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充电站--第25期--2023年12月时政分析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时政充电站--第25期--2023年12月时政分析素材

资源简介

时政充电站--第25期--2023年12月时政分析
★当月大事记
1.2023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文章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修四把握世界的规律,选择性必修一总体国家安全观,选择性必修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等等)
2.2023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他指出,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修四把握世界的规律、寻觅社会的真谛,选择性必修一多极化趋势、中国的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3.2023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他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修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选择性必修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4.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等。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汉语盘点2023”活动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文明倡议、数字中国、杭州亚运会、核污染水、巴以冲突、村超等。[可考查必修四(全部),选择性必修三准确把握概念、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等等]
5.2023年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他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全面依法治国,必修四寻觅社会的真谛,等等)
6.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修四把握世界的规律、寻觅社会的真谛,选择性必修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等等)
7.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见名师析要闻)
8.2023年12月2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离港出海,进行首次试运营。我国成为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可考查必修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修四把握世界的规律,等等)
9.202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修四,选择性必修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等等)
10.202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贺词中指出,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可考查必修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修四(全部),选择性必修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等等]
★名师析要闻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必备知识链接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必修2《经济与社会》
1.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2.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3.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必修3《政治与法治》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广泛汇集各方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好工作时度效。
必修4《哲学与文化》
1.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要结合实际,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
3.联系观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多样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4.发展观: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抓好“三农”工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5.矛盾观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2)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6.历史唯物主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又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7.文化角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保证粮食安全,巩固好国家安全的基础。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
★考情风向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问题也是历年的高考备考重点。从命题形式上看,选择题、非选择题都可能考查;从命题角度来看,原因类、影响类和措施类试题都可以考查。
1.为推动产业振兴,某市通过激励政策吸引院士走进农村。在院士指导下,该市改进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打造3400余亩马铃薯产业基地,实现亩产由原来的l吨多增加到3.5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走出了一条技术依赖型乡村产业振兴道路。这表明( )
①院士下村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②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③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走技术依赖型道路
④生产要素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院士下村会助力农业发展,但不是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变革,①错误。该市通过激励政策吸引院士走进农村,改进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走出了一条技术依赖型乡村产业振兴道路,这说明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生产要素的优化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②④正确。该市走出了一条技术依赖型乡村产业振兴道路,并不意味着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走技术依赖型道路,③错误。
2.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2022年2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要求各级省委政府落实责任,加大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农业种子研究和创新,优化农业种子结构;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让其学会把信息技术与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在2022年12月23日—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3年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必须要落实好会议提出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各项措施,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或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切实充分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或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求各级省委政府落实责任,加大政策扶持,保证粮食安全。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出台一号文件,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题目类型、答题思路。本题属于原因类非选择题,需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
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让其学会把信息技术与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以人民为中心
要求各级省委政府落实责任,加大政策扶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农业种子研究和创新,优化农业种子结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2022年2月出台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