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2.3 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其含量测定教材名称《畜禽营养与饲料》(高等教育出版社)项目2 营养物质的利用任务2.3 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其含量测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脂肪的组成、性质;掌握脂肪的营养作用;理解脂肪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掌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注意事项;掌握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2.技能目标:能够合理配制满足动物对脂肪需要的日粮;会测定饲料中粗脂肪的含量。学时4学时(180分钟)。教学重点1.脂肪的营养作用特点;2.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1.饲料中粗脂肪的含量测定。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法。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脂肪是动、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是动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在本任务的学习中,我们将解决下列问题:脂肪的营养作用有哪些?畜禽是如何消化、吸收、利用脂肪的?脂肪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有什么关系?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新课讲授】一、脂肪的组成与营养作用(一)脂肪的组成脂肪组成:碳、氢、氧。根据脂肪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真脂肪由脂肪酸与甘油化合而成,又称为三酰甘油或三酰甘油酯,如植物油、动物油;类脂肪包括磷脂、蜡质、固醇等。脂肪易溶于乙醚,在分析实验中常用乙醚提取,故粗脂肪(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肪)又称为乙醚浸出物。(二)脂肪的营养作用1.脂肪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成分。2.脂肪是畜禽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3.脂肪可为畜禽提供必需脂肪酸。4.脂肪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5.脂肪是畜产品的组成成分 在肉、乳、卵黄中都含有较多的脂肪,这些脂肪可由糖类转化而来,不必为此单独供应脂肪。6.脂肪对畜体有保护作用。二、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一)饲料中脂肪的性质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硬度小,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低,易酸败;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硬度高,在常温下呈固态,熔点高,易保存。(二)饲料中脂肪与畜禽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反刍家畜:体脂肪的品质并不受饲料中脂肪性质的影响。单胃畜禽:饲料中脂肪的性质直接影响这些畜禽体脂肪的品质。猪、鸡采食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饲料后会形成软脂,屠体不易保存。三、畜禽饲料中油脂的添加利用(一)饲粮中添加油脂的作用1.供能;2.改善适口性;3.增加饲料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加其他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4.对于生长发育快、生产周期短或生产性能高的动物,可显著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5.饲料加工时添加油脂,可避免产品吸湿结块,减少粉尘。(二)饲粮中添加油脂的注意事项1.添加油脂后,饲粮的能量水平变化不能太大,尤其是代谢能,因添加油脂过多会降低畜禽的采食量。2.油脂要均匀地混合在配合饲料中,并在短期内饲喂,以防止油脂的氧化酸败而发生变质,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氧化剂。3.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含硫氨基酸等的供给量,特别注意维生素E和硒的供给。4.控制粗纤维水平,肉鸡控制在最低量,蛋鸡可略高于标准。【技能训练】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一、目的要求二、材料准备三、操作步骤1.试样2.提取3.结果计算四、效果评价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评价方式1 合作意识 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与小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0 小组自评30% 组间互评30% 教师评价40%2 试样处理 根据要求处理试样,烘至恒重 103 提取 操作正确,抽提终点准确 404 结果计算 结果计算正确 105 安全意识 有安全意识,未出现不安全操作 106 记录与总结 能完成全部任务,记录详细、清晰、总结报告正确并及时上交 207 合计 100【资源应用】图片视频、多媒体、现场参观、实验室实操等。【课堂小结】脂肪属高能饲料,饲料中添加油脂对畜禽有很多有益的营养生理作用。生产中,主要在家禽饲粮中添加油脂,生产母猪和生长猪的日粮中也常有添加,但应注意控制添加量,并根据情况选择优质的油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