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教学设计课题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课型 新授课版本 统编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科素养。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探究式学习为途径,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学习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是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包括两框,第一框“认识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载体,而本框题则是承接第一框,引导学生解析经济全球化进程,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说明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并为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提供了国际背景,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认知方面,虽然理性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善于质疑,大多是死记硬背。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尽可能通过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内容方面,虽然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很难辩证的把握,对于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也不是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所以,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 (1)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2)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2.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认同我国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 (2)科学精神:解析经济全球化进程,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 (3)公共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与身边的人交流经济全球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具有融入国际社会的积极意愿和开放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2)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要求。 (3)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建设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2.教学难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理解怎样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学资源 时政新闻、时政资料、网络资源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第四届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主题曲《开放的中国欢迎你》 导入:40年,中国走近世界;40年,世界走进中国。在上个月闭幕的第四届上海进口博览会上,国际采购热火朝天,参会各方收获满满。以历史为纵轴,以世界为横轴,第四届进博会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更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和拥抱经济全球化的胸怀和姿态,更向我们领略了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课前准备:课下让学生搜集第三四届上海进博会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家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查阅资料感受中国方案。 引导学生了解进博会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议题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议题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议题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情境一:播放第四届进博会的取得一系列成就的相关视频及图片 设置问题:结合第四届进博会的成果,你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点拨归纳:中国举办进博会的意义:为各国开展贸易、加强合作开辟新渠道,有利于世界经济和贸易共同繁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有利于推动国内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示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总结:新发展格局就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说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过渡: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全球首款全碳纤维超级跑车,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苹果电脑。 学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进博会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感悟到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机遇。并通过展示习总书记的讲话,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增强政治认同。情境二:展示进博会产品——苹果电脑,其生产链条的成本价和附加值。 课堂思辨: 受疫情的冲击,全球无数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生产和贸易被迫放慢甚至暂停,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多处“梗阻”。因此,有人认为要采取措施,抵制经济全球化。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发言。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感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并明确我国的应对态度。议题二: 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议题二: 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情景一:利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回头浪”。 展示经济全球化遇到了哪些“回头浪”? 议题:结合经济全球化中遇到的“回头浪”和“逆风” ,作为外交部发言人,谈谈你的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引导学生意识到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只有变革和创新全球治理机制,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中国在引领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是怎么做的? 情景二:展示近三年中国利用主场外交,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的相关素材。(素材以图片和解说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创设情境:如果联合国临时增设中学生席位,从我们当中选一名中学生参会,结合刚才模拟国际会议的环节,你认为他应该具备怎样的个人素养? 他应该怎样做才能充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观点和看法。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自信和历史担当。回归生活对接高考 过渡:大家的发言,展示了较高的个人素养和优秀的个人潜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归生活,对接高考。 点拨提示:发言提纲要表达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阐述: 第一:加强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第二: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交流。 续写发言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关注政治的热情,增强政治认同。课堂小结 结束语:习总书记说: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任何人也阻断不了。站在中国与世界新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将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