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题突破五 物质结构与性质命题角度1 元素“位一构一性”相互推断1.(2023·广东卷)化合物XYZ4ME4可作肥料,所含的5种元素位于主族,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和M同族。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X与M同周期,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电负性:E>Y>ZB.氢化物沸点:M>Y>EC.第一电离能:X>E>YD.YZ3和YE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2.(2022·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戊>乙B.非金属性:戊>丁>丙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3.(2021·广东卷)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EZ4是一种强酸B.非金属性:W>Z>YC.原子半径:Y>W>ED.ZW2中,Z的化合价为+2价4.(2023·湖南卷)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Y>Z>WB.原子半径:XC.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5.(2023·湖北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同一短周期元素,其中X、Y、Z相邻,W的核外电子数与X的价层电子数相等,Z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4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WZ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极性:WZ3B.第一电离能:XC.氧化性:X2Y3D.键能:X2命题角度2 物质结构与性质6.(2023·全国新课标卷)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C(NH2)3]4[B(OCH3)4]3Cl,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C(NH2)3]+为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D.晶体中B、N和O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7.(2023·湖北卷)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A 沸点:正戊烷(36.1 ℃)高于新戊烷(9.5 ℃) 分子间作用力B 熔点:AlF3(1 040 ℃)远高于AlCl3(178 ℃升华) 晶体类型C 酸性:CF3COOH(pKa=0.23)远强于CH3COOH(pKa=4.76) 羟基极性D 溶解度(20 ℃):Na2CO3(29 g)大于NaHCO3(8 g) 阴离子电荷8.(2023·湖北卷)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和H2O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B.SO和CO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C.CF4和SF4均为非极性分子D.XeF2与XeO2的键角相等微题型1 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相互推断【典题精练】1.(2023·深圳龙岗区期中)化合物Q+(X2W2Z2Y8)-是一种含能材料。W、X、Y、Z、Q分别位于短周期的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仅Y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奇数,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Y>Z>X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C.YZ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D.由W、Y、Z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2.(2023·茂名一中模拟)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略去过渡元素),已知元素M与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NX YA.单质X可以在CO2气体中燃烧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XC.M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M3.(2023·茂名二模)ZYX4、WQX4是有机反应中常用的强还原剂,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X、Z、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逐渐递增,Y和Q同主族,W+是短周期半径最大的阳离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Y>XB.氧化物的熔沸点:W>YC.Z、Y、Q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4.(2023·江门忠源纪念中学段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相邻且同周期,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X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Z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级电子数是Y元素基态原子的最低能级电子数的一半,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ZB.X、Y两种元素中,Y的非金属性最强C.X的最简单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D.X、Z、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智能提升】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熟练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元素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 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2.核外电子排布特征和元素化合物特性(1)明确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征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②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H、Be、Al。③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Li、P。④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Li、Si。⑤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Li。⑥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He、C、S。⑦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⑧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2)熟记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④常见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水、SO2、Na2O2、双氧水等。⑤单质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无正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⑥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H;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Li。⑦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金属元素:Hg。⑧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⑨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化合的元素:N;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⑩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3.短周期元素的成键特点短周期元素 H F、Cl C、Si N、P O、S B族 ⅠA ⅦA ⅣA ⅤA ⅥA ⅢA共价键 —X —X 或 或—X≡ 或 ===X— —X—或 ===X 或(注:X表示对应表格中的元素)一般情况下,氢原子通过形成一个单键达到2e-稳定状态,其他原子也可通过形成共价键达到8e-稳定状态,但硼原子既可形成6e-结构,如硼酸等,也可形成8e-稳定结构,如硼氢化钠等。P、S可以形成10e-、12e-结构,如PCl5、SF6等。微题型2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性质【典题精练】5.(2023·揭阳联考)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氮化镓(GaN)硬度大、熔点高,在光电子、高温大功率器件和高频微波器件应用前景广阔。一定条件下由反应:2Ga+2NH3===2GaN+3H2制得Ga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NB.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C.基态Ga和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D.已知GaN和AlN的晶体类型相同,则熔点:GaN>AlN6.(2023·梅州二模)碱式碳酸氧钒铵晶体[(NH4)5(VO)6(CO3)4(OH)9·10H2O]是制备多种含钒产品的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B.基态V4+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C.CO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D.H2O是非极性分子7.(2023·深圳二调)同一短周期部分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元素可能是Li或NaB.a→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c对应的元素可形成共价晶体D.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n=2或3)8.羟胺(NH2OH)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比肼还弱的碱溶液。羟胺可与Zn2+形成Zn(NH2OH)2Cl2,已知反应:NH4NO2+NH4HSO3+SO2+2H2O===[NH3OH]+HSO+(NH4)2S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2O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含有氢键B.SO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NH2OH与NH中H—N—H的键角相同D.H2O、NH与NH2OH的VSEPR模型相同【智能提升】1.元素的性质(1)元素的电离能①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②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③同能级的轨道为全满、半满时第一电离能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2)元素的电负性①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2.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空间构型(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的思维程序(2)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n) 的计算方法①计算法: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 (a 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n=孤电子对数+σ键数。②电子式或结构式法:先写出分子或离子相应的电子式或结构式,观察后再用“n=孤电子对数+σ键数”计算。3.分子的极性和溶解性(1)分子的极性(2)分子的溶解性①“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4.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氢键对物质熔点、沸点的影响①分子间存在氢键时,物质在熔化或汽化时,除破坏普通的分子间作用力外,还需要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比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低。(2)氢键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性增大。(3)氢键的存在引起密度的变化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水结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冰融化成水时,体积减小,密度变大。5.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共价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则键能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金刚石>晶体硅。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如:MgO>MgCl2,NaCl>CsCl。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形成的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如Al>Mg>Na。分子晶体 存在分子间氢键 其熔、沸点较高,如:H2O>H2S组成和结构相似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HI>HBr选择题突破五 物质结构与性质真题导航·明确考向1.A [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为氧元素,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所以n-1=2, n=3,X为镁或者n=2,X为锂,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所以可能为氮或磷,Y和M同族所以为氮或磷,根据X与M同周期、XYZ4ME4化合价之和为零,可确定Z为氢元素、M为磷元素、X为镁元素、E为氧元素、Y为氮元素。A.元素电负性:氧大于氮大于氢,A正确;B.磷化氢、氨气、水固体均是分子晶体,氨气、水固体中都存在氢键沸点高,磷化氢没有氢键沸点低,所以氢化物沸点:冰大于氨大于磷化氢,B错误;C.同周期第一电离能自左向右总趋势逐渐增大,第ⅡA族和第ⅤA族时比左右两侧元素电离能都要大,所以氮大于氧大于镁,C错误;D.NH3价层电子对为3+=4,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NO价层电子对为3+=3,没有孤电子对,NO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错误。]2.C [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则可能是硫酸或高氯酸,若是高氯酸,则戊为Cl,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若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可能为甲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故C错误;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硅酸,也可能是磷酸,都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3.C [X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则X为H;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再根据题给麻醉剂分子结构式中各原子的成键情况,可知Y、Z、W分别为C、O、F;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E为Cl。XEZ4为HClO4,是一种强酸,A说法正确;非金属性:F>O>C,即W>Z>Y,B说法正确;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Cl>C>F,即E>Y>W,C说法错误;OF2中F为-1价,O为+2价,D说法正确。]4.C [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同,可以推测X为O元素或Mg元素,由荧光粉的结构可知,X主要形成的是酸根,因此X为O元素;基态X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因此Y的未成键电子数为1,又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Y可能为F元素、Na元素、Al元素、Cl元素,因题目中给出W为金属元素且荧光粉的结构中Y与W化合,故Y为F元素或Cl元素;Z原子的未成键电子数为3,又因其原子序大于Y,故Y应为F元素、Z应为P元素;从荧光粉的结构式可以看出W为某+2价元素,故其为Ca元素;综上所述,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O、F、P、Ca,据此答题。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减小,故四种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为:Y>X>Z>W,A错误;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四种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为:Y5.A [Z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则Z是F,X、Y、Z相邻,且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同一短周期元素,则X为N,Y为O,W的核外电子数与X的价层电子数相等,则W为B,即W为B、X为N、Y为O、Z是F,以此解题。A.由分析可知,WZ3为BF3,XZ3为NF3,其中前者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且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则分子的极性:BF36.A [A.由晶体结构图可知,[C(NH2)3]+中的—NH2的H与[B(OCH3)4]-中的O形成氢键,因此,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A说法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但是第ⅡA族、ⅤA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的原子,因此,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7.D [A.正戊烷和新戊烷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新戊烷支链多,对称性好,分子间作用力小,所以沸点较低,故A正确;B.AlF3为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熔点较高,AlCl3为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则AlF3熔点远高于AlCl3,故B正确;C.由于电负性F>H,C—F键极性大于C—H键,使得羧基上的羟基极性增强,氢原子更容易电离,酸性增强,故C正确;D.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的原因是碳酸氢钠晶体中HCO间存在氢键,与晶格能大小无关,即与阴离子电荷无关,故D错误。]8.A [A.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4,水分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也为4,所以他们的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A正确;B.SO的孤电子对为1,CO的孤电子对为0,所以S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O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错误,C.CF4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SF4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为极性分子,C错误;D.XeF2和XeO2分子中,XeF2的价层电子对数=2+(8-2×1)=5,XeO2的价层电子对数=2+(8-2×2)=4,成键电子对数相同,孤电子对不相等,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大,所以键角不等,D错误。]剖析题型·培育能力微题型1典题精练1.B [W、X、Y、Z、Q分别位于短周期的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W为H元素;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仅Y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奇数,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由化合物中Q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可知,Q为Na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A正确;B.X的最简单氢化物是CH4,甲烷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常温下是气体,Z的最简单氢化物是H2O,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常温下是液体,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烷,故B错误;C.亚硝酸根离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离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故C正确;D.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硝酸铵和亚硝酸铵为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2.B [由元素M与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以推知M为C、N为N、X为Mg、Y为Al。A.单质Mg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Mg+CO22MgO+C,故A正确;B.Mg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s2,s能级为全满状态,较稳定,故第一电离能大于Al,故B错误;C.C原子有6个电子,运动状态各不相同,故C正确:D.同周期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H43.D [W+是短周期半径最大的阳离子,W为Na,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Y为Al,Y和Q同主族,Q为B元素,X、Z、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逐渐递增,X为H,Z为Li,所以ZYX4为LiAlH4,WQX4为NaBH4。A.H、Li、N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离能逐渐减小,A错误;B.W为Na,Y为Al,Al2O3的熔沸点高于Na2O,错误;C.Y和Q同主族,最高正价相同,都为+3价,C错误;D.Y为Al,W为Na,Al(OH)3和NaOH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D正确。]4.A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则应为Al元素,Z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级电子数是Y元素基态原子最低能级电子数的一半,则Z最外层电子数为1,应为Na元素,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X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即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可知X为N元素,X与Y相邻且同周期,Y为O元素,以此解答该题。由以上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N、O、Na、Al元素。A.同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时N由于半满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N>O,即X>Y,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N<O,故B正确;C.X为N元素,最简单氢化物NH3为碱性气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两者能发生反应,故C正确;D.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硝酸、氢氧化钠等反应,则X、Z、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故D正确。]微题型2典题精练5.B [第一电离能:N>Ga>Al,A项错误;NH3分子中有3个σ键和1对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故NH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B项正确;基态G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未成对电子数是1,基态N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是3,两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不相同,C项错误;GaN和AlN均属于共价晶体,原子半径:AlGa—N,熔点:AlN>CaN,D项错误。]6.D [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N原子采用sp3杂化,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A项正确;基态V4+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B项正确;CO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C项正确;H2O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O原子采用sp3杂化,H2O是V形结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D项错误。]7.C [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ⅡA与ⅢA、ⅤA与ⅥA反常可知,a为ⅡA,b为ⅢA,c为ⅣA,d为ⅤA,e为ⅥA,据此分析解题。A.由分析可知,a为ⅡA 元素,故a元素可能是Be或Mg,A错误;B.由分析可知,a为ⅡA,b为ⅢA,c为ⅣA,d为ⅤA,e为ⅥA,但O无最高正价,故a→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不一定依次升高,B错误;C.由分析可知,c为ⅣA即为C或者Si,则c对应的元素可形成金刚石和晶体硅均为共价晶体,C正确;D.由分析可知,e为ⅥA,基态e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n=2或3),D错误。]8.D [H2O很稳定是因为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与氢结合的化学键较稳定,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A项错误;SO2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含有一对孤电子对,则其空间结构为V形,B项错误;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NH2OH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中心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H-N-H键的键角小于109°28′,C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