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对冬奥会中具体创新事例的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出联想思维的含义、特征与方法,树立自觉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识,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2.政治认同:通过“一朵雪花”对“我们是共同体”的生动诠释,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态度和主张,提升政治认同。 (二)学科能力目标 1.描述与分类:通过分析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创新过程,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和基础,理解联想思维的特征。通过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案例,理解迁移的含义和地位,通过举例说明,明白迁移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多种方式。通过对“一朵雪花”的不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想象和含义和分类,提高了学生描述与分类的能力。 2.解释与论证:张艺谋导演团队对“我们是共同体”的形象化表达,以及向学生提出“假如”式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形象化想象和“假如式”想象的作用。 3.预测与选择: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期待与社会的需要重组和加工,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选择,培育学生预测与选择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内容要求4.1编写。内容要求:“4.1体会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想象;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学习过创新的作用,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和必修四也有关于创新的内容。都与本框内容有一定关联,为学习本框内容打下了基础。但本框内容侧重于具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需要站在逻辑学角度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体会联想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 2.生活体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或通过切身体会,或通过了解他人经验等方式对联想思维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学生大多还停留在感性经验上,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思考联想的方法和特征,以及联想和创新的关系,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3.难度预测 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体会联想和创新的关系,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求学生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把握背后联想与创新思维,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联想思维的特征与方法 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享”方式,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学习联想思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科学精神素养。 2.教学难点:联想思维的方法 联想思维包括迁移和想象两种方式,如何通过生动的案例,既增强学生对两种方式的理解,又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是解决该教学难点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分析名言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今天让我们走近联想思维,共同探究联想思维背后的奥秘。(引出总议题:如何正确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呈现目标】 (1)什么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迁移?迁移的作用有哪些? (3)什么是想象?想象的作用有哪些? (4)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系如何?如何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二)议题探究 学习新课 环节一:联想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过渡:喜迎辞旧岁,冬奥盛会来!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从24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晶莹剔透的冰立方逐渐破碎,到科技感十足的冰雪五环……这一切的创新都离不开联想思维。 【提出议题】 何为联想思维? 【议题情境】 2021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问世。中空开放的形态、纯氢燃烧零碳排放、内外飘带缠绕、“双奥之城”传承……所有元素统一于火炬这个光明而充满生机的意象。这把被寄望于点燃激情、驱散阴霾的冬奥火炬,灵感却始于一片叶子。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火炬修改专家组专家林存真在与团队研究商讨时,随手把玩起办公桌面绿植落下的一片叶子,突然发现这枚叶片灵动优美,十分接近要表达的形态。这一片落叶,瞬间点燃了设计师们的灵感。确定了现在的火炬设计方案。 【议题任务】 (1)结合教材思考,“飞扬”的问世是什么思维方式在发挥作用?为什么设计师们可以从一片落叶上得到灵感? (2)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思考落叶可以与哪些事物建立联系?你和奥运会设计师的创作过程体现了联想思维什么特征? (3)联想思维的衡量依据有哪些?提高的途径是什么? 活动要求: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形成文字,并派代表发言,时间五分钟。 【答案指引】 联想思维在发挥作用。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叶子落下的姿态灵动优美,与设计师想要表达的火炬形态非常接近,设计师们看到了二者之间的普遍联系。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寻求问题的解决。设计师们在思考如何设计火炬时,在叶子落下的一刻,大脑对二者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触类旁通设计出“飞扬”。 (2)①例:落叶——跳芭蕾的女孩——天鹅——丑小鸭——安徒生 例:落叶——秋天——赤道——热带雨林——贝尔 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落叶在与安徒生、贝尔建立联系时,即发生了这种跨越的联结性。 ②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落叶与奥运火炬之间看似毫不相干,却为设计师们提供了灵感,设计出符合各方要求的火炬“飞扬”。 (3)衡量的重要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提高的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分析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创新过程和各组议学任务的汇报情况,学生能够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和基础,理解联想思维的特征,明确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衡量依据,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提高联想思维的水平和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环节二:迁移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过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创新不会凭空进行,需要我们善于联想、学会迁移。 【提出议题】 如何理解迁移是联想思维的方式? 【议题情境】 本届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来源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长信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于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觉形象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造型上的方圆嵌套则象征着天圆地方,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 【议题任务】 (1)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体现哪种联想思维的方法?这种联想思维的方法有何作用? (2)举例说明,迁移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要求: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形成文字,并派代表发言,时间三至五分钟。 【答案指引】 (1)①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②迁移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设计师将长信宫灯的造型、功能与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相结合,设计出表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作品。 (2)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①在功能上有可以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②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③可以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顺应性迁移(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球”,由、足鱼、篮球等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乒乓球,把它纳入“球”的原有结构中,既扩充了球的概念,又获得了球这一新概念的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迁移的含义和地位,体会迁移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举例说明,迁移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描述与分类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环节三: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过渡:除了迁移,我们也要关注思维展开联想的另一种方式。 【提出议题】 如何理解想象是联想思维的方式? 【议题情境】 看到“一朵雪花”,李白联想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岑参却联想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体现“我们是共同体”的文化理念,张艺谋导演团队用一朵朵小雪花代表世界各国,“全世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我们大家成为一朵大雪花,代表了“我们是共同体”这样的一种理念”。 【议题任务】 (1)结合教材,阐述材料中的内容同属哪种联想方式?有何不同之处? (2)张艺谋导演团队的联想属于想象的哪种方式?这种想象方式有什么作用? (3)假如你是下届冬奥会导演,你会如何设计冬奥会的开幕式呢?这属于想象的哪种方式?这种想象方式有什么作用? 活动要求: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形成文字,并派代表发言,时间五分钟。 【答案指引】 (1)想象 张艺谋导演的想象是有目的的有意想象,而两位诗人的想象是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2)张艺谋导演团队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想象方式,用一朵朵小雪花汇聚成一朵大雪花的方式体现“我们是共同体”的理念。这种想象的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3)①生:略。②“假如”式想象。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思维活动之中。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一朵雪花”的不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想象和含义和分类,从张艺谋导演团队对“我们是共同体”的形象化表达,使学生认识到形象化想象的含义和作用,通过提出“假如”式问题,让学生们明白“假如式”想象的含义和作用。提高学生描述与分类和预测与选择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素养和政治认同。 环节四: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过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 【提出议题】 如何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议题情境】 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彩瞬间》视频。 【议题任务】 (1)请用思维导图呈现迁移、想象、联想和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答案指引】 (1)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彩瞬间》视频,了解我国已跻身技术强国行列。体会迁移与想象这两种联想方式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感受创新的魅力,增强自觉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识,提升科学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 (三)回顾新课 总结提升 1.板书呈现 2.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从冬奥会的火炬的创新,到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象表达。我们了解了联想思维的含义和方法,懂得如何借助联想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我们要明白自主创新永无止境,让我们以冬奥盛会为新的起点,挺起创新脊梁,加强科技攻关,让冬奥成果更好的为全民共享,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四)作业设计 延伸课堂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提供一条创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