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综合复习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综合复习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农业产生: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文明多元: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的农业得到发展。
3.生产关系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地域 食物生产状况 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社会生活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种植大麦、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 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拥有土地
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南稻北粟麦 ①土地制度: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②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③精耕细作逐渐形成
古希腊地区 谷物、蔬菜轮作,种植葡萄、橄榄 公民拥有土地,普遍使用奴隶生产
古罗马地区 以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 前期:土地国有,小农经济 后期:土地集中于贵族或富人手中,小农逐渐破产
古代美洲 玉米、甘薯、马铃薯 阿兹特克人贵族私有土地,村社公有土地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1.家庭:男子地位上升
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社会:贫富分化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国家产生
在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把俘虏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2.美洲物种外传: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传入欧洲、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3.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欧亚作物和畜禽在美洲传播。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食物物种交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玉米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玉米、甘薯丰富了中国的粮食种类。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2.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北美,水稻除了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盈余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科学技术: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迅猛发展。
2.食物生产:农业、畜牧业、渔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3.食物储备:现代冷冻食品加工技术提高,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推动、 科技进步的推动、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
2.表现: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如播种机、联合收割机、采摘机器人等);粮食品种改进(如杂交育种技术)和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3.意义: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表现:科技发展,粮仓仓容量扩大,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现代冷冻技术发展,如家用冰箱、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2.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的生鲜农产品;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消除饥饿
(1)原因:由于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粮食问题突出。
(2)对策:对此应该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和协调人们的种粮积极性,创造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2.食品安全
(1)原因:由于生产经营者的违规运营、政府管理者的监督不力、正确消费观念的缺失、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2)对策:对此各国应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2009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农业:耕作工具、灌溉工具、畜牧工具的不断发展。
2.手工业:纺织工具、制瓷工具和冶金技术的不断进步。
3.劳作方式: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劳作方式出现。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劳动人民的智慧、政府重视推广、注重经验总结和传承,使耕作工具、灌溉工具、豢养驯化禽畜的工具设施都得到发展。
1.耕作工具的变化及对耕作方式的影响
时代 中国时期 工具 耕作方式
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石斧、石刀 刀耕火种
青铜时代 商周时期 少量青铜农具;骨耜、石锄等 石器锄耕
铁器时代 春秋战国以来 各种铁农具 铁犁牛耕
2.灌溉工具: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作用:(1)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金属耕作工具的发明,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使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3)人类从汲水灌溉到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再到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得更多的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演进与经营方式
1.手工业生产工具:在纺织业方面,原始社会出现骨针、陶纺轮,汉朝能够使用提花机,元朝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在陶瓷业方面,出现坯车、匣钵、支钉等工具;在冶炼业方面,用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用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
2.手工业经营方式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产品 官府管理,产品供官府和皇室使用 产品进市场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贡赋,很少进入市场
优势 规模大,资金原料充足,技艺高 市场为导向,改进技术和管理
劣势 管理落后,工匠生产积极性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 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受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始终从属于农业,手工艺部门不断增加,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南移;手工业具有封闭性,手工技艺世代传习。
(2)原因: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突出主要得益于政局稳定,政府政策的推动;农耕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工匠技术经验的积累与改进;税制改革等使国家对民众人身控制减弱的影响。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家庭式劳作
(1)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2)古希腊、古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庄园式劳作
(1)古罗马: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2)庄园式劳作方式在中世纪欧洲长期存在。
(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就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
(1)概况: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爆发,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
2.生产模式: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
3.近代化: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迈向工业时代。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1)原因: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2)影响: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工厂的广泛建立,工厂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
(1)特征
它呈现出大规模,集中劳动;流水线,协同劳作;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的纪律意识;机器生产,工人倒班制;统一原料的特征。
(2)影响
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彻底摆脱封建行会制度的束缚,最终确立了以工资形式支付报酬的、自由的雇佣劳动制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推动了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促进了英国议会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重了工人劳动强度。工厂制度下,近代标准化生产出现,其使各个生产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促进了科学管理,为有条不紊的社会大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城市化: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恶劣。
2.交通革命: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缩小了城乡差距: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大量人口从乡村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时间观念的增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5.初等教育推广: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6.问题与解决: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健康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通过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科学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社会发展: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3.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美苏对峙大力进行新科技研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及科学理论的突破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局限: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现代科技进步的特点
1.涌现的大量科技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1.农业、手工业发展: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商业发展: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
3.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伴随着商业的发展,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东西方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业贸易。商业活动一般包括商人、货币、市场、商路、商品、商业机构、股票、证券、信贷、契约、商业立法等要素。
中国古代商业
时期 基本史实
商周 商朝已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工商食官”(设官统一管理商人、工匠,为官府服务)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私商出现; 战国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并被后世延用
秦汉 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西汉时期,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隋唐到两宋 (1)唐朝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北宋出现最早纸币 (2)唐宋城市不同:①空间上,唐代实行坊市制;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出现街市,草市更加普遍。②时间上,唐代城市活动受到严格时间限制;宋代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晓市。③功能上,唐代城市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宋代城市经济、娱乐功能增强,如瓦舍
明清 (1)原因: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一条鞭法等税制改革推动;交通便利;新航路开辟,白银流入中国 (2)表现:上述因素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商帮兴起,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广泛使用,出现钱铺、庄票等 (3)对外贸易:实行朝贡贸易,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不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2.信贷:古代世界信贷的发展具有偿还性、增值性、流通性的特点,以流通性为基础,以安全性为条件,以收益性为目标。
3.商业契约:商业契约有利于维护契约关系双方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商品交换活动的有序进行,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三、商业发展的影响
1.经济: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与发展,如资本主义萌芽、租佃关系;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推动了市场扩大;推动了货币统一与新货币的产生。
2.政治:冲击了等级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3.思想文化:推动文化的个性化、世俗化、平民化。 促进新思想产生,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
4.社会关系:市民工商阶层壮大;推动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5.社会生活:推动了文化与文明交流,丰富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世界市场: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商业经营方式: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股份制贸易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
3.贸易格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时间 事件 手段方式 形成阶段
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殖民掠夺、国际贸易 开始形成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20世纪初最终形成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贸易中心转移: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纷纷出现。
3.商品品种的增多: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1)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2)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有所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加强金融与贸易的协调,对内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改革,但以失败告终;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成效卓著。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社会主义国家:①1922年苏联成立,并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②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这使得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资本主义国家: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②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国家
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②中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3)第三世界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这些国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贸易形式发生变化: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人们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稳定了二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美国霸权的维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发展
(1)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劵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然而,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兴起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1.村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出现,人们筑屋定居,村落产生。
2.集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集聚的地方形成集镇并发展起来。
3.城市: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和古代中国孕育了不同特色的城市。
一、村落的产生
村落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集镇的出现
1.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2.表现: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3.影响:集镇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沟通了城乡,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的交流; 推动了城市化。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城市的产生
发展与特征
产生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城市
中国 布局 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发展 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周朝 ①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及规划都有规定 ②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西方 古希腊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中古 欧洲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3.东西方城市的不同
(1)中国:中国古代的城市中正有序,中轴对称,宫殿、官署、宗庙多居中;强调等级与礼制; 功能区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时空限制逐渐放宽;城市的区域分布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2)西方:西方城市功能多样,宗教和公民政治活动受重视,贫富居民混居,布局较为自由。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土坯、木材 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古埃及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中国 木、砖、土 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古希腊、古罗马 木、石、砖、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古印第安 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的帐篷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工业革命:18世纪以来,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猛。
2.城市化: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发展不平衡。
3.居住条件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城市化的演进
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制度变迁和政府政策,促进或阻碍城市化的进程。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
2.世界: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3.中国
(1)近代中国: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活跃,通商口岸的开放等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2)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1.居住条件的改善
(1)19世纪中后期,美国人发明了电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2)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城市服务
(1)社区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2)生活服务:购物中心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全面,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1.世界:自来水与排水系统、煤气灯、电灯、电报、电话、地铁、电车、汽车、自行车越来越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2.中国: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2)城市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活动的聚集地,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
(3)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在城市的企业相互交流,人员的自由流动,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4)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断发展,成为各国或各地的文化中心,改变了社会生活习俗。
2.消极影响: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加剧。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1.陆路交通:古代东西方都修建人工道路连接各地,近代铁路交通和公路交通逐渐发展起来。
2.水路交通:中国古代通过修建运河加强沟通,近代法国、荷兰等国也大量修建运河。
3.海路交通:古代东西方都对海洋进行了探索,近代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陆路
(1)罗马帝国的道路连接罗马和各行省。
(2)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3)汉代丝绸之路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4)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5)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运河
(1)春秋时期,吴国开凿邗沟;秦朝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和岭南的交通捷径。
(2)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3)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目前仍在通航。
(4)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中国
(1)西汉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3)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
(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西方
(1)古代: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维京人、阿拉伯人等在海洋开展活动。
(2)近代: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火车与铁路交通
(1)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2)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3)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①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②京张铁路:1909年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轮船的产生与发展
(1)近代西方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②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③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2)近代中国
①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②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③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
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1.在经济方面,交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布局变化;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强了各地联系;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2.在政治方面,交通发展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便利了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3.在生活方面,交通发展便利了人们出行,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们的规则意识;推动了社会转型。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科技发展:第二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陆路交通: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发展起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发展迅速。
3.海路交通: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4.航空运输:20世纪以来航空业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汽车的发展: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汽车逐步成为重要交通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2.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二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3.高速铁路的发展: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4.航运业的发展: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1982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二、航空的发展
1.世界
时间 概况
1903年12月 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
1914年 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
1919年 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20世纪70年代 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2.中国
(1)1950年,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开通了中苏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
(2)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38个,飞机3 818架,定期航线5 521条。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交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3.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现代时间观念增强:严格按照时、分、秒进行细分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交通拥堵现象出现: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4.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疫病流行:古代东西方都爆发过数次影响范围广且危害严重的疫病。
2.防疫举措:古人逐渐重视公共卫生,同时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加强对疫病的防治。
3.中医发展:中医在发展中建构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
4.西医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一、历史上的疫病
1.原因:灾荒严重,经济衰退;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社会秩序混乱;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落后,公共条件差等都加速了疫病的流行。
2.特点:历史悠久、多源频繁发生、多与天灾年祸战争有关、患者范围广、城市多于农村、随人口迁移而扩散。
3.影响
(1)疫病造成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粮食短缺,饥荒严重。
(2)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3)使人们精神受到冲击,出现信仰危机,有利于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
(4)造成社会秩序混乱,道德危机,政局动荡,国家衰落;瘟疫横行使得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
(5)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了疾病的传播范围,客观上推动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4.公共卫生与疫病防治
(1)重视公共卫生:古罗马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
(2)疫病的防治: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
(3)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①古代中国: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②古罗马: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
(4)近代:近代医学的进步、牛痘接种法的发明、巴氏消毒法的应用、青霉素的发现等有效控制了很多疫病的传播。
二、中医药的成就
1.古代中医的成就
理论与 临床诊断 (1)战国时,扁鹊已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2)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3)东汉晚期,华佗创制了“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4)东汉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 (5)唐朝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6)针灸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针灸铜人)
药学 (1)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2)明朝李时珍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著成《本草纲目》,这部著作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方针;中医典籍的整理,秘方验方的挖掘,中成药制剂的开发;2015年,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中医的时代价值
(1)有利于人民健康,具有医疗价值。
(2)中医产业现代化,具有经济价值。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文化价值。
(4)发掘和创新中医资源,具有科技价值。
(5)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西医的传播: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
2.西医传播的影响
(1)有利于医学近代化发展。
(2)有利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
(3)有利于西方思想传入,启迪民智,改变陋习。
(4)有利于中医自我革新与科学化。
(5)也出现了过于否定中医的现象。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西方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2.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改革开放后,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并影响到乡村,乡村的卫生条件也有所改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