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教联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教联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资源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教联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用泥土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冶炼金属需要用还原剂与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分析】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23·长沙)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原子、离子、分子都能构成物质,因此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
C、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水变成冰以后分子仍在运动,只是运动变慢了,故C错误;
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是不同的分子,分子构成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的分子构成不同。
3.(2023·白银)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答案】A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正确,符合题意;
B. 加入锌粒时,试管应该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加入稀硫酸时,标签应该贴向手心,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氢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4.(2024九上·大冶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把洁净的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
【答案】C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故错误;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错误;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正确;
D. 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分析。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5.(2023·益阳)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均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因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6.(2024九上·大冶期末)图像是化学实验分析数据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图: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
B.图:通电分解水
C.图:向二氧化锰固体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图:一定质量的硫粉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粉末状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故错误;
B.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则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4:32=1:8,故错误;
C.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的增大,故错误;
D.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一定质量的硫粉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时,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7.(2024九上·大冶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鉴别镁和银 分别取样放入稀盐酸中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点燃该混合气体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明矾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只能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银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点燃该混合气体,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分析。
8.(2024九上·大冶期末)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故错误;
B.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D.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分析。
B、根据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分析。
C、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D、根据带电的粒子有离子、质子、电子分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34分。
9.(2024九上·大冶期末)重庆为缓解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问题,实施了限号通行、汽车升级与行动宣传等措施。
(1)限制汽油车使用可减少拥堵与污染,汽油来自化石燃料中的   填“煤”“石油”或“天然气”。
(2)汽车尾气中的、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汽车尾气管加装新型催化器能使这两种气体相互发生反应,生成和一种气体单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则的化学式为   。
(3)汽车车身部分为钢铁,改用复合碳纤材料能减轻车身重量,减少燃油消耗。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为了使重庆的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植树造林,增强绿化
【答案】(1)石油
(2)N2
(3)3CO+Fe2O32Fe+3CO2
(4)A;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汽油来自化石燃料中的石油。
(2)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氧、氮,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有碳、氧两种元素,故单质气体为氮气,化学式为N2。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A.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加重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增强绿化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炼铁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分析。
(4)根据保护环境的做法分析。
10.(2024九上·大冶期末)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
①4个铵根离子   ;② 该结构图表示的是   ;
③氩气   。
(2)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种原子。
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
③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略;略;略
(2)2;D;ACD;CH4+2O2CO2+2H2O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①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4NH4+。
② 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有10个电子,因此该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镁离子符号为Mg2+。
③ 氩气的化学式为Ar。
(2)① A为甲烷分子,一个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原子。
② 依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知,四种物质中D氢气是单质,而甲烷、一氧化碳、水均为化合物。这四种物质可做燃料的是A甲烷、C一氧化碳、D氢气;
故答案为:ACD。
③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①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有10个电子分析。
③ 氩气的化学式为Ar。
(2)①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原子。
② 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根据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分析。
③ 甲烷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11.(2024九上·大冶期末)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你认为选用B作发生装置,优点是    ;请指出装置C中存在的一处错误   。
(3)改进上述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并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选择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后,先    ,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
(4)甲烷(CH4)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答案】(1)锥形瓶
(2)可控制反应的速率;长颈漏斗口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AE或AF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步骤的探究;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2)选用B作发生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加入的液体量来控制反应的速率,则选用B作发生装置,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速率,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装置C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为了防止装置漏气,按照要求选择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A固固加热型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难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A、F(或A、E)。
【分析】(2)根据装置的特点;依据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分析。
(3)根据防止装置漏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分析。
(4)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12.(2023九上·安陆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与E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的化学式:C   ;E   。
(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答案】(1)CaCO3;CO2
(2)
(3)做燃料(或者冶炼金属等)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C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E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A和B发生反应,即碳与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分析,物质D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D可用作燃料或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推断C是碳酸钙;
根据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推断E 是二氧化碳;
根据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与二氧化碳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所以推断D 是一氧化碳;
根据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是碳,B是氧化铜。
13.(2024九上·大冶期末)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并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
(1)该流程中用的过滤操作,实验室里该操作要用到是玻璃容器是   。
(2)固体中含有   。
(3)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步骤加入足量稀硫酸的原因是   。
【答案】(1)烧杯
(2)Cu Fe Zn
(3)Zn+H2SO4 = ZnSO4 +H2↑;除尽金属锌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该流程中用的过滤操作,实验室里该操作要用到是玻璃容器是烧杯。
(2)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所以固体A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铜、铁和过量的锌。
(3)步骤④中反应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该步骤加入足量稀硫酸的原因是除尽金属锌。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用到是玻璃容器分析。
(2)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3)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4.(2024九上·大冶期末)小红和她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后,对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
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猜想Ⅱ:   。
(2)【实验探究】
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试管中无现象;
实验Ⅱ: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现出明显的蓝色。
【分析猜想】
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   (填化学式)。
(3)根据实验现象及已有的知识推断,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
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均有毒。
【实验探究】
为了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小红和她的同学进一步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
【实验结论】
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此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浓硫酸与铜加热时能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   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
【答案】(1)铜与浓硫酸能反应
(2)CuSO4
(3)SO2;Cu +H2SO4(浓) = CuSO4+SO2 ↑+H2O
(4)氢氧化钠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猜想Ⅱ:铜与浓硫酸能反应。
(2)【分析猜想】溶液变蓝,说明有硫酸铜生成,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3)【实验结论】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
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4)【拓展延伸】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
【分析】根据硫酸铜的水溶液呈蓝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15.(2024九上·大冶期末)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往锥形瓶中加入6克大理石,再加入10克稀盐酸,每隔一段时间称量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锥形瓶中物质质量(g) 15.4 14.8 14.2 13.8 13.8
①反应结束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②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2;83.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到第四次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不再减少,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6g+10g-13.8g=2.2g。
(2)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44
6g×x   2.2g
x≈83.3%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 / 1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教联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2.(2023·长沙)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
3.(2023·白银)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这种方法制取氢气,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4.(2024九上·大冶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把洁净的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
5.(2023·益阳)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6.(2024九上·大冶期末)图像是化学实验分析数据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图: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
B.图:通电分解水
C.图:向二氧化锰固体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图:一定质量的硫粉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7.(2024九上·大冶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鉴别镁和银 分别取样放入稀盐酸中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点燃该混合气体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明矾
A.A B.B C.C D.D
8.(2024九上·大冶期末)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34分。
9.(2024九上·大冶期末)重庆为缓解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问题,实施了限号通行、汽车升级与行动宣传等措施。
(1)限制汽油车使用可减少拥堵与污染,汽油来自化石燃料中的   填“煤”“石油”或“天然气”。
(2)汽车尾气中的、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汽车尾气管加装新型催化器能使这两种气体相互发生反应,生成和一种气体单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则的化学式为   。
(3)汽车车身部分为钢铁,改用复合碳纤材料能减轻车身重量,减少燃油消耗。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为了使重庆的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植树造林,增强绿化
10.(2024九上·大冶期末)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
①4个铵根离子   ;② 该结构图表示的是   ;
③氩气   。
(2)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种原子。
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
③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   。
11.(2024九上·大冶期末)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你认为选用B作发生装置,优点是    ;请指出装置C中存在的一处错误   。
(3)改进上述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并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选择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后,先    ,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
(4)甲烷(CH4)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12.(2023九上·安陆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与E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的化学式:C   ;E   。
(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13.(2024九上·大冶期末)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并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
(1)该流程中用的过滤操作,实验室里该操作要用到是玻璃容器是   。
(2)固体中含有   。
(3)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步骤加入足量稀硫酸的原因是   。
14.(2024九上·大冶期末)小红和她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后,对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
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猜想Ⅱ:   。
(2)【实验探究】
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试管中无现象;
实验Ⅱ: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现出明显的蓝色。
【分析猜想】
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   (填化学式)。
(3)根据实验现象及已有的知识推断,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
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均有毒。
【实验探究】
为了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小红和她的同学进一步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
【实验结论】
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此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浓硫酸与铜加热时能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   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
15.(2024九上·大冶期末)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往锥形瓶中加入6克大理石,再加入10克稀盐酸,每隔一段时间称量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锥形瓶中物质质量(g) 15.4 14.8 14.2 13.8 13.8
①反应结束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②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用泥土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冶炼金属需要用还原剂与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分析】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原子、离子、分子都能构成物质,因此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
C、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水变成冰以后分子仍在运动,只是运动变慢了,故C错误;
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是不同的分子,分子构成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的分子构成不同。
3.【答案】A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正确,符合题意;
B. 加入锌粒时,试管应该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加入稀硫酸时,标签应该贴向手心,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氢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故错误;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错误;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正确;
D. 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分析。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均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因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6.【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粉末状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故错误;
B.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则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4:32=1:8,故错误;
C.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的增大,故错误;
D.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一定质量的硫粉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时,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7.【答案】B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只能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 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银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C.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点燃该混合气体,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故错误;
B.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D.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分析。
B、根据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分析。
C、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D、根据带电的粒子有离子、质子、电子分析。
9.【答案】(1)石油
(2)N2
(3)3CO+Fe2O32Fe+3CO2
(4)A;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汽油来自化石燃料中的石油。
(2)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氧、氮,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有碳、氧两种元素,故单质气体为氮气,化学式为N2。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A.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加重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增强绿化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炼铁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分析。
(4)根据保护环境的做法分析。
10.【答案】(1)略;略;略
(2)2;D;ACD;CH4+2O2CO2+2H2O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①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4NH4+。
② 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有10个电子,因此该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镁离子符号为Mg2+。
③ 氩气的化学式为Ar。
(2)① A为甲烷分子,一个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原子。
② 依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知,四种物质中D氢气是单质,而甲烷、一氧化碳、水均为化合物。这四种物质可做燃料的是A甲烷、C一氧化碳、D氢气;
故答案为:ACD。
③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①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有10个电子分析。
③ 氩气的化学式为Ar。
(2)①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原子。
② 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根据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分析。
③ 甲烷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11.【答案】(1)锥形瓶
(2)可控制反应的速率;长颈漏斗口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AE或AF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步骤的探究;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2)选用B作发生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加入的液体量来控制反应的速率,则选用B作发生装置,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速率,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装置C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为了防止装置漏气,按照要求选择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A固固加热型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难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A、F(或A、E)。
【分析】(2)根据装置的特点;依据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分析。
(3)根据防止装置漏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分析。
(4)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
12.【答案】(1)CaCO3;CO2
(2)
(3)做燃料(或者冶炼金属等)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根据分析,C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E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A和B发生反应,即碳与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分析,物质D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D可用作燃料或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推断C是碳酸钙;
根据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推断E 是二氧化碳;
根据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单质,B为氧化物,两者也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与二氧化碳都由2种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所以推断D 是一氧化碳;
根据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是碳,B是氧化铜。
13.【答案】(1)烧杯
(2)Cu Fe Zn
(3)Zn+H2SO4 = ZnSO4 +H2↑;除尽金属锌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该流程中用的过滤操作,实验室里该操作要用到是玻璃容器是烧杯。
(2)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所以固体A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铜、铁和过量的锌。
(3)步骤④中反应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该步骤加入足量稀硫酸的原因是除尽金属锌。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用到是玻璃容器分析。
(2)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3)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4.【答案】(1)铜与浓硫酸能反应
(2)CuSO4
(3)SO2;Cu +H2SO4(浓) = CuSO4+SO2 ↑+H2O
(4)氢氧化钠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猜想Ⅱ:铜与浓硫酸能反应。
(2)【分析猜想】溶液变蓝,说明有硫酸铜生成,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3)【实验结论】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
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4)【拓展延伸】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气体。
【分析】根据硫酸铜的水溶液呈蓝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15.【答案】2.2;83.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到第四次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不再减少,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6g+10g-13.8g=2.2g。
(2)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44
6g×x   2.2g
x≈83.3%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