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素材)

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复习备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文章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地图”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分别从图纳百知、图纳百题、图纳百思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探究.图纳百知主要用于提升学生的基础和必备知识;图纳百题主要实现对高考试题的深度研究,提升备考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图纳百思是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高度归纳总结,抽象概括,实现创新应用,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一、图纳百知
1.探究策略
图纳百知,此处的“图”可以是流域图、区域图、简单的几何图形等.此处的“知”是高度融合的、打乱章节次序的教材内容和地理原理.具体的探究过程是打破高中地理教材的章节限制,借助一幅图,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地理教材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学生必备知识的网络化和模块化,进而提升二轮复习的课堂密度.
图纳百知不要变成简单知识点的罗列,要加强教材内容深度的挖掘,思维深度的挖掘,可以结合网络内容、高考真题、学术论文等媒介,进行精准挖掘和延伸,形成具有思维宽度和思维深度的百“知”图.
2.探究案例
我们以澳大利亚示意图为例,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旅游地理等几部分内容融合在一幅图进行研究,同时结合网络热点、高考真题、学术研究等内容进行深度归纳总结.图1为图纳百知的构建案例.
3.探究分析
在思维宽度的扩展上,通过澳大利亚示意图将自然地理气候类型进行分析与判定,尤其是非地带性气候的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章节的典型教学案例——厄尔尼诺现象、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现象的成因等自然地理内容;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章节的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汽车工业生产等人文地理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此处为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等区域地理内容;澳大利亚大火的发生对周边以及全球气候的影响等.将这些内容和整体性地理思维融合在一幅图中深度研究,借以提升学生复习的高效性和靶向性,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思维深度的加深上,此处可以针对澳大利亚大火的发生,对周边以及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学生思维链条的长度,深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图2为澳大利亚大火的发生对周边以及全球产生的影响.同时,深入思考了三个问题:澳大利亚大火产生的小型天气区对澳大利亚会产生哪些影响 既然澳大利亚大火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为什么还会出现寒冬现象 澳大利亚大火会对厄尔尼诺现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这三个开放性设问的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研究,进而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和章节限制,采用图纳百知的复习策略,对教材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以区域图和局部图,进行深度整合和探究.从区域角度进行分析,高中地理可分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因此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经过重新整合后可以划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南极洲、北极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土高原、东北地区、青藏高原、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横断山区、资源跨区域调配、渤海湾、北部湾、海洋地理(海水性质、大洋环流)、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公转)共22个图纳百知的专题,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每个图纳百知专题的研究,先研究的专题,尽量要详细,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成因研究透彻,这样研究后面专题时就会节省时间,且能通过后面专题的复习研究,借以巩固前面专题研究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每一个专题都采用图示法,然后将相关的地理内容和地理规律融入到图示中,使学生的必备知识网络化和模块化,深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图纳百题
1.探究策略
图纳百题,此处的“图”可以是简单的地理图形,也可是流域图、山脉图、区域图、行政区划图等,此处的“题”主要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全国卷为主进行探究.具体的探究过程是通过一幅图,将多组不同年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内容、不同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复习和深度研究.重点研究高考试题考查的章节内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倾向、地理思维和地理核心素养,进而提高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效率,提升复习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2.探究案例
此处选取的“图”为黄河的流域图,“题”为近三年的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过程,具体的高考试题不再一一呈现,但我们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将高考试题进行详细陈列和归类讲解.图3为图纳百题的构建案例.
3.探究分析
近三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考查黄河流域的主要内容有:冲积扇、山坡堆积物、山坡表面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冲积平原和冲积扇以及山坡的水分条件差异、黄土高原打坝淤地和治沟造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关系、土地荒漠化、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游荡河道的成因、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水的顶托作用等.
从考查的内容分析,2021年全国甲卷第37题考查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2020年全国卷Ⅰ第1~3题考查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延安市,2020年全国卷Ⅱ第1,2题考查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2020年全国卷Ⅲ第37题考查黄河流域的毛乌素沙地,2019年全国卷Ⅰ第9~11题考查黄河流域小北干流,主要考查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较多;从考查的地理方法分析,主要考查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即整体性地理思维应用;从考查的核心素养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地理综合思维、对基础性和综合性以及创新性要求较高;从“立德树人”考查分析,主要考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近三年累积考查分数总和约为80分,平均每年考查分数约为27分.主要考查区域为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试题大多考查黄河“几”字形附近的区域.
4.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和章节限制,采用图纳百题的复习策略进行专题突破和深度研究,对历年高考真题以区域为单位,以图示为桥梁,进行精准研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考的考查特点和形式,进而提升备考的精准性.教师可以实施的图纳百题有:我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所有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大洋洲等,将历年高考真题,以区域为单位进行划分,集中精准研究,能让学生认识到该区域考查了多少试题,以及试题间的共性和差异性,考查了哪些知识,考查了哪些地理规律,大致考查的形式和分值,以及考查的变化趋势等,进而做到知己知彼,提升备考的精准性.
三、图纳百思
1.探究策略
图纳百思,此处的“图”是简单的、具有普遍性的地理图形,这种地理图形要求简单,能容纳和承载更多的地理思维,此处的“思”主要是不同章节和不同内容的地理思维,或者说思维模式,也可以是地理原理的思维模型等.具体的探究过程是通过一幅图,将不同的地理原理和地理思维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一幅图容纳和承载更多组地理思维,打通地理思维间的贯通性,实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一种模型解多组题,提升学生思维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科关键能力,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2.探究案例
此处选取的“图”为简单的矩形图,“思”为不同地理规律的思维模式.同样,本文主要呈现研究思路和过程,具体地理思维的详细应用不再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将地理思维应用展开详细研究.图4为图纳百思的构建案例.
(1)物质循环思维
物质循环思维是指某物质由甲处,经过一系列的循环,最后又回到甲处的思维过程.教材中有关物质循环思维的内容主要有:碳循环、水循环、商业贸易中商品的循环、经济全球化中物质循环等.
以碳循环为例,如果甲表示岩石圈中的有机碳,则丙就表示有机碳的补给,它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碳,或者是植物枯枝败叶中富含的有机碳,D表示合成的有机碳回归到岩石圈的过程,乙就可以表示呼吸作用或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出来的碳元素.当然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我们可以自由设置,只要符合地理逻辑思维,能正确地推导出结论即可.
(2)推理逻辑思维
推理逻辑思维是指由甲处,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推导,最后又回到丁处的思维过程,注意此处不是回到甲处,而是推导至丁处即可.推理逻辑思维适用于任何地理内容,只要符合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均可,这种模式类似于思维导图的推导过程.
我们以黄河流域洪涝灾害为例,进行简单的推理逻辑思维的构建.如果甲表示降水变率大,则乙可以表示洪涝灾害多发,丁可以表示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泥沙沉积加剧,丙可表示为地上河.A可表示径流变化增大,B可表示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作用,C可表示河流的沉积作用.
(3)动力学思维
动力学思维是指由甲处,经动力作用,最后又回到甲处的思维过程,动力学思维可能会伴有物质循环,但此处主要注重的是其运动的驱动力.动力学思维主要适用于大气运动、洋流运动、人口迁移、产业转移等章节内容.我们分别以大气运动和产业转移为例,进行动力学思维研究.
大气运动包括热力环流、季风环流、海陆风、城郊风等,其运动的主要动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如果此时矩形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图,则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太平洋,A可表示为西北季风,甲处为高压,乙处为低压.
如果矩形图表示产业转移,则转移的主要动力为降低劳动力、土地、运费等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因此,如果矩形图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假设甲为美国,则美国的制造业最开始可能转移到乙处的日本,然后从日本转移到丁处的中国,然后转移到丙处的东南亚,最后美国制造业回流,又转移回甲处的美国国土,当然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回美国本国,主要是为了促进其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就业率等,而不是为了降低成本.
3.探究应用
(2021年全国甲卷37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5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图纳百思的推理逻辑思维应用】
按照上述的图纳百思的模式图,分别将甲乙丙丁和A、B、C进行推理逻辑思维构建,形成图6.
根据图6的思维逻辑的描述,结合题干,进行答案的组建和整理.
【参考答案】
(1)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4.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和章节限制,采用图纳百思的复习策略,对地理原理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以区域图和局部图,进行深度整合和探究,深化学生综合性和创新性.例如,地质作用推导过程类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形成思维模型,用相貌类比地球表面的地貌,地貌取决于两个要素,即“遗传”(地理学中的内力作用,主要以褶皱和断层为主),“整容”(地理学中的外力作用,即风力、流水、海浪等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以及风化、搬运、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逻辑推理研究,突破地质过程推导类试题的难点.同样,我们还可以采用生活地理思维模型进行地理原理的深入研究和探究.例如,露、霜、雾等天气现象的成因,建立图7露和霜形成的地理原理图.
南方地区常常有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两广人称为“回南天”.在回南天气中,一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进而变霉腐烂,因此,要适当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
采用地理学科的特色“地图”教学,实施图纳百知、图纳百题、图纳百思的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提高二轮复习课堂的密度和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