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案)
一、【课标要求】
1. 识别调解和仲裁的不同方式。
2. 明确调解、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二、【核心素养】
1. 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
2.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3.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生活中纠纷解决方式,调解的含义、类型,仲裁的类型、特点。
生活中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
1. 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纠纷。
2. 调解: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促进当事人协商达成和解。
调解的含义是指通过中立的第三方协助争议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调解的类型包括:
1. 民间调解:由非官方机构或个人进行的调解。
2. 法院调解: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
仲裁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 自愿性:基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2. 专业性:由专业的仲裁员进行裁决。
仲裁的类型主要包括:
1. 商事仲裁:用于解决商事争议。
2. 劳动仲裁:处理劳动纠纷。
仲裁的重点在于:
1. 仲裁协议:当事人事先约定接受仲裁的协议。
2. 仲裁程序:相对简便、灵活。
3.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些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解决纠纷。
难点:理解商事仲裁的制度规定,区分仲裁与诉讼。
商事仲裁的制度规定包括以下要点:
1. 自愿性:基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2. 独立性: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
3. 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一般为最终裁决。
4. 保密性:通常不公开进行。
区分仲裁与诉讼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1. 程序差异:仲裁程序相对简便、灵活,诉讼程序较为严格。
2. 裁决依据:仲裁依据的是仲裁规则和法律原则,诉讼则严格依据法律规定。
3. 审查范围:仲裁对事实和法律问题的审查范围可能相对较窄。
4. 执行力:仲裁裁决的执行力可能受到地域限制。
理解和区分仲裁与诉讼需要深入了解两者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便在具体纠纷中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四、【教学过程】
1. 探究点一:调解
- 合作探究:议题:全面认识调解制度。材料:某化工厂排放废水,污染了农民甲、乙、丙、丁的农田,使四户农民所种庄稼分别减产 40%、50%、60%和 65%。经诉前协商未果,四位农民先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审判员的主持下通过调解,化工厂同甲、乙、丙三户达成赔偿协议。当人民法院向农民丁送达调解书时,丁以未参加调解和赔偿数额偏低为由不服,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讨论问题:调解书对丁是否有效?
- 答案:该调解书对丁无效。因为调解必须在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进行,达成调解协议,才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在本案中,丁既未参加调解,也不同意调解协议确定的赔偿数额,化工厂同农民甲、乙、丙三户所达成的协议,对农民丁不具有法律效力。
2. 探究点二:仲裁
- 合作探究:议题:理解商事仲裁的制度规定,区分仲裁与诉讼。材料:冯某放学回家,途经张家门口时(当时张某本人不在家中),被其饲养的三条狼狗咬伤,被碰巧路过的赵某送到镇卫生院进行临时包扎,同时打电话向派出所报警,然后又打电话告知冯某的母亲吴某和狼狗主人张某。吴某和张某同时到达卫生院,将冯某送到县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再到县医院进行消炎治疗。当天的所有费用均由张某支付。在后续治疗期间,张某也经常去看望冯某。经过近一个月的疗程,至 2019 年 4 月 10 日,冯某已基本康复,而此时吴某已花去后续医疗费近万元。为赔偿一事,吴某数次到张某家协商,张某始终只对当天的费用认账并称已全部支付,其他的不予认账。吴某又找到了村调解委员会,请村调解委员会出面调解数次,均无果。于是,吴某于 4 月 16 日来到乡司法所,申请调解。
- 讨论问题:假如你是人民调解员,应当如何调解?
- 答案:如果我是人民调解员,我会告诉吴某,他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解决与张某的纠纷。仲裁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它具有快捷、灵活、私密等特点。相比于诉讼,仲裁更加简便快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纠纷。此外,仲裁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仲裁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 课堂总结:调解和仲裁是两种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是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促进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则是通过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裁决的一种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调解是自愿的,而仲裁是强制性的;调解的结果是协商达成的,而仲裁的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4. 课后作业:请列举生活中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纠纷的案例,并分析其优缺点。
五、【板书设计】
- 重点突出:在设计板书时,要将重点内容突出显示,通过字体加粗、放大、改变颜色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 层次分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按照层次进行排版,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 简洁明了:设计的板书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图像,同时要保证字体清晰,图像易于辨认。
- 布局合理:根据黑板或白板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安排板书的布局,使得整个版面看起来美观舒适,避免出现过于紧凑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 多样性:在设计板书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图形等元素,以增加板书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适当留白:在板书中留下一些空白区域,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或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使整个版面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设计出清晰、有条理、吸引人的板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