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课题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教学目标1. 从课标要求来看,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及其特征,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2.从学科素养目标来看,要正确认识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明确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培养科学精神;能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公共参与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2. 把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主要特征。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首先大家想一想,如果思维有形状,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有人喜欢钻牛角尖,那么他的思维大概就应该是一条弯曲而没有方向的曲线;有人喜欢一条道走到黑,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这样的人的思维大概是一条直线;缺少逻辑思维的人,或者说偏向感性思维的人,大概是一些缠在一起的曲线;通常的人,会用二分法来认识世界,这样的人的思维方式,更像一棵树。 (学生简要回答后进行总结)可见,标准不同、目的不同,思维的形态各不相同。 【新课教学】思维形态以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类型: 1.从思维的方向看,可以分成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向不同方向发散,聚合思维则是向同一方向收敛。如: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太阳、鸡蛋、篮球、地球、汤圆、休止符、句号……(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这就是运用了发散思维。谁是作案人?——公安人员收集各种痕迹、物证、人证……最终确定了罪犯,这就是运用了聚合思维。 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分成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是整体地认识对象,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分析思维是分别认识某一事物,如对于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的火灾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灭火,这里需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这个“禅师和老婆婆”的对话内容,发现禅师是辩证地看待问题,而老婆婆则是看问题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我们把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形态称之为辩证思维,而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形态称之为形而上学思维。 (活动探究一)小组活动探究 阅读教材第五页的“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一百多年来,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材料二:在《和平是一棵树》这首诗中,诗人写道:“和平是白天鹅的翅膀,是翅膀掠过宁静的湖水,是水底映出的云影;和平是开向四方的门,是门里圆桌上斟满的红酒,是酒上照耀的灯……”比较上述材料在思维上的差异? (学生小组探究分享探究成果) 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全人类都希望和平与发展。因为全球命运与共,所以,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这是通过因果关系推理来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属于抽象思维。 将和平比作白天鹅、湖水、云影等,用形象思维的语言表达,运用想象、联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则属于形象思维。 教师总结: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思维可以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基本形态。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并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两个基本形态。 以表格形式,对不同的思维形态进行汇总。 (活动探究二)小组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六页,完成探究与分享。小明与小芳讨论速修哪门课时,针对思想政治课中的“逻辑与思维”,两个人有以下对话。小明问:学习科学思维方法有用吗?小芳回答:当然有用啦,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嘛。小芳的话,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推理: 知识创新的工具是有用的, 科学思维方法是知识创新的工具, 所以,科学思维方法是有用的。 学生思考两个问题:这几个判断分别由哪些概念构成 结合此例,剖析抽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指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继续探究这幅图中隐藏的玄机。让学生说说这幅图中能看到什么? 教师点拨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形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教师:我们再来通过下面的例子加深对这两种思维基本形态的理解:谈一谈:草地上有两只羊,如果你们是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与理解呢?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没有位移;小羊漫步,在做机械运动。 数学家:1+1=2。 我们发现,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的思维均为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艺术家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当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它们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区分的两种思维的基本形态,两者都来源于实践,相辅相成。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们来进行课时演练,完成两个题目。 1.杜甫在《春望》中所写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这表明形象思维具有 A.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B.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C.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答案是D。 2.“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属于抽象思维的哪一种思维形式 A.概念 B.推理 C.判断 D.想象 答案是C。 【课堂小结】最后,我们来进行课时小结。(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