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6 修复计算机系统故障 教案(表格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6 修复计算机系统故障 教案(表格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第4版)电子教案
学习情境 诊断与修复计算机故障 授课章节 项目6 修复计算机系统故障 学时 6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
职业情景导入 阿秀正在使用计算机上网查阅资料,突然计算机发生故障而死机,阿秀于是向老王请教。老王就此机会指导阿秀进行计算机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目标 1. 了解排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一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各类硬件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3. 掌握计算机蓝屏死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技能实践目标 1. 能够识别、判断简单的计算机故障2. 能够初步排除常见的计算机故障3. 能够查阅相关资料,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计算机的兴趣2.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质
教学重点 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教学难点 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
方式 时间
新课导入 计算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轻则影响计算机的日常使用,重则可能会导致系统或硬件损坏。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知识,能让用户快速处理计算机故障,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提问思考 5’
新课讲 授 6.1 计算机故障诊断方法诊断计算机故障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仅介绍几类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⑴ 直观感觉法 直观感觉法即通过人体的感官去分析、判断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它包括望(观察法)、闻(嗅味法)、听(听声法)、切(触摸法)、问(询问法)等几个方面,这与中医的诊断疗法比较相似。⑵ 替换法 替换法是指用一个品牌与规格相同的正常部件去替代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并观察故障现象是否消失,以此来确定被替换的那个部件是否正常可用。⑶ 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法通常用于排查较为复杂的计算机故障,指的是当计算机发生故障而又无法确定具体部位时,可先保留支持计算机运行的最小硬件系统,通电后观察这几大部件是否能正常启动和运行。在最小硬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再逐步添加各个部件设备,直到出现某种故障,就可以确定问题出在哪个地方了。 ⑷ 诊断工具辅助法 对于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用户,可以借助专业的诊断工具来帮助排除故障,主板诊断卡便是其中的一种。主板诊断卡也叫诊断测试卡,能够收集BIOS对各种硬件设备的检测信号,并以数字或中文来显示硬件的诊断信息。 6.2 计算机故障修复案例不同类型的故障往往具备不同的表现特征,在处理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下面介绍部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并分别提供一个典型的解决案例,以供读者参考。6.2.1 处理器故障修复案例处理器类故障主要涉及CPU和散热风扇。造成CPU故障的原因大多是CPU安装不当、散热片接触不良、灰尘积聚过多、风扇散热效果不好以及用户不正确的设置或超频等。6.2.2 主板故障修复案例主板电路复杂,所包含的电子元件也很多,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故障,主要包括接触不良、电路短路、插槽损坏、电池失效、元件和接口损坏或烧毁等。6.2.3 内存故障修复案例内存虽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但它却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接触不良、金手指老化、兼容性冲突、硬件质量问题、安装操作不当等。6.2.4 硬盘故障修复案例硬盘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部件。导致硬盘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接触不良、病毒感染、分区表被破坏、外力摔碰、磁盘坏道、温度/湿度/静电/磁场影响、硬盘质量问题等。6.2.5 显卡故障修复案例显卡有集显和独显之分,集显发生故障的几率相对较小,而独显则往往面临着很多故障隐患,如安装不到位、插接不牢固、散热效果不良、显卡质量较次或驱动程序未正确安装等。6.2.6 电源故障修复案例电源出现问题往往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导致电源发生故障的原因有电源功率不够、市电电压不稳、电源老化、灰尘积聚过多、静电影响、机箱带电、产品质量问题、机箱面板接线不正确或开关不灵等。6.2.7 外设故障修复案例计算机外部设备种类较多,其中显示器、键盘、鼠标、声卡、打印机等设备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其原因主要有安装或连接不当、设备自身设置不正确、驱动程序出现问题、设备接口或数据线损坏等。6.2.8 软件故障修复案例随着计算机软件种类的极大丰富,各种软件问题也层出不穷,包括办公类、网络聊天类、网络下载类、电子邮件类、网络浏览类、媒体播放类、游戏娱乐类、专业设计类等等。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软件安装、设置、操作上的不当以及软件自身的问题所造成的。6.2.9 网络故障修复案例网络是计算机应用不可缺少的领域,网络故障一般是由于网络设置不当、操作系统出现问题、病毒攻击和破坏、网络软件漏洞以及网络硬件问题引起的。 讲授演示 85’
课堂实 训 项目实训1 认识计算机故障本实训将帮助用户熟悉计算机故障的基本特点与表现形式。由于计算机故障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不可预测性,因此建议用户结合具体的计算机设备、辅助工具或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实训目的】模拟常见的计算机故障,便于用户对计算机故障有一个直观了解。【实训准备】本实训需准备一台实训计算机、一个电源排插和相关维修工具。【实训过程】STEP 1 通电开机,观察计算机在启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屏幕不显示、蓝屏死机、发出报警音、屏幕显示错误提示信息等。如果发现上述问题,请将相关问题的症状记录下来。STEP 2 分别拔掉显示器的数据线与电源线,逐次观察显示器将会出现何种现象,指示灯的颜色变化如何,并思考在屏幕没有显示的情况下,如何判别这是主机出现问题还是显示器出现问题。STEP 3 关闭计算机电源,打开机箱侧板盖,将内存条取出,然后通电开机测试,观察计算机会有何种症状表现,计算机是否会发出警报声音。测试完毕后将内存安装回原位,保持计算机的完好,并将故障症状记录下来。STEP 4 用同样的方法,将硬盘的电源线或数据线拔除,并开机观察屏幕上是否会出现故障提示信息,然后将故障症状记录下来。对于上述各项故障模拟测试,用户在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可通过请教任课老师或上网查阅等方式,尝试找到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法。 分组实训 90’
课堂实 训 项目实训2 诊断与修复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尝试分析并排除几种计算机故障,完善故障排除的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与所得经验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实训目的】熟悉计算机故障的分析判断、原因归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实训准备】本实训需准备一台实训计算机、一个电源排插和相关维修工具。【实训过程】STEP 1 分析、诊断、排除一次主机类(重点为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配件)故障,并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STEP 2 分析、诊断、排除一次外设类故障(重点为键盘、鼠标、光驱、显示器、打印机、移动存储设备等),并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STEP 3 分析、诊断、排除一次软件类(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故障,并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STEP 4 分析、诊断、排除一次网络类(局域网访问或上网冲浪)故障,并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 分组实训 60’
点 评与评 价 一、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随堂指导,抽查点评学生的实训效果,指出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关的纠正意见。二、技能评价教师简单归纳本次实训的完成情况,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技能评价。 抽样点评 25’
课 堂小 结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础性知识,学生需要熟识以下内容:诊断和排除计算机故障的一般思路和常用方法。计算机各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查方法。精益求精的实训操作习惯。良好的职业操作安全规范意识。 归纳总结 5’
总计 270
拓展提升 1. 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2. 当计算机发生较为复杂的故障时,如何运用最小系统法和逐步添加法进行排查?3. 采用替换法排除故障对计算机有什么要求?4. 如果计算机连续发出“滴-滴-滴”的长音,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故障?该如何修复?5. 若计算机无法开机而又怀疑是主机部件问题,可采用什么方法来排查故障?请简述你的思路和处理过程。6.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怎样减少计算机故障的发生,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教学后记 本次课教学情况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