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综合复习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综合复习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课讲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由贵族制到官僚制的发展历程。自秦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通过中央中枢权力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体现出专制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奴隶制国家建立与发展时期——夏、商
(1)夏禹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夏启了打破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2.奴隶制国家完善时期——西周
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比内外服制更进一步;宗法制与分封制相配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另外实行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
3.社会转型时期——春秋战国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2)等级森严。
(3)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5)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1)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权力加强。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2)三公九卿制:丞相统领众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两汉: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削弱丞相权力。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④东汉时期,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使行政权;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4)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朝:废除中书省和宰相;设立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
(1)两汉: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二级制。②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②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朝:为州、县二级制;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6)明朝: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其权力;又向各省派巡抚、巡按。
(7)清朝:形成省、府、县三级制。巡抚为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3.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
(1)山川形便:秦汉以来,以自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边界。便于行政管理和居民交流,但容易产生割据局面。
(2)犬牙交错:行政区划打破自然地理疆界。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但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受限。
(3)两大原则在历代都有运用,整体来讲,从秦到唐,犬牙交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宋代以后,犬牙交错更为普遍。
4.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1)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宰相被废除。
(2)地方: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节课讲述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过程及基本特征。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
(1)雅典民主制:①内容: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大部分官员由抽签产生;公民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②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2)斯巴达寡头政治:①王位世袭,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②长老会议员终身任职。③监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2.古罗马
(1)共和国:贵族寡头政治
①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
②实质: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2)帝国:君主独裁统治
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3.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局限
公民只占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特征
(1)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2)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重要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2.法国的等级君主制
(1)确立:14世纪初,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2)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3.英国的议会制度
(1)确立
①13世纪初,英王约翰被迫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②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③14世纪,英国形成议会制度。
(2)特点: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2.英法等国出现君主制的原因及作用
(1)原因: ①工商业发展;②强化王权的需要;③自治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
(2)作用: ①推动工商业发展;②利于强化王权;
③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奠定基础: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国王权力受到议会、法律制约。
(3)逐步发展:18世纪,内阁制度逐渐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4)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权力不断下移。
2.美国联邦共和制
(1)背景: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2)确立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
(3)宪法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权,分权制衡。
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3.法国共和制
(1)背景: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
(2)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4.评价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1)积极作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2)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节课讲述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建设经历了由“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到“向社会主义苏联学习”再到“走自己的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1949)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
(1)确立共和制度: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
②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③评价:进步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局限性:因人设法,违背民主宪政原则。
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1)政党政治
①开始尝试:辛亥革命后,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失败:宋教仁被刺杀;二次革命被镇压;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③特点:政党林立,党派斗争激烈; 不成熟,各派政治力量分化重组; 未能实现政党政治。
(2)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及影响: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3.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1)训政
①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②内容: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政权,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职权;国民政府执行五项治权;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
③实质:国民党一党专政。
(2)“宪政”
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结果:国民党政权统治崩溃。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1931-1937)
(1)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2)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3)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1937-1945)
(1)措施
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②设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③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
(2)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解放区的人民政权(1945-1949)
(1)措施:在解放区设立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2)作用: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理论探索: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主要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正式建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性质: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③作用: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挫折:1957-1966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⑤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基本政治制度
①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完善:改革开放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上制度化轨道。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发展与完善:2019年10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本节课讲述中国不同阶段变法和改革的原因、主要措施及作用,集中反映了改革的曲折性、艰巨性和必然性。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
(1)背景:①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不断。③阶级:地主阶级壮大。④思想:百家争鸣。
(2)目的:富国强兵。
(3)措施:①经济:废井田,奖励耕织。②政治:什伍连坐,建立县制。③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使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奠定基础;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
(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措施:①政治:俸禄制,迁都洛阳。②经济:均田制、三长制。③习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3)意义:①政治:巩固了北魏政权,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②经济: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加快了民族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北宋——王安石变法(拯救封建危局)
(1)背景:①内忧: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②外患:北方游牧民族袭扰。
(2)目的:富国强兵。
(3)措施:①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②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用人唯才。
(4)结果:初期成效显著。但因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后被废止。
4.明朝——张居正改革(拯救封建危局)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措施:①政治上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经济: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结果: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与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西方近代思想传入,康有为、梁启超等宣传维新思想。
(2)内容: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3)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4)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政治斗争经验;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②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
③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清末新政(1901-1911)
(1)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2)措施: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3.中华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政局动荡,以失败告终。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
(1)内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2)意义: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1956-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标志: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2)挫折:由于“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
(1)进程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④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⑤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2)内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
(3)意义: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节课讲述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以及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先秦
①世官制:实行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特点是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荐举功劳制:实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2)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汉朝察举制:汉武帝推行,先考察后推举的人才选拔制度;形式上分常科和特科。
(4)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①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
②中正官依据家世、道德和才能为州、郡士人评定资品,授予官职。
③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2)刺史制: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制举和常举。
(4)作用
①积极:打破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社会流动性加强;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更加公开公平,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②消极: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束缚思想,对科技、社会进步产生消极作用。
2.官员考核
(1)隋唐:尚书省吏部考核官员。唐朝考核标准为品德和才能。
(2)宋朝:制定严格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2)宋朝: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科举制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但时断时续。
(2)明清:①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②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
④南北卷制度:南北榜争反映了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南北卷制度的形成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王朝统治。
2.官员考核
(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监察百官,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本节课讲述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和影响。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政治:传统官制的弊端:“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造成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2.经济(根源):工业革命开展,要求扩大政府职能,提高官员素质。
3.文化: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地参与政府工作。
4.思想: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要求公平、公正的选官机制。
5.外因:中国科举制提供借鉴。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国最早建立
(1)原因
①经济:19世纪中叶,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②政治:19世纪,英国的两党制日益成熟。“政党分肥制”存在严重弊端。
③社会:19世纪,国家管理职能急需扩展,人们要求平等地参与政府工作。
④军事: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战败,引发国内对政府不满,内阁被迫改革。
(2)过程
时间 选官制度 措施
17、18世纪 恩赐官职制 应对弊端的措施:18世纪初,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18-19 世纪早期 政党分肥制 应对弊端的措施:19世纪初,英国政府官员分政务官和事务官(文官)
19世纪 中期 近代文官制度 1854年,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为文官制度建立奠基
1855年,建立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870年,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建立起文官的退休和晋升制度,不同等级的文官根据功绩和资历晋升
(3)意义
①政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巩固议会改革成果。②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社会:提高女性地位。
2.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
(1)美国:1883年,美国建立了文官制度。
(2)其他国家:二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最终建立了文官制度。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工作隐名;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2.评价
(1)积极: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完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消极: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过多,影响政府工作效率;未触及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3)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3.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趋势
(1)扩大招考范围,增加量化考核的标准。
(2)调整文官结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文官综合素质。
(3)精简文官层次,加强文官间的交流。
(4)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效率。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本节课讲述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化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加设新内容: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③“新政”: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④废除科举:1905年,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2.选官制度改革
(1)时间:清末新政开始后。
(2)措施
①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
②选官制度改革: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1905年,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3.评价:具有中体西用的特点,并未真正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考试制度
(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①官员选拔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评价:基本未实行,但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考试和甄别
(1)考试制度:1913年初,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2)甄别制度:甄别针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
(1)建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内容: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
(3)特点:①借鉴吸收其他制度;②考试权独立;③深受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影响;④具有更强开放性和平等性;⑤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⑥法律保障;⑦本质特点是为国民党一党的私利服务。
4.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
(1)选拔方式上,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另有甄别方式)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2)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对民国官员选拔制度影响深远。
(3)继承与发展,渐进变革。
(4)国民政府正式(或开始)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1)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后来又建立了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2)改革和完善: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3)规范化和制度化: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2.公务员制度
(1)建立原因:①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②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要求提高干部素质;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求更加公开透明的干部选用制度。
(2)建立过程:①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3)意义:①推动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
②利于选拔人才,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③利于干部廉政建设;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素质。
④利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⑤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4)特点:①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②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③中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
④中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⑤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领导职务任用交流制度。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本节课讲述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法治与教化的发展及两者关系的演变。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自西汉起,法律与礼教并用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手段。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背景
(1)西周:建立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2)东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
2.早期表现: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3.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人性观:人性善。
②代表人物及观点:孔子主张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人性观:人性恶。
②代表人物及观点:商鞅颁行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结果: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国重用法家思想,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2.魏晋——律令儒家化
(1)推动因素: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2)评价: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律令体系完备
(1)唐朝法律
①发展:唐高宗时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②特点:礼法结合,重视“孝”。
(2)唐朝教化
①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②基层教化: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4.中华法系的特点
(1)礼法结合,法律儒家化; (2)法律为君主专制服务,实质仍为人治; (3)刑法发达,民法薄弱,司法从属于行政;(4)法律形式多样,自成体系; (5)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不断继承发展。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沿用唐律,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963年编纂《宋刑统》。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1)背景: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2)内容:①宋朝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朱元璋的“六谕”,逐渐带有强制力。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
(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3.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与实质
(1)特点:①法律维护皇权统治。
②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理论为基础。
③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
④诸法合体并用,司法隶属于行政,无独立审判权。
(2)实质:君权神授。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其实质就是以精神力量加强现实统治。
4.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与方法
(1)强调示范,树立榜样。(2)设官教民。(3)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4)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5)注重学风与世风的密切关系。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本节课讲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以及宗教伦理与教化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渊源
(1)罗马法:①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②罗马帝国时期,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日耳曼法: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
(3)教会法: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2.发展
(1)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①背景:11世纪,诺曼王朝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②形成:12世纪前后,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
③发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④完善:17世纪,“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大陆法系(民法系)
①13世纪以后,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②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③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
(3)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2.特点:(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分权制衡,立法和司法独立。
(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和无罪推定。
3.局限性:(1)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财产多少决定法律地位的高低。
(2)黑人、妇女等个人权利的认定逐渐改进。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宗教改革前的基督教
(1)教会活动或主张
①搜集和抄录经典。
②开办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天文、音乐等。
③教会介入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④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的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
(2)评价
①积极:保存了古典文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消极: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1)教会活动或主张
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
②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③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2)评价
①积极: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反对教皇权威,促进文化普及。
②消极: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迫害“异端”,引起宗教冲突。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本节课讲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成就: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4年宪法等法律、法令。
(2)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
(1)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
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2)完善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④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⑤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我国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定过程的特点
(1)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立法。
(2)立法公开、透明、严谨。
(3)重视民意,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
(2)劳模代表:孟泰、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华罗庚。
(3)表现: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后: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
(1)背景: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最响亮的口号。
②20世纪90年代: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
1994年,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③2001年: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④2012年:中共十八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本节课讲述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不同阶段的民族关系,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设立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1)设立官职: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①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
②西北:设“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实行羁縻管理。东北设乌桓校尉。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魏晋南北朝
少数民族内迁,迎来民族交融高潮,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交融,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2.隋朝
(1)民族关系: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2)边疆管理:在边疆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
3.唐朝
(1)民族关系: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会盟。
③南诏:唐朝加封南诏王,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2)边疆管理:主要机构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4.两宋时期
民族政权长期并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民族关系:“行汉法”;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
(2)边疆管理:对西藏实行行政管理;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2)边疆管理:①北方:修长城;布军镇;开放马市,与各族开展贸易。
②东北、西北、西南:设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进行管理。
③西藏: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3.清朝
(1)管理机构: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管理:①联姻: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军事斗争: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册封: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和驻藏办事大臣。
④“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4.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特点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民族政策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安抚政策,还通过联姻、册封等方式加强联系。
(4)民族政策具有继承性,沿用前代民族政策并有所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秦汉: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开辟丝绸之路。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
3.隋唐: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
4.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5.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畅通。13世纪,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留下了《马可·波罗行纪》。
6.明清
(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
(2)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①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②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朝皇帝的拒绝。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本节课讲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以及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条件
(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①背景: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宗教改革运动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②表现:1534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2)民族语言的形成: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3)民族意识的觉醒: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建立: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原因:国家主权意识加强,人们希望通过建立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2)概况:①奠基: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出版,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②产生: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国际法产生。
2.外交制度的建立
(1)建立: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2)发展: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起维也纳体系,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
3.评价
(1)进步性: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局限性:无法消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②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③一战后国际联盟的成立,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
(2)概况:①因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及“全体一致”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
②《非战公约》也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②1945年6月,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2)概况: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涉及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
(3)评价:①积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②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本节课讲述当代中国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的历程和历史意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历史原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2)现实要求:①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
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③民族问题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2.建立过程
(1)1947年5月,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2)初步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3)正式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1955年10月,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1958年3月,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6)1958年10月,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7)1965年9月,成立西藏自治区。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2.表现:(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纳入法制轨道。
(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作用: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意义
(1)政治: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文化:促进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本节课讲述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外交主要成就。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背景:国际: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对峙,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国内:新中国成立,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内容:确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3)成熟:1954年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4)成就:与苏联等国建交;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两只拳头出击,争取中间地带
(1)背景: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成就: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
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1)背景:国际:①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②美国霸权衰落,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国内: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恶化,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③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需改善中美关系。
(2)成就:①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迎来建交高潮。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全方位、不结盟
1.背景
(1)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国际: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成就
(1)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3)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4)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
(5)进入21世纪,中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6)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成就
(1)政策: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2)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互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4)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3.特点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意义
(1)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推动国际关系发展。
(3)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4)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启示
(1)国际格局演变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冷战思维,求同存异。
(4)要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5)尊重政治文明多样性,奉行多边外交,推动经济全球化。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本节课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货币演进历程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完善过程。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
(1)最初: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2)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4)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5)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6)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7)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8)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2.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
(1)晚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2)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①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将白银收为国有。
②1948年,发行金圆券,后发行银圆券。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3.中国现代人民币的发行
(1)发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作用: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中国货币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1)演变趋势:①材质转变:从自然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
②制式统一:由形状多样到规范统一形状。
③铸币权:由地方逐步收归中央。
④文书从计重到纪年: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转变。
⑤铸币方式:由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
(2)演变原因:①手工业、商业发展。②统治者发展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③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交换频繁。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背景:①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②工业革命开展,英国国力强盛。
(2)确立: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3)特征: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4)作用:①积极: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黄金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各国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由此造成清偿手段不足,严重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作用有限。
(5)崩溃:①原因:根本原因是黄金供求的矛盾和分配的不平衡。直接原因是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②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形成: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固定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①世界:稳定了国际金融;促进了国际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②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5)瓦解:①标志: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②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缺陷;日本、欧洲的崛起;经济危机等因素使美国经济实力及地位下降。
3.当代世界货币格局——牙买加体系
(1)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2)内容:①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②美元仍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上升。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本节课讲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化趋势,以及近现代中国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
①内容: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②意义: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承认私田合法,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秦汉时期
赋役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
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3)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
(4)唐代: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①租庸调制:实行的前提是均田制,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两税法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意义: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提供经验。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
(5)宋代
①税: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
②徭役:征收代役金,徭役繁重。
③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6)元朝
①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
②税粮外又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7)明朝
①初期: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主要征收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②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通量增加;赋役繁杂,百姓负担沉重;政府财政困难。
意义: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农业、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和白银货币化,利于货币地租的发展。
(8)清朝
①内容:康熙时期: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
②意义: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隐匿人口现象减少。
2.主要内容
(1)丁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2)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3)田赋: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
(4)徭役和兵役: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力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3.调整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传统税制存在弊端; 生产力的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
(2)意义:①政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经济: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③其他: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为后世提供借鉴。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关税制度
(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
(2)演变
①古代:起源于西周时期;存在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
②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③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198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2.个人所得税制度
(1)含义: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2)起源与演变
①起步: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正式确立: 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本节课讲述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户籍制度的演变、基层管理组织以及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的重要措施。
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1.目的
首要目的是赋役征发;其次为扩充兵力、强化基层管理、保障社会治安;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
2.演变历程
(1)战国: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3)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4)隋朝:重新核定户籍。
(5)唐朝: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6)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7)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8)明朝:以职业定户籍,造“黄册”。
(9)清朝: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特点
(1)分类管理:如秦朝分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明朝:民籍、军籍、匠籍等。
(2)功能多样:加强中央集权与基层管理,征发赋役等。(例如汉代编户制度既是一种户籍与用于征发赋役的制度,又是一种基层行政管理制度,限制民众自由迁徙和职业变更)
(3)趋势: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日益减弱,明清时期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逐渐分离。(如清朝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彻底隔断了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联系)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古代中国的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和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
2.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相互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原因
(1)经济: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2)政治: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中央集权制度为社会救济和优抚提供保障。
(3)思想:受儒家仁政、佛教慈悲观念、宗族观念的影响。
2.表现
(1)仓储制度: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重视官方储备,提倡民间积储。
(2)养老尊老:①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专门机构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③明初,政府优抚高年平民。
(3)宗族救助:北宋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
(4)慈善组织: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特点
(1)起源早,不断发展完善。
(2)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宋朝以前主要由政府救济,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3)保障对象多样,范围广:既有灾民,也有特定的弱势群体,救助涉及衣食住行、婚娶丧葬等范围。
(4)手段、方式多样:出台法律;设置慈善机构;建立仓储制度;赈济钱粮、减免赋税、以工代赈;宗族救助等。
4.意义: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维护统治。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本节课讲述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发展脉络、表现和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奴隶社会——古希腊时期
(1)特点: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内容: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2.封建社会——西欧中世纪
(1)庄园: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
(2)城市:10—11世纪,城市兴起后,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资本主义社会——近代、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
(1)近代
①背景:政治: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日益加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步确立;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
思想:民主启蒙思想与人文主义的传播;
其他:继承地方自治传统。
②代表: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美国: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
法国: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
(2)二战后
①表现: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②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3)20世纪80年代以后
①表现: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②作用: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国家
(1)建立原因:①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开展。②政治:阶级矛盾尖锐。③社会救济制度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建立:①英国:17世纪初,颁布了济贫法。
②德国: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③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3)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
(4)评价:①进步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2.现代中国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2)过程:①新中国初期:195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3)作用: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