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南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教学评比资料(九)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方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年海南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教学评比资料(九)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方式

资源简介

自动抽水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设计方案
1.设计目的
水位检测的自动抽水控制系统已经上市很长时间了,但是并没有普及到乡镇的居民。很多居民的抽水控制系统基本上都还是手动,忘记关水导致浪费水浪费电的现象并不在少数。于是有了想研究及制作这样一个检测水位的自动抽水控制系统,当水塔的水位高或低于一定值时,系统就停止或是开始工作,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无辜浪费水浪费电的想象了。
作为教具,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学生能通过演示,轻松掌握并愉快体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设计要求
能实现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成本不易过高,外观装置不要过于复杂,尽量简单化,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工作原理
开环控制系统时:通过定时器来控制电源,决定系统的工作的开始于结束。
2.闭环控制系统时:浮球开关(同时也可以称液位传感器或水位控制器)主要由磁簧开关和浮球组成,浮球内有磁性材料,在密闭的非导磁金属管或塑料管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磁簧开关,然后将导管穿过一个或多个带有磁性材料的浮球,并利用固定双环控制浮球与磁簧开关在相关位置上,浮球随着液体上升或下降,利用球内靠近磁簧开头的接点,产生开与关的动作,作液位控制或指示(当浮球靠近磁簧开关是导通;离开时开关断开)。
双浮球进水控制电路
继电器与水泵、电源的电路连接实物图
三、制作材料
水位控制器,继电器,水泵,水管,电线,定时器,水瓶,电源
加工工具
电钻、剪刀、螺丝刀
设计草图(共12张PPT)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第二节 闭环控制系统的
工作过程与方式
澄迈中学 王彩云
定时注水控制系统
定时器
设定注水的时间
水 塔
水塔的
实际水位



(输入量)
控制器
执行器
被控对象
(输出量)
思考:定时抽水控制系统有什么缺陷?
水泵
做一做
形式:小组合作(4--5人/组)
目的:弥补定时抽水控制系统的不足
器材:电源、继电器、浮球开关、水泵、 水瓶、水管、螺丝刀
继电器




水泵及水管
浮 球 开 关
黑 黑 红 红
水泵线


线
电路连接图
注意:
1.单色线为正极。
2.水塔里的水管靠塔口上方放,不要碰到浮球开关。
思 考
简述该自动抽水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该系统的基本组成
1
2
3
该控制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被控对象是什么?
水泵靠什么来控制?
控制电路怎么知道什么时侯该开始抽水,什么时侯停止抽水?
4
水塔水位靠什么来供给?
(给定的水位、实际水位、水塔)
(水泵)
(控制电路)
(浮球开关)
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
反馈环节
检测装置
控制器
执行器
被控对象
给定值
被控量



比较器
闭环控制系统
常见的闭环控制系统
马桶水箱的水位控制
冰箱的温度控制
常见的闭环控制系统
饮水机保温控制
空调的温度控制
拓 展
闭环控制系统必须要有检测装置,但是有检测装置的是否都是闭环控制系统?
谢谢大家
再见!4.2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澄迈中学 王彩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了解方框图的基本构成。
(2)熟悉闭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自动抽水控制系统,亲自探究、体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提高动手实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分析,逐步形成理解和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闭环控制系统制作与探究,养成善于探索,敢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
1.水位检测抽水控制系统的制作
2.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逆推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五、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的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在学生学习了开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的。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开环控制系统,对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已经了解,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接触闭环控制系统,在探究、对比、分析中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能切身体会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开环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控制等基本概念,学会用系统方框图来表达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具有观察和使用简单控制系统的生活体验,这些已知知识和经验为教学中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本节顺利进行闭环控制系统的学习提供了可能。
3.教学策略
(1)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探究、学习。本课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发地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用闭环控制系统来解决。
(2)用逆推法分析,先探究体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基本组成,再推出概念,循序渐进,学生更容易接受。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教学课件PPT、自动抽水 控制系统、继电器,水位控制器,水泵,水管,螺丝刀等各类工具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明了,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通过演示一个定时注水控制系统,来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控制系统。 演示好后,让学生思考控制系统的缺陷。 师:想不想做 一个更完善的控制系统,来弥补定时注水控制系统的不足。 学:想。 回顾开环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 讨论定时抽水控制系统的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 1.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复习巩固开环控制系统的知识,为下一步的活动做铺垫。
二、探究体验 形式:小组合作(3-4人/组) 时间:10-12分钟 目的:弥补定时抽水控制系统的不足 器材:电源、继电器、浮球开关、水泵、 水瓶、水管、螺丝刀 教师给各小组发放器材后,给学生介绍器材的基本情况以及制作时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完成制作。 教师巡查并做有必要的指导,制作基本完成后,简单小结制作过程以及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做出鼓励性评价。 让小组演示他们的成果,并简述系统的工作过程。 (一到两组) 引导学生说出该系统的基本组成。 该控制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被控对象是什么? 水塔水位靠什么来供给? 水泵靠什么来控制? 控制电路怎么知道什么时侯该开始抽水,什么时侯停止抽水? 教师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试图连成一个方框图 1.小组合作,完成自动抽水控制系统的制作。 2.小组讨论。对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阐述,并派代表发言。 3.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过制作及观察系统工作情况,让学生更深刻的体验到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未知知识的优良品质。
三、对比分析,发现新知识 1.投影定时抽水控制系统与检测水位的抽水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推出闭环控制系统的概念以及方框图。 2.师:生活中有哪些是闭环控制系统。 学生举例,有些可能会混淆开环闭环,教师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加深学生的理解。 拓展:闭环控制系统必须要有检测装置,但是有检测装置的是否都是闭环控制系统? 学生讨论 教师再评价,小结 1学生比较,在对比分析中,发现新的知识。 2.知识拓展,开放视野,了解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先探究体验,再归纳出新知识,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也会更好的理解。
四、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评价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表扬特别突出的小组,鼓励落后面的小组。 感悟,进步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好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
闭环控制系统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内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是一步一步的走近概念、深入概念,不是一下子就提出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觉得闭环控制系统不那么抽象了。在设计时,先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实体的闭环控制,在制作的过程中,对系统的基本组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探究体验它的工作过程,提高了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再隆重推出概念,再延伸迁移到闭环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视野,这个过程感觉还是很好的。刚开始上课时,复习开环,问学生还记得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吗?学生答不上来,心里就想,学生学得这么不好,这节课会不会就要泡汤了?也许有可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老师,还不适应。所以我后面稍作提示,鼓励他们,慢慢的就进入状态,变得活跃主动了,还表现得特别好。我们的课堂需要学生的参与、表现,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并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信心,课堂氛围才会更好,自己在这方面也在慢慢做好。教师要有激情,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我努力学习,想要拥有的一个技能。不足的是,时间把握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因为紧张,在最后拓展部分和总结部分做得不到位。还是要多锻炼,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对这样的课堂评比能应对自如。经过这次活动,尽管因为没有想到满意的设计方案,有过很多纠结,很多烦恼,很多想放弃的时候,但是坚持下来,会总是值得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