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大豆的圆粒和黄粒 B.山羊的黑毛和棕毛
C.家兔的长毛和卷毛 D.番茄的黄果和樱桃的红果
2.《本草纲目》记载豌豆“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豌豆营养价值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功能,在遗传学研究中更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都是纯种
B.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C.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父本去雄
D.豌豆去雄后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分别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已知含e基因的雄配子存活率为2/3,则基因型为Ee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紫花:白花=3:1 B.紫花:白花=4:1
C.紫花:白花=5:1 D.紫花:白花=6:1
4.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某鸡群中野生型个体占60%,匍匐型个体占40%,随机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匍匐型个体全部为杂合子
B.F1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1/3
C.F1产生含a配子的概率为5/6
D.F2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6/7
5.用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哪项不是F2中性状数量比为9:3:3:1的必需条件( )
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B.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C.F1产生的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存活率相同
D.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6.袁隆平曾研发两个水稻新品种:一是把吸镉的基因敲除的“低镉稻”,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有关遗传分析具体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水稻品种 相关基因 基因所在位置 表 型
普通水稻 — — 高镉不耐盐
海水稻 A+ 2号染色体 高镉耐盐
低镉稻 B- 6号染色体 低镉不耐盐
注:A+表示转入的耐盐基因,B-表示吸镉基因被敲除,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且含有吸镉基因,基因型用A-A-B+B+表示。A+对A-显性,B+B-为中镉稻。
A.低镉耐盐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B.普通水稻和低镉稻杂交,后代全部为中镉稻
C.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纯合海水稻和低镉水稻杂交,F1自交后代中有6种表型
7.某鸟类羽毛颜色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某科研人员选用白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全为白色个体,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白色:黑色=15: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2中黑色个体全部为纯合子
C.F2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4/15
D.F2白色个体测交后代中可能出现黑色个体
二、填空题
8.1.下列细胞为四种不同生物的体细胞,让这些生物测交,测交后代(不考虑互换)表型比例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
三、单选题
9.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
B.染色体的互换可以发生在a、b之间
C.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D.该细胞中核DNA:染色单体:染色体=2:1:1
10.如图①~④为某动物精巢中的四个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细胞②为初级精母细胞
C.细胞③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D.细胞④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11.如图表示某生物几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
B.ac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2个DNA分子
C.e点表示受精作用,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
D.fg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
12.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是通过荧光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由基因构成的
B.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位于甲、乙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13.果蝇Ⅰ号染色体和Ⅲ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决定眼睛、身体的颜色及眼睛的形状等,某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基因与Pr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w基因和i基因所在的片段可以发生互换
C.图中两条染色体可以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
D.w基因和n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相关
B.细胞中不是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C.非等位基因可以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D.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5.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W和w表示眼色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实验结果说明果蝇的眼色和性别相关联
C.摩尔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雄蝇全部是白眼果蝇
四、多选题
16.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性状,a基因控制黄色性状,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淡化作用,使其呈现粉红色。现有红花和黄花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粉红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黄花=6: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B.F1中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F2粉红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1/3
D.F2中黄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全部开黄花
17.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X染色体(可用XX表示),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致死。让野生型雄果蝇与品系C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中雌果蝇:雄果蝇=1:1
B.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或XXY
C.F1雄果蝇中的Y染色体来自亲代中的雄果蝇
D.F1中果蝇连续交配多代,每一代雌果蝇出现的概率均为1/2
五、单选题
18.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M、m表示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性别为雌性
B.甲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极体
C.乙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
D.丙细胞中M和m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
六、多选题
19.下图是猎豹的有性生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过程Ⅰ
B.过程Ⅱ依赖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相互识别
C.过程Ⅱ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有性生殖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
20.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BbXRXr×BbXrY
B.亲本产生含BXr配子的概率相同
C.F1中的白眼雌果蝇全部为残翅蝇
D.F1中出现长翅红眼雌蝇的概率为3/8
七、非选择题
21.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植株丁的基因型为 。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F1全部表现为 ,F1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为雌雄同株,F1自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性和非糯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纯合糯性玉米与纯合非糯性玉米(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性与非糯性的显隐性。
①若非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有糯性玉米的籽粒,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全部为糯性玉米的籽粒,说明 是显性。
②若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有非糯性玉米的籽粒,非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全部为非糯性玉米的籽粒,说明 是显性。
22.植物的性状有的由一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茎有紫茎和绿茎。为了研究叶形和茎的颜色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绿茎。杂交实验及结果见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 亲本 F1 F2
① 甲×乙 1/4缺刻叶紫茎 1/4缺刻叶绿茎 1/4全缘叶紫茎 1/4全缘叶绿茎 /
② 丙×丁 缺刻叶紫茎 9/16缺刻叶紫茎 3/16缺刻叶绿茎 3/16全缘叶紫茎 1/16全缘叶绿茎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述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实验 可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2)若上述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析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乙植株的表型为 ,丁植株的表型为 。
(3)仅研究实验②,若F2中缺刻叶紫茎:缺刻叶绿茎:全缘叶紫茎:全缘叶绿茎=45:15:3:1,则甜瓜的叶形至少有 对等位基因控制,茎的颜色至少有 等位基因控制。
23.某雌雄异株的植物,由基因A、a控制茎的高度,由基因D、d控制花的颜色(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其中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均表现为高茎粉红花;让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2:5:3: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为 。
(2)分析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基因型为 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存在致死情况。
(3)假设雄配子存在致死现象,如果对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应采用 法,即让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作父本)与 植株杂交,请预测结果并写出相应结论:① ;② 。
24.下列是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①对应图乙中的 ,图甲中的②对应图丙中的 段。
(2)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乙中①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 期。
(3)图丙中AB形成的原因是 ,CD形成的原因是 。
25.生物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了长期的遗传学实验研究,最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这表明 性状是显性性状,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守基因的 定律。仅通过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说明: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果蝇来自于杂交实验的F1)
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 。为充分验证其假设,需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从测交子代中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写出该实验的杂交组合以及支持其假设的预期实验结果。杂交组合: ,支持其假设的预期子代表型及比例: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详解】A、大豆的圆粒和黄粒不属于同一种性状,A错误;
B、山羊的黑毛和棕毛属于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正确;
C、家兔的长毛和卷毛不属于同一种性状,C错误;
D、番茄和樱桃属于两种生物,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
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便于形成纯种;豌豆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豌豆具有多对稳定的可区分的相对性状。
【详解】
A、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都是纯种,A正确;
B、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具有多对稳定的可区分的相对性状,B正确;
C、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去雄,C 错误;
D、人工传粉的流程,去雄→套袋→授粉→套袋,豌豆去雄后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D正确。
故选C。
3.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基因型为Ee的紫花植株能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1/2E、1/2e,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3/5E、2/5e。因此,基因型为Ee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白花所占的比例为1/2×2/5=1/5,紫花所占的比例为4/5,则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4: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种群中只存在Aa和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详解】A、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匍匐型个体的基因型只有Aa,A正确;
B、亲本产生含A配子的概率为1/5,产生含a配子的概率为4/5,随机交配得到F1,则F1中AA=1/25(死亡)、Aa=8/25、aa=16/25,因此F1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1/3,B正确;
C、F1中 Aa=1/3、aa=2/3,F1产生含a 配子的概率=1/3×1/2+2/3×1=5/6,C正确;
D、F1产生含a 配子的概率为5/6,产生含 A 配子的概率为 1/6,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中AA=1/36(死亡)、Aa=10/36、aa=25/36,则Aa:aa=2:5,因此F2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 5/7,D 错误。
故选D。
5.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出现9:3:3:1的必需条件之一,A正确;
B、F1产生的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B错误;
C、F1产生的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只有存活率相同,才能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
D、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才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出现9:3:3:1的必需条件之一,D正确。
故选B。
6.A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低镉耐盐水稻的基因型为A +A +B -B -或A +A -B -B -,A 错误;
B、普通水稻的基因型为B+B +,低镉稻的基因型为 B -B -,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B +B -(中镉稻),B 正确;
C、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纯合海水稻和低镉水稻杂交,F1 (A +A -B +B -)自交后代表型=2(耐盐、不耐盐)×3(高镉、中镉、低镉)=6,D正确。
故选A。
7.C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B、F2中白色:黑色=15:1,是 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色基因型为A_B_、A_bb、aaB_,黑色基因型为 aabb。亲本和 F1均为白色,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为AAbb 和 aaBB,A、B 正确;
C、F2白色个体基因型为9A_B_、3aaB_、3A_bb,白色纯合子基因型为1AABB、1aaBB、1AAbb,则F2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1/5,C错误;
D、F2白色个体(A_B_、A_bb、aaB_)测交后代可能出现黑色(aabb),D正确。
故选C。
8.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图B所示生物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测交结果为 1:1,其他三种生物具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测交结果均为 1:1:1:1,B 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A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A、依据图示可知,该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A 正确;
B、染色体的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b属于姐妹染色单体,B 错误;
C、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又称为四分体时期,C 错误;
D、该细胞中核DNA:染色单体:染色体=2:2:1,D 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题图分析:细胞①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正要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细胞①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正确;
B、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属于初级精母细胞,B 正确;
C、细胞③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共8条染色单体,C 正确;
D、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 错误。
故选D。
11.C
【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详解】A、ab段包括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整个时期,A错误;
B、DNA未复制时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 分子,B错误;
C、e点表示受精作用,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C正确;
D、fg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 错误。
故选C。
12.A
【分析】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详解】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A错误;
B、如图是通过荧光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图中显示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B 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甲、乙属于同源染色体,位于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D 正确。
故选A。
13.C
【分析】1、分析题图:Ⅰ号染色体上存在白眼基因w、豁眼基因n,Ⅲ号染色体上有灰质基因i、紫眼基因Pr,两条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涉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图中两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A 错误;
B、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 错误;
C、图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可以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C 正确;
D、w基因和 n 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错误。
故选C。
14.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细胞质中也有基因;非等位基因也可以在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也可以是相同的基因。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相关,A错误;
B、细胞质中的基因没有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是非等位基因,C 正确;
D、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如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 正确。
故选A。
15.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
【详解】
A、红眼(雌)和白眼(雄)杂交后代全部为红眼,说明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A正确;
B、F2中白眼全部为雄果蝇,说明果蝇的眼色和性别相关联,B 正确;
C、摩尔根通过一系列实验,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 正确;
D、F2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WX W、X WX w,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WY,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雄果蝇既有白眼(XwY)又有红眼(X WY),D 错误。
故选D。
16.BCD
【分析】现有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两亲本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粉红色果皮,F1自交所得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黄色=6:6:4,该比例类似9:3:3: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粉红色,由于B基因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淡化作用,使其呈现粉红色,故表现为粉色的基因型有AaBb、AaBB,表现为红色的有AAB-、A-bb,表现为黄色的有aaB_、aabb。
【详解】AB、F2中红花:粉红花:黄花=6:6:4,是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律,F1的基因型为AaBb。A基因控制红色性状,a 基因控制黄色性状,B基因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淡化作用,使其呈现粉红色。红花和黄花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粉红花,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A 错误,B 正确;
CD、F2中红花基因型为 3/16AAB_、1/16AAbb、2/16Aabb,粉红花基因型为2/16AaBB、4/16AaBb,黄花基因为 3/16aaB_、1/16aabb,因此 F2粉红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 1/3,F2中黄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为黄花,CD正确。
故选BCD。
17.AD
【分析】亲本雄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品系C雌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Y,其中两条X染色体并联。后代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XY(雄果蝇)、XXY(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雌果蝇)、YY(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是致死)。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基因突变有可能发生在X、Y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
【详解】ABD、亲本雄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品系C雌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Y,其中两条X染色体并联,野生型雄果蝇(XY)与品系C(XXY)杂交,后代染色体组成为:1/4XXX(致死)、1/4XXY(雌性)、1/4XY(雄性)、1/4YY(致死),F1中果蝇连续交配多代,仍然是上述结果,A、D正确,B 错误;
C、F1雄果蝇中的Y染色体来自亲代中的雌果蝇,C错误。
故选AD。
18.C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A正确;
B、甲细胞为(第一)极体,产生的子细胞为极体,B 正确;
C、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不存在四分体,C错误;
D、如果发生同源染色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M和m上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D 正确。
故选C。
19.ABD
【分析】受精作用的意义:
1、保证每个物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即保持物种的(稳定)。
2、减数分裂中,间期复制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分裂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会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自由组合)等,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使后代个体变异的类型增加。
3、后代个体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详解】A、Ⅰ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
B、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依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相互识别,B正确;
C、过程Ⅰ(减数分裂)和Ⅱ(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错误;
D、减数分裂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D正确。
故选ABD。
20.CD
【分析】长翅(B_)与长翅(B_)生出残翅(bb)个体,说明亲代基因型均为Bb,若亲本为XRXR×XRY,则F1中出现bbXrY的概率为0;若亲本为XRXr×XrY,则F1中出现bbXrY的概率为1/8;从而可以推断出亲代基因型为BbXRXr×BbXrY;
【详解】AB、由红眼长翅果蝇与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 BbXRXr×BbX rY,亲本产生含BXr配子的概率均为 1/4,A、B正确;
C、依据题干信息,翅型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型均为Bb,F1中的白眼雌果蝇既有长翅又有残翅蝇,C错误;
D、F1中出现长翅红眼雌蝇的概率=3/4B_×1/4XRX r=3/16,D错误。
故选CD。
21.(1) BBTT bbTT 雌雄同株 雌雄同株:雄株=3:1
(2)1/16
(3) 糯性 非糯性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且甲和丁均为纯合玉米植株,因此甲的基因型为 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甲、乙杂交,F1的基因型为 BbTT,因此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后代基因型为3/4B_TT、1/4bbTT,所以表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雄株=3:1。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为雌雄同株,丁的基因型为bbTT,乙为纯合雌株,所以乙的基因型为 BBtt,F1的基因型为 BbTt。丙为纯合雌株且与乙的基因型不同,所以其基因型为 bbtt。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bbtt 的植株均占1/16。
(3)玉米籽粒的糯性和非糯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若糯性是显性,则非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有糯性玉米的籽粒,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全部为糯性玉米的籽粒;若非糯性是显性,则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有非糯性玉米的籽粒,非糯性玉米植株的果穗上全部为非糯性玉米的籽粒。
22.(1) ② F1自交,F2中四种表型的比例为9:3:3:1
(2) 全缘叶紫茎 全缘叶紫茎
(3) 两/2 一/1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若上述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实验②F2中四种表型的比例为 9:3: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假定缺刻叶与全缘叶由基因A、a控制,紫茎与绿茎由基因B、b控制,依据杂交组合②可知,其F2中缺刻叶:全缘叶=3:1,说明缺刻叶为显性,紫茎:绿茎=3:1,说明紫茎为显性,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依据题干信息,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绿茎,说明二者的基因型可能为A-bb,根据杂交组合②的已有条件,可判断出丙的基因型为AAbb,则丁的基因型为aaBB,代表的表型为全缘叶紫茎,根据杂交组合①可知,F1中表型之比为1:1:1:1,是(1:1)(1:1)的变式,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代表的表型为全缘叶紫茎。
(3)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紫茎:缺刻叶绿茎:全缘叶紫茎:全缘叶绿茎=45:15:3:1 且 F1全部为缺刻叶紫茎,由此可知,F2中缺刻叶:全缘叶=15:1,是9:3:3:1变式,所以甜瓜的叶形至少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茎:绿茎=3:1,所以茎的颜色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3.(1)AADD×aadd
(2)aD
(3) 测交 矮茎白花 若测交后代中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1:1:1,则F2中高茎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Dd 若测交后代中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1:1,则 F2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Dd
【分析】题意分析,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实验结果均一致,可推测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与性别无关,说明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性染色体上。根据代中的性状分离比高∶矮=3∶1,可知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粉红花∶白花=1∶2∶1,可知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
【详解】(1)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均表现为高茎粉红花,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且亲本为纯合个体,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DD×aadd。
(2)F2中不存在矮茎红花(aaDD)植株,因此基因型为aD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存在致死情况。
(3)该植物为雌雄异株,鉴定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应采用测交法,即让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作父本)与矮茎白花植株杂交。若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则测交后代中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1:1:1;若F2中高茎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Dd,则测交后代中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1:1。
24.(1) ② BC
(2) a 后、末
(3) DNA(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分析】分析图甲:①有丝分裂中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析图乙: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①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末期,②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丙:AB形成的原因是DNA(染色体)复制,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1)图甲中的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乙中的②。图甲②中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乙中的BC段。
(2)图乙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图乙①中DNA和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末期。
(3)图丙中AB形成的原因是DNA(染色体)复制,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5.(1) 红眼 分离 不能
(2) 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都相同 红眼(雄)×白眼(雌) 红眼(雌):白眼(雄)=1:1
【分析】萨顿应用类比推理法,推测进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证明了萨顿的推测。摩尔根在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时,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白眼对红眼是隐性,F2中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1,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由此摩尔根提出设想眼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详解】(1)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 3:1 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这表明红眼性状是显性性状,果蝇眼色的遗产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眼色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但不能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
(2)F1中红眼(雌)与白眼(雄)杂交,无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都相同,所以不能验证其假设。在测交子代中可选取红眼(雄)与白眼(雌)进行杂交,若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雄)=1:1,则能充分验证其假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