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递至脊髓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C.若颈椎损伤使脑与脊髓的联系中断,则排尿反射随之消失
D.训练后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不眨眼,该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2.GLUT2是胰岛B细胞膜表面一种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O2含量对GLUT2转运葡萄糖速率基本无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LUT2可以将葡萄糖进行顺浓度梯度转运
B.胰岛B细胞可分泌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激素
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
D.胰高血糖素不会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3.如图是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会与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减弱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与风湿性心脏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过弱有关
B.患者肌肉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结构与某种抗原结构相似
C.采用切除部分胸腺的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该病症
D.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后会使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4.α-萘乙酸(NAA)是具有与生长素类似作用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如图2所示)时,可将图1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不能体现NAA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
B.a、b、c三种浓度的关系是a最大,b、c大小无法确定
C.在a浓度的NAA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仍能生长
D.若c≠X,则b、c浓度在X浓度两侧有4种分布可能性
5.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以及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中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显著改善,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野猪等野生动物过量而造成危害的情况。野猪是金钱豹的主要捕食对象之一,金钱豹对某地野猪种群数量特征影响最小的是(  )
A.野猪的死亡率 B.野猪的迁出率
C.野猪的性别比例 D.野猪的年龄结构
6.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与沙漠狐相比,极地狐浑圆的体型和浓密的毛发有助于增加产热以保持体温
C.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更多,能提高对弱光的利用率以增强光合速率
D.干旱环境中的景天科植物夜间气孔打开而白天关闭,既能吸收CO2又可减少蒸腾失水
7.英国人大卫·拉蒂默在一个大玻璃瓶内种植了一株绿滨藜,并将其密封起来,若干年后,他打开瓶子加入了一些水,这个“玻璃瓶花园”维持了近60年。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卫·拉蒂默制作的“玻璃瓶花园”无须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B.碳元素在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C.瓶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D.硒进入食物链后,逐渐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不参与物质循环
8.2023年5月22日是第3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外来物种都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C.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多样性降低后,其抵抗力稳定性将提高
D.人类过度捕捞等破坏活动降低了河流中的生物多样性
9.枸杞果酒果香浓郁、保留了原果实中特有的营养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所需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可将糖彻底分解成酒精和水
B.在枸杞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放气一次以排出CO2
C.随着密闭时间的延长,单位时间内产生酒精的量就会越多
D.枸杞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验
10.酥梨醋富含果胶、维生素以及多种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开胃护肝、排毒养颜、减肥除脂等多种功效,是近年来的流行饮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B.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C.在酥梨醋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密度低于瓶底处的密度
D.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pH先降低,后维持稳定
11.诗句“也是人间玉,无非香不同。初闻封鼻孔,细品引馋虫。”描述的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大豆食品一腐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分解为甘油和氨基酸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需加入适当浓度的酒精,能抑制杂菌的增殖
C.温度过低,毛霉的菌丝会生长缓慢,不易进入豆腐块的深层
D.腐乳的风味因豆腐含水量、发酵条件以及铺料的不同而不同
12.传统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B.泡菜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而排气的间隔也延长
C.家庭腐乳制作时,必须经过接种才能进行微生物发酵
D.利用乳酸菌发酵制做酸奶时,应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13.培养基是指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已知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下列有关培养基及其配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物质
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上的差别,可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碳源
C.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可将真菌从混有细菌的培养基上选择出来
D.微生物只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并产生菌落
14.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无菌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煮沸的方式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芽孢全部杀死
B.紫外线消毒常用于对培养环境的空气和一般物品的表面消毒
C.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未排尽,则会影响灭菌效果
D.玻璃器皿和金属等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可以用干热灭菌
15.杨梅营养价值高,杨梅酒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酵母性能。科研人员为挖掘杨梅主产区的酵母资源,筛选出酒精转化率高、酒精耐受力强的优质杨梅酿酒酵母,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的目的主要是对从杨梅表面获得的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
B.与过程②所用培养基相比,过程③所用培养基可能添加了琼脂成分
C.过程③所用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过程③的划线顺序是a一e一d一c一b
D.如果划线区域c上无菌落生长,可能是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
16.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确保结果准确,对每个平板的菌落都要计数并取平均值
B.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检测大肠杆菌菌落的数量
C.两种方法均能在计数时观察到所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D.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所得的结果为活菌数
17.下列关于实验室培养和纯化酵母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纯化培养时,应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内培养
D.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18.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选育的高产菌株为避免中间环节污染,一般直接接种到发酵罐中
B.发酵工程所选用的优良菌种要能在低成本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
C.在发酵工程中,发酵环境条件的变化将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D.若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发酵结束后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来获得产物
19.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酱油酿造过程的黑曲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B.黑曲霉发酵还可制得柠檬酸,用于调节食品酸度
C.黑曲霉菌为好氧微生物,故发酵过程需向发酵罐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
D.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食盐是抑制发酵过程中杂菌污染的重要措施
20.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啤酒生产需经过制麦、糖化、发酵等主要环节。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过程,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啤酒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量、产物浓度等
B.淀粉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需淀粉酶等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糖
C.啤酒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D.后发酵阶段指将发酵产物置于高温、通风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
二、非选择题
21.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血钙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之一,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 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若某人患有骨质疏松,则可能是 分泌过多导致。
(2)若某人血钙含量过高,为维持血钙的相对稳定,据图分析其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为 。
(3)甲状旁腺激素与降钙素在血钙调节方面属于 关系,当血钙含量过高时,会 (填“促进”或“抑制”)甲状旁腺的活动,该过程属于 调节。
(4)当人体处于低温环境时,甲状腺的活动增加,分泌甲状腺激素,此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从而增加产热;上述过程属于 (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一体液”)调节。
22.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病虫害发生面积是上世纪80年代的5~10倍,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都极为严重。某露天蔬菜种植基地存在菜青虫和小菜蛾两种常见的害虫。回答下列问题:
(1)蔬菜种植基地附近的一种鸟类A能够捕食这两种害虫,尝试写出食物网 ,该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 。
(2)菜青虫和小菜蛾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指的是 。
(3)蔬菜基地为了消灭病虫害,使用了某种农药B,但基地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鸟类A的体内出现了较多的农药B,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为了消灭害虫,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蔬菜基地决定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素(信息素)灭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进而 ,从而使害虫种群密度降低,该防治过程属于 防治,人工合成的性引诱素属于 信息。
23.泡菜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白萝卜、红萝卜、小黄瓜等均可作为泡菜的原料,经发酵后在口感上比新鲜蔬菜更爽脆,既好吃,又助消化。为提高泡菜品质,某兴趣小组选取了多个不同的乳酸菌菌种和萝卜切条分别进行发酵实验,实验结果绘制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同学第一次尝试做泡菜时将煮沸后还未放凉的泡菜盐水倒进已装好干净蔬菜的坛中,此举存在不当之处,原因是 ,请你根据泡菜的发酵原理给小强提出简单有效的补救措施 。
(2)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数量变化分别是 ,原因是 。若在适宜温度下,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 。
(3)从实验结果分析,图中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为 ,依据是 。
24.野生型菌株X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亮氨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是运用影印培养法(一种类似“盖章”的接种方法,使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纯化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1一5为菌落。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鉴定菌落种类的重要依据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培养基B中缺少了3、5两个菌落,说明培养基B中缺乏了 ,导致3和5两菌落微生物无法生长,因此培养基B (填“属于”或“不属于”)完全培养基。
(2)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可从培养基A中挑取菌落3、5在试管中制成菌液进行纯化培养,试管中的菌液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 。
(3)人工处理或自然突变往往会使菌种成为营养缺陷型菌株,现欲设计实验证明野生型大肠杆菌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获得亮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请简单描述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
25.高浓度的铵盐对海水养殖中的对虾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是制约其大规模养殖的环境因素之一,具有高降解能力的硝化细菌可有效净化水体中的铵盐,降低对虾的死亡率。科研人员从当地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的硝化细菌菌株,将等量的三种候选菌甲、乙、丙分别接入等浓度的含铵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铵盐浓度,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出实验所需的硝化细菌,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需要以 为唯一氨源。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要严格灭菌,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 旁进行操作。
(2)图1中M培养基上进行的是利用 纯化菌种,该过程中接种工具需要灼烧 次。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时,所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会比实际数目偏小,原因是 。在5个平板上各接种稀释倍数为103的菌液样品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8、50、52、54、313,则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 个。
(4)将筛选出的等量的三种候选菌甲、乙、丙,分别接人铵盐浓度为40mg·L-1的模拟养殖污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应选择候选菌 (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反射,表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是受大脑控制的。
【详解】A、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可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递至脊髓,A正确;
B、躯体各部分与其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大都是倒置的,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B正确;
C、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虽然脑与脊髓的联系中断,但其仍可排尿,只是兴奋不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不能产生尿意,C错误;
D、经过训练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不眨眼的反射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正确。
故选C。
2.D
【分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O2含量对GLUT2转运葡萄糖速率基本无影响,说明GLUT2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转运,A正确;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岛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而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进而促进肌肉细胞的代谢活动,C正确;
D、胰高血糖素会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抑制胰岛素的分泌,D错误。
故选D。
3.A
【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的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详解】A、重症肌无力和风湿性心脏病都是自身免疫病,与免疫功能过强有关,A错误;
B、结合题意可知患者肌肉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结构与某种抗原结构相似,所以才会被抗体攻击,B正确;
C、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部分胸腺可以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症,C正确;
D、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后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正确。
故选A。
4.A
【分析】曲线图分析: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较,b、c浓度的侧芽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即具有促进作用,a浓度的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慢,即具有抑制作用。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可知,a浓度最高。
【详解】A、NAA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通过a、b、c与空白对照相比,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是b、c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的是浓度a,A错误;
B、NAA是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据图分析,b、c浓度侧芽生长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侧芽生长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具有抑制作用。所以a浓度最大,但b、c大小关系无法确定,B正确;
C、在a浓度下的NAA溶液起抑制作用,生长速度比对照组要慢,但仍能生长,C正确;
D、b、c浓度的侧芽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即具有促进作用,若c≠X,b、c浓度可能都在X浓度左侧,且b<c;b、c浓度可能都在X浓度右侧,且b>c;b、c浓度可能在X浓度两侧,b<c或c<b,共有4种分布可能性,D正确。
故选A。
5.C
【分析】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详解】A、金钱豹捕食野猪,会使野猪的死亡率增大,A错误;
B、有金钱豹在的环境中,野猪会感受到威胁,迁出率增大,B错误;
C、金钱豹捕食野猪没有性别选择,因此对其性别比例影响较小,C正确;
D、不同年龄的野猪活动能力、斗争能力有差异,金钱豹对不同年龄的野猪可能喜好也不同,因此金钱豹对野猪的年龄结构影响较大,D错误。
故选C。
6.B
【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荒漠中的生物有耐旱的特征。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m。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草原耐寒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抵抗干旱;动物大多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援的动物种类多,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
【详解】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可明显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A正确;
B、与沙漠狐相比,极地狐具有浑圆的体型和浓密的毛发,可显著减少散热,有助于保持体温,B错误;
C、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更多,能有效利用较低强度的光照,提高光合速率,适应弱光环境,C正确;
D、景天科植物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白天气温高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失水,夜间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储存原料,D正确。
故选B。
7.C
【分析】1、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2、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详解】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因此大卫·拉蒂默制作的“玻璃瓶花园”需要能量的输入,A错误;
B、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单向传递,B错误;
C、大气中的CO2通过绿色植物等的光合作用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含碳有机物,C正确;
D、硒进入环境后,便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只不过与C、N等基本元素的循环过程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8.D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种群多样性,A错误;
B、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导致生态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多样性降低后,会影响与其相关的食物链,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导致森林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错误;
D、人类过度捕捞等活动是具有破坏性的,降低了河流中的生物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9.B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A、发酵所需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可将糖分解成酒精,糖彻底分解的产物是CO2和水,A错误;
B、发酵生产果酒的过程中,产物是酒精和CO2,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放气一次,其主要目的是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B正确;
C、随着发酵加深,营养物质逐渐消耗,代谢废物逐渐积累,酵母菌生存条件逐渐恶化,酵母菌死亡进入衰退期,单位时间内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变少,C错误;
D、枸杞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颜色变化是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
故选B。
10.C
【分析】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详解】A、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A正确;
B、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成醋酸,B正确;
C、醋酸菌属于好氧菌,在酥梨醋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更易接触到充足氧气,因此其密度大于瓶底处的密度,C错误;
D、酥梨醋发酵过程中产生醋酸,使pH下降,发酵完成后pH维持稳定,D正确。
故选C。
11.A
【分析】影响腐乳的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是盐的用量,酒的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详解】A、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错误;
B、腐乳制作时,卤汤中加酒精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正确;
C、温度为15~18℃适合毛霉生长,温度过低,毛霉的菌丝生长缓慢,不易进入豆腐块的深层,C正确;
D、因豆腐的含水量、发酵条件及加辅料的不同,可制成不同风味的腐乳,D正确。
故选A。
12.D
【分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主要产物是乙醇、二氧化碳;酒精是含碳有机物,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毛霉属于需氧型生物。
【详解】A、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CO2与食品松软有关,A错误;
B、制作泡菜的主要菌种为乳酸菌,泡菜制作后期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可能是酸性、缺氧等条件抑制了产生亚硝酸盐的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气体,B错误;
C、家庭制作腐乳时,微生物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C错误;
D、酸奶发酵所需的菌种是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应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D正确。
故选D。
13.D
【分析】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详解】A、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物质,A正确;
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碳源,不同碳源可以对微生物起到选择作用,B正确;
C、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繁殖,所以要将真菌从其他细菌中分离出来,常采用向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配制成选择培养基,C正确;
D、微生物也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内部生长,D错误。
故选D。
14.A
【分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详解】A、通过煮沸的方式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杀死,部分耐高温的芽孢能够生存,A错误;
B、对于培养环境的空气和一般物品的表面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法,其原因是紫外线能能够使杂菌的蛋白质变性,也会使杂菌的DNA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失去活性,B正确;
C、若未将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会因达不到规定温度而影响灭菌的效果,C正确;
D、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D正确。
故选A。
15.C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成分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详解】A、过程②的目的主要是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A正确;
B、过程②用的是液体培养基,过程③则是固体培养基,所以过程③的培养基比过程②的培养基可能多了琼脂(凝固剂)成分,B正确;
C、过程③是平板划线操作,应用接种环进行接种,根据菌落数可知,划线的顺序是b一c一d一e一a,C错误;
D、如果划线区域c上几乎无菌落生长,原因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就划线导致微生物死亡,也可能是未从上一区域末端开始划线,D正确。
故选C。
16.D
【分析】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时,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往往偏小。由于显微镜下统计的微生物细胞包括死亡的细胞在内,所以用该方法测定的微生物数量大于实际的活菌数。
【详解】A、对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时,往往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A错误;
B、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微生物个体数,菌落数可通过肉眼直接计数,B错误;
C、稀释涂布平板法观察到的是菌落的形态特征,而不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观察到的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C错误;
D、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根据菌落数进行统计,死菌无法产生菌落,D正确。
故选D。
17.B
【分析】培养基配制时的注意事项:
①全程要求无菌操作,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地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②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当感觉到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操作时应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③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若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④在倒平板的过程中,不能将培养基溅到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详解】A、由于是倒置培养,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这样便于观察,A正确;
B、倒平板时,不能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微生物污染,B错误;
C、为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时,应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内培养,C正确;
D、为了避免污染环境,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灭菌处理,D正确。
故选B。
18.A
【分析】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①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②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2、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
3、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
【详解】A、选育的高产菌株一般先需要扩大培养,然后再接种到发酵罐中,A错误;
B、发酵工程所选用的优良菌种要能在低成本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才能满足使原料价格低廉,B正确;
C、发酵工程中,发酵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C正确;
D、若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来获得产物,D正确。
故选A。
19.A
【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题图分析,酿造酱油主要利用的是米曲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黑曲霉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
B、黑曲霉发酵还可制得柠檬酸,用于调节食品酸度,B正确;
C、黑曲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发酵过程需给发酵罐通入空气并搅拌,C正确;
D、食盐具有杀菌作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食盐是抑制发酵过程杂菌污染和繁殖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A。
20.D
【分析】
啤酒生产需经过制麦、糖化、发酵等主要环节。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获得大量能量,从而快速繁殖,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发酵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的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A正确;
B、酵母细胞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不能直接利用淀粉,需要淀粉酶等将淀粉转化成酵母可利用的糖,B正确;
CD、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但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在低温、密闭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属于后发酵,因此酒精主要在主发酵阶段的产生积累,C正确,D错误。
故选D。
21.(1) 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甲状旁腺激素(PTH)
(2)血钙含量过高刺激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CT)增多,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促进成骨细胞活动增强,从而使骨量上升,血钙含量下降
(3) 相抗衡 抑制 (负)反馈
(4) 促进机体的代谢活动 神经一体液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代谢水平,还可以促进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详解】(1)血钙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之一,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若某人患有骨质疏松,则可能是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导致,因为甲状旁腺激素会使得骨量下降,更多的钙离子从骨骼中分离出来,使血钙上升。
(2)结合图示可知,血钙含量过高刺激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CT)增多,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促进成骨细胞活动增强,从而使骨量上升,血钙含量下降,维持血钙的相对稳定,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
(3)甲状旁腺激素能使血钙上升,而降钙素会使血钙下降,二者在血钙调节方面属于相抗衡关系,当血钙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状旁腺的活动,避免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引起骨质疏松,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4)当人体处于低温环境时,机体散热量增加,此时甲状腺的活动增加,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代谢活动,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上述过程体现了维持体温调节的主要机制,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22.(1) 鸟类A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排斥现象
(3)农药B随着食物链营养级升高而逐渐积累(农药B被鸟类A摄入后不能被分解,从而在鸟类A体内积累)
(4) 改变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交配几率,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生物 化学
【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诸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这就是化学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和异种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详解】(1)菜青虫和小菜蛾捕食蔬菜,鸟类A捕食这两种害虫,箭头表示捕食方向,因此食物网表示为;蔬菜是生产者,两种害虫是初级消费者,鸟类A是次级消费者。
(2)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3)农药B随着食物链营养级升高而逐渐积累,鸟类A的营养级最高,因此体内出现了较多的农药B。
(4)性引诱素(信息素)灭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交配几率,降低种群的出生率;该防治过程改变的是生物的性比例,属于生物防治;人工合成的性引诱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23.(1) 高温会杀死蔬菜表面的乳酸菌 等泡菜水放凉后添加陈泡菜水(或乳酸菌)
(2) 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 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
(3) 菌种2 与其他菌种及对照组相比,该菌种发酵过程中pH最低,说明产生的乳酸最多,另外亚硝酸盐含量最低
【分析】
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制作传统泡菜是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来进行发酵的。发酵期间,乳酸会不断积累,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0.4%~0.8%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的产生,如果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详解】(1)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做泡菜时将煮沸后还未放凉的泡菜盐水倒进已装好干净蔬菜的坛中,由于盐水温度高,会杀死蔬菜表面的乳酸菌,所以此举存在不当之处。若要采取简单有效的补救措施,可以等泡菜水放凉后添加陈泡菜水,以提供乳酸菌菌种,也可以直接添加乳酸菌。
(2)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断积累,泡菜液逐渐变酸,由于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所以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制作泡菜,需要用清水与食盐配制盐水,若用的盐过多,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导致在适宜温度下,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
(3)
分析题图可知:与其他菌种及对照组相比,使用菌种2的发酵过程中,pH最低,说明产生的乳酸最多,另外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最低,说明图中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为菌种2。
24.(1) 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表面情况等 亮氨酸 不属于
(2) 高压蒸汽灭菌法(湿热灭菌) 提高溶解氧,同时使菌体分散和营养物质均匀分布,让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3) 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大肠杆菌接种于不含亮氨酸的培养基上,标记为甲组;将等量的野生型大肠杆菌接种于不含亮氨酸的培养基上,标记为乙组;将未接种的不含亮氨酸的培养基标记为丙组;将甲、乙丙组培养基放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乙组培养基出现较多菌落;甲组培养基没有出现菌落或出现菌落,但菌落数少于乙组;丙组培养基无菌落
【分析】题图分析:由图可知,经培养基A能长出5个菌落,经培养基B的培养平板表面留下1号、2号、4号三个菌落。由此可推出培养基A是完全培养基,培养基B是基本培养基。其中3号、5号是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繁殖而来的菌落。
【详解】(1)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表面情况等;由题干可知,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亮氨酸,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与A相比,B中缺少了3、5两个菌落,说明3、5菌落即是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繁殖而来的,A为完全培养基,B为缺乏亮氨酸的培养基。
(2)培养基常用的灭菌的方法是湿热灭菌;纯化培养时,试管中的菌液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使菌种均匀分布于培养液中,同时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又有利于菌种和营养物质更充分接触。
(3)本实验为了证明野生型大肠杆菌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获得亮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可将野生型大肠杆菌经紫外线照射后接种于不含亮氨酸的完全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大肠杆菌是否生长, 如果在培养基上无大肠杆菌生长,说明野生型大肠杆菌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了亮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具体实验思路及结果如下:实验思路: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紫外线照射后的大肠杆菌接种于不含亮氨酸的培养基上,标记为甲组;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等量的野生型大肠杆菌接种于不含亮氨酸的完全培养基上,标记为乙组;将未接种的不含亮氨酸的完全培养基标记为丙组;将甲、乙、丙组培养基放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实验结果:乙组培养基出现较多菌落;甲组培养基没有出现菌落或出现菌落,但菌落数少于乙组;丙组培养基无菌落。
25.(1) 铵盐 酒精灯火焰
(2) 平板划线法 6/六
(3)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5.2×108
(4)乙
【分析】1、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能利用化学能将CO2还原为有机物。
2、单菌落分离法包含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常用于分离获得单菌落。
3、划线分离法是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
【详解】(1)为了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的硝化细菌菌株,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需要以铵盐为唯一氮源。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要严格灭菌,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2)纯化菌种时,图1中M培养基上进行的是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接种环在使用前、每次使用后均需灼烧,至少需灼烧灭菌6次。
(3)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一个活菌就生长为一个菌落,故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由于存在少数两个或多个活菌细胞连在一起的现象,而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根据题意可知,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50+52+54)÷3÷0.1×1000×103=5.2 × 108。
(4)据图分析,乙的铵盐浓度最低,说明乙菌种对铵盐的降解效果最好,应选择候选菌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