,显得更真实可信;②制造悬念。反复提及“我不存在”,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揭示主旨。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之深,使人深思战争的罪恶。。
9.本题考查撰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故答案为:①“新生”首先是指在生活的困境中,一个新生命弟弟科利的诞生;②科利亚的出生使父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父亲获得了新生;③孩子有了父亲,妻子有了丈夫,父亲有了爱他的家庭,整个家庭获得新生;④由这个家庭的新生可以窥见国家历经战争后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人民生活渐趋安定,走向新生。。
【答案】10.BDF
11.C
12.C
13.①为什么不使你们县的百姓挨饿而空出这片地,用来满足(或准备)我们天子打猎呢?
②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14.①宠幸伶人;②封赏不公;③不体恤百姓。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庄宗与梁在胡柳打了一仗,他的一个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汴州,周匝拜于马前,唐庄宗得到他非常喜欢,赐给他黄金与布帛,犒劳他的辛苦。周匝回答说:“我身陷仇敌之中,能够不死而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功劳啊。希望请求用两个州来报答这两个人。”唐庄宗都答应下来决定任用为刺史。郭崇韬劝谏说:“与陛下共同作战夺取天下的人,都是杰出的忠诚勇敢之人。现在大功刚刚告成,一个人都还来不及封赏,却首先任用伶人为刺史,这样恐怕会失去天下民心,是不行的。”于是任命没有得到执行。过了一年,伶人多次拿话在庄宗面前请求,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你让我见到这三人时很惭愧。你的话虽然公正,但你应当为我委屈心意来执行这件事。最终,任用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喜欢打猎。一次去中牟县打猎时,庄宗的马践踏了百姓种的田地。中牟的县令非常急切的挡住了庄宗的马,向庄宗进谏,为百姓请求,庄宗很生气,呵斥县令让他走开,想要杀了他。乐工敬新磨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就率领乐工们跑着去追赶县令,把他捉拿到庄宗的马前,责备他说:“你当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皇上喜欢打猎吗 为什么还要让老百姓种庄稼来交纳赋税呢 为什么不使你的百姓饿着肚子空出这块土地,来供我们的皇帝纵情打猎呢 你犯的罪该判死刑!于是上前请求赶快行刑,其他伶人一起应和。庄宗大笑,县令于是得以免罪离开。
然而当时的各位伶官,只有敬新磨特别善于演滑稽戏,他的笑话也流传最广,但没有听说他的别的过错和恶行。那些败坏政治祸乱国家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首。当时,众伶人出入宫廷,侮辱戏弄官员,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李嗣源、郭从谦反叛。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从皇后到诸王身边的侍从全都逃跑了。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乐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庄宗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文中指“成就”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自从庄宗做了天子”错;B项“当即”错;D项“被伶人用乐器烧死”错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饥,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使……空出。驰骋,打猎。
(2)“嫉”,痛恨。“相”偏指动作一方,翻译成“他们”。“恩幸”,宠爱、宠幸。
故答案为: ①为什么不使你们县的百姓挨饿而空出这片地,用来满足(或准备)我们天子打猎呢?
②群臣又愤怒又痛恨,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得到恩泽宠信。
14.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故答案为:①宠幸伶人;②封赏不公;③不体恤百姓。
【答案】15.B
16.①“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②“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③“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④“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B此句点明环境,而非极言词人生活贫困。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①“风老”三句,写出夏日美景,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②“地卑”两句转写环境之苦,稍见诗人之愁;③“人静”三句又转为环境清幽,人鸟自乐;④“凭阑久”三句,化用白居易的典故,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之情。
17.【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省”“报”“文”的书写。
故答案为:(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答案】18.五光十色;花言巧语;自暴自弃
19.D
20.示例一: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
示例二: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示例三: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示例四:托尔斯泰将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
【知识点】语句连贯;选用、变换句式;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复位句子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变换句式指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用于形容生活的多姿多彩、五颜六色,可以用成语“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等。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五彩缤纷: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第二处,指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语而上当受骗,可用“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第三处,此处承接“感到绝望”,于是放弃自己,可用“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故答案为: 五光十色;花言巧语;自暴自弃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摘编段落内容重点是玛丝洛娃人物形象。第一段有“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最后一段有“托尔斯泰塑造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等句子,都强调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所填句子要重点表达托尔斯泰塑造人物形象上。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画线句子涉及“托尔斯泰”和“玛丝洛娃”两个人名,两个词语都可以作主语。如果“托尔斯泰”作主语,则可定第一句为主干句,把后两个句子作定语修饰“玛丝洛娃”,即“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托尔斯泰把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如果让“玛丝洛娃”作主语,则句子主干可以是“玛丝洛娃是艺术形象”或者“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大放异彩”。再把其他内容作修饰成分,“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可以作定语修饰“玛丝洛娃”,也可以修饰“艺术形象”,相应的余下的内容“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修饰其他部分,若修饰“玛丝洛娃”则应变为被动形式。可整合为“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或者“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或者“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故答案为: 示例一: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
示例二: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是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示例三:被托尔斯泰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的玛丝洛娃这一形象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
示例四:托尔斯泰将他着力塑造并使之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玛丝洛娃定为全书的枢纽。
【答案】21.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22.①与上文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②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和“一个个”,突出了工作量大、工作细致。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用逗号把“木棍”和后面动作断开,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探着,走着”,木棍向前伸出,边摸索,边走。中间停顿,还暗示可能探好一会儿才能走,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故答案为: 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棍子和动作起到了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结构上,上文为“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列出了数字,加了修饰成分,画线句子与上文对应,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内容上,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1600个”,突出了工作量之大;“一个个”,表明没有一个沙丘会漏掉,凸显了工作的细致。
故答案为:①与上文句式、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更加协调;②原文列出详细的数字和“一个个”,突出了工作量大、工作细致。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舒适区的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材料的第一段人们对舒适区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舒适区让人有安全感,有利于不断成长。也有人认为人要敢于跳出舒适区,接受挑战,激发潜能。从这两个观点来看,它们是相对的,都有道理。
材料的重点是关于“舒适区”话题的讨论,属于非观点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观点都与“舒适”和“成长”这两个关键词有关,这表明材料本质上是在讨论“舒适”和“成长”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提问者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在于第三个关键词“但是”。作为转折连词,“但”强调后者,由此可以产生三种观点,即赞同、反对或辩证分析。从赞同的角度看,意在“跳出舒适区”,从否定的角度看,“舒适区是个伪命题”,也可以辩证地分析为“舒适是相对的,自我完善是目的”。总而言之,我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来写作。
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应该有很多,比如《温水煮青蛙》、《非洲蝙蝠吸血驴》等,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社会中找到相应的资料,比如《灵官传》中的相关事例,以及近年来的《佛教》、《平躺》等。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将其安排在一个平行或比较的结构中,由更多的典型材料支持,我们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这样安排,比如我们可以先谈谈什么是舒适区;然后分析如果长期待在舒适区的弊端;最后,我们可以给出一些打破舒适区和挑战自我的方法。这种作文更有针对性,尤其是针对现在的年轻人,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心理或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实现作文的实用功能。
【立意提取】
1.挑战当下,向往未来。
2.温情地生活,决绝地改变。
3.对自己狠心一些。
4.不逼不成人。
5.跳出舒适圈,向自己挑战。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