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必备知识考点1 气候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东部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主要原因是海拔高。4.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分别是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F青藏高原区。二、东西干湿(降水)的差异1.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3.重要的年等降水量线: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它与1月份0℃等温线走向大体一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4.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每年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梅雨季节,7、8月份进入伏旱。5.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某地的干湿状况。(2)不同干湿地区的概况名称 植被景观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类型湿润区 森林 水田 种植业界线——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区 森林草原 旱地 界线——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 草原 牧区 畜牧业界线——C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干旱区 荒漠草原、荒漠 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我国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1)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范围热带季风气候 在台南、粤南、滇南和海南均有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除热带季风气候区外)温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内陆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天山山脉中国的气候类型图(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判断指标 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影响因素因素 影响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地形 (1)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2)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季风的含义: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为界。此界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示意图 类型 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风向 A西北风、B东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3)冬、夏季风比较五、我国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有利影响(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如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生活的地方,因此中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2)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对农作物生长有利。2.不利影响季风强弱、进退规律的反常,常使我国产生一系列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如冬季风势力过强会爆发寒潮,带来严寒、霜冻等恶劣天气;夏季风进退反常,容易出现洪涝、干旱灾害。考点2 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洪涝地质灾害 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种类 名称 分布地区 成因气象 灾害 干旱 分布广泛,集中在华北地区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洪涝 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多发 台风 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夏秋季节多发)寒潮 除青藏、云贵高原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源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入侵(秋末、冬季、初春)地质 灾害 滑坡、 泥石流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地区 山势陡峭、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多暴雨或降水集中地震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新疆地区、华北地区、台湾岛及附近海域 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三、常见自然灾害的避灾方法1.当发生地震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2.当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上跑。重难突破 1.夏季风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1)正常年份:雨季到来时间适中,降水量适中,风调雨顺。(2)异常年份:夏季风势力偏强的年份,雨带会较早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导致我国南旱北涝;夏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地区,导致南涝北旱。2.春旱和伏旱的形成(1)春旱:春末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团影响),降水较少;正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2)伏旱:每年7、8月份,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动到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考点3 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一、区域地理差异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1.自然差异自然环境要素 分布规律 具体表现 主要影响因素气温 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纬度位置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海陆位置地势 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地形2.人文差异(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区形成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我们常说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就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气候 气温 1月0 ℃等温线温度带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降水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 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植被 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水文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耕地类型 旱地与水田分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注: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三、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综合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序号 大体一致的界线 主导因素 差异界线A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海陆位置 降水界线B 秦岭—淮河一线 纬度位置 气温、降水界线C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形、地势 气温(1)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 高寒西北地区 干旱南方地区 季风气候区,南方地区相对湿热北方地区 季风气候区,北方地区相对干冷(3)四大地理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四大地理区域 农业生产 生活方式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传统民居 饮食 服饰北方地区 一年一熟到两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杂粮、温带水果 屋顶坡度较小,以砖瓦和泥土为原料,墙厚,防寒保暖 面食 厚、保暖南方地区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棉花、茶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屋顶坡度较大,有一些以竹木为原料,便于通风散热 米饭 薄、透气青藏地区 适宜放牧,主要畜种为牦牛和藏绵羊;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为豌豆、青稞、小麦 碉房,墙厚窗小;帐篷等 糌粑 藏袍西北地区 畜牧业,主要畜种为牛、马、羊等;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为粮食作物和瓜果 蒙古包等 手扒肉 蒙古袍3.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黄土高原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内蒙古高原、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河流、湖泊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会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与内流湖,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 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植被 东北以针叶林为主,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 自东向西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草场广布,草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牧草营养丰富四、我国经济发展四大地区 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可把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地区。 五、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技巧 工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1.工业发展条件分析(1)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①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②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③社会因素:国家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求、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④环境因素:工业用地一般建在城市的外围和郊区,并考虑风向和水源。⑤工业基础:生产历史。(2)传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①发展条件:地理位置;能源及矿产资源条件;工业和农业基础;海运、铁路及公路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②发展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等。(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件分析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才众多;气候宜人,环境洁净优美;航空、高速等现代化交通和网络通信发达;政府政策支持等。2.农业发展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①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高低、变化大小、温度带)、降水(多少、季节分配特点、与气温配合状况、干湿状况)、光照、气象灾害等。②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耕地面积;地表形态;海拔、坡向等。③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盐碱性、土层厚度等。④水源:灌溉水源(河湖水、冰川融水、地下水),灌溉条件(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力量等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远近、城市人口数量、消费习惯。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种植和养殖技术。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⑥农业基础:生产历史。⑦特例: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地、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六、浙江省概况概况 浙江省简称浙,以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古称浙江)得名,省级行政中心是杭州 地理 位置 (1)经纬度位置:约118°01′E—123°10′E, 27°02′N—31°11′N。省会杭州位于约 120°E,30°N。 (2)海陆位置: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 (3)相对位置:南接福建(闽),西与江西(赣)、安徽(皖)相连,北与上海(沪)、江苏(苏)接壤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陆兼备,有利于陆海联动,优势互补,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对外开放 自然 环境 地形 以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浙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丘陵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平原地区水网密布,土壤肥沃,可以发展渔业和种植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这种气候特点有利于水稻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自然 资源 优势: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水资源、海洋资源丰富等 劣势: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等 人文环境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才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交通便利;人民生活水平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