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二节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资源简介

教 案
学科 化学 课题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者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课 检查
教学 目标 1. 通过问题探究,掌握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以及实验装置。 2. 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装置的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步了解实验室中制备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初步将其运用于陌生气体制备装置的设计,培养模型认知意识。 4. 通过材料和尾气处理装置,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重点 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难点 制备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学生任务1】确定反应原理 材料1(略)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氯气是怎 么制得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生任务2】发生装置的选择 思考:以下发生装置中可以选择哪 一个? 【学生任务3】净化装置的选择 思考:1.根据反应原理和物质的性质 分析气体产物中是否含其他 杂质。 回顾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初高中衔接,对今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材料,找出相关信息,得出结论,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 根据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得出正确的结论,掌握仪器的选择。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2.若含有其他杂质,请选择合 适的试剂和装置除去杂质(可 参考以下数据和装置)。 【学生任务4】收集装置的选择 思考:应选择什么方法和装置收集氯 气? 【过渡】材料2和材料3(略) 【学生任务5】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思考:通过氯气的化学性质,除去氯 气应选择什么试剂?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 完成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 略 巩固练习 拓展练习 回顾旧知并 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按小组完成实验装置。 总结归纳。 回答问题。 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有效提炼信息的能力并利用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运用已学知识 ,分析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通过材料和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培养两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完成实验装置,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初步建立制备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的思维模型。 巩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将制备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运用于陌生气体制备装置的设计。
板书 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教学 反思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课前预习】
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1
2
2
【学习过程】
学生任务一:确定反应原理
材料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受当时流行学说的影响,舍勒未能确认这种气体。直到 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才确认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
(提示:MnO2对应的还原产物为Mn2+。)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氯气是怎么制得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生任务二:发生装置的选择
思考:以下发生装置中可以选择哪一个?( )
学生任务三:净化装置的选择
思考:1.根据反应原理和物质的性质分析气体产物中是否含其他杂质。
2.若含有其他杂质,请选择合适的试剂和装置除去杂质(可参考以下数据和
装置)。
结论:1.气体产物 (填“有”或“没有”)其他杂质(此项若填“没有”第2空可以不填)。
2.气体产物中含有 杂质,应选择 试剂和
装置,应从 进 出进行除杂。
学生任务四:收集装置的选择
思考:应选择什么方法和装置收集氯气?
方法: 装置:_______________
学生任务五: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思考:通过氯气的化学性质,除去氯气应选择什么试剂?
【归纳】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
【巩固】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并干燥Cl2及吸收多余氯气的实验装置图。
请判断该装置是否有误,有则指出并改正。
说出各溶液的作用。
【拓展】
请设计实验室制取纯净二氧化硫的装置图。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
密度2.9g/L(空气密度1.29g/L)。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成因物质之一。
反应原理:Na2SO3 + H2SO4 = Na2SO4 + SO2↑ + H2O
【练习】
1. (2021·广东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
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干燥Cl2时,净化与收集Cl2
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
2. (2020·全国卷Ⅲ)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 ,a中的试剂为 。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Cl2O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一种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
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
HgO + 2Cl2 = HgCl2 + Cl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②③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 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的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 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