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膜剂概述任 务 知识点或技能点 要 点膜剂与涂膜剂 膜剂概述 膜剂的定义膜剂适用范围膜剂的特点膜剂的分类常用的成膜材料膜剂质量要求1. 膜剂的定义: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口服或粘膜用。2. 膜剂适用范围:可供口服、口含、舌下或黏膜给药;也可用于眼结膜囊内或阴道内;外用可作皮肤和黏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膜剂的厚度和面积视用药部位的特点和含药量而定。厚度一般为0.1~0.2 mm,通常不超过1mm。面积为1cm2者供口服,0.5cm2者供眼用,5cm2者供阴道用,其他部位应用者可根据需要剪成适宜大小。3.膜剂的特点:①药物含量准确,稳定性好,吸收快,疗效快。②应用方便,可以适合多种给药途径。③通常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与贮存。④在生产膜剂过程中不象片剂那样粉尘飞扬,有些品种的粉尘能严重影响工人健康,所以生产膜剂,容易解决车间的劳动保护问题。适宜于有毒药物的生产。⑤如用多层复方膜剂代替复方片剂,便于解决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及分析上的干扰检验因素问题。⑥采用不同的成膜材料及辅料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膜剂。因此亦可制成缓释剂型。⑦工艺简单,易于掌握。膜剂的主要缺点,载药量较少,不适于剂量较大的药物。4. 膜剂的分类:①按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单层膜、多层膜、夹心膜。②按膜剂的给药途径分类:口服膜剂、口腔用膜剂和口腔内局部贴敷、植入膜剂、眼用膜剂、阴道膜剂、皮肤、粘膜用膜剂。5. 常用成膜材料①天然的高分子材料:明胶、虫胶、阿拉伯胶、淀粉、糊精、琼脂、海藻酸、玉米朊、纤维素等。多数可降解或溶解,但成膜、脱膜性能较差,故常与其他成膜材料合用。②聚乙烯醇类化合物(PVA):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颗粒,是由醋酸乙烯在甲醇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醋酸乙烯,然后再与甲醇发生醇解反应而得。其性质主要由其聚合度(或称相对分子量)和醇解度(降解的程度)来决定。相对分子量越大,水溶性越差,水溶液的黏度就大,成膜性能好。目前国内使用的 PVA 以 05-88 和 17-88 两种规格为多(前面一组数字 X100 表示的是聚合度,即 500 和 1700 ;后面表示的是醇解度 88% )。这两种规格均能溶于水,两者比较,前者聚合度小,则水溶性大而柔韧性差;后者聚合度大,则水溶性小而柔韧性好。若两者以适当的比例(如 1:3 )混合则能制得很好的膜剂。③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本品是典型的无规高分子化合物,为水不溶性化合物,结晶性较小,极性和柔韧性较高。它在加热熔融时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在冷却固化时具有良好的挠曲性、抗拉强度和柔韧性。④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6. 膜剂的质量要求:辅料应安全、稳定;药物能溶或均匀分散;外观完整光洁,厚度一致,色泽均匀;重量差异应符合规定;密封保存。膜剂的制备任 务 知识点或技能点 要 点膜剂与涂膜剂 膜剂制备 膜剂处方组成膜剂的制备方法膜剂处方组成:药物+成膜材料+附加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着色剂)制备方法:匀浆制膜法、热塑制膜法、复合制膜法1.匀浆制膜法:又称流延法、涂膜法。将成膜材料溶于适当的溶剂中滤过,与药物溶液或细粉及附加剂充分混合成药浆,然后用涂膜机涂膜成所需要的厚度,烘干后根据主药含量计算出单位剂量膜的面积,剪切成单剂量的小格,包装即得。小量制备时,可将药浆倾于洁净的平板玻璃上涂成宽厚一致的涂层即可。2.热塑制膜法系将药物细粉和成膜材料如EVA颗粒相混合,用橡皮滚筒混炼,热压成膜,随即冷却,脱膜即得。或将热熔的成膜材料如聚乳酸等,在热熔状态下加入药物细粉,使其溶解或均匀混合,在冷却过程中成膜。本法的特点是可以不用或少用溶剂,机械生产效率高。3.复合制膜法以不溶性的热塑性成膜材料如EVA为外膜,分别制成具有凹穴的膜带,另将水溶性的成膜材料如PVA用匀浆制膜法制成含药的内膜,剪切成单位剂量大小 的小块,置于EVA的两层膜带中,热封即得。此法一般用来制备缓控释膜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