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联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联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2023九上·余姚)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使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023九上·余姚)高速度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谋求自身发展的做法的认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3.(2023九上·余姚)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的认识,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2023九上·余姚)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可以重金求购。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2023九上·余姚)古埃及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西亚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埃及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相关史实。
6.(2023九上·余姚)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处于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孔雀王朝。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史实。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
7.(2023九上·余姚)2022年7月19日,亚奥理事会宣布第19届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于(  )
A.杭州 B.北京 C.广州 D.厦门
【答案】A
【知识点】2022年时事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2022年7月19日,亚奥理事会宣布第19届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于杭州,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坚持“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办赛原则。
8.(2023九上·余姚)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因为教育(  )
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9.(2023九上·余姚)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  )
A.发展企业文化 B.提升创新能力
C.合理利用资源 D.购买核心技术
【答案】B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所以B正确。
AC错误,企业文化,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不是市场制胜之道。
D错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万众创新的认识,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10.(2023九上·余姚)2023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企业展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报名。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将改革开放作为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坚持合作共赢发展的理念
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中国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报名,这说明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所以①③正确。
②错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和对外开放的认识,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11.(2023九上·余姚)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与修订草案相比,删去了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缴纳保证金的有关规定,这一修改来自一名普通中学生的建议。这名中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是(  )
A.民主管理 B.民主选举 C.民主决策 D.民主监督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与修订草案相比,删去了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缴纳保证金的有关规定,这一修改来自一名普通中学生的建议,这说明这名中学生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献计献策,属于参与民主决策,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12.(2023九上·余姚)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该法律的实施有利于(  )
A.夯实法治基础,消除亲子矛盾 B.凝聚法治共识,促进家庭和谐
C.明确法定义务,加强民主协商 D.扩大公民权利,拓宽民主渠道
【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这体现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凝聚法治共识,促进家庭和谐,所以B正确。
A错误,消除亲子矛盾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C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协商的内容,应排除。
D错误, 家庭教育促进法没有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的意义的认识,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3.(2023九上·余姚)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2022年3月份以来,宁波市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此活动的开展说明(  )
A.能有效杜绝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
B.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
C.预防电信诈骗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D.网络诈骗不用怕,拒用网络不怕诈
【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宁波市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此活动的开展说明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所以B正确。
A错误,杜绝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C错误,预防电信诈骗是政府的责任,但不是首要责任。
D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而不是拒用网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4.(2023九上·余姚)漫画《政务微博》直接说明了(  )
A.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渠道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权利 D.给政府工作带来沉重压力
【答案】A
【知识点】网络交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漫画《政务微博》反映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络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渠道,所以A正确。
BD不符合漫画寓意,选项中的观点在漫画中没有直接体现。
C错误,公民的民主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政务微博没有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认识,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5.(2023九上·余姚)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法治政府是老百姓从摇篮到坟墓的呵护。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  )
A.转变政府职能 B.建设和谐社会
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
【答案】C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没有体现依法行政,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行政的核心的认识,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6.(2023九上·余姚)某地方卫视正式推出《百姓问政》节目,通过百姓和政府直接对话,现场解疑释惑、解决问题,从而推进职能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工作。推出这一节目(  )
A.有利于保证公民一切诉求得到满足
B.不利于职能部门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
C.说明舆论监督是唯一有效的监督形式
D.有利于督促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答案】D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电视台推出《百姓问政》节目,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督促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所以D正确。
A错误,“一切诉求得到满足”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B错误,这一节目有利于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依法行政。
C错误,“唯一形式”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的认识,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7.(2023九上·余姚)大型纪录片《文明的轨迹》将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称作世界四大古文明。之所以把它们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因为(  )
①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②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农业发达
③都历史悠久不曾中断
④都出现了等级制度,阶级分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动,农耕经济发达;政治上都出现了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文化上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所以①②④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成果,故选B项。但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都被外族侵入,文明中断,只有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不曾中断,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四大文明古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史实。
18.(2023九上·余姚)某旅行社打出古文明之旅的广告,其中广告词有误的是(  )
A.沿着尼罗河而行,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B.来到恒河边观光,追寻华氏城的繁华
C.在两河流域驻足,感受万神庙的雄伟
D.去爱琴海边走走,体会海洋文明魅力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广告词有误的”,结合所学分析:
A:“沿着尼罗河而行,探索金字塔的奥秘”描述的是古埃及文明,广告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B:“来到恒河边观光,追寻华氏城的繁华”描述的是古印度文明,广告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在两河流域驻足,感受万神庙的雄伟”,万神庙是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广告有误,故选C项。
D:“去爱琴海边走走,体会海洋文明魅力”,古希腊属海洋文明,广告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河流域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
19.(2023九上·余姚)下图是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根黑色石柱,对该石柱的解说正确的有(  )
①石柱上刻的文字为两河流域亚述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②记录着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上部的浮雕象征君权神授,君主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④是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留给全人类的宝贵历史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根黑色石柱”,结合所学可知,该石柱是西亚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据此分析: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刻的文字为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故①解说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记录着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②解说正确;石柱的上部的浮雕象征君权神授,君主权威神圣不可侵犯,故③解说正确;《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全人类的宝贵历史遗产,非古印度孔雀王朝的成就,故④解说错误。
综上可知,②③解说正确,故选B项;①④解说错误,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谟拉比法典》。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
20.(2023九上·余姚)伯里克利说:“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他所指的政体”是(  )
A.城邦制度 B.元首制 C.君主专制 D.民主制度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结合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政体体是民主政治制度,对希腊其他城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故选D项。
城邦制度是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的一种国家制度,以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为典型,不属于政治体制,排除A项。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创元首制,即由第一公民来领导国家的制度, 使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排除B项。
古代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不属于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雅典民主政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
21.(2023九上·余姚)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段材料可用于探究(  )
A.罗马城邦的兴起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罗马帝国的衰亡 D.罗马公历的缘起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材料表明罗马帝国上下,沉迷于享乐,社会生活腐朽,缺乏斗志,反映了帝国日趋走向衰亡,故选C项。
罗马城兴起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与材料时间“1世纪”“2世纪”不符,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奢靡,没有涉及对外扩张的内容,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奢靡,未体现罗马公历的缘起,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罗马帝国的衰亡,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2.(2023九上·余姚)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德谟克利特一创立逻辑学 B.凯撒一命人编制“儒略历”
C.苏格拉底一创作《荷马史诗》 D.亚里士多德一提出“原子论”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结合所学分析:
A: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对应错误,排除A项。
B:古罗马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新的历法“儒略历”,对应正确,故选B项。
C:古希腊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荷马创作《荷马史诗》,对应错误,排除C项。
D: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对应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相关史实。
23.(2023九上·余姚)谚语是历史的生动写照。下列谚语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结合所学分析:
A:“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属于古代阿拉伯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古代罗马帝国奴隶制文明的辉煌,不符合题意,排除了B项。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描述的是中古西欧封建制度下的封君封臣制度,符合题意,故选C项。
D:“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是古代阿拉伯人的著名格言,与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欧洲封建社会的相关史实。
24.(2023九上·余姚)一个法国人早在1200年就称赞流行于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市民能深思熟虑,对公共事务勤劳而又热心,他们拒绝屈从别人,并防止任何人侵犯他们的自由,他们制定自己的法律并服从这些法律。”市民精神体现于(  )
A.反对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 B.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C.中世纪繁荣城市的工商业 D.精心地构筑城市自治体系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200年”“市民对公共事务勤劳而又热心,他们拒绝屈从别人”“防止任何人侵犯他们的自由,他们制定自己的法律并服从这些法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13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进步发展,城市争取到了一定的自由与特权,形成为自由城市,为维护城市自治,市民精心地构策城市自治体系,故选D项。
材料强调了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没有体现出“反对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的内容,排除项A。
材料强调了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没有体现出“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内容,排除B项。
材料强调了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没有体现出“中世纪繁荣城市的工商业”的内容,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城市自治,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5.(2023九上·余姚)下列对庄园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结合所学分析:
A: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民与农奴,不是平民,表述错误,排除A项。
B:中世纪西欧主宰民众精神生活的是天主教教会,不是大学,表述错误,排除B项。
C: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封建庄园经济逐步走向瓦解,表述正确,故选C项。
D:中世纪西欧以庄园为基础,形成封君封臣制度,不是种姓,表述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庄园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欧庄园的相关史实。
26.(2023九上·余姚)《天方夜谭》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巴格达城的一位穷脚夫帮一位妙龄少女在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橄榄,又在水果店购买叙利亚苹果、埃及柠檬,还买了亚历山大的香水和蜡烛。这主要反映了巴格达城(  )
A.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C.在沟通世界贸易中起重要作用 D.基督教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巴格达城的一位少女在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橄榄,又在水果店购买叙利亚苹果、埃及柠檬,亚历山大的香水和蜡烛”,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多地商品汇集巴格达,商品种类繁多,经济繁荣,反映了巴格达城商品贸易十分发达,沟通了世界贸易,故选C项。
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便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人沟通世界经济的作用,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人沟通了世界贸易,没有说明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排除B项。
材料描述了基督徒开办的商店,不能证明基督教文化特征比较明显,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文明的影响。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7.(2023九上·余姚)有西方学者将13、14世纪的欧洲称作“充满危机与活力的时代”。其中“活力”体现在(  )
A.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
B.市民阶层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C.西欧封建社会发展,教会的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D.封建贵族的地位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3、14世纪的欧洲称作“充满危机与活力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13、14世纪,西欧租地农场形成,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同时,手工业也不断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广主形成彻底的广佣关系,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雇佣关系,形成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维形,故选A项。
13、14世纪,市民阶层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但不符合“活力”这一信息,排除B项。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教会的势力空前强大,但无法体现出“活力”这一信息,排除C项。
13、14世纪,受新兴力量的冲击,封建贵族的地位不断削弱,影响缩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相关史实。
28.(2023九上·余姚)某小组开展“罗马法制发展史”研究性学习。下表是他们整理的提纲,其中①和②处分别应填(  )


法 形成——罗马共和国——①——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发展——罗马帝国——《万民法》——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成熟——拜占庭帝国——②——罗马法集大成者
A.《十二铜表法》《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十二铜表法》
C.《拿破仑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罗马法制发展史”,结合所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故①填《十二铜表法》;拜占庭帝国时期,汇编了《罗马民法大全》,成为罗马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②填《罗马民法大全》。综上可知,①和②处分别应填《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故选D项。
②填《罗马民法大全》,不是《拿破仑法典》,排除A项。
①填《十二铜表法》,不是《权利法案》,②填《罗马民法大全》,排除B项。
①填《十二铜表法》,不是《拿破仑法典》,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罗马法制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千年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29.(2023九上·余姚)马克思称:“希腊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因为这一时期(  )
A.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C.公民脱离生产劳动,完全军事化
D.雅典成了“全希腊的学校”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希腊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希腊文化,成为“希腊外部极盛时期”,故选A项。
亚历山大东征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城邦公民脱离生产劳动,完全军事化,维护城邦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希腊城邦文明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达,成了“全希腊的学校”,与“希腊外部极盛时期”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历山大帝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30.(2023九上·余姚)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作“古典时代”。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  )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结合所学分析:
A:罗马历史上建立的共和制和帝制,没有建立民主政体,排除A项。
B:宏伟归于罗马,在于古代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形成辉煌的法制文明,故选B项。
C:罗马建立先后建立的是共和制、帝制,“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D: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与罗马政制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罗马法制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6分)
31.(2023九上·余姚)推动共同富裕,宁波示范先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三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览表
年份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21年 14594.9 73869 42946 1.72
2020年 12408.7 68008 39132 1.74
2019年 11985 64886 36632 1.77
材料二:宁波市出台的《共同富裕乡村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指出:要加快农业“机器换人”,促进高端智能、特色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乡村美丽经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等。
(1)材料一反应了宁波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2)根据材料二,说说宁波将采取哪些行动来推动共同富裕。
(3)宁波为什么要不断推动共同富裕?
【答案】(1)宁波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差距缩小。
(2)实施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是国家主人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全市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及其数据可知, 宁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
(2) 促进高端智能、特色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这体现科技兴农。 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等新业态, 这体现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等。 这体现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
(3)根据所学, 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原因可以从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宗旨,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建设成就,党的领导,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社。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2.(2023九上·余姚)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将给孩子撑起一片温 暖的天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全社
会征求意见。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材料二,家长必须“依法带娃”,同时对孩子成长要有更理性的期待。
材料三,小红:通过德治就能解决“家事”,以法制形式变成“国事”,小题大做!
(1)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审议通过,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要求?
(2)从民主决策角度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部良法?
(4)请你对材料三小红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科学立法
(2)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立法过程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说明该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依法带娃,说明该法有利于保护该子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4)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规范父母家庭教育的行为;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通过弘扬家庭美德教育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审议通过,体现科学立法。
(2)根据所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必要性有利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等方面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部良法的原因可以从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 保护该子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4)小红的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家庭教育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3.(2023九上·余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的国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不同应对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应对一:变革】
在国弱时,他们(日本人)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应对二:法律】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一法学阶梯》
(1)面对自身的落后,日本是如何向第一位老师学习来创造神话的?这反映了日本民族具有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说说面对帝国的分裂查士丁尼是如何管理好国家的。
【答案】(1)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出现唐朝或中国、大化改新得2分)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能不断模仿和创新。
(2)不光依靠武力,更依靠法律管理国家。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编制了《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或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措施:根据材料【应对一:变革】“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即位,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特点:根据材料【应对一:变革】“在国弱时,他们(日本人)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说明日本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根据材料【应对一:变革】“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材料说明了日本善于模仿和并且不断创新。
(2)措施:根据材料【应对二:法律】“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结合所学可知,查士丁尼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光依靠武力,更依靠法律管理国家。为此,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编制了《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汇编成为《罗马民法大全》,维系了帝国统治,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大化改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查士丁尼法典》。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历史知识。
34.(2023九上·余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 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 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 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 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 寻求新的生活。
——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并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联系材料二说说“农奴缺乏劳动热情”的原因。“农奴经常出逃”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有何联系?
【答案】(1)土地的封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原因:农奴缺少自由,为领主提供劳役,还要承担各种捐税。
联系:大量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获得自由,从事城市工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基础:根据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材料表明,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是土地的封赐。
特点:根据材料一“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并结合所学可知,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表现在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原因:根据材料二“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材料说明农奴缺少自由,受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根据材料二“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由此可知,农奴负担的劳役、捐税沉重。
联系:结合所学可知,大量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获得自由,从事城市工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封君封臣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西欧封建社会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庄园。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论证和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2023九上·余姚)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图中数字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①:   ②:   ③:   
⑤:   ⑥:   
(2)例举①②③处的文明成就各1例。
①:   ②:   ③:   
(3)从自然环境角度说说①②③④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
【答案】(1)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罗马;古希腊。
(2)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木乃伊;《汉谟拉比法典》、阴历、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种姓制度、佛教、梵文、从0到9计数法(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3)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写出地图中数字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①:古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印度,⑤:古罗马,⑥: 古希腊。
(2)根据题意,列举①②③处的文明成就各1例。①: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木乃伊②:《汉谟拉比法典》、阴历、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③:种姓制度、佛教、梵文、从0到9计数法(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3)根据题意,从自然环境角度说说①②③④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
1 /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2023九上·余姚)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2023九上·余姚)高速度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3.(2023九上·余姚)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4.(2023九上·余姚)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可以重金求购。
5.(2023九上·余姚)古埃及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6.(2023九上·余姚)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
7.(2023九上·余姚)2022年7月19日,亚奥理事会宣布第19届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于(  )
A.杭州 B.北京 C.广州 D.厦门
8.(2023九上·余姚)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因为教育(  )
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九上·余姚)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  )
A.发展企业文化 B.提升创新能力
C.合理利用资源 D.购买核心技术
10.(2023九上·余姚)2023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企业展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报名。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将改革开放作为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坚持合作共赢发展的理念
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2023九上·余姚)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与修订草案相比,删去了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缴纳保证金的有关规定,这一修改来自一名普通中学生的建议。这名中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是(  )
A.民主管理 B.民主选举 C.民主决策 D.民主监督
12.(2023九上·余姚)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该法律的实施有利于(  )
A.夯实法治基础,消除亲子矛盾 B.凝聚法治共识,促进家庭和谐
C.明确法定义务,加强民主协商 D.扩大公民权利,拓宽民主渠道
13.(2023九上·余姚)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2022年3月份以来,宁波市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此活动的开展说明(  )
A.能有效杜绝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
B.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
C.预防电信诈骗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D.网络诈骗不用怕,拒用网络不怕诈
14.(2023九上·余姚)漫画《政务微博》直接说明了(  )
A.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渠道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权利 D.给政府工作带来沉重压力
15.(2023九上·余姚)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法治政府是老百姓从摇篮到坟墓的呵护。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  )
A.转变政府职能 B.建设和谐社会
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
16.(2023九上·余姚)某地方卫视正式推出《百姓问政》节目,通过百姓和政府直接对话,现场解疑释惑、解决问题,从而推进职能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工作。推出这一节目(  )
A.有利于保证公民一切诉求得到满足
B.不利于职能部门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
C.说明舆论监督是唯一有效的监督形式
D.有利于督促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17.(2023九上·余姚)大型纪录片《文明的轨迹》将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称作世界四大古文明。之所以把它们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因为(  )
①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②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农业发达
③都历史悠久不曾中断
④都出现了等级制度,阶级分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3九上·余姚)某旅行社打出古文明之旅的广告,其中广告词有误的是(  )
A.沿着尼罗河而行,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B.来到恒河边观光,追寻华氏城的繁华
C.在两河流域驻足,感受万神庙的雄伟
D.去爱琴海边走走,体会海洋文明魅力
19.(2023九上·余姚)下图是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根黑色石柱,对该石柱的解说正确的有(  )
①石柱上刻的文字为两河流域亚述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②记录着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上部的浮雕象征君权神授,君主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④是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留给全人类的宝贵历史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23九上·余姚)伯里克利说:“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他所指的政体”是(  )
A.城邦制度 B.元首制 C.君主专制 D.民主制度
21.(2023九上·余姚)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段材料可用于探究(  )
A.罗马城邦的兴起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罗马帝国的衰亡 D.罗马公历的缘起
22.(2023九上·余姚)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德谟克利特一创立逻辑学 B.凯撒一命人编制“儒略历”
C.苏格拉底一创作《荷马史诗》 D.亚里士多德一提出“原子论”
23.(2023九上·余姚)谚语是历史的生动写照。下列谚语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24.(2023九上·余姚)一个法国人早在1200年就称赞流行于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市民能深思熟虑,对公共事务勤劳而又热心,他们拒绝屈从别人,并防止任何人侵犯他们的自由,他们制定自己的法律并服从这些法律。”市民精神体现于(  )
A.反对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 B.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C.中世纪繁荣城市的工商业 D.精心地构筑城市自治体系
25.(2023九上·余姚)下列对庄园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26.(2023九上·余姚)《天方夜谭》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巴格达城的一位穷脚夫帮一位妙龄少女在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橄榄,又在水果店购买叙利亚苹果、埃及柠檬,还买了亚历山大的香水和蜡烛。这主要反映了巴格达城(  )
A.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C.在沟通世界贸易中起重要作用 D.基督教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27.(2023九上·余姚)有西方学者将13、14世纪的欧洲称作“充满危机与活力的时代”。其中“活力”体现在(  )
A.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
B.市民阶层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C.西欧封建社会发展,教会的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D.封建贵族的地位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8.(2023九上·余姚)某小组开展“罗马法制发展史”研究性学习。下表是他们整理的提纲,其中①和②处分别应填(  )


法 形成——罗马共和国——①——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发展——罗马帝国——《万民法》——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成熟——拜占庭帝国——②——罗马法集大成者
A.《十二铜表法》《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十二铜表法》
C.《拿破仑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
29.(2023九上·余姚)马克思称:“希腊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因为这一时期(  )
A.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C.公民脱离生产劳动,完全军事化
D.雅典成了“全希腊的学校”
30.(2023九上·余姚)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作“古典时代”。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  )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6分)
31.(2023九上·余姚)推动共同富裕,宁波示范先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三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览表
年份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21年 14594.9 73869 42946 1.72
2020年 12408.7 68008 39132 1.74
2019年 11985 64886 36632 1.77
材料二:宁波市出台的《共同富裕乡村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指出:要加快农业“机器换人”,促进高端智能、特色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乡村美丽经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等。
(1)材料一反应了宁波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2)根据材料二,说说宁波将采取哪些行动来推动共同富裕。
(3)宁波为什么要不断推动共同富裕?
32.(2023九上·余姚)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将给孩子撑起一片温 暖的天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全社
会征求意见。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材料二,家长必须“依法带娃”,同时对孩子成长要有更理性的期待。
材料三,小红:通过德治就能解决“家事”,以法制形式变成“国事”,小题大做!
(1)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审议通过,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哪一要求?
(2)从民主决策角度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部良法?
(4)请你对材料三小红的观点进行评析。
33.(2023九上·余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的国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不同应对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应对一:变革】
在国弱时,他们(日本人)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应对二:法律】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一法学阶梯》
(1)面对自身的落后,日本是如何向第一位老师学习来创造神话的?这反映了日本民族具有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说说面对帝国的分裂查士丁尼是如何管理好国家的。
34.(2023九上·余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 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 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 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 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 寻求新的生活。
——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并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联系材料二说说“农奴缺乏劳动热情”的原因。“农奴经常出逃”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有何联系?
35.(2023九上·余姚)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图中数字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①:   ②:   ③:   
⑤:   ⑥:   
(2)例举①②③处的文明成就各1例。
①:   ②:   ③:   
(3)从自然环境角度说说①②③④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使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谋求自身发展的做法的认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3.【答案】正确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的认识,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西亚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埃及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相关史实。
6.【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处于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孔雀王朝。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2022年时事
【解析】【分析】根据时事, 2022年7月19日,亚奥理事会宣布第19届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于杭州,所以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时事,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坚持“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办赛原则。
8.【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9.【答案】B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所以B正确。
AC错误,企业文化,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不是市场制胜之道。
D错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万众创新的认识,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10.【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中国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报名,这说明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所以①③正确。
②错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和对外开放的认识,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11.【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与修订草案相比,删去了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缴纳保证金的有关规定,这一修改来自一名普通中学生的建议,这说明这名中学生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献计献策,属于参与民主决策,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12.【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这体现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凝聚法治共识,促进家庭和谐,所以B正确。
A错误,消除亲子矛盾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C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协商的内容,应排除。
D错误, 家庭教育促进法没有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的意义的认识,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3.【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宁波市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此活动的开展说明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所以B正确。
A错误,杜绝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C错误,预防电信诈骗是政府的责任,但不是首要责任。
D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而不是拒用网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4.【答案】A
【知识点】网络交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漫画《政务微博》反映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络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渠道,所以A正确。
BD不符合漫画寓意,选项中的观点在漫画中没有直接体现。
C错误,公民的民主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规定,政务微博没有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认识,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5.【答案】C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没有体现依法行政,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行政的核心的认识,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6.【答案】D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电视台推出《百姓问政》节目,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督促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所以D正确。
A错误,“一切诉求得到满足”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B错误,这一节目有利于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依法行政。
C错误,“唯一形式”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的认识,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7.【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动,农耕经济发达;政治上都出现了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文化上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所以①②④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成果,故选B项。但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都被外族侵入,文明中断,只有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不曾中断,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四大文明古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广告词有误的”,结合所学分析:
A:“沿着尼罗河而行,探索金字塔的奥秘”描述的是古埃及文明,广告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B:“来到恒河边观光,追寻华氏城的繁华”描述的是古印度文明,广告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在两河流域驻足,感受万神庙的雄伟”,万神庙是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广告有误,故选C项。
D:“去爱琴海边走走,体会海洋文明魅力”,古希腊属海洋文明,广告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河流域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根黑色石柱”,结合所学可知,该石柱是西亚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据此分析: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刻的文字为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故①解说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记录着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②解说正确;石柱的上部的浮雕象征君权神授,君主权威神圣不可侵犯,故③解说正确;《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全人类的宝贵历史遗产,非古印度孔雀王朝的成就,故④解说错误。
综上可知,②③解说正确,故选B项;①④解说错误,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汉谟拉比法典》。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结合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政体体是民主政治制度,对希腊其他城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故选D项。
城邦制度是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的一种国家制度,以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为典型,不属于政治体制,排除A项。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创元首制,即由第一公民来领导国家的制度, 使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排除B项。
古代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不属于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雅典民主政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
21.【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材料表明罗马帝国上下,沉迷于享乐,社会生活腐朽,缺乏斗志,反映了帝国日趋走向衰亡,故选C项。
罗马城兴起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与材料时间“1世纪”“2世纪”不符,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奢靡,没有涉及对外扩张的内容,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奢靡,未体现罗马公历的缘起,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罗马帝国的衰亡,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2.【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结合所学分析:
A: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对应错误,排除A项。
B:古罗马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新的历法“儒略历”,对应正确,故选B项。
C:古希腊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荷马创作《荷马史诗》,对应错误,排除C项。
D: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对应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相关史实。
23.【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结合所学分析:
A:“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属于古代阿拉伯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古代罗马帝国奴隶制文明的辉煌,不符合题意,排除了B项。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描述的是中古西欧封建制度下的封君封臣制度,符合题意,故选C项。
D:“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是古代阿拉伯人的著名格言,与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欧洲封建社会的相关史实。
24.【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200年”“市民对公共事务勤劳而又热心,他们拒绝屈从别人”“防止任何人侵犯他们的自由,他们制定自己的法律并服从这些法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13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进步发展,城市争取到了一定的自由与特权,形成为自由城市,为维护城市自治,市民精心地构策城市自治体系,故选D项。
材料强调了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没有体现出“反对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的内容,排除项A。
材料强调了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没有体现出“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内容,排除B项。
材料强调了意大利城市的市民精神,没有体现出“中世纪繁荣城市的工商业”的内容,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城市自治,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5.【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结合所学分析:
A: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民与农奴,不是平民,表述错误,排除A项。
B:中世纪西欧主宰民众精神生活的是天主教教会,不是大学,表述错误,排除B项。
C: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封建庄园经济逐步走向瓦解,表述正确,故选C项。
D:中世纪西欧以庄园为基础,形成封君封臣制度,不是种姓,表述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庄园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欧庄园的相关史实。
26.【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巴格达城的一位少女在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橄榄,又在水果店购买叙利亚苹果、埃及柠檬,亚历山大的香水和蜡烛”,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多地商品汇集巴格达,商品种类繁多,经济繁荣,反映了巴格达城商品贸易十分发达,沟通了世界贸易,故选C项。
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便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人沟通世界经济的作用,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人沟通了世界贸易,没有说明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排除B项。
材料描述了基督徒开办的商店,不能证明基督教文化特征比较明显,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文明的影响。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7.【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3、14世纪的欧洲称作“充满危机与活力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13、14世纪,西欧租地农场形成,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同时,手工业也不断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广主形成彻底的广佣关系,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雇佣关系,形成了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维形,故选A项。
13、14世纪,市民阶层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但不符合“活力”这一信息,排除B项。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教会的势力空前强大,但无法体现出“活力”这一信息,排除C项。
13、14世纪,受新兴力量的冲击,封建贵族的地位不断削弱,影响缩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相关史实。
28.【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罗马法制发展史”,结合所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故①填《十二铜表法》;拜占庭帝国时期,汇编了《罗马民法大全》,成为罗马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②填《罗马民法大全》。综上可知,①和②处分别应填《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故选D项。
②填《罗马民法大全》,不是《拿破仑法典》,排除A项。
①填《十二铜表法》,不是《权利法案》,②填《罗马民法大全》,排除B项。
①填《十二铜表法》,不是《拿破仑法典》,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罗马法制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千年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29.【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希腊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希腊文化,成为“希腊外部极盛时期”,故选A项。
亚历山大东征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
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城邦公民脱离生产劳动,完全军事化,维护城邦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希腊城邦文明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达,成了“全希腊的学校”,与“希腊外部极盛时期”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历山大帝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30.【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结合所学分析:
A:罗马历史上建立的共和制和帝制,没有建立民主政体,排除A项。
B:宏伟归于罗马,在于古代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形成辉煌的法制文明,故选B项。
C:罗马建立先后建立的是共和制、帝制,“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D: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与罗马政制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罗马法制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31.【答案】(1)宁波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差距缩小。
(2)实施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是国家主人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全市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及其数据可知, 宁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
(2) 促进高端智能、特色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这体现科技兴农。 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等新业态, 这体现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等。 这体现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
(3)根据所学, 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原因可以从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宗旨,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建设成就,党的领导,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社。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2.【答案】(1)科学立法
(2)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立法过程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说明该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依法带娃,说明该法有利于保护该子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4)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规范父母家庭教育的行为;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通过弘扬家庭美德教育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审议通过,体现科学立法。
(2)根据所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必要性有利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等方面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部良法的原因可以从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 保护该子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4)小红的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家庭教育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3.【答案】(1)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出现唐朝或中国、大化改新得2分)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能不断模仿和创新。
(2)不光依靠武力,更依靠法律管理国家。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编制了《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或编制了《罗马民法大全》)。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措施:根据材料【应对一:变革】“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即位,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特点:根据材料【应对一:变革】“在国弱时,他们(日本人)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说明日本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根据材料【应对一:变革】“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材料说明了日本善于模仿和并且不断创新。
(2)措施:根据材料【应对二:法律】“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结合所学可知,查士丁尼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光依靠武力,更依靠法律管理国家。为此,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编制了《查士丁尼法典》等4部法律文献,汇编成为《罗马民法大全》,维系了帝国统治,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大化改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查士丁尼法典》。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历史知识。
34.【答案】(1)土地的封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原因:农奴缺少自由,为领主提供劳役,还要承担各种捐税。
联系:大量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获得自由,从事城市工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基础:根据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材料表明,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是土地的封赐。
特点:根据材料一“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并结合所学可知,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表现在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原因:根据材料二“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材料说明农奴缺少自由,受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根据材料二“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由此可知,农奴负担的劳役、捐税沉重。
联系:结合所学可知,大量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获得自由,从事城市工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欧封君封臣制。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西欧封建社会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庄园。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论证和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答案】(1)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罗马;古希腊。
(2)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木乃伊;《汉谟拉比法典》、阴历、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种姓制度、佛教、梵文、从0到9计数法(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3)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写出地图中数字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①:古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印度,⑤:古罗马,⑥: 古希腊。
(2)根据题意,列举①②③处的文明成就各1例。①: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木乃伊②:《汉谟拉比法典》、阴历、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③:种姓制度、佛教、梵文、从0到9计数法(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3)根据题意,从自然环境角度说说①②③④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