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通常情况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是(  )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
C.形成新的细胞壁 D.着丝粒分裂
2.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解离目的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
C.应观察分生区的细胞
D.能持续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3.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着丝粒分裂的是( )
A.段 B.段 C.段 D.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复制发生在( )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中期
D.有丝分裂末期
5.果蝇体细胞有 4对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止依次是( )
A.8、16、16 B.16、16、16 C.16、0、16 D.8、0、16
6.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但不包括(  )
A.花大且易于人工授粉
B.子代数量较多
C.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种子蛋白质含量较高
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为(  )
A.A、a、B、b B.AB、Ab、aB、ab
C.Ab和aB D.AB和ab
8.下列基因型中,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有(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④aaBb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9.白色盘状南瓜(WWDD)和黄色球状南瓜(wwdd)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理论上,F2中基因型WwDd的比例是(  )
A.1/4 B.3/8 C.7/16 D.9/16
10.两株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其中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B. C. D.
11.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若F 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则F 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 )
A.9:3:3:1 B.1:1 C.1:3 D.1:2:1
1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 F1 ,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 F2 ,从理论上计算,F2 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
A.1/4 B.1/6 C.1/8 D.1/ 16
13.一个男人的下列正常细胞中,有可能没有X染色体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精原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14.下图示二倍体动物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该细胞处于(  )

A.减数分裂Ⅰ后期 B.减数分裂Ⅰ末期
C.减数分裂Ⅱ后期 D.减数分裂Ⅱ末期
15.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①×白花② 全为红花
二 红花③×红花④ 红花:白花=3:1
A.红花①基因型是Rr B.红花③基因型是RR
C.组合一后代红花基因型是RR、Rr D.组合二后代红花基因型是RR、Rr
16.如图为高等动物生殖器官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B.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该细胞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D.该时期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B.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18.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  )
A.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B.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两次
C.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D.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两次
19.用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1为纯合子
B.F1的表型为黄色圆粒
C.F2有9种基因型
D.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
20.某种生物含三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则该种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含有显性基因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21.南瓜的白色(A)对黄色(a)是显性,盘状(B)对球状(b)是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白色盘状(AABB)和黄色球状(aabb)的南瓜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产生F2.在F2中,理论上白色盘状南瓜应占F2总数的( )
A.1/16 B.3/16 C.1/2 D.9 /16
2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及所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B.孟德尔在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提出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提出假说过程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否定了融合遗传,也证实了分离定律
D.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1:1
23.下列杂交组合中(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
A.aaBb和AABb B.AaBB×AABb
C.AaBb和AABb D.AaBB×aaBb
24.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
A.1/12 B.5/8 C.1/4 D.3/8
2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②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26.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B.纯合高茎豌豆与纯合矮茎豌豆杂交,能够验证分离定律
C.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且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
D.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
27.利用黄球(标有D)和白球(标有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形状、轻重必须一致
B.两个小桶内同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
C.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下一次抓取每种小球组合的概率相等
D.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28.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性状表现可能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9.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 ④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中1/2的遗传物质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C.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31.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过程一直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B.动物体内的任何器官都可以发生a、b、d过程
C.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D.a、b、c、d四个过程中有三个过程发生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有一个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3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只有一种表型,F1自交,如果F2的表型比分别为9:7和9:3:4,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A.3:1和1:2:1 B.3:1和1:3:1
C.1:3和1:1:2 D.1:3和1:1:1
33.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34.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杂交所用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
B.子代豌豆中基因型为YyRr的比例为
C.子代中黄色皱粒豌豆所占比例为
D.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的后代可有4种表型
35.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紫色、蓝色和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Y、y和R、r)控制。现用该植物的紫花品种和白花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均表现为紫花,F1自交获得F2,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基因型 Y_R_ Y_rr yyR_ yyrr
表现型 紫花 蓝花 白花 白花
比例 9 3 3 1
A.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B.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可通过自交判断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
D.蓝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杂交后代不会有紫花植株
36.已知玫瑰的花有紫、红、白三种颜色,现将一开紫花的植株A进行测交,后代出现紫:红:白的比是1:2:1,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错误的是(  )
A.测交后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
B.玫瑰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玫瑰的花色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红花的基因型有2种
37.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F1均为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中扁盘形南瓜:圆形南瓜:长形南瓜=9:6: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无中生有”的原则可判断“圆形”性状相对于“扁盘形”性状为显性
B.决定南瓜形状的基因是两对,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长形南瓜一定是纯合子,且是双隐性基因型
D.让 F2中的圆形南瓜分别自交,后代不可能出现扁盘形南瓜
38.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①与②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与④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a和e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16
D.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2倍
39.下图表示某雄果蝇(2n=8)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I~V)细胞中遗传物质及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在I、Ⅳ阶段的细胞内,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在Ⅱ阶段的细胞内,有4个四分体,可发生交叉互换
C.在Ⅱ、Ⅲ阶段的细胞内,都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
D.能发生Ⅱ→I变化的只有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40.下图中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处于两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图乙细胞对应的第一极体分裂完成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
B.图甲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中心体此时已完成复制并移向两极
C.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分别处与图丙中BC段和DE段对应的时期.
D.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基因型的卵细胞,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二、非选择题
41.图中的甲、乙、丙为某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像。
(1)从染色体形态来分析,细胞甲内有 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比是 。
(2)从染色体行为分析,细胞乙处于减数第 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正在发生 的分离、 的自由组合。
(3)细胞丙的名称是 ,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甲、乙、丙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42.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测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是 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孟德尔在 (时期)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了豌豆的杂交。
(2)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 ,亲本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为 。F1基因型为 ,表型为 。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及比例为 ,表型及比例为 。(相关基因用字母D、d表示)
(3)写出孟德尔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43.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回答:
(1)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杂合子占 。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 : 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
(5)欲判断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4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一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表所示,相应遗传因子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性状
1 残翅×残翅 残翅
2 长翅×残翅 长翅、残翅
3 长翅×长翅 长翅、残翅
(1)根据组合 ,可以判断 是隐性性状。组合2的杂交方式称为 ,可验证分离定律。
(2)组合3的子一代长翅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3)为判断某长翅雄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将该长翅雄果蝇与 果蝇进行杂交,观察记录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
②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
(4)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没有受精能力,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为 。
45.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杂交水稻享誉海内外。已知水稻的高秆和矮秆、非糯性和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A、a表示,后者用B、b表示)。现用高秆非糯稻(甲)和矮秆糯稻(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进行杂交,F1均为高秆非糯稻。请分析作答: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和 。
(2)F1的基因型是 。若F1自交,F2中高秆糯稻所占比例为 ,基因型为 。
(3)杂交时,若甲作为母本、乙作为父本,需对 (填“甲”或“乙”)植株进行去雄操作并套袋隔离,待另一亲本的花粉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并再次 。种子成熟后收获 (填“甲”或“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即为杂交种子。
(4)已知非糯性花粉中所含淀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中所含淀粉遇碘变橙红色。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基因型为 植株的花粉。
46.纯合黄色皱粒豌豆与纯合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的比例为1∶1∶1∶1。以Y和y表示颜色,以R和r表示粒形。请回答:
(1)F1的亲本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是 ,亲本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 ,某品种的基因型是 。
(2)某品种与F1的杂交方法,在检验未知基因型的品种时常常采用,这种方法通常叫 。
(3)若F1自交,产生的F2应有 种表现型。若F2中的黄色皱粒为360粒,那么在理论上,绿色圆粒的豌豆应有 粒,其中纯合子的绿色圆粒应有 粒。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1、有丝分裂前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2、有丝分裂末期 :植物细胞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据题干分析可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是:高等植物细胞末期在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逐渐向四周扩展成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D
【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详解】A、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
B、解离是用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B正确;
C、因为根尖分生区细胞才会分裂,故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C正确;
D、该实验中细胞已经死亡,无法看到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D错误。
故选D。
3.C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bc段是DNA复制形成的;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是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导致的;ef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
【详解】分析题图,de段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使一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数变为1个,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分析】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
【详解】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A
【分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整齐的排布在赤道板上。
【详解】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8 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为8条;染色单体经过有丝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核DNA分子数加倍为16条,染色单体为16条,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D
【分析】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其成功的原因是:a、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利用“假说-演绎”法;c、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入手,再分析多对性状的遗传,由简到难;d、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③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人工授粉;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不是因为豌豆种子蛋白质含量较高,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减数分裂后该个体形成的配子是AB和 ab或Ab和aB,若考虑交叉互换,则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为AB、Ab、aB、 ab,即无论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个体形成的配子均为AB、Ab、aB、 ab,B正确。
故选B。
8.B
【分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如基因型为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详解】①aabb中不含等位基因,属于纯合体,①正确;
②AAbb中不含等位基因,属于纯合体,②正确;
③AaBB中含等位基因A/a,不属于纯合体,③错误;
④aaBb中含等位基因B/b,不属于纯合体,④错误。
综上①②正确。
故选B。
9.A
【分析】基因分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题干信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白色盘状南瓜(WWDD)和黄色球状南瓜(wwdd)杂交得到F1(WwDd),F1自交得到F2,即W_D_:W_dd:wwD_:wwdd=9:3:3:1,而W_D_含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WWDD:WwDD:WWDd:WwDd=1:2:2:4,即F2中WwDd占4份,则F2中基因型WwDd的比例是4/16=1/4,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D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B、C、D、根据子代中,圆粒:皱粒 =3:1 ,可知,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 Rr 和Rr,子代中黄色:绿色=1:1,亲本中黄色和圆粒的基因型为 Yy和yy;因此亲本为YyRr和yyRr。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一般的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F2表现型比例为9:3:3:1,其中9为双显性,3、3都含有一对隐性纯合基因,1是双隐性纯合子。
【详解】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设基因型为AaBb,若产生的F2的分离比是9:7,根据9:3:3:1,推测A、B都存在是一种性状,占9份,其他所有是一种性状,占7份。所以AaBb与aabb测交,后代AaBb为一种性状,Aabb、aaBb、aabb为另一种性状,即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是1:3,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B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抗锈病杂合子”可知,小麦的抗锈病相对于不抗锈病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该杂合子小麦的基因型为Aa,抗锈病杂合子小麦(Aa)自交得F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即可。
【详解】小麦的抗锈病相对于不抗锈病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该杂合子小麦的基因型为Aa,抗锈病杂合子小麦(Aa)自交得F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aa)后,剩余植株中,AA占1/3,Aa占2/3。淘汰掉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其中1/3AA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3Aa自交发生性状分离(AA:Aa:aa=1:2:1),所以F2中不抗锈病植株(aa)所占的比例为2/3×1/4=1/6。B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正常人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男性为22+XY,女性为22+XX)。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含有一条Y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条Y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一条Y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Y染色体,也可能不含Y染色体。
【详解】A、口腔上皮细胞为体细胞,男性的体细胞含有XY一对性染色体,故口腔上皮细胞含有Y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C、精原细胞与体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相同,故精原细胞也含有XY一对性染色体,精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该过程染色体条数不变,故初级精母细胞也含有XY一对性染色体,B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这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含X染色体,一个含Y染色体,所以次级精母细胞可能不含Y染色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I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Ⅱ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分析题图,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D
【分析】分析表格:组合一中,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RR和rr;组合二中,红花和红花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
【详解】A、红花①×白花②(基因型为rr)→全为红花,说明红花①基因型是RR,A错误;
B、红花③×红花④→红花:白花=3:1,说明红花③④的基因型都是Rr,B错误;
C、组合一为RR×rr,后代红花基因型是Rr,C错误;
D、组合二为Rr×Rr,后代红花基因型是RR、Rr,D正确。
故选D。
16.D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该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移向细胞两极,该细胞处于减Ⅰ后期,A错误;
B、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错误;
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
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17.C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A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
【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A
【分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YYRR×yyrr或YYrr×yyRR)作亲本,杂交获得F1(YyRr),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Y-R-)、黄色皱粒(Y-rr)、绿色圆粒(yyR-)、绿色皱粒(yyrr)的比例约为9:3:3:1。
【详解】A、用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YYrr×yyRR),杂交获得F1(YyRr)为杂合子,A错误;
B、F1(YyRr)的表型为黄色圆粒,B正确;
C、F2的基因型有3×3=9种,C正确;
D、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4,D正确。
故选A。
20.C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BCD、由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分离,即精子含有每个显性基因的概率均为1/2,所以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含有显性基因的概率是1/2×1/2×1/2=1/8,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1.D
【分析】白色盘状(AABB)和黄色球状(aabb)的南瓜杂交获得F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所以在F2中,白色盘状A_B_南瓜应占F2总数的3/4×3/4=9/16,D正确。
故选D。
22.C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同时具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所以F: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A正确;
B、孟德尔在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提出的假设有: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正确;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否定了融合遗传,但没有证实分离定律,C错误;
D、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1:1,D正确。
故选C。
23.B
【分析】若要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对于单对基因,亲代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或双方均为隐性纯合子。
【详解】A、aaBb和AABb,对于B/b控制的性状,子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A错误;
B、由于亲代有AA和BB,因此两对性状,子代均只有显性性状,B正确;
C、AaBb和AABb,对于B/b控制的性状,子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错误;
D、AaBB×aaBb,对于A/a控制的性状,子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D错误。
故选B。
24.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和双亲中ddEeFF相同的占1/2×3/4×1=3/8,其子代表现型和双亲中DdEeFf相同的概率为1/2×3/4×1=3/8,故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1-3/8-3/8=1/4,C正确。
故选C。
25.D
【分析】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双亲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F1为双杂合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详解】①F1是双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是9:3:3:1,①错误;
②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是1:1:1:1,②正确;
③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是一种,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都是4种,比例是1:1:1:1,③正确;
④由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三种,比例是1:2:1,所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9种,④错误;
⑤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是一种,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4种,比例是1:1:1:1,⑤正确。
综上所述,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②③⑤,D正确。
故选D。
26.C
【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生物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这一步是“演绎”过程。萨顿将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需要注意,类比推理的结论不具有逻辑必然性,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详解】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A错误;
B、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即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杂交实验,能够验证分离定律,B错误;
C、杂合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自交子代是DD、Dd、dd,会发生性状分离,且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C正确;
D、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如果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如果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D错误。
故选C。
27.C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动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乙两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大小、形状、质量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随机抓取,A正确;
B、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模拟的是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故两个小桶内同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保证每次抓取D和d的小球几率相等,C错误;
D、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而组成一组是模拟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28.C
【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
2、纯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 Aa。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
【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一代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
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错误;
C、如果环境条件相同,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如Aa和AA,C正确;
D、兔的白毛和黑毛以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9.A
【分析】1、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①受精卵中(合子)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主要载体是染色体,①正确;
②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丢失大部分细胞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因此受精卵(合子)中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②正确;
③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留在细胞外,③错误;
④受精卵中的细胞核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而来,故其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0.C
【详解】A、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质经过了两次不均等分裂,所以无法判断卵细胞与初级卵母细胞中细胞质的关系,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但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C正确;
D、雌雄配子的数目不相等,一般情况下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
故选C
【点睛】
31.D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b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过程表示受精作用,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
【详解】A、a减数第一次分裂和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都有姐妹染色单体,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不含染色单体,c受精后的细胞不含染色单体,经过DNA复制后才会出现染色单体,A错误;
B、动物体内的生殖器官(睾丸和卵巢)内即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可以发生a、b、d过程,B错误;
C、d过程为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a、b、c、d四个过程中,a、b、d这三个过程可发生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c所示的一个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正确。
故选D。
32.C
【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9:7与15:1都是9:3:3:1的变式;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B、b控制。
【详解】自交后代为9:7,即A_B_:(A_bb+aaB_+aabb)=9:7,故测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3;自交后代为9:3:4,即A_B_∶(A_bb)∶(aaB_+aabb)=9:3:4,故测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2,故选C。
故选C。
33.D
【分析】已知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所以高茎梨形果的植株的基因型为T_ss,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比例为3∶3∶1∶1,据此可采用逐对分析法分析。
【详解】据分析可知,F1与高茎梨形果T_ss的植株杂交,F2中高茎:矮茎=3∶1,说明杂交的亲本是Tt×Tt;圆形果:梨形果=1∶1,说明杂交的亲本是Ss×ss;所以F1的基因型是TtSs,而F1是由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TTSS、ttss或TTss、ttSS,D正确。
故选D。
34.C
【解析】1、根据柱形图F1比例用逆推法推出亲本基因型,再根据亲本基因型用正推法推出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最后根据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用分解组合法进行性状分离比计算。
2、亲本黄色圆粒豌豆(Y_R_)和绿色圆粒(yyR_)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作分析,黄色:绿色=1:0,圆粒:皱粒=3:1,可推知亲本黄色圆粒豌豆应为YYRr,绿色圆粒yyRr。
【详解】A、根据分析,杂交所用黄色圆粒豌的基因型为YYRr,A正确;
B、子代豌豆中基因型为YyRr的比例为1×1/2=1/2,B正确;
C、子代中黄色皱粒豌豆所占比例为1×1/4=1/4,C错误;
D、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YyRr)自交的后代可有2×2=4种表现型,D正确。
故选C。
【点睛】
35.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花色由Y和y、R和r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植物的紫花品种和白花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为紫花,自交获得的F2中紫花:蓝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Y_R_表现为紫花,Y_rr表现为蓝花,yyR_、yyrr表现为白花。
【详解】A、F2紫花植株基因型是Y_R_,占后代总数的9/16,纯合体是YYRR占总数1/16,所以紫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A正确;
B、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YYrr、Yyrr,共2种,B正确;
C、蓝花自交,如果基因型是YYrr,自交后代都是蓝花,如果基因型是Yyrr,自交后代会出现白花性状,所以可通过自交判断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C正确;
D、蓝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的yyR_杂交,后代会有紫花植株,D错误。
故选D。
36.C
【分析】分析题文:测交后代紫:红:白的比是1:2:1,是1:1:1:1的变式,说明玫瑰的花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植株A是双杂合子,可设为AaBb,测交后代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 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测交后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均为双杂合子,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玫瑰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玫瑰的花色遗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错误;
D、测交后代红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2种,D正确。
故选C。
37.A
【分析】
根据题意,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F1均为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中扁盘形南瓜∶圆形南瓜∶长形南瓜=9∶6∶1,是9∶3∶3∶1的变形,说明决定南瓜形状的基因是两对,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假设用A、a和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因此,双显性个体(A_B_)为扁盘形,含A(A_bb)和只含B(aaB_)的为圆形,aabb为长形。
【详解】AB、根据题意,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F1均为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中扁盘形南瓜∶圆形南瓜∶长形南瓜=9∶6∶1,是9∶3∶3∶1的变形,说明决定南瓜形状的基因是两对,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因此扁盘形为双显性状,长形为双隐性状,A错误,B正确;
C、长形为双隐性状,因此长形南瓜一定是纯合子,且是双隐性基因型,C正确;
D、决定南瓜形状的基因是两对,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假设用A、a和B、b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因此,双显性个体(A_B_)为扁盘形,含A(A_bb)和只含B(aaB_)的为圆形,aabb为长形。那么亲代圆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均为AaBb扁盘形南瓜,F1自交所得的F2中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_bb和aaB_,由于F2中的圆形南瓜基因型中不可能同时含有A和B,因此F2中的圆形南瓜分别自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A_B_扁盘形南瓜,D正确。
故选A。
38.C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详解】A、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出现四分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
B、①与②为同源染色体,③与④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
C、a和e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1/2×1/2=1/4,由次级卵母细胞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2×1/2=1/4,因此a和e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4×1/4=1/16,C正确;
D、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核DNA分子数为8,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核DNA分子数为2,因此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4倍,D错误。
故选C。
39.D
【分析】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该分裂为减数分裂,因此可以判断①是染色体,②是染色单体,③是DNA;图中Ⅰ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Ⅲ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生殖细胞。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②有的时期有,有的时期没,表示染色单体,③可以是①的2倍,因此③是核DNA,①是染色体,根据每个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关系可知,Ⅰ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生殖细胞,Ⅰ如果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Ⅱ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四分体,B错误;
C、Ⅱ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中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但该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Ⅲ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可能含有Y染色体,也可能不含,如果含有Y染色体,只含有一条,但该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C错误;
D、Ⅱ→I过程核DNA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不变。且减半后和体细胞中数目相同,染色单体消失,说明发生着丝粒分裂,一个细胞变成两个子细胞,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正确。
故选D。
40.B
【分析】分析图甲:染色体已复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分析图乙: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
分析图丙:图丙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A、由图甲细胞标记基因可知,图乙细胞基因为AABB,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abb,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故与图乙细胞对应的第一极体分裂完成产生第二极体基因型为ab,A正确;
B、图甲细胞染色体已复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无四分体,B错误;
C、图甲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丙中BC段,图乙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图丙中DE段,C正确;
D、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种(个)配子,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
41.(1) 两 1:2
(2) 一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3) 精细胞 2
(4)甲 乙 丙
【分析】 减数分裂图像辨析:①先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②再按染色体行为划定时期:M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M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M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Ⅱ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MⅡ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MⅡ后期着丝粒分裂。
【详解】(1)同源染色体一般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从染色体形态来分析,细胞甲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所以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比是1:2。
(2)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细胞丙已完成减数分裂且来自雄性动物,因此为精细胞,由图可知该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
(4)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为完成减数分裂的精细胞,因此甲、乙、丙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
42.(1) 自花闭花 花蕾期
(2) DD dd Dd 高茎 DD:Dd:dd=1:2:1 高茎:矮茎=3:1
(3)
【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因为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而且豌豆在自然情况下自花闭花授粉(自花闭花授粉植物),所以一般都是纯种。在做上述的杂交实验时,首先在开花前(或花蕾期)要对亲本豌豆进行母本去雄处理,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再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其他花粉受粉,此过程实现了豌豆植株的异花杂交。
(2)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则F1为杂合子,基因型为Dd,表现为高茎,F1自交,F2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基因型比例为DD∶Dd∶dd=1∶2∶1。
(3)孟德尔测交实验(即Dd与dd杂交)的遗传图解为:
43. 二 黄色 2/3 Y : y = 1 : 1 性状分离 让戊自交
【详解】(1)由实验二得到黄色子叶自交得到黄色和绿色的比值是3:1,黄色是显性性状。
(2)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中杂合子2/3。
(3)由实验结果看出来是测交,配子种类Y:y=1:1。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性状分离。
(5)判断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戊自交。豌豆是雌雄同花植株。
【点睛】
44.(1) 3 残翅 测交
(2)1/3
(3) 残翅雌 AA Aa
(4)5:1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在组合3中,亲本为长翅×长翅,子代中有残翅的出现,说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组合2亲代性状为长翅×残翅,子一代性状为长翅和残翅,杂交方式称为测交,可验证分离定律。
(2)残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长翅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在组合3中,亲本为长翅(A_)×长翅(A_),子代中出现了残翅(aa),说明亲本的基因组合是Aa×Aa,则子一代长翅果蝇(A_)中,AA果蝇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3)为判断某长翅(A_)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某同学将该长翅(A_)雄果蝇与残翅(aa)雌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类型,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Aa,则其基因组成为AA。 ②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aa),则其基因组成为Aa。
(4)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没有受精能力,雌配子A为1/2,a为1/2,只有1/3AA和2/3Aa才能产生雄配子,雄配子为2/3A、1/3a,因此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为(1-1/2×1/3):(1/2×1/3)=5:1。
45. 高秆 非糯性 AaBb 3/16 Aabb和AAbb 甲 套袋隔离 甲 Bb
【分析】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故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套上纸袋。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题意显示,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为高秆非糯性,故可知高秆对矮秆为显性,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
【详解】(1)由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高秆和非糯性是显性性状。
(2)题意显示,我们研究的相关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显隐关系可知,亲本甲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乙的基因型为aabb,故F1的基因型是AaBb。则若F1自交,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高秆非糯性(A—B—):高秆糯性(A—bb):矮秆非糯性(aaB—):矮秆糯性(aabb)=9:3:3:1,故可知高秆糯稻所占比例为3/16,其基因型为Aabb和AAbb。
(3)由分析可知,若要获得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的杂交种子,在花尚未成熟时,需对母本植株(甲)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乙)植株花粉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并套袋隔离,从甲上采收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
(4)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上就是检验杂种产生的配子类型,所以根据题意所说的花粉特性直接通过染色来检测花粉的类型,故应选择基因型为Bb植株的花粉来做实验。
【点睛】学会运用分离定律的思路来解答基因自由组合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人工授粉的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46.(1) YYrr yyRR yyrr
(2)测交
(3) 4 360 120
【分析】根据纯合黄色皱粒豌豆与纯合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又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相当于是测交,则F1的基因型是YyRr,某品种的基因型是yyrr。
【详解】(1)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是YyRr,且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故亲本纯合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是YYrr,亲本纯合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某品种的基因型是yyrr。
(2)某品种(隐性纯合子)与F1的杂交方法,在检验未知基因型的品种时常常采用,这种方法通常叫测交。
(3)F1的基因型为YyRr,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且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故若F2中的黄色皱粒(占316)为360粒,那么理论上,绿色圆粒豌豆(占3/16)应有360粒,其中纯合子的绿色圆粒应有360×1/3=120粒。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