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清单】
【课标清单】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3、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4、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问题清单】
问题1.中华文明起源有什么特点?
①沿河而居、地处大河冲积平原;(大河文明);
②“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多元逐渐走向一体;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主干核心);
③源远流长;(悠久性);
④文明的原生性特点(原生性、本土性,四大文明古国)
问题2.生产力发展是如何促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
新时期时代社会晚期(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产生阶级(早期贵族和早期奴隶)——阶级矛盾、部落战争加剧——政府、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社会强制性公共权力)出现,国家开始形成——文字记录管理。
结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原始社会逐步转向文明社会的根本动力
问题3.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的特征有哪些?
政治 血缘部族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部族色彩浓厚,“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
神权色彩 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森严等级 森严的尊卑等级结构秩序(分封制为例)
结构松散 国家结构比较松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分权);
未形成明确法制 尚未出现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经济 生产力落后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生产工具,少量使用青铜,处于石器锄耕的劳作阶段);
集体生产 集体生产耕作阶段(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导致了当时的生产经营处于千耦其耘);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文化 文字 出现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礼乐等级文化 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礼乐等级文化盛行;
天命观 出现和存在天命观为主;(君主的权力是"天"授予的,是"天命");
率民事神到敬天保民 由商代的“率民事神”到西周的敬天、重德和重民的观念
问题4.运用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析东周的社会变革
铁制工具和牛耕推广

农民开辟更多“私田”,不肯尽力于“公田”

井田制始瓦解(表现:公田被普遍抛荒;私田逐渐转化为私有土地,数量增多)

各诸侯国为增加财政收入,刺激经济发展,实现富国(诸侯国以前主要从公田收税增加财政)

春秋税制改革(公田私田一律收税)—客观承认土地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
关系现;主观上促进诸侯国富国强兵

诸侯(奴隶主贵族)(收私田赋税)—卿大夫(分化出新兴地主阶级)不愿交税

诸侯国君和卿大夫两者产生争斗(本质:分封宗法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夺权)

战国变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封建化政权(郡县制和任官);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反映出的唯物史观和本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问题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历史实质、主要表现和历史影响有哪些?
根源 生产力 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表现 生产方式 由井田制瓦解(土地国有、集体耕作)到土地私有制形成(个体耕作)
政治体制 由分封制瓦解(地方分权)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
世官制(世卿世禄)逐渐被任官制取代(君主任命)
阶级关系 奴隶主和奴隶阶级转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士阶层的崛起
教育文化 由学在官府转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文化发展
工商业 由“工商食官”(政府垄断经营管理)到私营手工业和私商活跃
民族关系 戎狄蛮夷与中原频繁往来,产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
本质 封建转型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影响 社会发展 反映和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国家趋统 推动了诸侯国的改革强大和国家趋向统一
社会经济 变革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央集权 变革加剧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形成
百家争鸣 推动了思想的活跃繁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封建后世 奠定了整个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基础
问题6.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历史原因、目的、成果、主要典型、评价)有哪些?
原因 经济基础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阶级基础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强大和士阶层崛起;
客观形势 兼并战争日趋剧烈,诸侯国面临生存压力
目的 富国强兵
成果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官僚制)国家在各国建立
代表 商鞅变法 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开始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军功爵——社会转型)
强制把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增加国家赋役)
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经济上社会转型)
实行什伍连坐(执行配套措施)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中央垂辖管理——政治上社会转型)
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长、广、彻底)
影响:潮流: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转型: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富强: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奠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问题7.百家争鸣的(背景、内涵、核心主张尤其是治国主张、历史评价)有哪些?
背景 根本上 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引起意识形态的反应(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
经济和阶级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
教育上 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学术下移,文化知识向民间传播
统治需要 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大动荡时代,诸侯国争霸兼并需要)
代表 儒家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阴阳家 邹衍为代表,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科学认识
道家 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墨家 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其思想集中概括为:集权观、法治观、改革观)
评价 变革反映 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反映,是社会大变革的重要表现
思想解放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社会转型 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转型
奠基文化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文化包容 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问题8.秦面临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巩固统一的措施、产生的效果影响及统一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问题 解决措施 效果影响
战国后期的分裂 军事层面的统一 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控制;击退北方匈奴的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形成初步统一的局面
分封制的弊端 制度层面的统一 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颁布推行法律 建立起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经济文化的分裂 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统一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直道、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有利于国家政教推行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方便了经贸、征收赋税和财政管理;有利于加强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
思想人心的不归一 思想层面统一 “焚书坑儒” 反映了思想文化专制和秦的暴政;摧残了文化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统一多民族国家 开创和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祖国疆域 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使祖国疆域的扩大和初步奠定
民族交融 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逐步交往交流交融
全面发展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
政治体制和格局 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且不断完善
郡县制 特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区别于分封制地方分权模式); 郡县长官不得世袭 (区别于按血缘关系世卿世禄的世官制)
意义 中央集权制重要环节和表现,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制度层面)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发展 (国家层面)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重要标志 (政治趋势)
问题9.汉初存在的社会问题、汉武帝(主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及针对性效果意义有哪些?
社会问题 解决措施 效果意义
经济残破 黄老“无为思想”、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王国威胁 汉景帝军事平叛;汉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酎金夺爵、刺史制度、改革币制 分化削弱侯国,打击了地方豪强;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
匈奴边患 武帝之前多次和亲;汉武帝多次北击匈奴(军事打击);派张骞出使西域(外交) 基本解决了战国以来的匈奴边患;有利于边境的稳定和开发;拓展了国家疆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战争财政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改革币制、算缗告缗 加强了经济统制(经济中央集权);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保障了汉武帝多次开拓疆域的战争
治国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了思想控制,实现了思想上的专制和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认识 汉初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统治者积极有效地社会治理;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开创性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