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 课时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及主要化学性质,能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2.认识糖类、油脂及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生命体的重要性,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3.能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性质提出可能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自主预习】一、糖类1.组成糖类是由 、 、 三种元素组成的,人们最初发现这一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大多符合 通式,因此糖类曾被称为 。2.分类类别 单糖 低聚糖 (以双糖为例) 多糖特点 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1 mol双糖能水解成 单糖 1 mol多糖能水解成 单糖代表物 代表物 分子式 【微点拨】(1)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糖类物质也不一定是甜的。例如,木糖醇和糖精都是甜的,但不属于糖。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但是都不甜。(2)有些糖类物质在分子组成上不符合Cn(H2O)m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还有些分子式符合Cn(H2O)m的物质不是糖,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甲醛的分子式为CH2O等。二、葡萄糖1.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 的 晶体, 溶于水。2.结构: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 。3.主要性质及应用(1)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此性质常用于血液和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测定。(2)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在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银镜。常用于葡萄糖的检验和工业上的制镜。三、蔗糖、淀粉、纤维素1.淀粉的特征反应: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或土豆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2.糖类的水解反应(1)二糖的水解: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果糖 葡萄糖C12H22O11+H2O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2)多糖的水解: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为 。四、糖类的主要用途1.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具体变化过程可表示为淀粉[ ]糊精[(C6H10O5)m,m2.人体内,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 和 。3.以富含 的农作物为原料酿酒,以富含 的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葡萄糖酿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油脂1.结构特征油脂可以看作是 与 (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可以表示:结构简式中的R1、R2、R3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 )和软脂酸( ),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 )和亚油酸(C17H31COOH)。2.分类油脂是 ,脂肪酸的 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常温下呈 态,叫作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常温下呈 态,叫作 。3.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但水解的程度不同,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彻底的。例如,硬脂酸甘油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H2O + ;+3NaOH + 。4.油脂的加成反应工业上常将 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提高其 ,生成 态的 。例如:+3H2 三油酸甘油酯(油) (脂肪)5.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相同质量时,油脂是产生 最高的营养物质。(2)人体中的脂肪是 的一种备用能源。(3)油脂能保持 和保护 。(4)油脂能增加食物的口感,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 。【微点拨】(1)天然油脂大多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2)部分油脂中含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六、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与存在物质 组成元素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蛋白质 、S、P等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2.常见的氨基酸(写结构简式)甘氨酸: ;丙氨酸: ;苯丙氨酸: 。上述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在α-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在 。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 和 两种官能团。3.蛋白质的性质(1)水解反应:蛋白质 。(2)特征反应: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3)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Na2SO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 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 。这样析出的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一个 的过程。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4)变性:蛋白质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凝聚,这种凝聚是 的,即凝聚后不能在水中重新溶解,我们把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作 。除加热、紫外线、X射线外,蛋白质在一些化学试剂,如 的盐类、强酸、强碱、乙醇、甲醛等的作用下均会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微点拨】盐析是可逆的,是物理变化;变性是不可逆的,是化学变化。4.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 ,能保证身体健康。(2)动物的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 ,可应用于纺织工业。(3)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 。【答案】一、1.C H O Cn(H2O)m 碳水化合物2.2 mol n mol(n>10)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 淀粉、纤维素 C6H12O6C12H22O11 (C6H10O5)n二、1.有甜味 无色 能 2.C6H12O6 CH2OH(CHOH)4CHO 同分异构体三、1.馒头或土豆变蓝2.(C6H10O5)n+nH2OnC6H12O6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四、1.(C6H10O5)n C12H22O11 C6H12O62.消化 排泄 3.淀粉 纤维素C6H12O62C2H5OH+2CO2↑五、1.高级脂肪酸 甘油 C17H35COOHC15H31COOH C17H33COOH 2.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饱和程度 液 油 固 脂肪3.①高级脂肪酸 ②甘油 ③高级脂肪酸盐 ④皂化 3C17H35COOH 3C17H35COONa 4.液 饱和程度 固 氢化植物油 三硬脂酸甘油酯 5.(1)能量 (2)维持生命活动 (3)体温 内脏器官 (4)正常生理功能六、1.C、H、O、N 2.H2N—CH2—COOH 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 羧基(—COOH) 氨基(—NH2) 3.(1)多肽 氨基酸 (2)变黄颜色 烧焦羽毛 (3)凝聚 盐析 可逆 (4)不可逆 变性 重金属 4.(1)营养物质 (2)蛋白质 (3)催化剂【效果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 )(2)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 )(3)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 )(4)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 )(5)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 )(6)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7)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OOH和—NH2。 ( )(8)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 )(9)天然油脂都属于混合物。 ( )(10)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11)植物油和动物脂肪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 )(12)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 )【答案】(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2.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二者是同分异构体吗 为什么 【答案】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虽然二者的结构单元(C6H10O5)组成相同,但n值不同。3.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 【答案】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4.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纺织品是棉制品还是羊毛制品 【答案】棉制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用灼烧法来鉴别,燃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制品。5.人们经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什么 【答案】炊具上的油污一般是油脂,它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纯碱水溶液呈碱性,并且温度越高,碱性越强,因此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效果更好。【合作探究】任务1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探究实验探究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在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滴加5滴5% 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再加入2 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 试管中有 生成 葡萄糖具有 性,能被弱氧化剂如 氧化,生成砖红色的 沉淀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银氨溶液。再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 在试管内壁形成 葡萄糖具有 性,能被弱氧化剂如 氧化,生成光亮的银镜【答案】砖红色沉淀 还原 新制Cu(OH)2 Cu2O 光亮的银镜 还原 银氨溶液实验分析1.配制新制Cu(OH)2应注意什么 【答案】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保证溶液呈碱性。2.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超过正常范围,怎么通过实验来判断病情 【答案】把新制的Cu(OH)2加入病人的尿液中微热,观察砖红色沉淀的生成情况。3.配制银氨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应先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氨水,边加边振荡,直到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消失,保证溶液呈碱性。【核心归纳】1.葡萄糖的分子结构特点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1)(2)3.两个反应应注意的问题(1)银镜反应①试管洁净;②银氨溶液应现用现配;③采用水浴加热;④不能振荡试管。(2)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①新制Cu(OH)2要现用现配;②配制时NaOH溶液要过量,将少量CuSO4滴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若CuSO4过多易形成黑色的CuO沉淀;③要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典型例题】【例1】 下列关于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C.1 mol葡萄糖分子可以消耗5 mol NaD.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所需氧气的量不相同【答案】D【解析】葡萄糖与HCHO的最简式相同,因此等质量时,完全燃烧所需O2的量相同,D项错误。【例2】 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将4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滴入1.0 mL 10%的葡萄糖,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A.葡萄糖浓度太大 B.加热时间不够C.CuSO4溶液的量不够 D.NaOH溶液的量不够【答案】D【解析】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时,NaOH必须过量,而本题中n(CuSO4)=n(NaOH)=2×10-3 mol,NaOH溶液没有过量,故看不到红色沉淀生成。任务2 糖类的水解实验探究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将0.5 g淀粉加入试管中,加入4 mL水,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① ④将0.5 g淀粉加入试管中,加入4 mL 20%的H2SO4溶液,水浴加热。 a.取少量溶液,加入碘水;b.另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 a的实验现象为② b的实验现象为③ 【答案】①无银镜出现 ②加碘水未出现蓝色 ③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④在稀H2SO4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淀粉发生水解,生成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实验分析1.淀粉水解的实验中为什么通常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不用稀盐酸或稀硝酸 【答案】因为盐酸、硝酸加热时容易挥发,而且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容易分解。2.检验未水解的淀粉时,为什么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而不能取中和后的碱性溶液 【答案】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3.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时,为什么应取中和后的碱性溶液 【答案】因为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核心归纳】1.糖类的水解反应2.糖类水解及其产物检验的一般实验步骤糖类水解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注意】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催化剂H2SO4,使溶液呈弱碱性。3.淀粉水解及检验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①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未水解②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部分水解③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完全水解【典型例题】【例3】 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是( )。A.①和② B.只有③ C.只有④ D.②和③【答案】D【解析】蔗糖的水解产物有葡萄糖和果糖两种;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为乙酸和乙醇两种。【例4】 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几滴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且加热至36~38 ℃,则实验1可能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C【解析】实验甲与乙、实验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A项正确;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故用I2检验淀粉时,不能有NaOH存在,B项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时,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应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项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项正确。任务3 油脂情境导入 常见的食用油中普遍含有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被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类等。变质的油脂带有一种难闻的“哈喇”味,不能食用。因此很多食品的包装中常有一小包含有铁粉等物质的脱氧剂,市售的食用油中也普遍加入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抗氧化剂,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生成1.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答案】混合物。2.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可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 【答案】热纯碱溶液具有较强的碱性,能促进油脂水解,从而除去油污。3.“地沟油”禁止食用,是否可以用来制肥皂 【答案】“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因此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地沟油可以用来制肥皂。【核心归纳】1.油脂与酯的区别物质 油脂 酯油 脂肪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 酸与醇类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含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烃基多 含饱和高级脂肪酸烃基多密度 比水小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温状态 液态 固态 呈液态 或固态化学 性质 都水解,油和含碳碳双键的酯能发生加成反应存在 油料作物籽粒中 动物脂肪中 花、草或动 植物体内联系 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均属于酯类2.植物油与矿物油的区别与联系物质 油脂 矿物油脂肪 油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的混合物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油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加成鉴别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举例 牛油、羊油 菜籽油、花生油 煤油、润滑油、石蜡油【典型例题】【例5】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答案】D【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酯类,矿物油属于烃类,二者点燃时都能燃烧,A项不正确;地沟油、矿物油均属于混合物,二者均没有固定的沸点,B项不正确;地沟油、矿物油的密度均比水小且都不溶于水,与水混合都浮在水面上,C项不正确;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矿物油不发生反应,液体混合物分层,而地沟油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高级脂肪酸钠,水解产物均溶于水,混合液不分层,D项正确。【例6】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短链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3R'OH+++ 动植物油脂 短链醇 生物柴油 甘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由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答案】C【解析】制备生物柴油的动植物油脂及短链醇可以再生,A项正确;生物柴油为不同酯类组成的混合物,B项正确;动植物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地沟油中含有油脂,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项正确。任务4 蛋白质情境导入 1.手指分泌的细微汗液中含有氨基酸,聚集于独特的手指纹路表面,经过茚三酮处理可以将氨基酸指纹变为可见的紫色。法医常用此方法进行指纹的检验。2.医院里常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处理医疗器械,采取在伤口处喷洒消毒剂、涂抹医用酒精等方法来消毒、杀菌,防止伤口感染。问题生成1.向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再加清水又有什么现象 【答案】变浑浊,加水后又变澄清。2.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需要条件是什么 实质是什么 其过程具有什么特征 【答案】蛋白质盐析需要加入轻金属盐或铵盐的浓溶液,实质是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属于物理变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蛋白质变性需要加热或加入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等,实质是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具有不可逆性。3.为什么生物实验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 【答案】甲醛溶液能使动物标本蛋白质及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4.钡盐也属于重金属盐,医院在做胃透视时服用“钡餐”BaSO4为什么不会中毒 能否改服BaCO3 【答案】BaSO4是一种不溶性的重金属盐且不与胃酸反应,而BaCO3在胃酸的作用下会溶解,重金属离子B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从而导致人中毒,所以不能服用BaCO3。【核心归纳】1.检验蛋白质的方法(1)显色反应:与浓硝酸反应变成黄色。(2)灼烧: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2.盐析和变性的区别盐析 变性概念 蛋白质在某些盐的浓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蛋白质在加热、强酸、强碱等条件下性质发生改变而聚沉特征 可逆 不可逆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结构、性质改变,化学变化条件 碱金属、镁、铝、铵等盐的浓溶液 加热、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紫外线、重金属盐、苯酚、甲醛、乙醇等用途 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典型例题】【例7】 分子式为C4H9O2N且属于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2种 B.3种 C.4种 D.5种【答案】D【解析】氨基酸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COOH和—NH2,可将它们分次定位到含3个碳原子的烃基上:,共有5种结构。【例8】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的,它可用于标记蛋白。以下关于GFP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甲醛可使其变性C.与强酸、强碱不反应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由“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可知GFP是一种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会使蛋白质变性。【随堂检测】1.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有两种成分,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甲苯和油脂 B.乙酸和乙酸乙酯C.植物油和水 D.豆油和四氯化碳【答案】C【解析】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A、B、D三项中各物质均是有机物,可以互相溶解;C项中植物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2.下列关于油脂和乙酸乙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油脂和乙酸乙酯都是纯净物,在室温下都是液体B.油脂和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就是皂化反应C.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能使溴水褪色D.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答案】D【解析】油脂是混合物,乙酸乙酯是纯净物,油脂中有的在室温下呈固态(脂肪),有的在室温下呈液态(植物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皂化反应;油脂中若含不饱和烃基,则能与溴水加成而使溴水褪色,乙酸乙酯与溴水不反应;酯类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3.某有机物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它的简易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7O2NB.该有机物的名称为甘氨酸C.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B【解析】由信息知,该有机物为丙氨酸[CH3CH(NH2)COOH],分子式为C3H7O2N,该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故B项错误。4.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提炼酒精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12H22O11属于二糖B.化合物X属于还原性糖C.反应③中1 mol化合物X分解成3 mol乙醇D.欲使发酵液中的酒精和水初步分离,可采取的操作是蒸馏【答案】C【解析】A项,淀粉水解的产物为C12H22O11,属于二糖,正确;B项,二糖再水解生成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正确;C项,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错误;D项,酒精溶于水,二者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初步分离,正确。5.有A、B、C三种物质的无色溶液,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甲同学做实验得出: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是 ,B是 ,C是 。(2)分别写出A、C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C: 。【答案】(1)淀粉 葡萄糖 蔗糖(2)(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解析】(1)由题意可知,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为葡萄糖溶液,遇碘水变蓝色的为淀粉溶液。由此可以确定A为淀粉,B为葡萄糖,C为蔗糖。(2)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