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河南省中招权威预测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 年河南省中招权威预测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 年河南省中招权威预测化学模拟试卷(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Mg-24;Fe-56;Cu-64;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河南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板年画 B.南阳玉雕 C.钧瓷烧制 D.豫西剪纸
2.2023 年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超市购物自带布袋 B.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C.骑共享单车上下学 D.教材资料循环使用
3.“合理搭配,吃出健康”是现在倡导的生活方式。小明早餐是牛奶、面包、荷包蛋,你建议他再增加的一种食物是
A.拌黄瓜 B.酱牛肉 C.小米粥 D.肉包子
4.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 Ca3(PO4)2 B.K2SO4 C.NH4Cl D.KNO3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花瓶 B.鹅绒大衣 C.实木沙发 D.塑料脸盆
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宜选用的物质是
A.红磷 B.铁丝 C.水银 D.蜡烛
7.空气和水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氮元素:N2 B.氧化镁:MgO2
C.纯黄金:Au D.2个氢原子:H2
9.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添加酒精
C.加固体药品 D.称量氯化钠
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11.几位同学拟定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CO2(水蒸气)——通过 NaOH 固体 B.氧化钙(碳酸钙)——高温煅烧
C.铜(氧化铜)——加足量盐酸,过滤 D.氧化铜(炭粉)——氧气中灼烧
12.氯酸根离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5 D.+6
13.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稀盐酸与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如图),下列关于混合后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pH=7 B.钠离子数目不变
C.水分子总数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4.将3.0g铁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后得到3.3g固体,则所得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A.9.1% B.72.7% C.80% D.90.9%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可燃冰中含有的可燃性物质是 ;常用铜制造电缆的原因是铜具有良好的 性。
16.硬水中含较多的Ca 、 (用粒子符号表示),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7.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独立拥有空间站的国家。空间站里采取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上图是空间站内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在方框中补画出乙的微粒图示 ;火箭发射常用液氢和液氧做推进剂,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如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某条件下的溶解情况。
(1)20℃时,甲和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不变,要将40℃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乙物质或 的方法。
(3)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盛有5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溶解情况如图2所示,则A 烧杯内溶解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19.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6g 甲烷与一定质量氧气反应,生成1.1gCO2以及一定质量的CO和H2O,则CO、H2O的质量之和为 g。
20.如图是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已知 A、B 为黑色固体,D 为紫红色固体;C、E均为气体,其中 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C 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分别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观察发现如图现象(提示: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固体)。
(1)分析白烟产生的位置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质量与分子运动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2.燃烧与灭火跟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
(1)如图“火三角”中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若用B、C装置制取氢气,与导管口 b相连的导管口是 ;B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B装置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
24.铁是人类社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装置。(提示:甲酸化学式为 HCOOH。)
(1)装置 A 和 B 中都用到了浓硫酸,装置 A 中发生反应为:。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2)写出装置C 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关于酸、碱、盐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可用稀硫酸除铁锈 b.烧碱显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服用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2)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但由于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如可利用 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3)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同学们对固体和溶液中含有的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底部有固体,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4)为减少污染和节约成本,化学小组探究从含有(的废液中回收 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图。
①写出一个向废液中加入过量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理论上最终得到的硫酸镁晶体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原废液中硫酸镁的质量。
(5)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某选种溶液7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87g。计算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6页,共6页
1.C
【详解】A、木板年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南阳玉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钧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豫西剪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自带布袋,能节约塑料袋的使用,可预防白色污染,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
B、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
C、骑共享单车上下学,能节约化石能源的使用,保护环境,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
D、教材资源循环使用,能节约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保护环境,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
故选B。
3.A
【分析】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面包中富含糖类,荷包蛋中富含维生素,则还需补充维生素。
【详解】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该选项符合题意;
B、牛肉中富含蛋白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米粥中富含糖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肉包子中富含蛋白质和糖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玻璃花瓶由玻璃制成,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鹅绒大衣的主要材料鹅绒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实木沙发由木头制成,木头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脸盆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红磷燃烧后产生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装置内压强变化明显,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有毒,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变化不明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说法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B说法错误;
C、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C说法错误;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较多浮渣的是硬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氮元素表示为N,N2表示氮气,故A错误;
B、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故B错误;
C、纯黄金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Au,故C正确;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H2表示氢气,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中瓶塞没有倒放,故A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在酒精灯熄灭时,可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灯,故B操作正确;
C、取用块状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故C操作错误;
D、使用托盘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要在两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片,图示中砝码和药品位置放反了,故D操作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A、由图可知,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2+8=10,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的微粒,属于阳离子,正确;
B、由图可知,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2+8=10,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错误;
C、由图可知,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2+6=8,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错误;
D、由图可知,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2+8=10,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的微粒,属于阴离子,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A.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CO2反应,能把杂质除去,但得不到CO2,此选项符合题意;
B.高温煅烧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得到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杂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加足量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水,过滤,得到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杂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氧气中灼烧,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杂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氯酸根离子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由于氯酸根显-1价,所以x+(-2)×3=-1,x=+5。
故选C。
13.B
【详解】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设0.2g氢氧化钠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反应的质量关系为:,

x=0.18g,y=0.29g
因此氯化氢过量,pH小于7,故选项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钠离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正确;
C、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因此水分子的总数增加,故选项错误;
D、根据选项A可知,混合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
则所得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15. 21 甲烷##CH4 导电
【详解】由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则可燃冰中含有的可燃性物质是甲烷;
常用铜制造电缆的原因是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6. Mg2+ 煮沸
【详解】硬水中含有较多的Mg2+和Ca2+;生活中常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7. 1:2
【详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8个氢原子,反应前有8个氢原子,还少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乙为CO2,图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
(2)恒温蒸发溶剂
(3)乙
【详解】(1)由图可知,20℃,溶解度:乙>甲,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甲和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不改变温度,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3)由图可知,6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则将等质量的甲、乙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的甲的质量比乙多,由图可知,A中有未溶解的固体,B中固体完全溶解,则A烧杯中加入的为乙。
19. 5.7
【详解】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0.3g=0.9g,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反应前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则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为,所以CO、H2O的质量之和为2.1g+3.6g=5.7g。
20.(1)CO2
(2)置换反应
(3)
【分析】
如图是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C是气体且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是 二氧化碳,A、B 均为黑色固体, D 是一种红色固体,则D 是铜,A、B为碳、氧化铜中的一种。铜可与E反应生成B,则B是氧化铜,E是氧气,A是碳,反应①是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③是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21.(1)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气体,其微粒运动速率越小
(2)NH3+HCl=NH4Cl
【详解】(1)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接触发生反应,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说明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故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气体,其微粒运动速率越小;
(2)氨气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
22.(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清除可燃物
【详解】(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故如图“火三角”中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破坏燃烧的条件中的任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23.(1)
(2) d 关闭活塞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液体压向多孔隔板的下方,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详解】(1)A装置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是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用B、C装置制取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则从上端通入氢气。所以与导管口 b相连的导管口是d;
B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将固体浸没,反应开始;关闭活塞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液体压向多孔隔板的下方,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24.(1)吸收装置A中生成的水
(2)
(3)点燃酒精灯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装置A中生成的水;
(2)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氧化碳有毒,可以在装置D后点燃酒精灯,能燃烧一氧化碳。
25.(1)b
(2) 氢离子##H+ 氯化钡
(3)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 、 大于
(5)解:设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
x=1.17g则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
【详解】(1)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用稀硫酸除铁锈,故选项合理;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农业上不能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不合理;
c、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合理;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则可服用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合理;
故选:b。
(2)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H+);
但由于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如可利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稀盐酸和氯化钡不反应,则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3)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试管底部有固体,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即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②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要先检验并除去碳酸钠,然后再检验氢氧化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Fe>H>Cu,向废液中加入过量镁粉时,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镁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流程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了硫酸镁,所以理论上最终得到的硫酸镁晶体的质量大于原废液中硫酸镁的质量。
(5)见答案。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