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广东专版】2024年中考二轮道德与法治复习学案 专题7 依法治国 学案(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专题·广东专版】2024年中考二轮道德与法治复习学案 专题7 依法治国 学案(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考热点专题7:依法治国
热点素材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023年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外关系法。会议表决通过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万国邮政联盟组织法第九附加议定书》的决定、关于批准《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的补充议定书》的决定。会议经表决,通过了第六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热点素材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热点素材三: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印发《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宪法定位,坚持系统集成,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抓实基层。
热点素材四: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遵守党规国法为目标。学习重点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国家法律。
热点素材五: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
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热点素材六: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聚焦突出问题,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热点素材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热点素材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热点素材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政法战线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热点素材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解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把握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内容建设;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创造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遗产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
热点素材十一: 日前,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共13章85条,明确了军事立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定了制定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权限;规范了制定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的规划与计划、立项、起草与呈报、审查、决定与发布、备案、修改与废止等具体程序,以及备案审查、清理汇编、适用与解释、体例规范等相关制度。
热点素材十二:2024年1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称,2023年共处分6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49.8万人、政务处分16.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从数字上看,最近几年纪委监委从立案到处分相关人员的数量整体上变化不大,2023年处理人员数量比前一年稍有增加,说明我国的反腐工作是持续发力的。“而这次在年度数据中单独列出了对行贿人员的处理数据,也说明了我们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力度,更有利于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对行贿行为形成更为有力的震慑。”
1.从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角度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8)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础)。
3.法治政府
(1)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5)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6)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7)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4.法治社会
(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5)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6)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7)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8)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5.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
(1)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7.宪法的相关知识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宪法原则、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4)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5)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相关内容
(1)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猜想1】新法新规
法治与和谐
材料一 北京市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人民群众反映实际困难和需求。下表是外卖小哥小张的经历:
外卖小哥小张的两次致电“12345”
第一次致电: 投诉:因社区部分单元楼号牌不清而严重影响了送餐速度,导致顾客吃不好、外卖小哥被投诉。
第二次致电: 表扬:该社区单元楼不仅装上了新号牌,连号牌样式都是自己推荐的,给为民办实事的基层社区干部点赞。
(1)小张致电“12345”从投诉到表扬的经历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为更好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除了上述法律的实施,还要以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形成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的社会氛围。
(2)上述材料共同向我们传递出建设法治中国的什么结论?
材料三 某校开展“探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制度元素”校园文化活动。下面是小善同学推荐的一则政治制度:
(3)请根据要求选择一种政治制度,仿照上面的格式,写出它的名称及其介绍词。
材料四 黔东南州开展“法治宣传走进芦笙节”活动;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开展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贵州毕节选聘383名法学法律专家建立市县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才库开展法治宣传……
(4)上述举措会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五 法治新时代,保护新生态。请赏析以下漫画:
(5)结合上述漫画,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加强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
【答案】(1)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公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等。
(2)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同时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等等。
(3)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
名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介绍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等等。
(4)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有利于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有利于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等等。
(5)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答: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出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非法捕捞、肆意开采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处置审判破坏高原生态的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公民要强化法治观念,切实履行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等等。
【分析】考点考查:政府的宗旨、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厉行法治的要求。
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公民,需要运用政府的宗旨、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张致电“12345”从投诉到表扬的经历→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为更好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除了上述法律的实施,还要以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形成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的社会氛围→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我国的政治制度,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4)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厉行法治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开展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贵州毕节选聘383名法学法律专家建立市县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才库开展法治宣传→有利于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5)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厉行法治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撒野”、“良法、严法”→厉行法治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猜想2】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一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充分说明这部法律顺应民意和民心,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材料二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
材料三 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材料一表明了法治的哪一要求 你如何理解法治的这一要求。
(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概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答案】(1)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理解: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观点:法比权大。理由:①权力由法律赋予(行使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②权力受法律约束(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①通过普法,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②通过普法,村民遵守法律,依法规范了自身的行为。③该村庄通过法治宣传,弘扬了法治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实现了村庄的有序、公平、正义。
(4)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分析】考点考查:法治的要求,宪法规范权力运行,依法治国 。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详解】(1)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实行良法之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充分说明这部法律顺应民意和民心,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可链接实行良法之治的教材知识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法治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可链接法治的要求的教材知识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4)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猜想3】法治中国建设
深化改革,共享荣光
【大国向前】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到访广东推进法律合作深化,并与深圳市政府续签相关合作安排;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于2023年4—8月组织约4.5万名香港高中学生赴广东省开展“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行程内容涵盖创新科技、文化遗产保育、历史文化及农业科技等主题活动……
(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香港社会各界频频赴内地参访有何意义
【民主向深】目前,我国地方立法主体共354个,地方各级人大建立了6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立法听取意见“直通车”作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制定修改了一大批服务国家大局、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3万余件,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完上述材料,小秦发出了以下感悟:
①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民主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我国坚持严格执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我国推进良法善治,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请你指出小秦感悟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生态向绿】“十三五”期间,我国15万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目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为此,同学们围绕“乡村生态治理”的话题,搜集了以下资料: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法规政策立法理念多以城市管理为背景,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水土不服”,缺少“乡土味”;分类垃圾箱、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炉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足,主动参与卫生整治积极性不高,仍存在乱扔垃圾、乱堆杂物等情况。
(3)请你围绕主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下列问题。
你得出的结论是(用句话概括):① ;
你得出这结论的依据是:② ;
你提出的解决建议是:③ 。
【答案】(1)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有利于香港地区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于增强香港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提升民族自信;等等。
(2)学生指出一处错误得1分,改正确一处得1分,共4分。例答:②错了,应改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错了,应改为我国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 ①推进乡村生态治理面临一些问题;等等 ②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等。 ③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加大立法力度,健全乡村生态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稳步建设;大力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等。
【分析】考点考查:“一国两制”、协商民主、依法治国、绿色发展
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一国两制”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香港社会各界频频赴内地参访的意义→联系有利于香港地区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于增强香港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提升民族自信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协商民主和法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民主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联系改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关键词②:我国坚持严格执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联系改为我国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绿色发展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十三五”期间,我国15万个行政村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联系推进乡村生态治理面临一些问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绿色发展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生态环境法规政策立法理念多以城市管理为背景,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水土不服”,缺少“乡土味”→联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
关键词②:分类垃圾箱、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炉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联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关键词③: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足,主动参与卫生整治积极性不高,仍存在乱扔垃圾、乱堆杂物等情况→联系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立法和绿色发展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立法不完善→联系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加大立法力度,健全乡村生态环境法规政策体系;
关键词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联系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稳步建设;
关键词③: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联系大力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朱某因对城区禁行三轮摩托车心怀不满,遂在网上编造、传播“兴宁老菜市发生人命案”的谣言。广东兴宁警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造谣者朱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朱某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法不可违。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分析朱某因造谣受到拘留的处罚,因此朱某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刑事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题文材料关键信息表明朱某的行为未损害他人民事权利,C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朱某是违法行为,故D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故选A。
2.“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广东、湖南等8个省(区、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督察期间,各督察组了解各地法治政府建设、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等情况。开展这一督察,是因为( )
A.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B.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相当落后
C.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 D.督查是法治建设的中心工作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正确认识。
A: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广东、湖南等8个省(区、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源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说法正确;
B: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有了很大成就,B说法错误;
C: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C说法错误;
D:严格执法是法治建设的中心工作,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北京怀柔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选人用人重要内容;浙江桐庐定制法治公交专线、法治公交站等普法载体,把法治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等形式让更多人提高法治素养……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此举( )
①有利于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②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③能够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④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①②④: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普法和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能够完善”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202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3347宗;公安机关共办理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53宗,捣毁犯罪团伙8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58名。这说明在建设法治广东进程中( )
A.严格执法得到有力保证 B.立法得到人民群众拥护
C.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 D.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厉行法治的认识。
A: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做法属于执法行为,A符合题意;
B:立法是制定或修改法律,题目没有涉及这一点,B不符合题意;
C:司法强调的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人民检察院监督法律实施,题目材料没有涉及这一点,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体现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广东省政府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法治政府建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B.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政府推进全部政务公开,不得隐瞒
C.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
D.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
ACD: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求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促进决策科学化;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故ACD正确;
B:不得隐瞒的说法过于绝对,B说法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6.2023年初,广东省高院院长龚稼立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报告指出,省高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2022年全省法院结案277.2万件,坚决维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材料表明( )
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监督实施主体
法治与德治在建设法治广东之中相得益彰
各级法院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公平正义的守护、宪法监督、法治与德治、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和把握。
A:题干材料中显示人民法院审结案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这表明了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追求的目标,A说法正确;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宪法监督实施的主体,B说法错误;
C:材料未体现在建设法治广东过程中德治的作用,C说法排除;
D: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51194件,超过前10年立案数总和;查处地厅级干部470人,是前10年查处人数的1.6倍。广东反腐减存量、遏增量取得明显成效,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说明 ( )
①广东纪检监察部门坚持违法必究 ②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官员违法更要严厉处罚 ④广东坚持依法治省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材料说明的是广东生纪检监察部门在依法反腐工作中取得的成绩,①④说法正确;从“查处地厅级干部470人”、 “老虎、苍蝇一起打”可以看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无论职位多高功劳多大,只要违反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的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官员违法也要平等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该题选C。
8.2023年11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利用当地的自助服务机,两地居民即可办理跨境政务服务。此举( )
A.说明“一国两制”是两地合作的基本方针
B.旨在落实“爱国者治港、港人治港”原则
C.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D.增进香港同胞福祉,改变香港的社会制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实践的认识和理解。
C: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利用当地的自助服务机,两地居民即可办理跨境政务服务。此举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深度合作、共同发展,故C说法符合题意;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故A说法错误;
B:旨在落实“爱国者治港、港人治港”原则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D:保持香港的社会制度长期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2023年3月21日下午,广东北江实验学校举行了“学雷锋”大型义卖活动。同学们义卖物品是在依法对自己财产行使(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财产权。
D: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处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财产进行处理处置。同学们义卖物品是在依法对自己财产行使处分权,D说法正确;
ABC:使用权:是指民事主体按照财产的性能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或生活的某种需要;占有权:法律上归谁所有的权;收益权:通过占有、使用、经营、转让等获取的经济利益;题干中同学们义卖物品是在依法对自己财产行使处分权,与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无关,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
10.4月19日至20日,全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现场会在汕尾召开。突出多元共治,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坚持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强化三治融合,以守正创新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要求( )
①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④要放手让基层党员干部无拘无束大干一番事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②③:分析题文,材料描述了新时代的“枫桥经验”,突出多元共治,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这要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基层党员干部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无拘无束,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打开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官网,不但可以一键查询法律法规、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结果等,对于相关单位出具的行政执法决定,网站也详细载明了复议监督和投诉举报途径。这是广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又一重要探索。对此。
小李同学认为:只要政府能依法行政,就能做到厉行法治。请你对小李的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小李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①政府能依法行政,这是建设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小李看到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厉行法治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③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④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厉行法治还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分析】考点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
能力考查:辨别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小李同学认为:只要政府能依法行政,就能做到厉行法治。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观点正误:错误。
论据①:政府能依法行政,这是建设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小李看到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厉行法治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
论据②: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论据③:厉行法治的要求。
论据④: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近年来,广东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用法治推动发展行稳致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2023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广东再次通过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广东出台《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推进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推进减免责清单制度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守正创新,依法履行审判职能,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成立普法讲师团,持续推进普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各环节
(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规范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的权利。请运用民主与法治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在对应编号上填写字母)。
①____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依法治国
②____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B.习近平法治思想
③____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民主管理
④党的十五大把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协商民主
⑤____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E.依法行政
(2)结合材料,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践行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答案】(1)①D。②C。③E。④A。⑤B。
(2)①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法律都成为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②严格执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该怎么管市场。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分析】考点考查:全面依法治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协商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厉行法治的要求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能力、运用教材知识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详解】(1)小问1:本题考查协商民主,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2:本题考查民主管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3:本题考查依法行政,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4: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5: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厉行法治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广东通过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可链接科学立法。
关键词②:广东推进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推进减免责清单制度→可链接严格执法。
关键词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守正创新,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可链接公正司法。
关键词④:东成立普法讲师团,持续推进普法工作→可链接全民守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学习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A同学:为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我所在基层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参与协商,研究出让群众满意的方案。
B同学:我叔叔是政协委员,他提交了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C同学:我们村有专门的人大代表活动站,各级人大代表都会分时段分批次在活动站接待群众,听取民意。
(1)三位同学分享的内容分别涉及哪些制度?
材料二 2023年10月18日广东省通报了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结果,深圳全省排名第一。深圳不断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行政执法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在一流法治政府建设中持续领跑。
D同学看到这则新闻说:“只要建设法治政府,就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2)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D同学的观点。
【答案】(1)A同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同学:政治协商制度;C同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D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行政执法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但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需要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方略;需要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需要公民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需要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综上所述,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公民、德治与法治共同发挥作用。
【分析】考点考查: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厉行法治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新型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基层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参与协商→可链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关键词②: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可链接政治协商制度。
关键词③:各级人大代表都会分时段分批次在活动站接待群众,听取民意→可链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D:只要建设法治政府,就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观点错误。
论据①: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论据②: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需要德治与法治共同发挥作用,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公民、德治与法治共同发挥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热点速递
考点链接
命题猜想
实战演练
PAGE
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考热点专题7:依法治国
热点素材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023年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外关系法。会议表决通过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万国邮政联盟组织法第九附加议定书》的决定、关于批准《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的补充议定书》的决定。会议经表决,通过了第六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热点素材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热点素材三: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印发《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宪法定位,坚持系统集成,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抓实基层。
热点素材四: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遵守党规国法为目标。学习重点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国家法律。
热点素材五: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坚持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系统推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
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热点素材六: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聚焦突出问题,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热点素材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热点素材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热点素材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政法战线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热点素材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解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把握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内容建设;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创造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遗产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
热点素材十一: 日前,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共13章85条,明确了军事立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定了制定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权限;规范了制定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的规划与计划、立项、起草与呈报、审查、决定与发布、备案、修改与废止等具体程序,以及备案审查、清理汇编、适用与解释、体例规范等相关制度。
热点素材十二:2024年1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称,2023年共处分6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49.8万人、政务处分16.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从数字上看,最近几年纪委监委从立案到处分相关人员的数量整体上变化不大,2023年处理人员数量比前一年稍有增加,说明我国的反腐工作是持续发力的。“而这次在年度数据中单独列出了对行贿人员的处理数据,也说明了我们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力度,更有利于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对行贿行为形成更为有力的震慑。”
1.从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角度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8)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础)。
3.法治政府
(1)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5)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6)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7)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4.法治社会
(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5)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6)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7)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8)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5.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
(1)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7.宪法的相关知识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宪法原则、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4)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5)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相关内容
(1)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猜想1】新法新规
法治与和谐
材料一 北京市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人民群众反映实际困难和需求。下表是外卖小哥小张的经历:
外卖小哥小张的两次致电“12345”
第一次致电: 投诉:因社区部分单元楼号牌不清而严重影响了送餐速度,导致顾客吃不好、外卖小哥被投诉。
第二次致电: 表扬:该社区单元楼不仅装上了新号牌,连号牌样式都是自己推荐的,给为民办实事的基层社区干部点赞。
(1)小张致电“12345”从投诉到表扬的经历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为更好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除了上述法律的实施,还要以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形成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的社会氛围。
(2)上述材料共同向我们传递出建设法治中国的什么结论?
材料三 某校开展“探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制度元素”校园文化活动。下面是小善同学推荐的一则政治制度:
(3)请根据要求选择一种政治制度,仿照上面的格式,写出它的名称及其介绍词。
材料四 黔东南州开展“法治宣传走进芦笙节”活动;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开展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贵州毕节选聘383名法学法律专家建立市县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才库开展法治宣传……
(4)上述举措会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五 法治新时代,保护新生态。请赏析以下漫画:
(5)结合上述漫画,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加强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
【猜想2】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一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充分说明这部法律顺应民意和民心,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材料二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
材料三 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材料一表明了法治的哪一要求 你如何理解法治的这一要求。
(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概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猜想3】法治中国建设
深化改革,共享荣光
【大国向前】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到访广东推进法律合作深化,并与深圳市政府续签相关合作安排;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于2023年4—8月组织约4.5万名香港高中学生赴广东省开展“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行程内容涵盖创新科技、文化遗产保育、历史文化及农业科技等主题活动……
(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香港社会各界频频赴内地参访有何意义
【民主向深】目前,我国地方立法主体共354个,地方各级人大建立了6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立法听取意见“直通车”作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制定修改了一大批服务国家大局、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3万余件,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完上述材料,小秦发出了以下感悟:
①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民主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我国坚持严格执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我国推进良法善治,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请你指出小秦感悟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生态向绿】“十三五”期间,我国15万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目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为此,同学们围绕“乡村生态治理”的话题,搜集了以下资料: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法规政策立法理念多以城市管理为背景,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水土不服”,缺少“乡土味”;分类垃圾箱、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炉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足,主动参与卫生整治积极性不高,仍存在乱扔垃圾、乱堆杂物等情况。
(3)请你围绕主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下列问题。
你得出的结论是(用句话概括):① ;
你得出这结论的依据是:② ;
你提出的解决建议是:③ 。
(一)单项选择
1.朱某因对城区禁行三轮摩托车心怀不满,遂在网上编造、传播“兴宁老菜市发生人命案”的谣言。广东兴宁警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造谣者朱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朱某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2.“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广东、湖南等8个省(区、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督察期间,各督察组了解各地法治政府建设、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等情况。开展这一督察,是因为( )
A.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B.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相当落后
C.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 D.督查是法治建设的中心工作
3.北京怀柔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选人用人重要内容;浙江桐庐定制法治公交专线、法治公交站等普法载体,把法治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等形式让更多人提高法治素养……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此举( )
①有利于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②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③能够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④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2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3347宗;公安机关共办理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53宗,捣毁犯罪团伙8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58名。这说明在建设法治广东进程中( )
A.严格执法得到有力保证 B.立法得到人民群众拥护
C.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 D.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
5.广东省政府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法治政府建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B.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政府推进全部政务公开,不得隐瞒
C.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
D.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
6.2023年初,广东省高院院长龚稼立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报告指出,省高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2022年全省法院结案277.2万件,坚决维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材料表明( )
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监督实施主体
法治与德治在建设法治广东之中相得益彰
各级法院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
7.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51194件,超过前10年立案数总和;查处地厅级干部470人,是前10年查处人数的1.6倍。广东反腐减存量、遏增量取得明显成效,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说明 ( )
①广东纪检监察部门坚持违法必究 ②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官员违法更要严厉处罚 ④广东坚持依法治省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23年11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利用当地的自助服务机,两地居民即可办理跨境政务服务。此举( )
A.说明“一国两制”是两地合作的基本方针
B.旨在落实“爱国者治港、港人治港”原则
C.促进香港与祖国内地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D.增进香港同胞福祉,改变香港的社会制度
9.2023年3月21日下午,广东北江实验学校举行了“学雷锋”大型义卖活动。同学们义卖物品是在依法对自己财产行使(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0.4月19日至20日,全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现场会在汕尾召开。突出多元共治,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坚持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强化三治融合,以守正创新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要求( )
①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④要放手让基层党员干部无拘无束大干一番事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打开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官网,不但可以一键查询法律法规、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结果等,对于相关单位出具的行政执法决定,网站也详细载明了复议监督和投诉举报途径。这是广东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又一重要探索。对此。
小李同学认为:只要政府能依法行政,就能做到厉行法治。请你对小李的观点进行辨析。
12.近年来,广东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用法治推动发展行稳致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2023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广东再次通过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广东出台《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推进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推进减免责清单制度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守正创新,依法履行审判职能,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成立普法讲师团,持续推进普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各环节
(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规范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的权利。请运用民主与法治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在对应编号上填写字母)。
①____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依法治国
②____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B.习近平法治思想
③____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民主管理
④党的十五大把____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协商民主
⑤____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E.依法行政
(2)结合材料,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是如何践行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学习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A同学:为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我所在基层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参与协商,研究出让群众满意的方案。
B同学:我叔叔是政协委员,他提交了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C同学:我们村有专门的人大代表活动站,各级人大代表都会分时段分批次在活动站接待群众,听取民意。
(1)三位同学分享的内容分别涉及哪些制度?
材料二 2023年10月18日广东省通报了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结果,深圳全省排名第一。深圳不断规范政府行为、优化行政执法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在一流法治政府建设中持续领跑。
D同学看到这则新闻说:“只要建设法治政府,就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2)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D同学的观点。
热点速递
考点链接
命题猜想
实战演练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