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的关系。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能创新。 教学难点: 掌握临、摹的方法。 教学用具: 毛笔(兼毫、笔毫长度约3厘米的中楷或大楷笔)、瓶装墨汁、书写纸(带米字格的毛边纸)、砚台或瓷碟(盛放墨汁或清水)、毛毡(垫在书写纸下面,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备注:为保持教室环境的干净、整洁,课堂练习时可考虑用水写布替代墨汁、书写纸。 教学时间: 40分钟 1、课前准备 ??????????????????????????????????????2分钟 2、课程导入 ??????????????????????????????????????4分钟 3、课件:临摹方法 ????????????????????????????????6分钟 4、课件:使用格子 ????????????????????????????????8分钟 5、课件:辅助练习 ????????????????????????????????10分钟 6、课件:漫画故事(蒙恬造笔) ????????????????????5分钟 7、结束清洗 ??????????????????????????????????????5分钟 教学课程: 一、开始准备阶段 平稳情绪、静坐,练习书法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所以每位同学都要保持平心静气,轻松自然的状态。 规范摆放书写用具:左边前方放置课本,中间放毛毡,毛毡上放书写纸,右边前方放水盘或砚台,砚台后面放置毛笔。 二、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写姿势,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什么样的,用腕方法又是什么?(坐姿和站姿;五字执笔法;枕腕、悬腕、悬肘)自告奋勇,或点名回答。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临摹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 (一)临摹的方法 初学书法的基本方法是临摹。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它只是继承传统的必经之路。 临摹有“仿影”“描红”“双钩”“单钩”“对临”等方法。“仿影”是把纸覆盖在字帖上拓着写;“描红”是直接在红模上书写;“双钩”是钩出每个笔画的轮廓;“单钩”是钩出笔画的单线;在“双钩”和“单钩”的基础上书写是有效的临摹方法。“对临”是对照字帖直接临摹。 (二)使用格子 汉字是方块字,字字独立,各有姿态。在学习书法的基础阶段,使用格子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特点。 1、通过格子观察不同作品的整体特点。 2、利用习字格观察“工”“人”“日”“经”字内各部分的关系。 常用的习字格有米字格、田字格、九宫格、回字格。米字格和九宫格是练习毛笔字时常用的习字格。这两种习字格都是在方格中添加四条辅助线,因为线的位置不同而各具特色。采用九宫格临帖,有助于把握字中部件的位置和相互关系;采用米字格临帖,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字中笔画的方向和位置。 3、通过格子观察不同书法作品的整体特点。了解四大楷书字体的风格。 四、辅助练习 在字帖里找一个字,用双钩的方法钩出轮廓,再用单钩的方法画出中心线,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然后试着用毛笔写一写。 五、漫画故事——蒙恬造笔 公元前 223 年,秦国大将蒙 恬 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 写 在丝做的绢布上,书写速度很慢。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 六、结束清洗阶段 先将笔上的墨汁在砚台掭干净,然后分组进行书写用具的清洗,保持人与环境的清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